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踏青节的作文

【篇一:又到清明节】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野田荒家只生愁……”每到清明节,我就会想起这首写《清明》的诗。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民俗上的意义就是一天只吃寒冷的生食。清明这一天,民间还有许多习俗,自古代流传而来,如踏青。约从唐代开始,清明扫墓的同时,开始伴以踏青游乐,故清明节也称“踏青节”。因为清明时节正值春光最好的季节,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传统,人们常常阖家携带酒食,到郊外林苑野地亲近自然。远足踏青中常见的活动有荡秋千、拔河、扑蝶、采百草、放风筝、插柳、植树等习俗。在传统的清明习俗中,插柳与戴柳也是清明特有的风习时尚。柳树为春季应时佳木,得春气之先,相传民间新火的传递也是以柳条传送。

还有扫墓。“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清明节除了扫墓、踏青、荡秋千,还有拔河、扑蝶、采百草、放风筝、插柳、植树……

过两天就是清明节了,爸爸说要带我去扫墓踏青。我想,要用真诚的心去祭奠长辈祖先,同时,也要怀着勇敢的心去坦然面对生活。

【篇二:又见花开】

浅浅的阳光斟在球形的花朵中,眼前,天边,串连起一片油菜花海。波光粼粼的远处映衬着翡翠蓝的天空,天空也似乎有了柠檬黄的晕圈。面前的一朵油菜花,长着高高的绿色的柄。最顶端的球形花朵,每一朵小花以不同的姿势包围起碧绿的柄。啊,又见花开!

油菜花是在清明节前后开放的。清明节又名踏青节,与小伙伴们在清明节踏青是最快乐的事。在农村的时候,我每年清明节都起个大早,偷偷溜到村东边——那是前天晚上与伙伴们约定的地点。

农村里处处都可以看到油菜花的踪迹,小桥边、马路旁、田野上……它们见缝插针,热热闹闹地挤在一起。偶有风吹过,它们推推搡搡,甚至还可以听到它们的欢笑声。

女孩子的头发长,折一朵花插到头发里,跑半天也不会落下。男孩子头发短,就拔几根油菜花编成花环戴在头上。那花环不是谁都可以戴的,要赢了游戏才能作为“王冠”戴在头上。游戏是捉迷藏,分为“白军”和“红军”两方。“红军”捉“白军”,“白军”都躲到油菜花田里。一身鲜艳的“白军”隐在油菜花田里,倒真有些“飞入菜花无处寻”的意味。

有一次我当“红军”。我急急地跑在油菜花田里寻找“白军”,但是哪里找得到呢?密密的油菜花高得可以遮住我的双眼,到处都是绿色和黄色。无处寻觅的我干脆躺在地上看着明媚的天空。阳光被油菜花筛得很温和,风窜在花柄中,裹挟着泥土的芳香。时间过得很慢很慢,我不需要焦虑什么,担心什么,只是静静地聆听风的窃语以及花开的声音,感受阳光在脸上蹦蹦跳跳,看一望无际的天空制造的美味的棉花糖。不知不觉中,油菜花越长越高,我的身体越来越轻。我坐在菜花上,一眼就看到了那几个“白军”。

“小艺……”耳畔传来了隐隐约约的呼唤。呀!我猛地睁开眼。“小艺……”呼唤声再次传来。几个“白军”跑到我的面前,气喘吁吁地说:“可找到你了,游戏都结束了,你怎么还在这儿?”“我……我睡着了。”我惭愧地解释道。“哦,那我们回家了,再见!”几个“白军”的身影渐渐消逝在菜花深处,消逝在朦胧的夕阳下……

随着油菜的花开花谢,我渐渐长大了。油菜花开出了春天,结出了一枚叫“童年”的果子,虽然它落入泥土里,不见了踪影。但只要又见花开,它总会勾起我的甜蜜回忆……

【篇三: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看到这熟悉的诗句,大家都会想到一个节日——清明节。

清明节在古时候又叫“踏青节”、“三月节”、“扫墓节”、“祭祖节”等。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每当清明节,每家每户基本都会去扫墓,祭奠先人;去放风筝,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把柳枝插在屋檐下,纪念农事祖师神农氏;吃青团,纪念李秀成;还要碰鸡蛋,以示生命更新……

记得上次清明节,早晨妈妈煮了一锅鸡蛋。我和爸爸来了个“碰蛋比赛”!我们把一盆鸡蛋分开,一人一半。碰碰碰,我的鸡蛋全碎了,糟糕,爸爸赢了,我生气的说爸爸耍赖。爸爸告诉我,碰鸡蛋是有技巧的,要用尖的一头来碰,因为那头是实心的,砸起来力量较大。

吃完早饭后,我和爸爸去给我老爷爷扫墓。走在蜿蜒的山路上,我已经迫不及待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我们来到了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墓前,一年没来,坟墓上长满了荒芜的草,大家做好分工后,纷纷开始忙碌起来,一切就绪后,我们开始烧纸钱,随着袅袅炊烟,我仿佛看到了他们的影子,他们告诉我:好好学习,珍惜生命。

清明,的确是一个充满梦想和希望的日子呀!这萧萧的雨,这甜甜的风,给这世界带来多少蓬勃的生机呀!我们盼望着夏天,盼望着成长,是相信只要阳光雨露的滋润,弱小就会走向强大,缺陷就会就像完美。倘若先祖和亲人九泉之下有知,这漫天遍野的绿,就应该是他们欣慰的微笑。

【篇四:清明节叙事作文】

每年4月5日前后就是清明节。

清明节也叫做踏青节,因为那时是春天,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人们常常出去踏青,有去爬山的,有去赏花的,他们看到了粉红的桃花,白玉似的梨花和盛开的喇叭花……一到假期,人们都欢天喜地地到外面玩,呼吸新鲜的空气。

清明节那天,人们大部分都去扫墓,纪念死去的亲人,还有一些人折断几根柳条,插在门前,留辟邪,还有人去春游,我看见了茁壮成长的小麦苗、金灿灿的油菜花漫山遍野,不计其数,弄得那么耀眼,真讨人喜爱,互助友爱粉红色的桃花,远远望去,似乎已经成了红云。雪白的梨花像白玉一样晶莹透亮。盛开的喇叭花,仿佛在“滴滴答,滴滴答”吹着欢快的乐曲一棵棵柳树展开自己的“长发”——柳条。微风一吹,“长发”随风摆,好像在说:“清明节来了!”松树的枝干弯弯曲曲的,像一个驼背的老爷爷,静静地站在那里。白杨树高大挺拔,一阵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沙,沙沙沙”的声音,好像一位老爷爷在“咯咯咯”地笑。

清明节又叫寒食节,在一个地方,一些人会做一种吃的,叫清明团子,相传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这个人的。介子推曾帮助过晋文王继承王位,晋文王想感谢他,谁知,他躲进了大山里,晋文王怎么找也找不到他的踪影,只好放了火把想把他逼出来,可是,事与愿违,这火烧了三天,可迟迟不见介子推的晋文王只好上山,他这才发现介子推已经被烧死了,晋文王十分伤心,十分后悔,他下了一道命令,在这天不能烧火,只能吃凉食。以后每年这天,晋文公都来看他,有首诗这样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篇五:难忘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远方的游子们千里迢迢从四面八方回到家乡,来感恩先祖遗德。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以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去年,学校组织我们在清明节前两三天去了烈士陵园。老师让我们每人都手工做一朵白花去敬献给烈士。晚上回到家里,我想:究竟那里有什么风景?还有烈士们的感人事迹是怎么样的呢?带着大大的问号,晚上我怎么也睡不着……

迫不及待的我们经过一路的颠簸,终于到了烈士陵园,烈士陵园的早晨笼罩在阳光下特别耀眼,古朴典雅的像是中国画……

听者烈士的生平和事迹,眼泪模糊了同学们的视线。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烈士用生命鲜血换来的新中国需要我们去建设。烈士的鲜血不能白流!我们要认真学习,将来建设好祖国,不辜负老一辈革命者们的遗愿!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篇六: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一般是在公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有思念先辈、敬仰先辈的意思。清明节一般潮湿多雨,更是农民们最忙碌的日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清明节前后,天空总是下雨的,而且是朦朦的、连绵不断的。清明前后也是农忙时期,也有这样的一句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是农民忙着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期,正所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清明节的前一天晚上,无论是外出的兄弟或者是在家的兄弟都会聚在一起,商量第二天清明节扫墓的事项。比喻说,什么时候去?有多少人去?分成几个小组?要买什么东西去?这些都要计划好,以便第二天能够顺利完成扫墓工作。

清明节的这一天,人们早早起床,吃好早饭,大约八点多钟,亲人们就会集中在祠堂里,各人都要带上锄头、香烛等。准备出发了,远路的人们骑上摩托车前往目的地。一路上,扫墓的人络绎不绝,车子在路上疾驰,鞭炮声在各个山头上不断响起,一缕缕轻烟笼罩在半空中。我们坐车来到山脚下,背起锄头,拿起香烛、鞭炮等向山上走去。一路上,满山的野草、满山的荆棘,我们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累得满头大汗。走了三十多分钟才到祖先的坟墓,歇了一会儿,我们就开始动手。有的拿起锄头,有的拿起镰刀,大家团结一致齐心合力,不一会儿工夫,就把杂草铲除干净了,接着就给祖先上香,烧纸钱,还要给祖先叩三个响头,希望祖先保佑子孙后代平安、大吉,最后还放了鞭炮。

清明节不但是缅怀祖先,向祖先寄托哀思的一个节日。更饱含着希望我们后人能继承祖辈们勤劳、节俭的光荣传统的寓意。

【篇七: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墓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是祭日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的习俗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我们汉族的习俗不仅有禁火、扫墓、踏青,还有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因此,这个特殊节日中既有扫墓祭祖的悲痛,又有踏青郊游的欢乐。

今天上午,我们要去祭拜我亲爱的爷爷,于是,我和爸爸、伯伯、奶奶他们带上供品还有许多东西出发了,一路上,乡村的风景十分秀丽,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巨大又美丽的花园,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我的非常开心、高兴,可是,我又想起我们是来祭拜我最亲爱的爷爷时,心情不由得又悲痛了起来……

下午,我和爸爸趁着天气好,骑着单车去东山学校游玩,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东山学校。哇!来东山学校游玩锻炼的人们真多呀!我和爸爸围着大操场跑了几圈,然后爬杆、荡秋千,运动得不亦乐乎,非常快乐。

这个清明我既给了爷爷坟上扫了墓,献了花,懂得了清明节的许多知识,又运动了,虽然心里有点小悲伤,但还是过得很快乐!

【篇八:清明记事】

又是一年清明,路上行人纷纷。在这细雨蒙蒙的时节,大家都回到自己的故乡,去为逝去的先祖亲人扫墓,我们也不例外。

爸爸带着一家老小回到了老家扫墓。我问爸爸:“什么是清明呢?”爸爸告诉我,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我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拿上鲜花,我们走上了弯弯曲曲的山路。一路上,爷爷说起先祖辈们的故事。讲他们的艰苦生活,将他们的坚强意志,讲他们如何在这种艰难的生活中含辛茹苦的把爷爷他们八兄妹养大。不知不觉便来到了太祖父母的坟前。我虽然对太祖父母没有很多的印象,但此刻却和爷爷爸爸一样,怀着崇敬的心情,把鲜花插在了坟上,跪下来恭敬地行礼。

从山上下来,一路上看到许多美丽的风景:鸟儿唱着春天的歌曲,遍地是金黄金黄的花朵,枝头抽出了绿油油的嫩芽。这么好的天气,多适合踏青啊!古诗中说:“踏青结伴过南塘,二月春风夹路香。蜂蝶紧随衣袖舞,田野十里菜花黄。”大概就是描写的这踏青景象。

清明,顾名思义,这一时节的天气是清新、明媚、和暖的。在这和暖的天气里,我们放起了一个个美丽的风筝。风筝飞上了天空,我抬头仰望,希望自己也能飞上天空,与鸟儿一同在这春光中自由嬉戏。

【篇九:清明节】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清明节,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扫墓祭祖的日子。

下课后,我们来到操场进行祭祀的主题活动。伴随着《我爱祖国》的歌声,主持人上台讲话,接着我们面向国旗升国旗唱国歌,歌声响起,全体同学整齐的摘下帽子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此时是那么庄严肃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烈士的缅怀之情,接下来是张卉老师带领我们重温誓词,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地涌现出许多先烈的身影。例如我们熟知的董存瑞炸碉堡在危急关头他挺身而出,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黄继光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的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直至壮烈牺牲。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抗日英雄数不胜数。

历史不断地告诉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幸福之中的人们,都应该牢记:是烈士,用鲜血与生命,用奉献与牺牲为今天的我们谋来了幸福,革命先烈是我们伟大民族的骄傲,他们值得我们永远的怀念。

英雄之于我们,是民族的的脊梁,无论什么时代,无论哪个国家,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始终都是这个国家与民族前行路上的明灯,始终都应该得到这个国家与民族的尊崇与敬畏。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永垂不朽。

热门推荐
1梦想的种子
2又见桃花源
3妈妈生二胎
4夜色温柔
5品读好书,培养正气
6妈妈真辛苦
7新学期新目标
8谁的妈妈好
9美丽的清江河畔
10美丽的农庄
11追求易逝的纯真情感
12秋天的快乐
13我的青春摆渡人
14碎片化的生活
15老师你是我心中的歌
16春游——畅游绿科秀
17包饺子
18我不为那件事后悔
19游庙湾古城
20我生活中的发现
21重拾满地红心草
22我的成长故事
23不长大该多好
24给妈妈的一封信
25梦想的翅膀
26谈放弃
27我们是一家人
28童话作文
29美丽的滨湖我的家
30做纸板手工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