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馋相的作文

【篇一:月夜如梦】

我一向是喜欢静夜,和风轻拂,树影婆娑。

天空像涂了一层蓝黑墨水似的,朦朦胧胧犹如仙女穿着飘逸的罗纱。

几缕清凉的风,你拉我的衣,我扯你的袖似的,引得树叶沙沙作响。

没错,今天就是中秋节,一个全家团圆的日子,一个其乐融融的日子。

每当中秋节,便会想到那神秘而又美丽的树——丹桂树。

也许是听神话故事听多了吧,我对桂花树也有了非一般的感情,因此我也迷恋上了香味四溢的桂花糕。

每天放学,奶奶都会踮着小脚在校门远处望着,生怕我找不到她似的,而每次的放学铃声都是我最喜爱的音乐,理由很简单,因为那是我融入桂花香的前奏。

在校门口,我很快便会找到她,虽然她并不出众,但每次总感觉有一根线牵引着我们,把我引到她的身边。

奶奶牵着我的手,就像老树皮裹着新嫩芽儿般,相依相偎的亲情是一种无言的美,说不清,道不明,却总能让我在寒冷的冬天如浴春风。

小巷的尽头便是我们的目标,潮湿的空气中飘荡着桂花的香味,还时不时夹杂着小贩的吆喝声:“桂花糕哟,香甜的桂花糕。”更是让我嘴馋不已。

看着一脸馋相的我,奶奶便微笑着掏出那装着钱的小包,摸出两三块零钱来,那有着奶奶体温的零钱,在我的目送下进了小贩的口袋,理所当然的,换来的便是我盼望已久的桂花糕。

乳白的桂花糕随着我上下齿的磨动,由大块变成小块,再由小块变成细末,满嘴都是那股清香,直到最后一个饱嗝,我才舔舔双唇,满意地冲着奶奶笑。每每我都问她:“奶奶,你不吃吗?”而她则每次都笑着,指着那满口驻牙说:“奶奶牙疼!”

这一切,都像桂花香一样,封存在记忆中,成了往日的回忆……

而如今,又是一个中秋节,奶奶,您在那边,过得还好吗?

【篇二:学生作文】

时间在慢慢的飞逝,回想起那时的情景,我又不禁捧腹大笑。

那时,我还只有6岁。那时正是一个夏日的正午,太阳正凶狠的照在我身上,树上的知了吵得让我非常心烦,突然有人在叫我,回头一看原来是隔壁的陈叔叔。他手里正捧着一个他自己家种的圆圆的西瓜。“叔叔好!”我边说边盯着那绿绿的瓜皮,口水简直要流下来。叔叔说:“红红,想吃西瓜吗?”“当然想!”我正说着,爸爸也从屋走了出来,叔叔一边和爸爸打招呼,一边抄起菜刀把西瓜切开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就吃,逗得叔叔在旁边哈哈大笑起来。那副馋相,我到现在还一直记在心中,我一下就吃完一块,又去拿第二块,叔叔突然问道:“哎,红红,你怎么连瓜子也一起吞掉了呢?”当时我愣住了,傻傻的望着叔叔。

陈叔叔一本正经地讲了起来:“嗯,瓜子吞进肚子里就发芽。等到明天,它就会从你脑袋里长出来。”我不由自主地摸了摸脑袋,一下子,我的肚子也仿佛在隐隐作痛。我害怕极了,扔下那块西瓜,就“哇哇……”大哭了起来,叔叔赶忙扶起我笑眯眯地哄着:“红红,别哭了,别哭了,叔叔有办法让它不长出瓜来。”我疑惑地望着他,脸上还有着许多泪珠。叔叔帮我擦掉眼泪,一本正经地说着:“等一下,把脸上的西瓜水洗干净了,给叔叔、爸爸每人拿一块西瓜来。晚上睡觉前,再喝点开水,肚子里的西瓜就会慢慢地变熟。它看到我们红红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就不会发芽了。”听了叔叔的话,我赶快跑到厨房,把脸,手都洗干净了,又给爸爸、叔叔保拿了一块西瓜,然后,自己拿了块水的,坐下来慢慢地吃起来。爸爸和叔叔一直瞧着我,还在偷笑呢。

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真是太有趣了,随着时间慢慢地过去,我也长大了不少。

【篇三:走近舌尖上的美食——烘糕】

今天太阳公公虽然藏起了他的笑脸,但我们东方红学校四年级的小记者个个喜笑颜开,因为我们一行在老师的带领下准备去参观张师傅烘糕厂,并亲自体验烘糕的制作过程。

听老师说,湘乡烘糕有史记载是清雍正元年,鼎盛时期是曾国藩组建湘军把湘乡烘糕作为军粮,湘军在全国作战屡建奇功,班师回京后被钦赐“贡糕”,直至抗日战争约近一个世纪。

想着我们湘乡烘糕曾经的辉煌,听着同学们叽叽喳喳的议论声,我们搭乘的汽车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位于市内南津路的张师傅烘糕厂。

下了车,小记者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随工作人员有序地走进了包装室。一阵淡淡的清香从里面飘来,只见一位工作人员动作非常麻利地把刚刚烘好的烘糕码得端端正正,旁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包装盒。我想,这些烘糕不久就会走进超市,走进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饮食吧。想着想着,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工作人员似乎看到了我的馋相,拿了一些新鲜出炉的烘糕给我们。我拿起一块,闻了闻,香香的;尝了尝,脆脆的。

吃着香脆的烘糕,我们随着工作人员来到了会议室,想了解关于烘糕更多的知识。技术人员告诉我们,烘糕主要是由大米、水、蔗糖合成的。有同学问:“叔叔,现在你们厂主要生产哪些类型的烘糕?”“除了传统的烘糕,我们还生产黑芝麻烘糕、秘制花生烘糕,并准备开发无蔗糖烘糕以及各种口味的烘糕。”“那准备生产水果味的烘糕吗?”“烘糕的保质期有多久?”“可不可以把几种东西同时放到烘糕里?”?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叔叔帮我们一一解答。

接着,工作人员带我们来到了体验室,让我们亲自体验烘糕的制作过程。我们雅兴大发,当了一回烘烤师。首先,我们把已经准备好的原料放进烘烤模里,然后根据叔叔的介绍调好时间。不一会儿,香喷喷的烘糕就大功告成了。叔叔把我们亲手做的烘糕奖给了我们。吃着自己做的烘糕,觉得有一种特别的味道。

时间不等人,几个小时一下子就从我们身边溜走了,带着满满的收获,带着美美的心情,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烘糕厂。

【篇四:受骗之后】

一大早,乌鸦又叼着一块肉,在枝头歇脚。

狐狸循着肉香走来,一看到那块肉,眼珠子都转不动了,鼻子抽风似的一抖一抖,口水滴答滴答往下流,把胸前的毛都沾湿了,毛毛虫似的粘在胸前,恶心极了。(写狐狸的馋相。满是讽刺味。)

狐狸愤愤不平:我比乌鸦智商不知高多少倍,却常常饿肚子。苍天呀,你为何如此不公!不过,它转念一想:这家伙就是搬运工的名,一会儿还得乖乖地孝敬我。想到这儿,狐脸上泛起邪恶的笑意。(心理活动描写,写出了狐狸的嫉妒和贪婪)

“乌鸦妹妹,你好吗?”

乌鸦没有回答。

狐狸又说:“妹妹是在生我的气吧。上次是我太饿了,没有办法,你就原谅我一会吧。”

乌鸦依旧没有回答。

“黑球,你以为我想跟你那样说话呀,”狐狸气急败坏地骂道,“你把自己看得也太高了点。”

“你……”乌鸦似乎火了,刚一张口,肉就掉了下去。

狐狸早就一个饿虎扑食,一口咬住那块肉。

还没等它落地,森林里就如平地炸雷般响起一声惨叫。狐狸的嘴巴里流淌出鲜红的血!狐狸似乎想说什么,可是嘴里的疼痛制止了它。

原来,乌鸦在肉里放了根钉子。

乌鸦终于狠狠地教训了狐狸。狐狸呢,觉得脸面丢光了,当天晚上就悄悄地离开了森林。

【篇五:你对我的爱怎能忘记】

我忘得了一切,可唯独你对我的爱,我怎能忘记……

——题记

点点红晕,几痕皱纹,几块老茧和你紫色的唇,勾勒出你的笑,它不美,但它平和;它不艳丽,但它素雅;它不高洁,但它慈祥。你的笑,我怎能忘记?

风轻轻吹动时光的画卷,翻到了六年前,一年级的我刚放了暑假,我去了乡下外婆家。才刚到,我的小嘴便馋起来了,如果当时你在现场的话,你定会看到我眼冒金光垂涎三尺的馋相。我兴高采烈的叫道:“太姥姥,太姥姥!我饿了,我要吃米豆腐!”你那饱经岁月沧桑的双眼眯成一条缝,冲我笑了笑,“你这个小馋猫,才刚来多久就饿了,这么久没来看我,说实话,想我了吗?”我大声说:“想!当然想太姥姥了,太姥姥做的米豆腐最好吃了!”你笑着说“我看你不是想我,是想我的米豆腐了吧!小馋猫,我这就给你做去,等着!”外婆急了:“医生……医生不是说你这几天不宜走动吗?我去做吧。”你“义正言直”的说;“我家宝贝只喜欢吃我做的,你做的,他可不爱吃。”你边说着边走进了厨房。

过了一会儿,你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米豆腐过来,我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感觉甜甜的。你看着我吃,你笑了,我也笑了……

可我八岁那年,你走了,永远的离开我了,那时,我看见你闭着双眼睡在一个黑木盒子里,你还是笑着的。这时,我看见外婆有些憔悴的端来了一碗米豆腐,说是你给我做的,我说:“太姥姥还在睡觉呢,等太姥姥醒了吧,我想和太姥姥一起吃。”于是又转过头默默的看着你,我想着,太姥姥睡在这个盒子里不会着凉吗?我十分不解便问了外婆,外婆突然一下双腿瘫在地上,什么也没说,抱着我就哭。我看见外婆哭了,抬起头看到其他人也都在哭,便也就跟着一起哭,可那时,我却不知道,那竟是诀别。

一碗米豆腐摆在桌前,泪水滴在碗里,激起水花,在那水花中,隐隐约约浮现你的面容,你笑得分外灿烂……对着这一碗米豆腐,我从中寻寻觅觅,想找出你的味道。你对我的爱就如清香的米豆腐,我怎能忘记?你的笑,你对我的爱,我又怎能忘记?

直到如今,我才明白,你做的米豆腐多放了一种最甜的调味品,那,就是爱!

热门推荐
1梅花
2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
3《城南旧事》读后感
4我们班的捣蛋鬼
5第一次熬夜
6摘樱桃
7一次神奇的采访
8我的过年红包
9请停止“染色”
10感冒好了吗
11掰手腕
12捡稻穗
13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14春天的柳絮
15携行李箱上路
16赞美大树
17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子
18高校开学第一课校长讲话稿
19我的老师
20换个角度想问题
21愿有所息
22有趣的辩论课
23
24秋游恒山
25虚惊一场
26星空下的遐想
27感动五十三中
28我的拿手好戏骑自行车
29想起来就觉得可笑
30月光下的遐想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