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归根究底的作文

【篇一:冤家也能路宽】

晴空万里,晨光熹微,雨后初晴。天气美得迷人,却驱不走我心头的阴霾。耳边仿佛还能听到你的嘲笑声,我的手不收控制地抖动起来,终于忍无可忍地一把拍向桌子,扭头大喊一声:“闭嘴!”

课堂上一片寂静,空气里骇人的分子抖动着,叫嚣着,气氛沉闷。语文老师也被我这突如其来的行为吓了一跳,紧走几步上前问我:“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我低着头沉默,轻轻摇头,心中五味杂陈。突然,身后又传来她黑色笔袋被摔在地上的巨大声响,心中恐怖的想法再一次冒出,我咬紧牙关,憋住了眼泪。

不知是从什么起,我们形同陌路。不,也许我们都相互知道怎么回事,那并非什么大的问题,但我们现在已然成了冤家。教室里狭小的通道,我们恶狠狠地相视,终于你错开身子,我趾高气昂地从你身边走过去;喧闹的操场上,我们互不理睬,仿佛形成了两个高气压,互不聚拢;平静的课堂上,我们对对方的回答不以为然,言语讽刺。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不禁问自己。或许是我的小气,或许是你的刻薄,可归根究底到底是小事情,何以至此?我想起那是因为我并不顾及你脸面的训斥,你并不顾忌我念想的辱骂。是的,我们都做错了,所以我们成了冤家。我埋下头,努力不让眼泪留下来。

可是那一天,你带着一个很久未见的温柔的眼神和你的妈妈站在我面前。我牢记着你是我的冤家,避免着一切原谅,眼泪和感恩。可再次交谈我却受不住自己的控制,忍不住看你眼神,我想起来你的好,你在我生病时帮我带药,在我没钱吃饭时送我一个南瓜饼,在我难受时安慰我……诸多的过往是愧疚,是感恩,我终究抑制不住难过,流下了眼泪。你仿佛措手不及,再次说道:“我很难受,我想起你在我们吵架时也没有说过我坏话,想起你和我讲话时也努力逗我开心,这些是很小的事,但我却忘不了……真的,我们和好吧。”

乌云密布,狂风千里,风霜淋漓。天公不作美,可我却有你。我们道路宽阔,感恩常伴。

【篇二:生命,生命】

二0二0,庚子年。

春天本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突如其来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把我们所有人都锁在了死气沉沉的寒冬。

有人在造谣,有人在漫骂,有人在责怪那传闻中的病源—蝙蝠,人们怒斥蝙蝠全身带毒,甚至想将它们赶尽杀绝。可这一切真的是蝙蝠的错吗?不是的。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蝙蝠已经尽力让自己看上去不像是食物了,但有些人执意想吃,蝙蝠也很无奈啊!其实归根究底,这场疫情的根源,是人类对大自然没有敬畏心却有过度的好奇心。如果不是人们对蝙蝠滋味的好奇,它们又怎会成莫名的“背锅侠”?

大自然其实还蛮无私的,人类源于自然,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来源于地球,而地球,真的就像母亲一样,包容了我们所有的任性。可人类还是不知足,把自己当成了地球的主人,在地球上肆意开采、破坏和杀戮。可我们从来就不是什么主人啊!地球是属于世间万物的,是我们所有人,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那些因人类而消失或灭绝的动物,它们是怎样悲凉又无助得看着自己的族群逐渐消亡,它们临终前怎会瞑目?

大自然中没了人类,仍然会万物昌盛,可人类失去了大自然的庇护,就只能慢慢消亡了。就像这次的新冠疫情,这是大自然作为母亲,给顽皮孩子的警告:是时候该收敛些了。

所以,赶快行动起来吧,我的朋友们,趁一切还为时未晚。大熊猫还在向人们展现它的憨态可掬,东北虎还在森林里咆哮,就证明一切还来得及。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敬畏生命,热爱自然,哪怕只是一份微薄之力也好。

生命其实很脆弱,一颗枪弹,一场重疾,便足以结束;生命其实又很刚强,多少人历尽风雨也不曾放弃。于万物间,人类不是最强者,但作为最智者,如何平衡生命的脆弱与刚强,皆取决于我们自己。

谁明白生命,已沦为何物?

——汪峰《存在》

【篇三:碎片化生活的两面性】

我曾经并不了解碎片化生活是什么,于是我上网查阅了资料,发现了它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

网上对碎片化的生活有很多不一样的解释与想法,有大力称赞的,有不停抱怨的,有愤怒吐槽的,看的我眼花缭乱,同时也让我陷入了深思。

要讲碎片化生活,肯定要想学习数学公式一般从定义讲起,但这是一篇作文,不是篇论文,把网上的长篇大论复制下了又繁琐又愚蠢,于是我苦思冥想,终于以我多年累计的分析能力进行了解释。我对碎片化生活的理解分为两部分,一是利用生活中碎片化的时间,二是将生活中的时间碎片化,可能有人就开始不理解了,不过是颠来倒去的有什么区别?比如,你趁着补课的休息时间把大部分作业做好,这就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再比如说你在写作业时不停的刷动态、聊天、打游戏等,这就是把生活中的时间碎片化了。总而言之,一个是抓紧时间,一个是浪费生命,但也正因如此,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那他到底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敌人呢?网上关于碎片化时间的观点各不相同,有人说碎片化生活使生活更加便利,有人却说生活被完全碎片化了,生活质量都随之下降了。这是问题又来了,碎片化生活到底是好还是坏?这个我也不敢断言,但是我却发现了另一个问题,碎片化时间是好是坏完全取决于自己,那到底怎样把握好坏呢?从我的角度来看,形成刚刚所说的利用碎片化时间与将生活中的时间碎片化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沉迷学习,能做到像抓紧本来无所事事的时间来做些该做的事,碎片化的生活无疑带来了便利;但如果偏要在该做莫事时三心二意,那就只能说后果自负了,因为这样既影响了效率又浪费了时间,毕竟一寸光阴一寸金吗。

但难道我们一定要每时每刻都抓紧时间,从来不进行休息玩乐吗?如果真的是这样,也与自杀没什么区别了,人归根究底不是机器做的,适当的劳逸结合很重要的,如果老师逼着我们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学习,那第三次世界大战也不远了吧。综上所述,该抓紧的时候抓紧,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这才是真正利用好碎片化时间的方法,所以单单凭优点或者缺点就断定碎片化生活的好坏未免也太草率了。

但在分析碎片化时间的时候,还有一部分人却骂起了手机,还有人居然说手机毁了一代人!相信不少人也都会把手机与碎片化生活联系在一起,但是一个实物与一个概念俩八杆子打不着的东西又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很多人武断的以为,手机的吸引力间接影响了自己的生活,使生活碎片化了,但我认为这无脑的言论显然是错误的,你不打开手机它会自己跑过来影响你啊?归根究底就是三个字—自制力,有些人完全没有自制力去怪碎片化生活,甚至抱怨社会。碎片化生活就是一把双刃剑,手机也自然是,你有的妥当,可以省时省力的获得信息,而不会时刻在只会适得其反,所以手机和碎片化生活根本不是一回事。

最后,我认为我们要多多把握时间,利用好碎片化的生活所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被他所支配。

【篇四:浓淡交替的父母之爱】

父亲的爱和母亲的爱不同。父亲的爱是不擅言语的,有些笨拙但却是厚重的。而母亲的爱,分分秒秒都在体现,有着浓茶一般的苦涩但回味无穷。

我听妈妈说爸爸小时候很少跟父母讲话,是因为爷爷成天因为他的调皮捣蛋而打他,甚至把他捆起来,而奶奶则是不太关心他,爸爸从小就缺少爱。我想说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怨恨父母,是因为在特定的历史影射下,各人的思想不同,有的父母顽固封建,例如我的爷爷奶奶。有的父母讲究跟上时代的步伐,一味求新。但无论怎样,归根究底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只是方式不同。试问我们这些后代又怎知父母他们在惩罚我们时心中的苦涩呢?

我爸性好酒,前些日子,我们一家人去爷爷家吃饭,饭后爷爷给了爸爸一张便条,是爷爷手抄的毛泽东养生之道,爷爷无言,给完之后静静地回房间了,而我爸的表现,颇让我伤心而又气愤,他就只看了一眼后不理不睬,我连忙让他阅读要他放在兜里,他也只是敷衍了事。大概他小时候的阴影还在吧,我对此事有些悲哀。

爷爷是从不说出他内心感受的人,他从来只是用他自己默默的方式去关心子女,哪怕子女不接受,也许我这辈子都不会体会到我爸小时候缺乏关爱的心痛感受,也许我这辈子都看不到他们父子俩和好如初,但那又能怎么样呢?历史的车轮在不停地向前驶去,或许只有到剧终人散时,我爸才能领悟到爷爷对他的期望和爱。

而奶奶对爸那份关爱似乎一张嘴就能体会出。她总是跟我爸说要少喝酒多注意身体。奶奶她天生就是一乐呵呵模样。她和我爷爷一样,对我爸的期望值太高,所以从小就让我爸吃苦,让他受磨难,为的就是让他长大后在工作上顺心,能吃苦耐劳,终究事与愿违,我爸在这种苦难中对父母失望了。他的心中有一片空白,那是缺爱的表现。以至于我爸很少去爷爷奶奶家看望他们。其实他们谁都没有错,不过生错了年代,被种下了一颗孤独的种子。这颗孤独的种子在岁月的洗涤下模糊了面孔,只剩下彼此心中留存的淡淡疙瘩。

奶奶那份浓情,我爸领受着,但我终究没见他有什么行动,或许要冲破心里的那道难关,确实太难。所以奶奶把爸爸的关爱投入我身上,而时间久了,连她自己也分不清她这份母爱到底给了我还是我爸。

我把爸爸丢掷一边的毛泽东养生之道的便条看了又看,我竟看到便条上浮现出爷爷的笑容,同时还有他的哀愁,我放下便条,又看了一眼这份对我爸浓淡交替的爱,陷入了沉思……

热门推荐
1秋天的树叶
2我爱英华
3勿忘国耻
4我的北京之旅
5没有什么是不可能
6靠近作文()
7爱在细微处
8汉字文化,你在哪儿
9心中的家训
10黄鹤楼游记作文
11颠倒国奇遇记
12一段童年的回忆
13文明哪儿去了
14
15拒绝诱惑
16智能娃娃
17月的快乐
18生日礼物
19那个雨天
20这是我应该做的
21自行车爱好者
22盐水浮鸡蛋
23有这样一种声音
24我的梦
25与诗词一起走过的日子
26永远的夜来香
27我的寒假生活作文
28纪念陶行知
29遗憾的作文
30为他竖起大拇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