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老山的作文

【篇一:又是春来时】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独自走在街头;几只麻雀歇在路灯上,不停地歌唱;小燕子踏着轻快的脚步,剪来了春天;阳光撒在人们的脸上,无私地奉献着光和热……天空是海蓝的,小河是浅绿的,遥远望去,桃花漫飞。

可是,以前的浦口却不是这样字的。

自从党和国家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那昔日的绿水青山便一去不复还。桃花依旧开放,可却美的残忍。一阵秋风吹过,卷来的不再是可爱的花瓣,带来的也不再是寂静,而是夹杂着几片废纸,带来了城市的喧嚣……

浦口开始大力发展经济,人们为了修建工厂、房屋,伤害了自然母亲的一头青丝,它们的减少,已经使自然母亲逐渐衰老。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电池污染……本已破坏的环境,现在连绿色也不放过。人类用来供给自己生活物品的工厂,严重地伤害了大气层,使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空洞……

渐渐地,老山寂寞了;天空憔悴了;燕子哭泣了。它再也剪不出春天来了,

也许是自然母亲的呼唤唤起了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老山寂寞后,浦口起草了“构建文明浦口”的方案,全浦口的人都动员起来了,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理解了自然母亲的殷切希望。他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把污水赶走了,把青翠的树木还给了大地,把蔚蓝的天空还给了人类,把美好的环境还给了大自然。

渐渐地,老山又笑了,天空又变成了海蓝色,小河也恢复到从前的浅绿,又是一年春天来时,亦是一个新的开始。

我听着麻雀的歌唱走到了大街拐角,依旧是一片生机蓬勃,墙角的桃花漫飞,看来,连浦口的最拐角都充满了绿意,春天又来了。我精神抖擞地走回了家。

看来,像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应该注意环境的保护,要做到两者协调发展,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只有做到两手抓,才能构建文明国家,构建文明浦口。

同学们,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勾勒“绿色浦口”,让梦想照在现实,让花儿依旧吐艳,让绿意依旧溢满枝条,让大树依旧生机蓬勃,让太阳依旧喷薄。

【篇二:为大自然截图】

手指欢愉地在屏幕上跳跃,滑行,我却猛然间抬起头来,若有所思地打量着四周的景物——嗯?我轻轻弯下腰来……

伴随着一路稻香,我们来到了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刚驶近老山,顿觉视野开阔了许多。我的目光终于不再被定格在高楼大厦间,而是敞开视野,随意注视着那些被我遗忘许久的青山绿水,花草树木。坐在滑草车上,俯视着无垠的草坡,呼啸而下,耳畔尽是秋风的呢喃。鸟儿三三两两滑过天际,只在云端留下了欢畅的歌声。繁茂的野草丛中,皆是虫儿奏出的凄凉曲调。空气中再也没有了那令人烦躁的污染气味,那最原始的草木香轻柔地飘散在空中,给人以心旷神怡的享受。在这里,视觉、听觉、乃至嗅觉,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适与满足。

几缕微凉的秋风拂过,山路两旁数十米高的参天古树上便纷飞下许多金蝶。将它们喻成在风中漫舞,是毫无虚假的。那些红色的、黄色的、褐色的落叶上下翻飞着,随风而去。风起,风息,叶落。大抹大抹淡绿、新绿、深绿、黄绿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极具韵味的“积墨”中国画。想必,也只有大自然能绘出如此鬼斧神工的画作了吧。

想到这里,我不禁连按快门,捕捉下了那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秋意图”。再次翻阅照片时,已是午餐时分。咦?这张照片上的角落里,怎么有几个包装袋?真是影响心情啊!我赶紧将有垃圾的那一块儿图用截图功能给“截”去,手指轻轻几下,一张“完美”照片便产生了。转念一想,我能轻而易举地将垃圾分离照片。可垃圾还是在原地,继续“装点”着游人的照片,并且为大自然“增添”几分姿色。难道,要让每个人都修删自己的照片吗?又有谁为大自然截掉那些垃圾呢?

我轻叹一声,为自己当时的麻木而羞愧不已。环顾四周,脚旁就有一个同学吃剩扔下的零食袋。我轻轻一伸手,草地便重又恢复清爽整洁。这时我才发现,为大自然“截图”着实比手机截图容易的多,只举手之劳,便可换来大地的整洁。何乐而不为呢?

【篇三:不被批判打倒】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真是爬山的好季节。于是乎,我便与几名志同道合的同学趁着秋游的大好时机向老山发出了挑战,发誓:一定要成为最早登上顶峰的“雨中学子”。

刚上山时,同学们都十分兴奋,大家边爬边聊天,仿佛爬像老山这种野山并没有多累。然而,忽然,一位同学大喊道:“垃圾!”说着,他便指向了不远的前方。“是谁这么缺德?本来登山道就又小又陡,还没有防护措施,如果其他的登山者踩到并因此摔倒,那不是更恶劣?”“一点都不为别人着想!”“一点都不为环境着想!”顿时,同学们便纷纷批判了起来。前一秒,同学们还只是学生,可现在,同学们则更像哲学家、思想家,丝毫不逊于鲁迅先生。本以为,同学们会顺手捡起垃圾,却不曾料到大家以“成为登顶第一人”为由,议论完便走。临走前,还抛下一句:“垃圾又不是我们扔的,能为别人指出错误就不错了,为这些败类善后可不是我们的责任。”企图以一句话撇清自己与垃圾的关系。

一步、两步、三步……正当我迈开步伐,想要与同伴一同离开时,忽然觉得自己的心好似被那满地的垃圾堵住了,喘不过气来,越往前走,便越难受。这是上天对我的惩罚吗?我停下了脚步,思索着。

还记得历史课上刚讲过不到一天的赫鲁晓夫,也曾为了让苏联摆脱“斯大林模式”而一味地批判。一开始,人民是拥护他的,然而,赫鲁晓夫却让人民失望了:全盘否认“斯大林模式”,轻视重工业,还让那些本来怀着远大志向的青年们“上山下乡”当农民。最终,人民不再爱戴赫鲁晓夫,反而更加痴迷于“斯大林模式”。粮食依然短缺,人民依然抱怨,这就是赫鲁晓夫交给苏维埃的答卷。为何他会失败?是因为他的批判。他只顾反对这一模式,却无法站在人民的立场思考问题,这样一想,他的遗臭万年也情有可原了。

“不能成为像赫鲁晓夫这样的人!不能随同学一同上山!不能只顾批判!”一阵慷慨激昂的呐喊从我的心中迸发出来。

“我选择留下!”我几乎使尽了全部力气,朝渐行渐远的同伴喊去。“你为何要对垃圾如此认真?你不想成为‘登顶第一人’了吗?”同学们纷纷表示不解。但我,依旧坚定不移地留了下来,清理着每个人都深恶痛疾的东西——垃圾!

半小时后,当我携着最后一份垃圾下山时,同学们也从另一头下来了。“山上并不好玩,也有许多垃圾,那些人真没素质!”“那为何不拾起它们呢?这对你我都有益啊!”我微笑着,慢条斯理地回答着。因为我知道:光批判是无用的,只有付出行动,才不会被批判打倒!

【篇四:《疼一生也要活着》读后感】

这一天,我在一个小杂货铺里闲逛,无意中看到了一本很破旧的小故事书,里面的一篇文章名字很快抓住了我的眼球,叫做《疼一生也要活着》。作者是中国作家张铭跃老师。

出于好奇,我将这本书取下来,轻轻翻启,读了起来……几分钟过去了,我看完了这个小故事,内心久久地激荡着,无法平静下来。短短的几页纸,构成了一个多么震撼人心的故事啊!

这是一件真事:在2007年12月9日,豫西新安县的老山深处,背着干柴回家的一位妇女刘三娃看见了一个六七岁左右的孩子,坡着没穿鞋的左脚,正十分艰难地往山顶处爬去。刘三娃走过去看了看,发现女孩子的左脚已经坏死了,这只脚比常人的脚足足大了两倍不止,而且有着一条条纵横交错的伤口,十分骇人的模样。女孩儿是天生脚裂,被人丢到这老山来的。刘三娃什么也没说,背起孩子回家了。从此以后,女孩有了新家,有了自己的父母,也有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多多!

为了医治多多的脚,刘三娃夫妇向邻里借了180多元钱,可是,光是多多的手术治疗费用,就得要8000块!这对一户没出过深山的老夫妻来说,无异于是天文数字,可是,坚强善良的刘三娃没有被这数字吓倒,她将多多交给自己的丈夫,作出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决定——出山乞讨!2008年4月4日,刘三娃的乞讨生涯开始了,她跪在地上,双手作揖,不停地朝地上磕头,地上还摆着多多的病情照,她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一句话:“我娃疼,我娃疼……”

刘三娃在外乞讨,多多却开始在家拼命地干活,洗衣、做饭,样样不耽误。大家都以为多多的脚吃了镇痛药不疼了,谁知道……

一天晚上,多多的爹——马疙瘩路过孩子的房间,听到屋子里有一种很奇怪的响声,一阵接着一阵,令人害怕。他忽然想到了什么,打着手电摸索着进屋,一看,果然是多多在啃床帮,多多横趴在床上,那只脚在空中猛烈抖动着,这是一种无法忍受的疼痛,不愿意让任何人知道的疼痛!马疙瘩蹲在地上,像头牛似的哭了起来……

几年后,刘三娃带着辛辛苦苦讨来的钱,带着苦命的多多到骨科医院治脚,当医生看见这只左脚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只脚,已经肿裂肥胀,比正常脚大了足足四倍,腿已经变细变色,那种惨烈无比的痛楚早已经深入骨髓!可是,多多却大声说着:“叔叔,求你别吓我娘!我一点也不疼!”话音刚落,在场的人全都愣成了比多多还小的孩子……

读完整个故事,我的心仿佛被谁狠狠地击打着,感到无比难受和辛酸。对于文中仅仅只有七岁左右的多多,我充满了对她的同情和敬佩。一个才七岁的孩子啊,本应该好好地享受生活的美好,本应该躺在妈妈的怀里撒娇,但是,病痛的折磨和利爪让她小小的心不得不迅速地成长起来,其实,在她的心里,早已经知道死比疼要好受得多,但是,这一次,为了自己的好爹娘,她决定活下来,坚强地活下来,疼一生也要活下来!

故事中还提到了这样一个片段:马疙瘩在多多屋子里找到了一包止疼药,一百多片,多多一片也没吃,包得好好的,藏得死死的。马疙瘩吼她:“为什么不吃药?”多多说着:“爹,这药几十块呢,我……我想卖了给爹买件衣服,您看您的衣服都没办法补了……”这是何等的爱意!一个只有七岁的女孩,却能够把所有的痛苦都承担在自己小小的心底,也要报答养父母。而我们,这些自称是祖国的花朵的我们,又有谁能把自己的父母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就连平时为父母端一杯水都推推拖拖的我们,是不是该从多多身上看到什么?

另外,书中的另一个人物——心地善良的刘三娃也是值得我们用诗一般的语言去赞美的对象。她没有丰富的学识和富贵的钱财,她有的,只是一颗让上天都感动的善心、诚心,她把捡来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心头宝,费尽心思让孩子能够上学,为了孩子的病而不顾一切去沿街乞讨……一个柔弱的女人,就靠着一颗心、一双手而创造出了一个奇迹,这是一个爱的奇迹啊!母爱,就是这样伟大而无言,看到这儿,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感谢自己的母亲?

今天鼓起勇气将这个故事写下来,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它,并从中得到启迪,更加感恩自己身边的一切。

热门推荐
1总有风景,让我沉沦
2戏台之下
3钓鱼真有趣
4春天,温暖四处蔓延
5要想飞跃,按部就班来
6放风筝
7丽江古城导游词
8老师我想对你说
9伟大的父爱
10我喜欢的小动物
11我家是动物园
12游苏州树山
13童年趣事
14难忘的一节语文课
15我喜欢的小仓鼠
16难忘的一件事
17海是蓝给自己看的
18你快回来
19猜猜她是谁
20走出来真好
21天气控制器
22留在心中的那份情谊
23放学路上
24想象中的未来
25吹鸡毛比赛
26那一刻,我好后悔
27难忘的星期天
28古屋
29野炊
30动物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