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历史将记住和亲公主】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古人曾以女人做苟安得城堡,美其名以自欺曰‘和亲’”。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为了天下太平,睦邻友好而愿意牺牲其幸福甚至生命的和亲公主有许多,她们以和亲的方式,用自己柔弱的双肩默默无闻地担负着每一个王朝对外和亲的政治责任。
历史上无数次上演的和亲故事中,“昭君出塞”无疑是最美的一个。昭君没有贵族的身份,只是一个生长在巴山楚水的奇女子,有的只是不屈的性格和对命运的不甘。
昭君名嫱,天生丽质,聪慧,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多少风流才子倾心爱慕之人,但她最后由选秀入宫,本以为入宫之后能得到皇帝的宠爱,宫门深似海,后宫佳丽三千,在宫里的几年,她作为“掖庭待诏”连皇帝的影子也没见到。
恰巧在公元前三十三年,呼韩邪单于为了加强与汉朝的关系亲自入汉,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因为这样能促进两族和平,汉元帝欣然应允,并诏后宫妃嫔议亲。昭君不愿意一辈子做笼中之鸟,毅然请命,自愿赴匈奴和亲。
昭君出长安后,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收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和呼韩邪单于的百般宠爱。昭君出塞的几十年里,她将中原文化传到匈奴,为西汉和匈奴人民的友好做出了伟大贡献。“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一片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
不仅饱受战乱之苦的汉匈人民深深地爱戴着王昭君,凄美壮烈的昭君出塞的故事,也成了文人骚客竞相描写的对象。诗圣杜甫感叹“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张仲素赞她“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昭君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将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和平事业,日日思念家乡却不得归。她只能手扶琵琶,朝着家乡的方向。黄沙满天,憔悴了她的容颜。残阳暮云,渲染了她的岁月。不屈不怨,塞外留青冢。
不只昭君出塞,还有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远嫁乌孙,对西汉王朝顺利立西域都护府的作用不容小觑。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和亲也在一段时间内维系了唐王朝和吐蕃之间的和平稳定。
这些前往异域和亲的公主在塞外的风尘中消陨了青春,却背负着王朝的使命,以柔弱之躯承受着和平的重任。
中原王朝的和亲公主数以百计,然而,有几个能为今天的我们所记住呢?
【篇二:时光的心曲】
窗外,雨声渐歇。手执一卷旧书,在昏黄的灯光下,跌入这晕乎玄乎的唐、宋、明、清里。走在青色的小巷当中,旧屋向身后一间一间隐去。那时的人,那时的景便穿越过这千年的时光,来见你。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是谁,着一袭白衣,罩一层宽袍,系着穗子佩着玉,踢踢踏踏的走过木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耆卿。他满眼的寂寞已说明这一切。仕途失意,恋人离别,就这样轻易的打击了你脆弱的梦。曾记否,你落榜的那一天,“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的蔑视权贵的歌唱?
景泰蓝的天穹上渐渐泛出淡淡的星辉,像银白的玉兰花,总那么恰好处的描开在瓷器上,给高耸的梧桐勾勒着疏影。几只鸿雁的清影掠过,可曾是天姥飘落下的歌声,遗失在这尘世里?我想。
一弯新月飘飘悠悠的从山涧里升起来了,如一只小舟泊在枝叶间,亦是淡淡的,透明着。
我泛舟在湖上,西子亦泛舟在湖上。棹桂舟兰桨,处粼粼微波之中,胧胧月色之下,巧笑倩兮,眉目传情,所行之处,尽是莺声燕语。当范蠡驾舟从我身边经过,我忘了问他:西子是入宫前好,还是入宫后好?是浣纱时好,还是为妃时好?像他一样的智者,怎舍得,将心爱之人换取一时安宁?
庭院静静的,仿佛听的见夜是怎样从树梢间滑下,落在纤长的飘带似的竹叶上,微微颤悸,如刚栖定的蜻蜓的翅,最后静止了。夜遂成一湖柔波,波面泛着青色的幽辉。
“流水花落春去也,天上人间”。还有李重光,以其一颗真纯赤子之心,来体味这亡国之殇。当年风华绝代的大小周后悉已离去,独留旧时的君王嗟叹感念:“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也许只有在一杯鸩酒后,他才能在梦境中重回那“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的故园之中吧。
清雨霏霏,“去年今日此门中”的夭夭桃花,灼灼燃烧着它们的短暂年华,开了又败,败了又开。拈花为墨,零星的点下这些慨叹与回望,一笔一画,一丝一缕,无不是故人心底最动听的乐曲。
历史的轮廓渐渐模糊,留与世人的追忆不甚清晰。隔过时光的铜镜,谁又被掩在了古旧的的轻尘里?
【篇三:心若无尘,清风自来】
静谧幽暗的夜空,月光似水般流过,抬头仰望皎月,穿越千古,与你的目光交汇在一处。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岁能赋相如,剑术自通达。你有经天纬地之才;“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你有忧民报国之志。你意气风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你站在大唐的江山上,任荣利之风吹过,独自傲然于世。
可你也曾热衷于功名利禄,寻求机会来进入统治集团。玄宗西游,你以一篇《大猎赋》希求博得玄宗赏识,未果。尔后多次尝试均未能如愿,终于慨叹一声“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离开了长安,云游天下。
但你的心却依旧向往着那里,当玄宗终于意识到你的才华,召你入宫时,你依然满怀喜悦入宫,如愿成为了翰林学士,你志得意满,以为你已经到达了你的理想终点。可入朝后你发现,你的职责只是为皇帝写诗文娱乐,为贵妃写诗赞美,你空有一身才华抱负却无处施展,于是你厌倦了这种浮华的生活,始纵酒以自昏晦,开始表达你心中的不满,“天子呼来不上朝,自称臣是酒中仙。”被“赐金还乡”后,你满怀愤懑喊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自此告别仕途,你走上了一条与其他文人儒生截然不同的道路。
褪去了追逐功名的浮华,淡去了红尘浊世的印痕,你洗去了心灵上的灰尘,此时的你,方为真正的你,不愧于“谪仙”李太白之名。此时当是你人生中最潇洒的一段,你寄情于剑,寄情于酒,寄情于山水,无拘无束,放弃了“钟鼓馔玉”,认为“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你游山玩水,浪迹天涯,交朋结友,寻仙访道,恣意欢谑,岂不快活!
功利之尘虽无,但你的满腔报国之心却从未更改,安史之乱时,你已及近古稀之年。但你却仍希望在垂暮之年,为国家出一份力,但却因病返回,未能如愿,次年病逝,自此一代诗仙溘然长逝。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千古的传奇。
功名的浮尘未能蒙蔽你的心灵,时代的潮流未能沾染你的灵魂,太白,你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入了历史,你永远是历史星河中最耀眼的那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