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扇袋的作文

【篇一:锦绣中华】

一弯弦月透过浮云,现出朦胧的光,虚虚的,淡淡的……

照回那个古老的时代,那个扇袋香囊时刻不离手的时代,那个娴静古雅的中国秀极盛的时代。蜀绣的巧妙,汴绣的奇异,粤绣的细密,苏绣的柔情,鲁绣的逼真……伴着朦胧的月色,一幅幅,一幕幕,映入眼帘。

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蜀地的绣,是女儿家绕指柔破千万针,一针一线含情而绣。女子手中拿着情真意切也绣不尽的鸳鸯枕,心中念着漂泊天涯的意中人,不谙离别苦楚的月光下,伊人倚门望君踏归程。君可见刺绣每一针有人为你疼,君可见牡丹开一生有人为你等。蜀地的绣,传达的是山盟海誓的游子思妇之情。

那是何时,岭南的人们与中原隔绝,湿热的环境下,朴实勤劳的粤地人民创造出无与伦比的绣文化,一个个绣佬翻腾着一根根绣花针,中华的男儿竟也能如此精细,那一个个融合佛山织物和黎族剪纸的织绣图,没有最华丽,只有更华丽,那汇集山水灵气的粤绣,传达的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勤劳朴实的精神。

那是何时,汴绣诞生在那个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北宋开封。那不仅是瓦舍勾栏的盛世,不仅是诗坛画坛的盛世,那更是汴绣的盛世。大相国寺中的琳琅满目的物价,汴绣成了其中最美的色彩,那些本来已经了却红尘的尼姑,夜夜针不离手,手不离绣,绣出所有的繁华,绣出所有的得意。那是一座城池的盛世,一个王朝的盛世。汴京的绣,传达的是泱泱大国文化的恢弘与气魄。

所有的这一切,靠的是静卧在滇西大路上的几条细若游丝的马帮路线传向世界的。那几条路,见证了那些由脚夫商贾,马帮象队从一个帝国驮往另一个帝国的丝绸,织绣,香料,茶叶……见着了那些关于文化传播的累累白骨和血色记忆。当着一切逐渐远行的时候,这被文化传播踩出来的路,默默地承载着辉煌,也承载着落寞,无言的尘封着一部厚重的历史。

一幕幕过往从眼前飘散,月光照在地上,当有游子思妇不在,当城空了,人散了,中国绣留下了一个关于文化的唯美背影。

无论是粤绣,湘绣,苏绣,蜀绣四大名绣争奇斗艳的明清,还是近代夹缝中求生群的丝织厂,还有新中国成立后的对湮没中传统文化的拯救工作,中国绣再也回不到那个被当做“贵族宠儿”的时代了,那个扇袋,香囊盛行,户户皆置屏风幔帐的古老时光,和关于时光深处那些焚香,净手的安宁心境,再也回不来了。

毕竟,一名绣师从成名到封针也不过短短数十载,而一幅精美的绣品耗费的时间,精力,心血都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又有多少人当真会用大把的青春去换回一个旖旎的梦呢?

哒哒的马蹄声从远方传来,月光朦胧下,那一幕幕昔日的繁盛仿佛又出现在我的眼里,我的心里…。

【篇二:偶遇】

我是一个小道姑,在庙里专管那些海灯,日子无聊的很。也只有那些进大户人家的日子才有趣些。

这日贾府请我师父去步道,我也去了。师父布好道场,让我去取香烛。我取了东西回来竟忘了路——这贾府也太大了。

忽的看见前面有一个女人,40岁上下,风韵犹存,脸上却扑了厚厚的一层粉,胭脂也浓的骇人。尤其是衣服——颇为奇怪,花式很华丽,但显得旧了些。而且在她的袖笼里有一副针线活。“大概是个姨太太”我想着,“真是俗气,哪比得上那些太太小姐。”我就这么盯着她,猛然间她转向我,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骂道:“小蹄子,有规矩吗?没娘的也敢这么瞧我,以为自己是那贾宝玉吗?还是觉得自己比得上那姓王的?!你个……”她竟忽然闭了嘴,向四周看看,见没有人影,松了一口气。我正想溜走,她却一步踏上来,拧住了我的耳朵死命拽,嘴里还喃着一些不堪入耳的话。我痛得眼泪直流,忙哭求道:“太太饶命,小的是看太太慈祥想问下去道场的路,太太饶了我吧!”那女人似乎很受用,松了手,瞟了我一眼,我说:“太太,我还要去送东西,太太让我走吧!”那女人眯着眼睛,挥了挥手让我走了,却又叫住我。她招来一个漂亮的丫头,“彩云,把那小蹄子的东西送到道场去。”那丫头唯唯诺诺地答了句“是”。“还有,”那女人继续说,“叫环儿回来,省得那群小蹄子又欺负他。快点回来,环儿要的扇袋最后一点你来缝,我的眼睛都被你们这群小蹄子气花了。”那叫彩云的丫头便接了香烛走了。

我跟着那女人穿过犹如迷宫的贾府,路过几个丫环。她们衣着华丽大概是大丫鬟,用眼睛瞟这个女人,而这女人怒目瞪着那几个丫头,手在袖口握着拳,那几个丫头低头笑着跑开了。我听见那女人愤怒地嘟喃:“这些小蹄子就知道看人下菜,哼,不管管都以为自己是主子了!”我跟在她身后,不禁缩了一下身子。这时她袖口中的针线掉到了地上,原来是一个扇袋,上面绣着些花纹,做工很巧。我捡起它来,发现扇袋上有好几处针线缝合的痕迹——这扇袋竟是由好多碎布缝起来的。那女人转过头来,看到我正盯着缝合处看,大怒,一把抢过扇袋,眉头拧成一坨,那厚厚的粉蹭掉了不少。我连忙陪笑道:“太太手艺真好,我们庙里海灯的垫子也没有您绣的好!”她不满地歪了歪嘴唇,却没再说什么。

那女人的屋子很一般,远没有那些太太小姐的屋子华丽精致,却很整齐,陈旧的大坑上铺着干净的席子。那女人将那个绣了大半的扇袋放在炕头上,回身对我说:“小蹄子,站那儿别动,敢碰一下东西我就撕烂你的嘴!”我只得照做,她则进内屋去了。我悄悄靠近炕头,仔细观察着这个扇袋,上面的图案原来是桂花,这个图样我是认识的好像叫什么“蟾宫折桂”,而其内沿有个名字“贾环”。这大概就是那女人口中的环儿吧。这母亲也够用心的,我思索着。

这时那姨太太走了出来,手里托着一个小小的布包,然后把布包摁在我手里,手却没有松开,我好奇地打量着她,她的两颊缩紧,嘴抿城一条线。过了一会她松开紧握在布包上的手说:“乖乖的把这个交给你师父,不然——”她扬起手,我下意识地缩了下脖子“我就打得你北都找不到。”我慌里慌张地走了。

师父收到布包后,瞧了我一眼问:“你怎么见到赵姨娘那死婆子了?”我便把事情原委说了一遍。师父打开布包,里面有一包碎银和一张字条,还有一块小垫子。师父瞧了一眼字条后说:“那婆子穷得那样,还要给儿子点海灯。”师父又冷哼一声继续说“还瞧不起我们垫子,非要用她自己以前缝的灯垫。”

从此庙里点起了一盏写着“贾环”的海灯,立在一块用碎布缝的灯垫上。

热门推荐
1我的同桌
2快乐的露营
3秋天
4因为创新世界才精彩
5春天的使者
6秋天的快乐
7军训心得
8乐在其中
9感动
10中考满分作文
11趣味物理实验
12以努力为主题的作文
13寻螺记
14介绍我的学校
15我一周的课余生活
16在唐诗的海洋中畅游
17美味的饺子
18秋天来了作文
19运动会
20树下的身影
21寻找自己的幸福
22不平常的一天
23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4新学期的打算作文
25青春的味道
26皮蛋和我
27幸福是妈妈的爱
28这件事真让我后悔
29我们的语文老师
30我的青春我做主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