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共享时代】
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共享资源:单车、汽车、书店……越来越多的资源被共享,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可是,共享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以前我们的单车,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堆放在车棚里,普普通通、不引人注意,就像是一些经常能看见的东西,平凡而没有存在感。
现在的车棚里、一排排橙色或黄色的单车,亮丽而扎眼。它们把那些各式各样、掉了色的落了漆的自行车挤到了一边,以至于很多小区贴出告示“共享单车禁止入内”。
以前,大家都很懂得爱惜自己的单车:刹车松了、轮胎破了、链条掉了都会带它们去修车铺修好;即使这些单车破旧甚至生锈、我们仍旧把它们当作自己重要物品,十分珍惜。
现在很多单车因为是共享,所以轮胎没有气、刹车松了、链条掉了的小毛病,即使花不上一元钱的修理费,人们也不会带它们去修车铺了,它们随意的被人丢弃在路边,等待着它们的管理人员来找到并且维修。人们把它们当作废品一般,即使它们倒在路边也很少有人去扶它们一把;甚至有的人还故意毁坏:恶意涂改,拆卸。
以前,能拥有一辆单车还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大家吆三喝五、成群结对地结伴出去玩儿,骑着各自的单车你追我赶,即使是一辆普通的自行车也能骑出山地车的味道,因为那是“我”的车。
现在,如果大家约好去哪里玩,只会问哪里有共享单车,大家一起找寻代步工具。有的人运气好的挑了辆轻便的单车;有的人运气不好的挑了辆重的,使出吃奶的力气也跑不快的单车,直呼倒霉,然后看看路上有没有其他单车可以代替。
所以共享资源,它的存在很矛盾。人们既享受它们的便利,又觉得挤占了很多空间,给市场管理带来很多麻烦,有的甚至因为过度投放而被政府没收;人们有时候觉得有共享真好,可以节约时间或金钱,但是又不好好珍惜导致浪费。
慢慢地共享资源逐渐消亡,犹如肥皂泡一样:开始从闪耀着多彩光芒的小球慢慢膨胀到透明的大球,然后破了;又犹如风靡一时的歌曲一样,曾经流行后逐渐消失沉寂。共享单车也如一阵风,吹过后又不知道要吹向哪里。
共享时代也许终究是一个时代,过了这个时代,又会迎来新的时代,但是在当前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和爱护这个时代。
【篇二:出错】
“你的手表呢?”妈妈问我时,我怔住了。前天,在我苦苦哀求下,妈妈给我买了一块手表。
昨天,在学校里,把那手表弄坏了,粉红色的新手表,我非常喜欢。现在被追问,一时语塞,“我放在书包里,弄——坏了。”我站在妈妈面前,根本不敢看她。可她穷追不舍。
“拿出来看看。”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上,安慰地说。
外婆也在一旁说,“拿出来看看,没事。”我觉得好像没有商量的余地了,只有把手表从书包里慢腾腾地摸出来。妈妈看了看,说:“没事儿,一会儿出去修一修,就可以了。要不,我陪你去?”
爸爸又过来了,瞪大着眼睛,说道:“自己弄坏的,就是应该自己去修理。怎么会让父母陪着?”
我心想,这可是我第一次独自出门修理手表呀,况且那个地方很远,我怕。但是,我自己出错,我也不能够不负责任呀。平时最严厉的爸爸叫我去,我也不能不听。
去吧,豁出去了!不就是修一修手表吗?我有钱,不求人。心里这样想,可是迈出去的脚步,总是颤抖得厉害,不听使唤。
我迎着细雨,顶着寒风,忍住寒战,竭尽力气控制住脚不要踏在水凼里。哎——真难走啊!
到了那个地方,那里坐着的慈祥的老人,黑发中夹杂着缕缕白发,“小朋友,你要干嘛?”我小声的回答说:“修手表。”双手把手表递给了他。只见他接过手表,麻利的打开,修理起来。咦,没有什么可怕的呀。
我慢慢地觉得暖和起来,脚上好像有了力气。按照老人说的,我给了两元钱的修理费,走上了回家的路。抬起头来,发现细雨多么凉爽,寒风多么融和,迈步格外坚强有力,仿佛妈妈开心的笑容就在不远的地方招引着我。
我自己出错,然后我自己去解决它,把手表修好了,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
啊,原来修复“出错”就这么简单。
【篇三:万万想不到】
一天下午,我和朋友到楼下去玩。
我们在玩着抓人游戏,一个朋友突然扑来,我一个躲闪,“啪”的一声,手机掉地上了。
我惊呆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手机捡起来,一看,手机荧屏摔成了“大花脸”。完了,回去肯定挨骂了,吓死人了。
我想回家,走到大门,磨磨蹭蹭着又不敢上去楼,我想继续游戏,可是心里有事,游戏怎么也玩不好。
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一样--七上八下,我来回转悠着,搞得朋友都晕了。
我想着各种酷刑--“竹子炒肉、皮带炒面,哼!老子能顶一个小时。可是妈妈的二十台机关枪能让我耳鸣一个月!”想到这,我全身开始发抖起来。
正在胡思乱想着,忽然,一只手拍在我的肩膀上,我被吓得得一蹦三丈,大喊起来:“鬼啊!”
转头一看,原来是碰掉我手机的那个朋友,他说:“让我和你一起回家向你妈妈道歉吧,毕竟我也是有责任的。”
其他几个朋友也纷纷涌上来,争先恐后地说:“我们大家一起向你妈妈道歉!”
在朋友的鼓舞下,我们一行雄纠纠气昂昂地上楼去。可是,到了家门口,我还是倒吸了一口凉气,怕一开门就有恶魔出来揍人。
经过我们几个连声诚恳道歉,妈妈终于说:“没关系,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我着急地说。
“修理费你要报销,就用你春节的压岁钱来还。”妈妈仰起头说。
“悲剧!”我心里暗叫着。
不过想想,心里也就释然了,报销总比耳鸣一个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