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骑马者的作文

【篇一:老照片】

翻开相册,几张照片映入我的眼帘,将我的思绪带回到了那个难忘的下午。

那是我在太原的最后一天,上天似乎在挽留什么,悄悄地下起了蒙蒙细雨,看雨也不大,伯伯便带着我和奶奶去游览晋祠。

跟随着游人,穿过一个假山洞,就来到几尊铁塑跟前,中央骑马者,正是唐太宗李世民,他的“目光”炯炯有神,正放眼远方,胯下的骏马似乎在嘶啼着,身边的将士一个个精神抖擞。看着这尊铁塑,我仿佛看见了战场上正有狂风漫卷,仿佛看到了千军万马正在等待战鼓的擂响——“咚”——“咚”——战鼓擂起来了,千军呐喊,万马奔腾,都争先恐后杀向敌阵……“咔嚓”一声,我们的第一张照片拍好了——将军铁塑英名在。

穿过一个挂满红灯笼的通道,来到一座“金人台”前,台上四尊铁人姿态英武地矗立着,个个神态威猛,英姿勃勃,铠明甲亮,气概不凡。在这里,我们拍下了第二张照片——金人台前站成排。

再往前走,就是圣母殿,庄严古朴的殿堂里,供奉着圣母殿的主人——圣母邑姜,她周围的四十多尊泥塑侍女被能工巧匠赋予了独特的神韵,她们尽职尽责,侍候圣母,举手投足,顾盼生姿,亭亭玉立,纤毫毕现。大殿四周廊柱上八条木雕蛟龙盘旋而上,顺着栩栩如生的蛟龙望去,仿佛有威严的神龙正张牙舞爪,喷云吐雾一般,让人顿生肃穆敬仰之心。

在这里,我们拍下了第三张照片——“圣母殿内泥塑绝”。

绕过圣母殿,就来到一座宝塔前,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了托塔李天王。在旁边的院子里,几棵周栢唐槐静静地站在那里,每棵树上都挂着一块小牌子,定睛细看,才知道,这些树大多都有成百上千年的历史。于是,我们以这古色古香的大树为背景,拍了第四张照片——“千年古树入眼来”。

合上相册,收好回忆,我闭起眼睛细细品味,就觉得,历史的风尘正挟卷着风雷,越过头顶,滚滚而来……

【篇二:我们要坚强】

漫步在楼下的小公园里,傍晚时分,来这散步的人慢慢的多起来了……

一个大概刚会走路的小男孩小手抓着他妈妈的大手一小步一小步用心的走着,突然,他松开了妈妈的大手,用仍有些蹒跚的步子向前小跑起来。跑着跑着,小男孩“叭”的一声重重的摔倒在地上,趴在地上大声地哭了起来,边抹眼泪边用可怜的眼神望着他妈妈。

“给我自己站起来!起来!”妈妈严厉地呵斥着小男孩。我楞了……

最终,小男孩在母亲的“鼓励”下跌跌撞撞的爬了起来,小手沾满了灰尘。

回想起这段情景,我想了很多,很多……

这样靠自己的力量,靠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毅力,战胜了困难,这就是——坚强!这就是所谓的“大丈夫”行为吧!在现今的社会中,“大丈夫”已不再是男人的专利了。女子也可以做大丈夫!

世界著名作曲家贝多芬26随时就创作了最初的三首奏鸣曲,可是痛苦却走向了他,因为治疗不善,他的耳咽管炎转为慢性中耳咽,听觉越来越衰退。1820年,他的两耳完全失聪,这对于一个作曲家来说简直是个致命的打击!然而,他没有屈服,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以超强的意志和毅力,克服失聪带来的种种困难,为人类留下9部交响曲、32部钢琴奏鸣曲、5部钢琴协奏曲、1部小提琴协奏曲、16部弦乐四重奏曲等不朽的音乐瑰宝。贝多芬称得上是不受造化、命运主宰的坚强的人!真正的“大”人!大丈夫!

弗洛伊德把认得欲望称为“本我”,把人的常规理性称为“自我”。他认为,“自我和我的关系,可以以骑马者与马的关系作比喻。马提供牵引力,骑马者则有特权确定目的地,指挥这个剽悍的牲畜的动作。但是在自我与本我之间经常出现一种不尽理想的局面:骑马者迫不得已只能随着马所愿意走的路径走下去。”

也就是说,人的理性应该成为自身的欲望,被欲望反控,被欲望牵着鼻子走。

可见男子汉并不能简单得成为大丈夫。男子汉可以通过自我超越`自我完善成为大丈夫!同样,我们女子也可以通过自我超越`自我完善成为“大丈夫”!

我们都要争做大丈夫,无论男女!你认为呢?!

【篇三:那方向,一直在他心中】

前年的一个秋日,我正裹着大衣依偎着爸爸,我们两个人坐在大巴车前往西北的小镇。窗外掠过的是我从未曾谋面的景象。道路是黄沙色的,无山更无水,就像盘古未开天地一般混沌未知,所有的不过是连天的丘陵,甚至天空也像滚滚黄河水一般流动着,我无法分辨地平线的位置,天与地衔接在一起了。风起来了,就像蒙古袍挥动时草的摆动,沙子也像是围着篝火起舞的印第安人,顺着有声的风狂欢,倾倒着扑在窗户上。我趴着窗户被风声吓一跳,我隐约听见鼓点声。风沙舞动成一张布满星星的面沙。

天上的云被抹平了,严实得不透一点光,我寻觅着太阳,觉得即使看见一丝阳光也是温暖慰藉,可太阳像是一艘被狂澜拍没于云海的船。我灰心地靠在椅背上,眯着眼,似乎觉得视线极处有一点棕色,不一会儿又没于我眼角,可它再次出现,强烈地跳跃着,像中世纪骑士闪烁的盔甲,我惊异地向外看去,那是一个骑马者,正溯风不停地奔腾着,那是一匹真正的马!鬃毛的在风中飘扬,比最尊贵的旗帜看来还要鲜艳;马蹄声和在风中,而我只能想象它的悠扬。

我双手撑在窗上,羡慕骑马者的潇洒,由心而发地希望自己就这样赴往一场战争,像他那样手持缰绳在苍茫如海的沙子纷飞中驰骋。可突然记起,窗外同样奔腾着还有风和沙。我很想推开窗,听他是否在唱歌唱着无词的民谣,想询问他的姓名,是否如他的马一样英俊,可我依然犹豫了,我害怕这样的狂风,这样的黄沙,不知我的眼睛是否可以经得起沙子的折磨,强忍着泪睁开,于是刚拉开的一点缝隙就被磨灭了。

我当时愤愤地骂这个天气:它为何不以阳光、蓝天来迎接我呢?

渐渐地不知是马疲惫了,还是骑马者有意放慢了步伐,他们正如出现那般蓦然消失在窗边、我的眼角,无法挽回。

几个小时后,我迎来了沙漠恬静的微笑,我们互相对视,彼此无言,风静止了,云开始聚拢,像小孩离去了母亲便蜷缩在一起,天蓝得特别清亮,水彩画中的天也不过如此,它们格外迷人,只不过在沙漠上空正是一块湛蓝的画布,而且有一直陪伴着天从亘古一直不变的太阳,闪着圣洁之光,天与沙的界线是那么的分明,真的会有踏上旅程便可行着上天的错觉。

此时,我彻底被它那样大气的美丽震垮了,甚至差点后仰着摔倒,它的忠贞在于它的漫长,它始终静静地望着每一个追逐远方的人,我感到了沙漠的道路的不息,真实与未知。假如人踏上了沙漠的道路,它便会教会你的坚持,在沙漠中,你朝哪个方向都是前进,而太阳可正是你日日追逐的方向,它离你最近,也离你最远、可其起码它存在,你只需毋庸置疑地前进就行了。沙漠中的人会有沙漠的性格。

我突然想起那个骑马者,不禁震惊起来,那个时候可是没有太阳的,甚至是风沙漫天,究竟是什么使他驾马追逐不停歇?我甚至不敢为自已的理由做解释,那就是,他因无太阳而追寻太阳。我想起一句话:“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而我要用它去寻找光明。”我闭起眼回想:他当时的样子,似乎在乘着天与地相连时直上苍穹。我想到夸父,那位有“与日逐”的勇气的人,甚至在死后颇有后来人地辟出一片邓林;有好长一段时间,在听完夸父逐日的故事后想像他的眼睛,现在想,他和骑马者是同一个人,同一颗心吧:将太阳找寻,不管是否找寻得到,他的眼睛都是始终坚定于风沙中,因他心中早已铭记了太阳的方向——或者说他早就将太阳藏匿在他温暖血红的心房中——早已习惯于出没于风沙之中,想到这些,我心中十分温暖。

让一切自由的灵魂都奔跑在阳光下。

热门推荐
1雨后春笋般成长的家乡
2打开心灵之窗
3我的赛车
4可爱的螃蟹
5幸运四叶草
6我学会了滑冰
7永远的珍藏
8那一株微笑的小草
9大若岩的十二峰
10关于母爱的作文
11一位向内的女同学
12青园十年,我记得……
13这里也有乐趣
14我的植物朋友玫瑰
15感冒
16龟兔赛跑续写
17最美的时光叫青春
18捉蚯蚓
19满园金黄尽带甲
20校运会
21开在心中的花
22小熊黄黄
23感谢您的信任
24读书让人更美丽
25有趣的发现
26恶作剧
27我的梦想家园
28雨爱
29未来的鞋子
30割不断的家具情怀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