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盐田的作文

【篇一:参观盐田垃圾处理场】

今天晴空万里,我们301班组织去盐田深能环保垃圾处理厂参观。

首先,我们跟着讲解姐姐在一楼参观,姐姐来讲怎么处理生活垃圾:“有两种方案,一种将垃圾埋到土地里,另一种是焚烧垃圾用于发电。第二种焚烧法更环保一些!”讲解姐姐为我们介绍垃圾的处理过程,“垃圾车先把垃圾运到垃圾坑,堆放3~4天后,再焚烧垃圾,火必须在850度以上保持两秒时间,这时会产生电能,这一次发电够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电量。”接下来我们跟随着讲解员姐姐来到四楼听如何分类。她介绍说:“这是芬芬,我们的环保‘大使’,今天来听听她来介绍垃圾分类吧!”

“垃圾分类有四个投放点,分别是:

1、大件垃圾和年花年桔

2、废旧织物

3、玻金塑纸

4、其他垃圾

大件垃圾指的比较大的物件。

年花年桔指的是过完春节那些花草的植物。

废旧织物指的是旧的织物,比如旧书包,旧衣服……。

玻金塑纸指的是:1玻璃瓶啊,2金属啊3塑料盒呀4纸巾啊……

其他垃圾包括厨余垃圾,用过的纸巾……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用过的灯泡……”

接着讲解员姐姐兴奋地说:“同学们,那些游戏是关于垃圾分类的,可以检测你的垃圾分类的知识。”我们奔向了一台游戏机,游戏机却在那静静地等着,像一个流浪儿童等着被领走。

最后,我们参观了垃圾坑,因为时间不足,没法参观整个流程。但我们参观垃圾坑时,我满脑子都想着垃圾是一个特别脏的东西,心想:“这个垃圾真恶心,以后别在制造这么多的垃圾了!”据说,这个垃圾坑有24米深。如果掉下去的话,可能会臭死。

感谢张伊镝妈妈为我们组织着次有意义的参观活动,让我们增强了垃圾分类等环保知识。

【篇二:实践出真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社会实践的脚步近了……”在我们班同学自行改编的吟唱中,我们全班人都翘首以盼的社会实践终于到来了。带着激动、兴奋、期待、紧张等种种复杂的心情,我们踏上了这次社会实践的旅程。

第一天实践出真知

激动人心的授旗仪式之后,我们便按照第一天的实践计划来到了旅行的第一站——洋浦千年古盐田。刚下车,我们就闻到了一股海的气息——盐味。在老师交代一番后,我们便像兔子一样撒开腿跑向古盐田,去各处拍摄照片去了。我首先是来到了千年古盐田的制高点,掏出我的宝贝照相机拍下千年古盐田的全貌,然后就去海边拍摄大海的风景。我还顺便了解了盐的制作过程:首先是纳潮,然后是晒泥,接下来是制卤,在后面是晒盐,最后才是收盐。这一系列的程序让我大为吃惊,因为以前我认为盐是直接用海水晒出来的翡翠简单,但这回真是让我长见识了,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粒粒皆辛苦”,也明白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在中午饱餐一顿后,我们来到了华南热带两院植物园。我们在这里了解了许多奇异的植物,如被称为“战地急救包”的吐鲁香、可治各种跌打损伤的印度马钱、可以清热解暑润肺润喉的鸡蛋花、可以用来制作家具的柠檬桉,还有被用作特种工业的一种木材——海南坡垒,它也是我国的二级保护树木。这种木材的密度特别大,被用作特种工业……尽管我们还想看更多的植物,特别是我念念不忘的“见血封喉”,但去酒店的时间到了,我们只得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华南热带两院植物园。这第一天真是长见识了,期待第二天还有更好玩的地方在等着我们。

第二天灵活应变学技能

一觉醒来后,我们便要按照第二天的计划行动了了。今天我们本应该去捕鱼,但是因为海上的浪太大,所以我们放弃了捕鱼,转而去附近的陶瓷作坊搞陶瓷。虽然不能去捕鱼,但还能搞陶瓷,这样的结果还是挺不错的。想到这些,我便在陶瓷机前安静地坐下来慢慢搞陶瓷。我先是准备搞一个烟灰缸。结果用力过猛,就变成了盘子,我只好重做,结果一不小心来了一个“乾坤大挪移”——把泥从转盘上拔了下来,周围的同学都笑出了声,好尬啊!但我不死心还想挽救一下,情况却一发不可收拾,真是细节决定成败啊!“人一骄傲,难免摔跤。”在尝试了多次都捏不好后,我只好放弃了,接受捏成奇怪的“盘子”的事实。

到了下午,我们去参观了生态软件城,我们主要参观了那里的学校。这所学校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让学生们自己探究知识,获得真知,我参加的编程课亦是如此。通过学习我了解了更多和编程有关的知识,很有收获。接下来我们参观了华为的展厅,饱览了我国的电子科技产品,解决了我很多平时的困惑。真是“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晚上我们进行了一项重要的庆祝活动——烧烤兼生日派对,算是犒劳同学们这两天的勤学。吹着海风,围着烤炉,吃着自助烧烤,欢歌快舞,小品游戏,各显神通,其乐融融,大家开心极了!

第三天独木不成林

时光飞逝,光阴难买。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到来了,我们的计划是搞拓展训练。我们先是玩了一个小游戏:在十秒钟之内为全班围成一个大圆圈。但我们仅用五秒就完成了,这足足比我们的对手——十班快五秒。这让我们感到很欣慰,因为我们终于有东西可以比过十班了,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明白了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接下来,我们全班被随机分为四组进行一项比赛。最终,在我们组的奋力拼搏下,我们得了第二,收获真大啊!这个荣誉可谓是给我们这次的社会实践锦上添花。在欢呼声声中,这项比赛也宣告着社会实践的圆满结束,我们也在欢乐、充实和满足中返程了。

长见识、学技能、拼集体……这真是一次难忘而完美的社会实践。

【篇三:心传,传统文化】

中国这几十年里社会剧变,而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社会文化心理已经随着社会的变化而逐渐变味,社会陷入空前的文化混乱与文化空洞之中。传统文化难道就这么被掩埋吗?身为中国人,我们经历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阵痛,去其糟粕使其融入世界优秀文化基因义不容辞。也唯有如此才能使中华文化获得新生。

传统文化就像是历史河床孕育的鹅卵石,浸出岁月的清辉或被沙浪掩埋。遥想千年前,有人说:“红缨擎苍,年少轻狂!”后来金戈铁马,血染沙场;有人说:“墨蕴思量,红袖书香。”后来一阕离词,只影萧墙。后来,他们有人叹:“黄沙漠漠,月影苍茫。”却流金夺火,天各一方。又有人叹:“红唇薄酒,青丝千丈。”却桃花依旧,逝水汤汤。任岁月东流去,无论是征战沙场还是深宫秋怨,有令人钦佩敬畏的,也有不堪回首的。这些组成了最原始的传统文化,而我们要取的,仅仅是其中的精华。春秋诸子百家的儒道佛法等家文化体系,蕴含了古人的智慧,许多仍为人们所用。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格高韵远的北宋词,堆砌出一座流光溢彩的殿堂。我们得学会欣赏、品鉴,做到这一点,唯有用一颗心认真感悟。

可惜事实并非如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他们无法无天或是自私冷漠。不要说让他们静心面对传统文化,就是举手之劳,也懒得动弹。他们认为自己是“头号人物”,任何事都由他们自己说了算,若遇上与自己直接利益无关的事,毫不犹豫地高高挂起。这些人缺失的其实是份信仰。回望唐朝,玄奘法师虔诚一颗心,踏过万水千山终于取回西域的真经。难道他就一定要去受这个苦行并且必须坚持吗?他不过是放眼天下,信念不变而已。心中坚持一份信仰才能承受得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的阵痛,支撑起这份厚重的珍宝。

文化的回归绝不是单行道,它必然会与现代思想及外来文化发生碰撞。住在广东的阿刘选择继续留守家里的几亩盐田。靠晒盐挣不了多少收入,他还要去捕鱼、做电工来维持家庭的生计。村里其他人都出去打工谋生,只有他坚持留下。当问到为何不外出打工赚取更多钱财时,这位因长年日晒而皮肤黝黑的汉子憨厚地笑了笑:“大家都出去了,那些盐田都荒废了。若是我也出去,不久彻底没了吗?我就是想保留我们祖先传下来的技艺。”你可以嘲笑阿刘固守传统,不懂变通;而我分明在他的话里感受到一种对传统的守护意识。我始终相信尽管外来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更新着人们的思想,但传统文化中有一些优秀的东西存在。它们古老,但闪烁着独特的光芒,应当被传承,不该就这样被遗忘。也许好莱坞大片的激情与过洋节的浪漫让你开心,那么聆听传统文化的召唤,你的心会复归平静,像是回到最温和的初纪元。那时,喧闹中的安静便于无形中使你的心广袤、深邃起来。

传统文化不该被抛弃,它需要我们用心去传承。

【篇四:盐田的回忆】

小时候,我被妈妈送到乡下的外婆家,于是,我便有了机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外婆家里的旁边是一片巨大的盐田,小乡里的人们大多靠着晒盐为生。外婆家也不例外,所以,那片盐田与我结下了深深的感情。

盐田的左边是一条泥泞的小道,小道黏黏的,工作的人骑着自行车驶过,车轮便在泥土上碾出了一道道痕迹,还有穿着凉鞋在泥土上走过的人,一双双鞋印给泥土这幅图添上了几笔,于是,“泥土”这幅杰作,见证了人们每天的起起落落,记录着乡下人家的辛勤。

盐田的水清清的,但带着一股咸味,对于我来说,那股咸味是盐田最好的象征。微风吹动盐田的水,水带来清新的盐水的清香。那种咸,并不是单纯的咸,而是一种清新,过滤后毫无杂质的味道。当我伫立在风中,享受那盐的味道时,似乎整个人都空了,心灵的污垢早已被这咸咸的味道所净化了,什么烦恼,都在这咸咸的味道中,不存在了。有的,也只是心灵中迸发的一种和谐舒缓的旋律。

小时候,我常常跟着外公去工作。外公在盐田里铲盐,有时踏着水车。那种水车,是盐田的宝,它靠着人力,打出海里的水,有时我真想试试,但是一直踩不动。无奈,我便安静地在小道旁的石块上坐着,那石块,隐藏于一丛杂草中,天生光滑、平坦,我就在光滑的石块上,和小花小草们玩耍。远处的人们走过来,开玩笑说我是一个自然的天使,座落在草的怀抱中。夏天,我赤着脚坐在石块上,被草心扎得脚心痒痒地,但仍旧和它们玩得津津有味。夏天的阳光毒辣辣的,耀眼的阳光照射着盐水,微风吹过,那细小的波纹有如好多的小鱼在游动。有时,那情景仿佛活了,就如千万条小鱼儿成群结队,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我看得呆了,真想扎起裤腿,到水里探个究竟。半晌,风渐渐停了,水波慢了,我才回过神来:原来是错觉。后来,爷爷工作完了,我们要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从我的“宝座”上下来,坐上自行车,搂住爷爷的腰,离开了我神圣的“领地”。

记得那天妈妈接我回“新”家的时候,我死活不肯离开,不仅因为养育了我整整六年的外公外婆,更因为那陪伴了我六年光景的盐田。我是自然的孩子,我不要离开这儿,到妈妈所说的达濠去,读小学,读中学。我最后一次去了盐田,依旧是咸味,但对于我来说已不是让人愉快的了,反而变得忧伤;夕阳的余晖散在盐水上,“鱼儿”走得慢了,最后,干脆消失了身影;那些草儿们,也悲伤地耷拉下脸。“放心吧!我还会再来的!我依旧会再来看你们的!我不会抛下你们的!”我握着小小的拳头,自信地、坚定地说!这里的每一处景物,将见证我的承诺!

远处的夕阳,渐渐地沉下,沉下。不过,太阳总会升起来的,不对吗?总有时间,我会再次来到这里,对着太阳,置身于这美丽的一切,露出欣慰的、宛如旧时般灿烂的笑容……

【篇五:盐的断想】

盐,是一种透明的晶体,是海与岸的孩子。

在大海中的盐,是无形的。随着小溪山泉日复一日的冲刷、洗礼,盐的前世——矿物质从山中流出,与水开始周游世界。瀑布直落九天、吼声雷动、如剑如雷般击落,矿在水珠中奔跑、咆哮,卷走岩石中的伙伴,一同掉入湖水中,百川归海,矿经过千万次碰撞和打磨,化作盐块淌入海的怀抱,洗去少年的猛撞,在海浪尖的白沫上正是它们在闪光。这时的盐,正值青春少年。

在盐田里的盐,是块状的。海浪一个推一个,涌入盐田,盐水经过长年累月的阳光直射,晒干了泪,流干了汗,大家在无意中明白了团结,抱在一起。于是,世界上便有了“万里盐桥”。这时的盐已步入中年,离开了海的怀抱,蜕下了青年的好动,在烈日下真正长大了。

在锅碗里的盐,又成了无形。与亲朋好友们强行分开,在黑洞洞的铁盒里,黯然伤神,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等白了头,想空了心。有一天,身边忽然热了,被铲子在锅中与肉和白菜翻来翻去,周身如火烤,盐慢慢溶化了,把最后一丝咸溶入菜中,把少年、中年、老年的性格,付之以火,融于一炉。

盐,不就是人生的浓缩,不就是人性的升华吗?

【篇六:观盐记】

食盐,它是每个家庭每天的必需品,可是,大家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去年暑假,我们几个小伙伴在大人们的带领下参观了东峤盐田,揭开食盐制作的“庐山”真面目。

记得汽车在烈日下行驶了了半个小时左右,才到了东峤盐场。刚下车,我们就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一块块盐田,四四方方,错落有致,犹如巨型白毯,平铺眼底;不远处,一座座风车整齐立着,像威武的士兵;再往前一点,几座小山连绵不断,还有一些若隐若现的房子,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七工区8组的林金柏大叔早已在那迎接我们了,我们连忙上前与他问好。林大叔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随即指了指坎头上的一堆堆小盐山,给我们解说道:“我国的海盐生产,一般用日晒法,也叫“滩洒法”,就是利用滨海滩涂,筑坝开辟盐田,通过纳潮扬水,吸引海水灌池,经过日照蒸发变成卤水,当卤水浓度蒸发达到25度时,析出氯化钠,即为原盐……”“哦——原来如此。”我若有所思地点头,“原来产盐分四大工序——纳潮、制卤、结晶、收盐。”

咦,远外那个头戴斗笠,口罩把黝黑的脸遮得只露出双眼的阿姨在干什么呢?好奇心使我走近细看。只见她双手拉着一根系着木耙的绳子在来回旋转。“小朋友,那是在旋盐,夏天艳阳高照,天气炎热,卤水蒸发快,结晶也快,他们每隔一个多小时就要到结晶池旋盐一次,让卤水充分的搅拌,这样晒出来的盐就会更细腻。要把所有的池子都转完差不多要三十多分钟。一个下午得旋四五次,多的得六七次。”林大叔边走边介绍,抬头望了望远方的盐田,语重心长地说,“当盐工不易呀,没有几个人能真正理解他们的辛苦!”这么热的天在干活,真是一半海水,一半盐水呀!

“哇!看远处。”伙伴突然尖叫起来。我朝他的视线望去,“哇噻!”我也不禁大叫起来---原来,是几座像雪山一样的大盐堆!“那一堆就有100T,那是工人把坎头上的小盐山用推车一车一车送过去的,两三天就会堆那么高的。不过还要运到工厂深加工,才可成为我们生活的食盐。”

夕阳西下,玩了一下午的我们满头大汗。即将告别盐田的那一刻,我再次眺望了整片盐田:啊,东峤盐场,圣洁又美丽,同时也暗示着我们——一碗粥饭,当想来之不易;一粒晶盐,常记日照艰苦!

【篇七:一件囧事】

今天,我们来到了察尔汗盐湖。

阳光下,一望无际的盐湖像一片汪洋大海,又像一面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真不愧是“天空之境”啊!

盐湖边缘厚厚的白白的一层是盐晶,我们的车子就行驶在这条由盐晶组成的“万丈盐桥”上。那白白的盐晶,泡在水里,像雪花一样,显得软软的,让人看了就想去踩。可我又怕掉进盐湖里,当我犹豫不绝的时候,我看到其它的人都下水了,于是我也迫不及待地跑了过去,以为能体验到松软沙滩的感觉。

一步,两步……哈哈,好玩!

当我兴奋不已的时候,悲剧发生了。我!的!腿!被!盐!晶!“吞没”!了!

我陷在了盐晶里,凉凉的盐水快到我的膝盖了,在那一刻,我害怕极了,我生怕自己出不来,于是我“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妈妈在旁边鼓励我,要我小心翼翼地拔出了脚。

可是第二个问题来了,我脚出来了,鞋子却不见了,那可是我最喜欢的“毛毛虫”啊,它们还在盐田里没有出来。我急得又想哭了。

爸爸妈妈都不帮我,没办法,我只能又很小心很小心地轻轻地走回去把鞋子“救”上来,还得提防自己再次陷下去。

这一次“囧”事告诉我,在水边玩要注意安全,还有一定要穿凉鞋或拖鞋,运动鞋太不方便了。

热门推荐
1面对母爱我流泪了
2腾飞中国
3北京研学日记
4我们的班级
5我爱打羽毛球
6暑假结束了学生作文
7她在笑
8不能以暴力解决问题
9坎坷的绘画之路
10文具家族旅行记
11她不是我
12小豆芽成长记
13我的老妈
14抢红包
15今天真爽
16泉水的眼泪
17拔河比赛,真有趣
18一张照片
19独活之精神
20风筝与线
21我与诗情
22父爱
23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24学会低头
25书屋改变生活
26妹妹我爱你
27文具盒里的对话
28被束缚的亲情
29我来到了童话世界
30我在百耕园的发现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