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旅行让生活更美好】
在旅行中见过美丽的风景时,内心会被洗成一片空白,自由而宁静,因为它抚平了心底的不安,让我突然明白自己是如此真实地活着。生活,因旅行而更美好。
去年暑假,我和家人一起来到安徽宏村旅行。进入宏村,就像进入了一片宁静的净土,一颗纷杂的心也静了下来。沿着石板路走了一会儿,南湖秀美的景色如画卷般徐徐打开。湖水倒映着蔚蓝的天空,偶尔泛起一丝丝涟漪。湖旁,树木长得郁郁葱葱,斜伸出树枝来,似乎在欢迎我们这远客,在湖上投下一圈树影。远处,一栋栋黑瓦白墙的小屋悠然立在南湖畔,一副岁月绵长的样子。这宁静而又深远的景色,使我的心渐渐静了下来,脚步也慢了下来,四周熙熙攘攘的人流慢慢隐去,好像只剩下了我与面前平静的南湖。我忘却了那些烦恼与不安,只拥有了一颗纯净、平静的心。
沿南湖走着,便进入了村落之中。村子里的屋子都有着黑色的屋顶和有着岁月痕迹的白墙,也挂了几串红灯笼,街旁生出几丛小草,几分古韵回荡在街巷里。幽深的小巷里,只有那老爷爷单调的叫卖声在悠悠地回荡,听不见一丝其他的杂音。沿小巷继续往前走,一些零散的店铺出现在眼前,我拐进一个,在纯朴的气息和轻柔的音乐声中拿起一张印有宏村景色的眀信片欣赏了起来,看着看着,我却觉得,照片拍出来的不如自己用眼睛观察到的,不如带给自己内心触动的。拥有那一双能欣赏美景的眼和宁静的心,便是旅行的全部。
走出店铺,沿着古巷缓缓地行走着,就走到了汪氏祠堂边。汪氏祠堂临水而建,微风抚着这个古老而庄严的祠堂。从朱漆大门走进去,走过一间间大小不一的房间,看着从那天井里透出的天光,欣赏着一幅幅精妙的书法作品,恍若回到了汪氏家族繁盛兴旺的那个年代。我仿佛看见了汪氏家族子孙满堂,孩子们嬉戏玩闹的场景,又仿佛看见了一家人聚在桌旁谈天说地的热闹场景。我穿梭在过去的岁月中,与汪氏祠堂这座古朴民居交融在一起,浸润着其深邃的文化。
走出祠堂,已是黄昏,落日染黄了半边天。沿来时的路慢慢地走回去,回味着宏村的秀美景色,品读着宏村的古朴民居,浸润着宏村的深邃文化。旅行,让我与美丽的风景邂逅,身心愉悦;让我与古朴民居相识,心神宁静;旅行,让我与深邃文化交融,心灵丰盈。这次美好的旅行体验,将会永存我心。
带上心灵去旅行,让自己的心在浮躁之中静下来,与如画的风景约一次会,充实而又愉悦。旅行,让生活更美好。
【篇二:七府三州的慢调】
终于,我们到了安徽宏村,一睹粉墙黛瓦的慢调情趣。
银杏绿荫遮住了刺目的阳光。入眼,即是浸透岁月的老墙,被历年雨水侵蚀的石路,碧苔渐褐。突然,前方扰静的笑声让我诧异,走上前一看,原是众游人围着一只打盹的黄狗。我忍俊不禁,心叹这只黄狗着实可爱,毫无防备趴在路中间,可真成了“挡路狗”,也不知昨夜上哪撒野了,竟在炎炎烈日下这般光景。不打扰它的清梦,我们继续慢踱向前。沿途,许多艺术生坐在堤岸,对着画板,虔诚勾勒,将如此生机定格在画板之上竟不觉死气。他们这般气定神闲与这石路上穿流不息的人群格格不入。
站在残桥边,我放眼远望,青山绿水,粉墙黛瓦相映成趣,自成一格。这时,一抹黄色闪入视野,低头一瞥,原来是那打盹的黄狗在桥这头挤过人群到了那头对岸。当我又要意想黄狗的意图时,来了一大批不疲奔波的游客,他们嘈杂着,手中的相机也不停歇,杂合着现代的浮躁之气,搅了这古城的清寂。不过一会功夫,还未领略到古城的趣味,便又匆匆奔向对岸,只剩下草径上零乱的足迹,花草呈现的狼藉之态。我无奈蹙眉,踩着他们杂乱无章的足迹慢踱向对岸,想把这山这水尽烙脑海,不允遗漏细枝未节。
过了桥,我停在一潭绿水前,正对一个已有青黑些许败落的马头墙。导游聒噪的喇叭声响起“这眼泉原是供居民起居的,如今已成一潭死水。而正对着的那堵墙可是曾经被取景为八九十年代的邮票背景”紧接着又是喧哗的赞叹和带闪光的咔嚓声。不出两分钟,又涌向一旁的汪氏祠堂。对着老墙的不过零星散落几人和一只忽窜出来的黄狗。
我轻叹一声,转而走向汪氏祠堂。我还未来得及驻足观赏,便见得游人又匆匆涌出,原本嘈杂的祠堂再一次陷入沉寂。耳房,一个戴着老花镜,蘸墨写字的老者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走上前看去,他在给每本书认真题字。紧随其后的另一波游客争相拍照,买书,老者不为所动,继续题字,仅由一旁的工作人员收书款。后来听说,那位老者是汪氏后人。
不过是转角,清幽的古城突然变成喧哗的现代市井,充斥着现代化的商品。古城被开发的商业化与之前所至的盎然意趣截然不同。忽然切换的快节奏让我来不及缓神。几个穿汉服摇扇笑谈的少女被来往购物的游客挤得不知何处安脚。当慢步调遇上快节奏,慢步调终是败下阵来。我遗憾离开。身旁,踩着我步伐的黄狗跑向那两株老槐树间蜷眠,希望这历经岁月山河的泥土能让它重温七府三州的慢调。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残喘在喧腾快生活的古城,何时会被淹没,不得而知,可能再也不见春风送暖,夏花炫烂,秋叶缤纷和那雪笼黛瓦之景。叹惋梦里徽州,淳朴民风,一只黄狗,一眼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