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丹东游记】
说起丹东,估计没有很多人知道。丹东位于辽宁省南部,隔过波涛汹涌的鸭绿江,可以与朝鲜半岛相望。我的外祖父外祖母居住在那里。
大年初一傍晚,我们就登上了飞机。这个时间是欣赏夕阳的好时候。天空被夕阳染成了淡粉色,还露出许多蓝色。粉色中透着蓝色,蓝色映衬着粉色。天慢慢变暗,此时已无那粉色,取而代之的是红,橙,黄,在天空中一处“海平线上”画出一个“彩虹”,这“彩虹”越来越小,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到尽头……天越来越黑,越来越黑,从淡淡的蓝到深邃的夜晚,直到只能看见飞机翅膀上的信号灯……
我喜欢丹东,喜欢丹东的鸭绿江,澎湃的波涛下给予我们的是沉静的思考,走在江边的小路上,望着那通往朝鲜的雄伟大桥,波光潋滟的江,心中充满了久违的宁静与欢乐。此时丹东并非阳光明媚,而是雾蒙蒙的,给人一种说不清的诗情画意。这画并非是彩色的,而是水墨的。虽没有“舟行碧波上”的豪爽,却有着“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外面,“风”很大。我有时喜欢江边的风,吹打在脸上,脸颊红红的,带给我无边的清爽。手凉凉的,却热热的。我有时害怕风,晚上,躺在床上,依旧可以听见窗外“风”的声音。风在窗外呼啸,像吹口哨,“咻……”。听起来很是阴森,有些像童话故事里坏人的狂笑,令我惊悚得浑身出冷汗。一惊一乍,导致我在丹东睡得很不扎实。
清晨,清雪飞扬。下着一小会儿雪,雪铺洒在地面上。我和妹妹喜欢踩在雪上,听着那有些刺耳的“吱嘎,吱嘎”。有时踩在雪上面听着“吱嘎,吱嘎”的声音,很过瘾,殊不知鞋已湿透。之后长了记性,再也不踩雪了。
在丹东的时候,我与姥姥姥爷一起打游戏,看电视,谈历史,看书;在丹东的时候,我与姥姥姥爷一起溜达,一起出去;在丹东的时候在丹东的最后一天里,我和家人们一起去泡温泉,我酷爱室外温泉,因为可以趴在那里,远眺鸭绿江的风采;在丹东的时候……。
时光飞逝,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丹东,临走前姥姥还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啊!”
丹东,离我很远又很近,我怀念这次路程,同时期待下一次。
【篇二:游“断桥”有感】
五月一日,我们一家去丹东旅游。
爸爸一直开了4个小时的汽车,我们才到了丹东。
因为丹东和朝鲜相邻,断桥又是着战争遗留下来的,所以我们决定先去断桥看看。
断桥,顾名思义,是不完整的一座大桥。远远的望去,中国这边的桥完整无缺,而另一半朝鲜那边则是残缺的。爸爸买完票,我们登上了断桥。爸爸给我们讲了断桥的来历。鸭绿江边的桥有2座。其一是临江的鸭绿江大桥,位于临江的市区内,是横跨中朝两的国境桥。是两国互通往来的必经之路。它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大桥建于1935年。但是,1950年8月,美军出动了数十架飞机轰炸临江上空,像鸭绿江大桥和附近的临江火车站狂轰滥炸,大桥靠近朝鲜的一端被炸毁。1955年5月,中朝双方重新修建了友谊之桥,中朝交通又重新恢复了。
这座断桥原来有这样一段战争的故事,我心中充满了愤怒,爸爸又接着说:“你知道,抗美援朝我们又多少同胞牺牲在朝鲜吗?为了战争最后的胜利,志愿军战士伤亡36万”。我接着说:“那,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是不是也牺牲在哪里?”爸爸说对,我说:“课文中学过的一篇文章,《青山处处埋忠骨》”写的就是毛岸英的事迹。
我对美帝国主义的行为很是愤慨,爸爸严肃的对我说:“要牢记这段历史,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好,才能成为世界强国”。
【篇三:丹东凤凰山】
我的妈妈带我去过许多地方旅游,看过许多美丽的风景。山东凤凰山是最令我难忘的,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那是暑假的一天,妈妈带着我和表哥一起去凤凰山。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穿过绿色的田野,路过大小的桥梁,凤凰山近在眼前。
欢声笑语中走进景区大门,眼前的凤凰山就像绿色的海洋,满山的树木枝繁叶茂,远处的天和地,就好像连在一起。蓝蓝的天空中飘着的朵朵白云,在树木的尽头若隐若现,变换形状。山上的树木虽然被云朵缠绕,但依然个个挺拔了身姿,守卫着凤凰山这块美丽的土地。
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老牛背。这儿上山的路笔直笔直的,非常陡峭,必须手脚配合才能爬上去。尽管有的游人吓得手脚直发抖,但大家依然没有停下向上的脚步。因为大家都知道,爬上去就是最美的玻璃栈道了。
来到玻璃栈道,眼前豁然开朗,啊,这里真是太神奇,太刺激了。站在栈道上感觉我们就像是悬在半空中,抬头向上,云朵就在头顶,像是我们戴的头花。照相的人们展开双臂,看到他们飘起的长裙,仿佛在天空中飞翔。低头往下看,深不见底的绿色尽收眼底,清新的空气弥漫了整个玻璃栈道。啊,这景色实在是太迷人了!
不过,也有一些人因为恐高,栈道上吓得眼泪都流了出来,趴在玻璃栈道上,尖叫不止,说什么都不可能向前移步。看着连滚带爬的他们,我也吓得心跳加速,扑通扑通地像是要跳出嗓子眼儿,这种心惊肉跳的看景看人的旅游我还是第一次经历。
丹东的凤凰山,它壮观的玻璃栈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诚推荐给大家,怎么样?你们是不是也想到这儿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