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踽踽独行的作文

【篇一:最美的风景】

到过杭州,饱览西湖风景,只是后来又去了趟桂林,便觉得原来世间还会有比西湖更美的景色。从此我便相信山外有山,景外有景,过去欣赏过的风景一定不是最美,最美的风景在未来。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不能料到以后的我是什么样子,只是如今会决定我往后的模样,会欣赏怎样的风景。

我渴望的风景不过是附中的百年松柏,沧桑的小路、略感陈旧的教学楼,人来人往,花开花落的校园罢了。

可是我从来没有亲身环绕于校园,每一次只是匆匆略过,没有看几眼就匆匆离开,而我所描绘的那些,都是在校园杂志上翻看过的,学姐或是学长用他们优美流畅的文笔勾勒出校园的种种韵味,

那短短几行文字是吸引我的,常听人说师大附中管理十分妥善,我想,我在意的可能不是这些了,单是校园的气质就足够了。

最美的风景也不是想象中的校园景色,因为那并不真正属于我,只有成为它的学子,每天背着书包行走在其中,偶尔驻足欣赏,看到的才是最靓丽的景色。

德国的尼采说过,如果这世上真的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奇迹没有发生,自身没有足够勤奋,这是现状,眼前最重要的应当是告别昨天。我通过很长一段时光才明白,回顾是检点走过的道路,憧憬美好的前程,不是为了沉浸一段美景,流恋过去小小的成功,回味咀嚼,百般缠绵,也不是空想一段坦途,驻足遐思,千种羡慕。

所以现在我一定要奋起直追,逻辑思维的不足必须尽快补回来,我能做的或许只有注意力加倍集中,落下的东西终究要拿回来的!

时间紧迫,有时不得不快马加鞭,最美的风景在前面等我,途中种种艰险,只能独自跨过。可是我想每个人都会有一段踽踽独行,不惧风雨的时光,一切不过是为了遇见最美的你,我理想的高中。

【篇二:陶渊明】

长河滚滚,岁月依然,依旧是秋菊佳色,依旧是那个陶渊明……

我心中的陶渊明,是豁达的。我采撷一支菊花,轻嗅那与世隔绝的芳香,我看到了他。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望着山光雪水色,威风撩过,撩起了他满头的白花,他似与田园融为一体,他带月荷锄,踽踽独行,种豆南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问心之所向,唯天地之间,自然之中,潺潺流水,巍巍南山,依依垂柳,淡淡菊芳,是我。望着他的身影,如同南山上的一棵苍松。

我心中的陶渊明,是恬淡的。荣辱不惊,闲看庭间花开花落,他心怀大海,淡泊如水。他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荒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是他的心之向往。他想去访黄发垂鬓,与之怡然自乐,他醉户户农家,他忘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面向田园,他目光灼灼,尽写澄澈与通透,世间兴衰荣辱,都在恬淡中凝住了。

我心中的陶渊明是安静的,他为保持高洁而隐入田园。于是他便辞去一身官袍,带着坚定,潇洒离开了让他痛苦的地方……归田园,赏秋菊,耕禾地,登高望远,俯望烟柳画桥,观日出日落,手持一壶清酒,再拾一片芬芳,而后捧一股清流……这便是他的田间生活,他将自己置身于田园中,在一贫如洗的清澈之中,安静的做着自己。

在黛烟迷蒙的山水之间,在落英缤纷的桃林深处,白衣老者在踽踽独行,他便是浊世之清菊——陶渊明。

【篇三:读书的味道】

翻阅一本好书,犹如走进一幢新房,打开一扇未知的窗户,展现在眼前的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让读书人按捺不住的冲动。吸吮着新鲜的空气,张开想像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飞翔,在此境界中读书能没有甜滋滋的意味吗?

有人说读书可以陶冶情趣,使人宁静不浮躁,高尚依然。但我认为这般深厚的意味,还得掺和一些“辣椒味”或者说是“火药味”,因为我觉得没有一点味道的文章,读的味道如同嚼蜡,不如不读,而真正有味道的书,会使读书的人心灵所向披靡,会使人觉得脸红心颤、羞愧难言。

而我觉得读书的味道是酸甜苦辣的,不过最终给人的感觉却是愉快的。因为人的一生,日子过得有滋味毕竟比没滋没味的要好上几十倍。读书的都会想:如果没书籍相伴,漫漫一生,多少个无聊的白日和无眠的黑夜将要怎么煎熬,而没有书的人生是多么无趣和乏味。的确,有书相伴,能从书中品出味道来,得到点滴收获,都会在心中充满喜悦,进向由哀收慰。

读书,一个恒古不变的话题,一种魂牵梦绕的情愫……读书的魅力在于,它可以陶冶你的情操,可以锻造你的灵魂,可以祛除心里的病魔,它也是一种滋物无声式的滋养。可以肯定的是,没有读书,我们的灵魂将会苍白无力,我们的人生将会踽踽独行。

【篇四:一路有你们不孤单】

眼前的钟表指针在不停地转动,时光与年华也在悄悄流逝。十四年的光阴稍纵即逝,可重新打开记忆的闸门,才发现,成长的路上,我从未孤单过。

琥珀色的阳光下,妈妈温暖的身影立在我身后,我跑在草地上,不小心跌倒了。疼痛让幼小的我眼中泛出泪花。这时一双温暖的手我将我扶起,抬头望去,这双手连同天上的阳光,直射心房,刹那,眼泪顿住。这是我最初的回忆,母亲是孩子最初的信赖,那双温暖的手,便是孩子永远的依靠。

一路上有妈妈的陪伴,我不孤单。

随后,妈妈的这双手引领我走进了校园。第一次,遇见了那么多伙伴,他们的笑容,那么地灿烂,那么地纯真,像刚刚绽放的花朵。他们银铃般的笑声洒满了整个校园。有一次感冒发烧,我趴在桌上,“喝口热水吧!喝了舒服点。”我的头昏昏沉沉的,像有一群蜜蜂,嗡嗡叫个不停,那些关切的话语驱走了他们,心里暖融融的。

一路上,有朋友的陪伴,我不孤单。

成长路上,我碰到过许多老师。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老师,是一个极爱诗的女孩。讲台上的她,眼神干净明亮,有一种未经世事的洁白。她一字字念,一句句写,一段段讲其间饱满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律,以及写诗的心境。讲到动情处,她会停下来,一言不发地看向窗外,眼神比远方还远。课后很久,我心里仍蓬勃得静不下来。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它干净美好,散发着梦想的味道,伴随着这种味道,我在老师的指引和教导下逐渐成长。

一路上,有老师的陪伴,我不孤单。

人生路上,我们并不是踽踽独行的过客,我们的人生,都是由许多个他和她组成,他们的一个动作,一句话语,一个微笑,都将化作温暖的火种,照亮我生命的征途。

我常想,要是在他们的背后添上一双翅膀,那他们一定都会成为美丽的天使。点滴的幸福我会珍惜,回首,那都是幸福的足迹。

【篇五:什么其实并不难】

黑暗,从夜幕中的小巷里游弋而来,将我紧紧地包裹。

“好冷啊……”我缩着脖子轻叹道。静谧的黑夜,马路上寂寥无人,我最恐惧的就是黑,似乎一走进这条小巷,身后就会有只手向我伸来。可这里是回家的必经之路啊,身体在哆嗦,对面还有光,皎洁地像个月亮,我心想着明天还要上学,而自己面对这条小巷却是恐惧,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此刻脑海浮现出妈妈的样子,慈爱,笑得灿烂,心中浮出一丝暖意。“不能怕,不能退缩!”我给自己大声鼓励。紧接着是一阵狂奔,巷子松动的石板吱嘎地响着,配合着我的脚步,唱出了赞歌。再转身看着小巷,好像不那么畏惧了。

原来一个人走过黑暗并不难!

冬风,毫无礼貌地冲撞过来,让我指尖冰凉、脸颊通红。

伴随着第4节课紧张又活跃的铃声,体育课的任务是800米跑步测试,我的腿僵硬得像一块沉重的石头,800米也是我不擅长的,我很想转身就跑,可是老师并不允许请假。看着班上同学一个接着一个地冲刺,心情越烦躁。以前老想请人代跑,可今天看样子不行了,得自己跑。没了退路,反倒想跃跃欲试,我深呼吸一番,一则吸足氧气,一则平复跳动的心。做好准备,站到了跑道上。“预备,跑!”我箭一样冲了出去。中间有老师助威、有同学加油,400米的跑道,一晃就跑过了一圈,一晃,又跑了一圈。800米,也不过如此!克服了恐惧,拥有了勇气,我也可以的。

原来,依靠自己、独自成长,并不难!

踽踽独行,许多人生路口,都是一个人选择、辨别通过。学会独立,跨越关口,成为我成长路上不磨灭的色彩!

独自成长的气息,正如黑夜的月亮一般,看不见却知道它在。

——后记

【篇六:微笑的力量】

只是一个微笑,就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

——题记

寒风呼呼地刮着,我的心并没有因此而冰冻,反而感觉暖烘烘的。因为有一个淡淡的微笑温暖了我的心。

就在刚刚,我因为不慎而摔了一跤,风刮着伤口,仿佛在上面洒了一把又一把的盐,加上衣服又不够厚,我只能像一只遇到危险的乌龟,将全身缩在一起,顶着呼啸的风,在风里踽踽独行。我想象着自己正坐在一辆开着暖气的车里。可惜想象归想象,现实是,我离公交车站都还有一大段路。我的心被冰封住,渴望着有人来温暖。

“小朋友!”一位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喊住了我。我缓缓抬起头,打量着她。她的头发在风中凌乱,一件厚厚的黑色的工作服紧紧地裹在她的身上,一张员工证夹在她的衣领上。她善意的笑容使我消除了几分对她的警惕。

“你是不是很冷,而且还摔了一跤?”我有一些讶异,“她怎么知道的?”我顿时产生了一种不自在的感觉。她淡淡地一笑,说:“我刚刚看到你手一直捂着膝盖,而且一直在瑟瑟发抖,所以我才问你,还有,这片创可贴给你,贴上就会好多了。”我用含着感激的目光看着她,连声说道:“谢谢您,谢谢您!”她依然只是淡淡一笑。

下车时,我抬头望望天空,最后一抹黄晕的光依然在点缀着夕阳,只是很快就随着夕阳消失,匆匆陌路,有太多未知,路人的脸上都只是一脸漠然,但那个阿姨的微笑,温暖了我的心……

热门推荐
1优秀记事作文
2家有味道
3自强不息作文
4初中生军训日记
5秋分时节乐融融
6我心中的梦想
7春游记
8动物们的春天计划
9光自影中来
10环卫工人谢谢你们
11那个我心中最重要的人
12给妈妈的惊喜
13写给2035年的自己
14野丫头变成女作家读后感
15我班的故事会
16我想对妈妈说
17我的年度汉字礼
18脚印里的故事
19一次有趣的保姆体验
20海纳百川
21突破 ,向美好的远方前进
22莫流放命运
23朝阳激励我成长
24我眼中的美神
25交警叔叔
26我的妈妈是女巫
27教师节作文
28为别人鼓掌
29开心的一件事
30成长的快乐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