有关缚鸡之力的作文

【篇一:手无缚鸡之力的我】

“加油!加油!”走廊上响起一阵阵热烈的助威声。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我们从教室里搬出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放在教室外那片空旷地,作为赛场。就这样,掰手腕比赛开始了。

先是我们队的一位女同学挑战他们队的一个男同学。“三!二!一!开始!”一声令下,双方队员用尽吃奶的劲儿。可是敌队的其中一个人居然说:“你们队的比赛选手,作为一个女的,用那么大力气,好意思吗?”我们听后脸都气青了,最终还是我们队赢了。

第二局他们派出一个男生,我们也让一个男生出战。比赛开始!我们队的队员憋得脸红脖子粗。再看对方,也好似一张通红的猴屁股。最终因为我们队的选手没有对方凶猛,我们败了这局。两局下来没有输赢,这个结果还算不错。

轮到擂台赛了,首任擂主是戴同学。邱老师看我们连连败北,便出手相助,可是她也输了。邱老师不甘心,又来了一局,邱老师打败了戴同学,并且成为了新一届的擂主。有几个上前打擂的人都输了,我也想碰一碰运气。可是还没有使力,就被邱老师打败了。别人是秒杀,我是半秒杀。我感觉我的手当时“咔嚓”骨折了,我悲惨地抗议:“邱老师,你赔我医药费!”

今天,我才意识到自己真是手无缚鸡之力啊!

【篇二:掰手腕】

“加油!加油!”你们以为我们又在拔河吗?那你就错了,今天比的是掰手腕。

我因为前天学校拔河,手臂超酸,今天刚好点可又要掰手腕,我不禁叹了一口气。比赛规则是这样的:每队8个人,手肘禁止抬起来,屁股也禁止离开凳子。赢了加5星,输了减5星(有可能不减,因为每次都这样。)

掰手腕比赛开始了。第一局是钱某某VS洪某某,五年级对六年级肯定会吃亏。所以我们就开始来助威,气势上要压倒他们,可惜还是洪某某力气大。我呢,今天使不出力气又怕出丑,好在我又高又壮(传说中的天资神勇),没人敢挑战我。但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是拿了杨文杰来当人肉盾牌。我队就只有钱某某力气大点,其他人也都是捧个场。

慢慢地,同学们掰手腕的力气也开始增大,老师也加入了。老师虽然是女的,却有男人的力气。刚开始霸王——洪某某,就挑战老师。可在老师面前洪某某瞬间变得“手无缚鸡之力”,只听“扑”的一声,洪某某的脸和手都紧贴桌面了。现在全场沸腾了,同学们纷纷挑战擂主——邱老师,可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

我嫌无聊就去教室里看看书,不一会儿一位同学找上门来,要跟我掰手腕。我冷笑了两声,让他觉得我很强。开始了,我们互不相让,竟然有个跟我力气差不多的同学,要速战速决呀!我脑海里想起了一部电影《羞羞的铁拳》打拳击里面掰手指是犯规的,可这不是拳击呀。呵呵,有啦!我把所有力量集中在一起去掰他的大拇指,我终于赢了!

累死宝宝了,想不到掰手腕有那么难。

【篇三:这就是我】

我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首先,我的名字就很有特色,别人都说我野心勃勃——想要“谋权篡位”。事实上,我是排行“谋”字辈,命中又五行缺木,父亲大人就选了木字旁的“权”字。怎么样,我的名字很闪亮吧?

胆大包天的我

我本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但在一些胆小如鼠的人的眼里,我就是胆大包天的人。因为我敢主动地和老师攀谈,我还会在老师发火时,“英勇无畏”地接近老师,不动声色地帮老师“灭火”。你说,我是不是艺高胆大呢?

酷爱动物的我

虽然别人总说我不是“正常人”,可我满不在乎。小时候,我常与动物为伍。我是“龙”,是它们的领袖。什么鸡呀、鸭呀……都是我的小伙伴。尤其是那只打鸣的大公鸡。上幼儿园时,我回到家的头一件事便是抱大公鸡,看着它那羽翼丰满的翅膀,我不禁想让它带我翱翔,与它共舞。小狗呢,也是我忠实的玩伴。我用“汪——汪——汪”与它沟通,它也会回我“汪——汪——汪”。呵呵,也许正因为精通这门外语,所以至今我仍很有“狗缘”。这就是人们眼中的不正常的我。

热爱运动的我

都说“唯女人和小人难养”也,在家中,我有三个姐姐,每天都受到她们的嘲笑,她们笑我手无缚鸡之力。想我堂堂七尺男儿,岂能甘心如此?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看到了一则新闻——多运动可增加力气。这时的我如同游溺于河中的人,抓到了救命稻草般,从此夜以继日地进行地狱似的锻炼。

且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一个月后,姐姐们就不得不对我另眼相待了——曾经一桶水都提不动的我竟能提两桶了。从那时起,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运动。事实证明“皇天不负有心人”,只要用心一定会成功。

这就是我,一个因胆大包天而“驰名中外”的我!

【篇四:我的绘画之路】

一张洁白的画纸,一根根五彩的画笔,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也构成了我的——绘画之路。

我上素描课的时候,是班里最小的,也是最认真的。尽管我什么也不懂,但是我还是照着画本一笔一笔画下来,每当我回到家的时候,双手就像一个弱女子的手,手无缚鸡之力,连筷子都拿不起来。

有一段时间,我十分讨厌绘画,甚至一看到画画的工具,就想把它们摔了。在家里不想画,妈妈就逼着我画。就像阴曹地府的阎王把我活生生地拽下了底下。

每当我不想画时,妈妈就用她的“大宝剑”(这里指小格尺)打到我的手上,让我的小手发烧。我想哭,但不得不忍住。

三年后,一个在画室里尽情绘画的男孩享受着绘画的乐趣。没错,这就是现在的我。经过一年后的磨练,我终于知道妈妈拿“大宝剑”打我的良苦用心。妈妈其实不光在让我提升画技,也在历练我的品格。就这样,我悟出了老师对我说的一句话的道理:在生活中,一定要认真画画,同样也要认真做人。那句话叫:好好画,认真做。

这就是我的绘画之路,虽然艰辛,但是收获了香甜美好的果实。

【篇五:我的宠物猫】

鸡蛋仔是我家的宠物猫,它有一个大大的脑袋,眼睛圆溜溜、水灵灵的,像个探照灯。它穿着灰白相间的“小花袄”,脖子上挂着一个嫩绿色的铃铛,踱着小猫步,走起路来叮叮当当响,可有“模特范儿”了。

鸡蛋仔不仅样子可爱,还是个音乐“发烧友”呢!有一次我在房间,刚拿起葫芦丝吹起《月光下的凤尾竹》,就听到一阵熟悉的铃声传来,不用猜,一定是鸡蛋仔来了。它默默地蹲坐在我身边,抬着头,睁着好奇的大眼睛,专心致志地看着我,仿佛真能听懂似的。不会吧?这一定是巧合,我拿起葫芦丝转移到客厅,想不到乐声刚奏起,就看到鸡蛋仔已经随我转移至客厅,坐得端端正正,眼睛一眨不眨地倾听着。哈哈……想不到我也有“粉丝”了。

这几天我家又增添了一个新成员——扫地机器人。每次机器人开始工作,可忙坏了鸡蛋仔。它又好奇又害怕,眼睛一刻不离开机器人,跟着它的路径滴溜溜地转。当扫地机器人“走”到它面前来,它像见了鬼似的连连往后退。而当机器人在充电的时候,鸡蛋仔又像见了仇人似的,趁着对方“手无缚鸡之力”,拼命咬暴露在外的扫地刷,还胆大包天地站到机器人的头上。谁知得意忘形,小爪子碰到了开关,机器人开始运行,这下鸡蛋仔傻眼了,被机器人背着到处跑,待它反应过来,连忙跳下去落荒而逃。

童话里有开飞机的舒克,开坦克的贝塔,咱们家也不差哟!有个会开扫地机器人的鸡蛋仔。

【篇六:美丽的乡村】

来到乡村,蒙蒙细雨为天空遮上一道纱帘。朦胧中,山水更添几分姿色。

远看,山隐在雾中,它的山峦并不如何雄伟,却给人一种柔和的美,似一位害羞的姑娘,不欲令人见到自己的真面目。

近看,灰蒙蒙的面纱被拨开,露出一片碧玉似的绿。一阵风吹过,小草摆动着,宛若一片薄薄的翡翠,经不起一点伤害。山上偶尔能看到几把花雨伞,与美景相映。雨停了,山上传来几声鸟叫,树停止了摇摆,开始悠然自得的酣睡,沙沙的睡声连绵不绝。

与喧闹的城市不同,这里的清晨不是由汽车的鸣笛声,或手机的闹钟声打破的,多半是被田野里的小鸟唤醒的。鸟儿们在公鸡打鸣之前,就会争强好胜的唱起合奏曲来。

接着,田里继而传出各式各样的声音:这是锄头落地的声音,这是蚕宝宝吐丝的声音,这是汗水流淌的声音,各种声音奏响了一曲快乐的劳动乐章,都市里的人睡眼朦胧的时候,农民伯伯的汗水已经洒满了田野。

溪边,几头牛安闲舒适的吃着草,它们无忧无虑,潇洒自如,他们从不沾染一星世尘。

那些鸡鸭可就没那么聪明了,它们一天到晚斗个不停,所到之处生灵涂炭,鸡毛纷飞,尘土飞扬,狗吠不止。但每当它们看见一只同伴被拎着脖子痛苦地捉走,就会同仇敌忾,把目标转向手无缚鸡之力的人类小孩。

农家是一个景色迷人,又令人回味无穷的地方。

【篇七:向士学习】

知识分子作为连续中国历史文化使之千年不断的生命载体,在历史长河中起着中流砥柱作用。而今天,“钱学森之问”不得不令我们从新审视“知识分子”这一群体。

已无人说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农,不工,不商,不仕”,他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们“手无缚鸡之力”,然而,他们却满腹经纶,才华横溢,胸怀天下,满腔热情。他们一句话能改变一场战争的胜负,他们一蹙眉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他们一只手能担负起天下兴亡。

这就是士。

还记得有那样一个人,站在汨罗江畔,迎风而立,思索自己的一生:从古帝王后裔的身份到昔日的三闾大夫,直至今日的流放之人;从努力丰富自己的学识,到提升自己的修养,直至穷其一生为国操劳;从满腔热血到《离骚》中的抱怨,直至汨罗江中那颗冰冷的心。他的一颗赤子之心就这样毫无保留地倾注在了楚怀王身上,他亦是怀着这样的赤子之心为汨罗引流。

还记得这样一个人,站在水月庭院,望月而立,迷茫又无助地看着这个世界,他用孩童之心的执着,本真而不虚伪,令这世界多了一份返璞归真。偏偏他活在一个大人们的世界,那是成人所掌控的世界,带着对精神的践踏,对人性的忽视,却不料将这孩童之心打磨的愈发的亮,照亮至今。

还有那么一群人——司马迁吟血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孔孟在放空世界中与上古精神相交谈;李白在茫然苦闷中与明月相盈杯;鲁迅在苦痛挣扎中与自由意志相拉扯。

这不仅是他们这一小部分人的想法,这更是千万知识分子,千万士人的心声。这种近乎于愚蠢的执着,无疑是中国文化千年不朽的明证。他们强大的心之力影响了何止千年。

今天,钱学森问:我们建国这么多年,大力发展教育,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拿诺贝尔奖?这一问无疑点醒了我们,今天的知识分子我们该到哪里寻找,是仅仅做到一个做题的机器就是知识分子了吗?

古代的知识分子无疑是令人所敬佩的,他们带着亘古不变的天赋之光,坚定地照亮了中国的阴霾。可是,我们应该仅仅靠他们而不用我们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光明了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不是。我们只有从他们手中接过,学到更多的思想,继承更多的精神食粮,延续那一束束天赋之光,才能使中国的历史永不干涸。

热门推荐
1游金仓湖有感
2最美的姿态
3关于友谊的作文
4规则也是一种美
5品味生活
6秋天的叶
7世界因我而改变
8感受初三
9我的小伙伴小六
10家乡的柑橘
11读书感受
12迷人的乡村
13读红岩有感
14防震减灾应急演练
15给人类的一封信
16描写枇杷的作文
17我“讨厌”书
18万能的鸡蛋壳
19如若安好勿忘心安
20秋天
21春天的校园
22《如果远方有奇迹》读后感
23打开友谊的一扇门
24感恩的心
25走过青春的明媚忧伤
26直面挫折
27别怕,向前再迈一步
28脚下的路
29我常想起她
30文具盒里的争吵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