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老师】
“从现在开始,我便是你们的班主任,我姓唐,同学们,能安静吗?”这个只留着几根刘海的女老师,用一种复杂的眼神望着我们,人声鼎沸的教室,并没有因此而安静,我们继续无所畏惧的畅谈着。
“刷——”,只见一根,不,四根粉笔,从我眼前划过,砸在了声音最大的几位同学脸上,教室顿时鸦雀无声,我开始用正眼望她,一张宽大的额头下驾着一个眼镜,紫色的嘴唇上露出了两颗洁白的牙齿,俗话说“额大宽容似海,牙大无私奉献”,应该又是一个好老师吧!但只希望不要被我们给“糟蹋”了。可以说,我们班是最不文明,最不听话的班级了,不知她会怎么办?
她忽然动口了,“我根本不希望带你们,你们也不要为那些不好的往事而沾沾自喜。”这一句话像一把锋利无比的剑深深插入了我的心,其他同学的脸色也全都阴沉下来。她的话如此干脆,我们个个垂头丧气,像漏了气的气球,有气无力地趴在桌上,这时,又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声音:“全部给我坐正,你们难道不知坐如钟,立如松吗?”只听见老师的余音里,传来几声脏话,这分明是在针对
老师。就这样,第一堂课不圆满地下课了。
老师走出教室,过了一会儿,又折了回来,意味深长的说:“我不求你们有好成绩,只希望你们能够文明。”随之,将门外那个大大的文明二字,扛了进来,贴在教室后面,足足占了一半的位置,“希望你们明白,文明使用在口上,手上,更是脑上,我们的第一条班规,不许说脏话,不许做不规范动作,我打到的四位同学,上讲台,在我这儿,没有第一次。”说完,便用戒尺狠狠地打在了这几位同学身上,转身离去。自此之后,我们班没人不文明,不仅成为学校“文明先锋”,也成为县上“文明之班”。
我发自内心感谢她让我真正开始学会文明,也让我明白:第一次永远不是借口。
【篇二:母爱】
自从我记事开始,母亲就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儿时的记忆已经模糊,但是母亲对我所做的一切,我都会铭记在心,永远不能忘记。人不能忘本!
母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一生中不曾有什么大作为,心中不免有遗憾,所以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希望我长大能有出息,能出人头地。为此,她奉献出了她的一切来教育我。
儿时眼中的母亲是严厉的,她时时都会提醒我要坐如钟、立如松,腰板要直,不能做一个唯唯诺诺的人。然而,有时我却感到厌烦,甚至还和她顶嘴,现在回忆起时心中不免有些愧疚和自责。
母亲对我的教育不单单用语言来提醒我,还表现在实际行动上。
仍记得在上小学时,学校组织同学向贫困地区捐献善款,那时对于贫困地区的印象很模糊,于是对于此事并没有多大反应。但是我将这事告知妈妈后,妈妈却显得非常激动,硬塞给我50元让我捐了。那时的我对于妈妈的此举显得很不理解。现在回想起来,妈妈的大爱仍然温暖着我的心。
直到现在,我在大街上见到那些弱者,仍会回想起妈妈的大爱,从而就会情不自禁地为他们捐钱!
母亲!您的爱使我健康成长;您的教导,使我懂得了人间真情的存在,是您铸造了我的品格,磨砺了我的精神,是您的母爱,无时无刻的温暖着我!
母亲!母爱!伟大!永恒!
【篇三:努力】
经过几个星期的训练,同学们之间已经融洽到彼此心有灵犀了,有了极强的默契和配合感。开始在体育课上训练时,大家之间的默契还不是很强,但是在下午的跑操训练,我们可是个个都精神抖擞、斗志高昂,虽然步伐不是很一致,偶尔还会有人出现小错误,但是我们是一班的学生!一班?一班怎么样?一班是一支最强的队伍!一班是最棒的!一班的学生个顶个的优秀!
同学们都怀着极其默契和不服输的精神训练着!最后同学们一个个都能做到收放自如、步伐一致。有时候训练我们嘻嘻哈哈。嘻嘻哈哈是为了让同学们偶尔放松一下,也更是为了让其他班级对我们放松警惕;但是到比赛时我们会做到,团结一致、认认真真、毫不含糊。比赛时的严肃是让他们知道七年一班是无敌的!是最强的!
队列跑操比赛终于开始了,首先出场的是十二班,他们很强,但我们不怕!其他班步伐走的不错,但是我们走的更好!他们列队也很整齐,我们照样可以!他们严肃认真,我们做到更严肃更认真!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朝气蓬勃、斗志昂扬!一个个保持着坐如钟、站如松的姿势备战着!
比赛时,每个班、每个同学都怀着激情的斗志,竭尽全力的呐喊着、咆哮着!为了这些天的努力、为了今天的一搏,在加油着!我知道,每个同学的出色表现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更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导与默默付出;说句心里话:“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是最棒的,从他们的表现就可以看出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他们都是用心去完成,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伐!”
轮到我们一班上场了,开始有点小紧张,我们每个人都怕因自己的一点小失误而连累到全班,所以我们都做的非常仔细认真。我们的表现很出色,英姿飒爽的风采震撼了评委、震撼了老师、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就连我们自己都被刚才的表现震撼了!强大的气场来源于哪里?来源于一班每一个同学的满腔激情!通过所有同学的不懈努力,造就了我们一班引以为傲的成绩!
我们的领队孙志卓同学因突出的表现及洪亮的声音,被评为“最佳发令员”,我们一班通过老师的辛苦指导,大家的齐心协力荣获了全年级的“优胜奖”。我们的内心欢呼着,我们成功了!只要努力付出就会有收获。一班是最棒的!一班是最强的!
【篇四:我崇拜诸葛亮】
是个身长八尺的男子汉,面庞却生得粉白脂红,仿佛透亮的玉,泛着光泽。头上经常戴着青丝带做的帽子。你以为一定很可笑吧?不,不但不可笑,反而显得人风度翩翩,有一股仙人的架势。他经常坐在一辆四轮小车上,跟在刘备军队后,手持一把羽毛做的扇子,轻轻摇动。仿佛在每次的扇动里,都会浮现出一种聪明才智。
他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传奇人物——三国里的诸葛亮,也是我崇拜的人。
草船借箭
一天,周瑜非常嫉妒诸葛亮,相置他于死地,就命令他三天内造出10万只箭,周瑜想:他天天都造箭,三天造不出10万支箭,一定会累死的。诸葛亮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天夜里,诸葛亮想必有大雾,在夜里插上一些稻草人放在船上,敌人当真船上,就“嗖嗖嗖”的放出了箭,第三天,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
把10万支箭交到了周瑜手里,周瑜叹气,哎,我真不如他。
诸葛亮设妙计救后代
相传,诸葛亮对后人说:“我死后,你们必会遭到大难,你们把房子拆掉后,里面有一个纸包,有救解你们的办法。”果然,诸葛亮死后,司马仪带着大部队把草房拆了,发现了一个纸包,说:“你祖父都说了什么。”他一五一十地说了真相,上面写道“访问后退三步,立即站起来退后三步,”只听一声巨响,一块玉掉下来,把桌椅砸的粉碎,反过来再看“我救你一命,请留我后代。”司马仪佩服诸葛亮神机妙算,把那个将军官复原职了。
每次读诸葛亮的故事,或者听他的传说,我心里都止不住悠然而生敬意,都忍不住深深被他的故事说折服。在我心里,他是一名真正的男子汉,有着站如松,坐如钟的非凡气度,有着无与伦比的聪明才智,有着胸襟博爱。传说,诸葛亮是曲文星下凡,难怪,他那么博学多才。然而,我更相信,那只不过是传说。真正的缘由是在于诸葛亮善于观察,才智过人使他成了一名仙人。想到这里,我受到了启发,鼓舞。心里有一棵火苗,熊熊燃烧。
【篇五:朗读好时光】
吃过晚饭,我和爸爸一起分角色朗读了《去年的树》这篇课文。因为妈妈加班没有回家,我只好和爸爸一个读旁白,一个读他们之间的对话。
故事开始了,我原以为自己会比爸爸读得好一些,能给爸爸当“老师”,可是谁知道爸爸读得绘声绘色、惟妙惟肖。我被爸爸的精彩朗读紧紧地吸引住了,差点儿忘了读自己的角色。唉!看来我给爸爸当“老师”的计划泡汤了。但是我又不甘心放弃,只好向爸爸请教:“爸爸,您怎么读得这么好啊,有什么秘诀吗?教教我吧!”爸爸回答说:“儿子,分角色朗读的时候,要体会文中人物的感情变化,还要把自己当成要读的人物本身,这叫身临其境。还有,如果你是站着朗读,你就要站如松。如果你是坐着朗读,你就要坐如钟。这样你在朗读表达的时候,就会身正气足,有气势。”
我听了,先向爸爸提出“休战”。我利用这个时间,按照爸爸的“秘诀”读了一遍又一遍。慢慢的,我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了文章中的小鸟、文章中的树、文章中的小姑娘……我正沉醉于这篇课文的情境里,突然爸爸打断了我:“儿子,怎么休战这么长时间啊,不服再战!”此刻的我已经是信心满满,怎么会惧怕爸爸的挑战呢,我正想借此机会打败老爸呢。
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我用心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我也体会到了小鸟与树之间的感情。读完之后,爸爸对我竖起了大拇指,连声叫好!爸爸一个劲儿地夸我我发挥出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赢了爸爸,心中高兴万分。我感谢爸爸,是他教给了我读书的好方法。我喜欢和爸爸在一起朗读的好时光,那是温暖幸福的美好时光。
【篇六:我最熟悉的人】
说到我最熟悉的人,莫过于坐在我身后的王耀,虽开学时有点误会,造成了一丝隔阂,但半年下来我们早已成为无话不谈的铁哥们。
相对于相貌,王耀最打眼的就是他那连女人都嫉妒的白皙的皮肤,一双黑的像黑樱桃般眼睛虽不大,但是通过他的眼睛,从他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生机盎然的,睿智的光芒,他无论上课,还是平时,都是坐如钟,立如松,如同一位沉思的哲学家。
我虽为他的好朋友,但到现在仍不懂他那捉摸不定的怪脾气。一次,我们放学时谈到了一起,我用狡猾的目光注视他,口中却不时冒出挪揄的话,我带着笑意看着,他的眉头却皱成如一股麻绳,我丝毫不觉哪里冒犯了他,顿时有点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正当疑惑时,他猛拍一下我的背,冷哼一声,头也不回的走了。(生气时,他总这样)
虽然她脾气怪了点,但其它方面,处世方式是十分得体的,用绅士形容他也毫不为过。
这就是我最熟悉的人,脾气有点怪,样子举止也有点女性话,但我仍愿意与他交朋友,与他掏心问底。
【篇七:铁的精神】
“三、二、一!”教官一声令下,大家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狂奔到了教官身边,马上列好队伍,准备接受下一个任务。
经过一个上午的军训,大家都渐渐地了解了军队生活的不易,也似乎真正融入了军队生活。
“军人就要有军人的样子,站如松、坐如钟,说的是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都给我听好了!流点汗不算什么,汗流的越多越好,不准擦!一二三,立正!”在教官苛刻的要求下,大家当然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一个上午过去了,我们班有好几个同学相继中暑,我也有些体力不支了,但一想到教官的话,我便身子一挺,瞬间精神抖擞,做出一副军人该有的样子。
到了下午,大家似乎练出了一种默契,教官倒数三个数,大家立刻以“军人的标准”拍好了队伍。但真正令我惊讶而佩服的是上午那几位中暑的同学,他们虽然生病了,但却一脸坚毅地参加了下午的活动,我看着他们,一股钦佩之情油然而生。他们如同真正的军人一样,拥有铁的精神,钢的意志!即使在太阳底下足足占了数个小时,站的双脚都失去了知觉,麻木了,即使被太阳光刺得睁不开双眼,头上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珍珠似的流进衣领里,大家都毫不在意。
一天的军训完毕了,当大家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教室时,我的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教官说的话:“军人都拥有铁的精神,钢的意志,既然是军训,就一定要打起精神,拿出军人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