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眼中的父亲】
许多孩子的眼里,父母是这样的:要求过高,蛮不讲理、啰嗦……甚至还讨厌父母。我眼中的父母何尝不是这样:啰嗦、对我漠不关心。可我的父亲,却不是我眼中的那样。
父亲对我的事一概置之不理,对我的态度冷漠。可上了初中以后,我发现父亲才是最关心我的人。这些情况,都是妈妈对我说的。自从我开始了住宿生活,父亲就从来都没有睡过好觉,担心我是不是吃饱了,习不习惯新生活……每晚父亲都会给我打一通电话,问这问那的。每晚到了规定的时间父亲总会催促“是时候打电话给女儿了。”有时候,妈妈买回了我爱吃的零食,父亲总是偷偷地藏起一大半,是因为要留给我吃。每一次为下周准备零食时父亲总是说:“再买多一点吧。”可购物车里早已是满满的了。原来,我眼里的父亲也是如此关心和深爱着我。
可是这一段时间里,我眼里的父亲又变了,变得忧愁的伤感。今天是父亲的生日,我们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吃自助餐。父亲却无精打采的,父亲这样,实在让我摸不着脑袋。再一次父亲与母亲的对话中,我知道了原因。原来是父亲的薪水降低了,而且又正值裁员,父亲是因为担心才会这样子的。在母亲安慰父亲时,父亲突然说:“一年降的薪水可以交女儿一年的学费啊!”为了供我上学,原本薪水不高的父母,在生活中能省就省。父亲的薪水降了,使家里的负担更大了。为此,父亲整天垂头丧气的。过了几天,父亲的心情虽然好了不少,担仍看得出父亲是把忧愁藏在了心里。
在生活中,父亲是无所不能的,能做饭、做家务、修理水管和各种电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家庭主男”。父亲也对我们两姐妹有求必应,从不食言。亲戚眼中的父亲更是一个好男人,人老实而且又顾家。
父亲不单是一个好男人,也是一个好父亲。父亲是我们至亲至爱的人,最关心我们的人。原来我眼中的父亲并不是对我漠不关心的人,而是给予我无限爱的人。尽管我们眼中的父母是多么严厉,他们仍是最爱我们的人。
【篇二:父爱是山】
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我再次捧起我的作文书,津津有味地读了来,读着读着《父亲》这篇作文映入了我的眼帘。我全神贯注的把这篇文章读了一遍,知道了故事的大概内容:“我家里日子很清苦,但父亲为了我去城里读书,好好学习,特地进城为我买了一套新衣服,我很感动。我上学了父亲每个月都拿着来之不易的钱给我当生活费。学期结束,我也没有辜负父亲对我的期望。父亲拿着我的奖状乐滋滋的看着。我长大了,想到父亲好久没有喝茶了,特地从城里买了一包茶叶给父亲,却惹父亲生了那么大的气。当父亲知道这是我省了好久的钱买的,感动的泪水溢满眼眶,默默的流下了眼泪。我上大学了,好久才能回来一次,每当我回来看到父亲那黑瘦的身体,心里很难受。”
我放下书本,凝视着远方,想到我生病的日子,爸爸对我的细心照料。我因为腿骨折住进了医院里,爸爸就像陀螺似的忙极了。为了我能吃上美味的早餐,很早就起了床,顶着寒风为我买早饭;为了让吃上有营养的午餐晚餐,他每天回家亲自做菜,然后再送到医院;为了解除我的寂寞苦闷,他四处奔波买我要的书;为了让我的好腿的肌肉不因卧床而萎缩,他一有空就为我按摩……同一病房的人都说;“你爸爸对你真好!”我却不以为然地说:“这是应该的嘛,谁让他是我爸爸呢,这是他的职责啊!”爸爸笑咪咪地看着我不说话。
从医院回到家,爸爸为了照顾我,他放弃了娱乐与自由,身兼三职:当上了“家庭主男”,洗衣,做饭,买菜……成了每天的必修课;当上了我的贴身保姆,我有什么要求,随叫随到;当上了我的“数学老师”,拿起我的数学书,自己先学习后,然后再教我。他手上长满了冻疮,有的都烂了,但在我面前从不说疼,总是笑着。看着爸爸每天忙碌的身影,有一份感恩的心情围绕着我,温暖着我,有一股爱的暖流朝我心中涌来。
读完《父亲》,我被作者与父亲之间隔浓浓的亲情而感动,想到我的爸爸对我的爱,我流下了泪水。在我心中,爸爸是山我是树,山哺育了树;爸爸是山我是树,山关怀着树成长;爸爸是山我是树,山熏陶着树……我爱我的爸爸。我要记住爸爸对我的爱,将来我长大了,也要像书中的作者那样,回报爸爸,让爸爸幸福地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