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艾饺的作文

【篇一:春天里的奇遇】

采艾叶去喽!放学后,爸爸妈妈带着我,兴冲冲直奔狮山公园而去。

采艾叶做艾饺,是仲春时节故乡的一种习俗。宁波人用艾叶做青团,故乡人将艾叶做成带馅的艾饺。我们家沿袭了故乡人的习惯,特爱吃艾饺。

我们从狮山公园翻山去西面的田野。从小在农村长大的爸爸妈妈知道什么地方艾叶多,什么地方的艾叶长得好。

从狮山公园山项往下望:哇!田野里一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像天边的云霞。温暖的阳光下,农民在田里劳动,一群不知名的小鸟在田间起舞。好一幅田园春色图!

我们一路看景一路行,来到山下一片小小的芦苇地。果然,这里的艾叶又多又嫩。妈妈用剪刀剪,爸爸用手摘,我也迫不及待地跟着采摘起来。不一会,我手里就攥了一大把。闻着艾叶散发出来的清香,我仿佛看到青青的艾叶在妈妈手中变成一个个油光翠绿、冒着香气的艾饺。我知道,到时候妈妈微信里的艾饺图片,一定会把朋友圈那群馋嘴的阿姨都勾到家里来的。

“安安,你看!”突然,爸爸冲我叫了一声。顺着爸爸手指处,我发现一只像拳头大小的鸟巢隐藏在低矮的芦苇丛中。鸟巢用干枯的细苇叶做成,上方有一只小小的洞口,那一定是小鸟出入的地方。鸟巢与芦苇丛融为一体,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我一直以为,小鸟做巢是在屋檐下或是树洞里,没想到它们会把巢做在这样的地方,太聪明了!

也许小鸟正在不远处监视着我们呢!我又是兴奋又是紧张。为了不打扰小鸟,我们匆匆撤离了那片芦苇地。

回到家里,我心里一直惦记着那个鸟巢和它的小主人。但愿我们今天的到访,不会惊扰到它。我想过些日子再去看看它,希望它能接受我这春天的约定。

【篇二:推荐一本好书】

星期五,是我们春游的日子。不过,我们的春游有些特别呢。

我去学校做水果拼盘。何老师还让我把水果刀拿来切水果。而且何老师还请来几位同学的家长来帮忙。有吴马睿宁妈妈、徐浩妈妈等。他们都热情地帮我们包饺子和艾饺。尤其是徐浩妈妈和陈梦莹爸爸,他们的功劳最大。他们做的饺子真是美味呀。我们都吃得饱饱的。我和李菲吃得最多。我们组做的水果拼盘也是最好的。里边有两个苹果做的小人,很可爱,一男一女的。老师都说,我们做的很好,还把我们的作品拍了下来。

中午放学了,我们跟老师说了一声再见。我和同学度过了一个快快乐乐的一天。

这真是“别样春游”啊。

【篇三:关于清明节的作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前,一场倾盆大雨下了个透,去扫墓的人,脸上也是充满着无尽的思念,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丝丝忧愁与哀念。

这一天,大多人都会去扫墓,我们也不例外,手捧一束菊花,去缅怀已离我们而去的先辈,心中的怀念喷然而升,回忆起往事,心里还是酸的。往远处望去,又是一片炊烟袅袅,让人们看得迷离恍惚,朦胧之中又带着一丝清醒。

清明节,淅沥沥的小雨仿佛也衬托着人们那有点压抑的心情,每人的心里都充满沉静,一丝丝,一缕缕的愁念,萦绕于身,无法散去。人们都不舍地离去,还想再多看一眼那已逝的至亲,心中满是眷恋,不舍之情。

整理好心情,我们出发去采艾草,这天气,让人捉摸不透,雨。时而停,时而又下了起来,空气很清新,采一朵艾草,捧在心头,我仿佛又看到了先辈对我们意味深长的教诲;闻了闻,一股艾草独有的芳香扑鼻而来,我仿佛听到了先辈语重心长的一番话语。虽然他们已离我们而去,但他们对我们深沉的爱,为我们做的一切,也早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永远无法忘怀。

开始做了,我们认真地做着,虽然其形状,外观不那么美观,但那其中的每一只艾饺,每一个清明果,都是我们精心调制而成。更重要的是,里面包含着我们对先辈深沉的回忆,不变的爱意,还有我们对他们真切的怀念。这一只只艾饺是承载着爱的,这一个个清明果满满的装着我们对他们的爱意。这并不是一只普通的艾饺,而是一只一只意义非凡的艾饺,装着我们永不变的敬爱。

清明节,是一个怀念祖先的节日,先辈们永远在我的心里,永远是那样,那样让我敬爱!

【篇四:请让清明节回归人们心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相信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朗朗上口,脱口而出,但是又有多少人是在过纯正的清明节呢!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2006年5月20日,将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开始,我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可以看出清明节这一节日已深入民心。

清明节一到,每户每家就像早已约定一样在那天“相约在一起”,各自到逝去的亲人墓碑前默哀,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信仰也有着不同的方式,但是最终在人们心中所流露的还是相同的情感。可是每当看到他们在那进行一系列早已习惯的动作时,总觉得这一切似乎已成为习以为常的事了。

唐代诗人宋之问曾经在《途中寒食》中写道:“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在古代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寒食禁烟,但是如今还有多少户人家会过寒食节呢,这一节日在人们心中已慢慢流失。

每当这个日子人们都会吃一种叫做清明艾饺的食物,是用艾叶和面,白糖、麻屑作馅。昨天晚上我亲自“下厨”,和妈妈学做清明艾饺。在包艾饺这个环节中,艾饺在我老妈那一套婀娜多姿的“手舞蹈”下很快就出炉了,但是在我手中的艾饺却那么的不合拍,只能用四不像来形容我手中的艾饺,哎,失败啊!最后一步那就是煮了,在老妈熟练的动作下不费吹灰之力就搞定了。哦耶!出炉咯,只见颜色翠绿,再用鼻子一闻,味儿清香。流着口水的我再也忍不住了,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为什么在那个瞬间觉得过这个清明节是那么的美好呢!可是清明节不是应该给人带去的更多是那一丝伤感吗?这是在过清明节吗?心中不禁产生了疑问。

随着时间的推移,让我觉得人们更多的只是去参与这一形式,而不是真正的用心去悼念逝去的亲人,不是真正的用心去过清明节,而那纯正的清明节已变得不纯正,在人们心中逐渐淡化,失去了那原有的味儿……

让我们一同去回味真正的清明节,一同去过纯正的清明节,请让纯正的清明节回归人们心中。

热门推荐
1对自己说悄悄话
2忘不了那颗繁星
3谁的眼泪在飞
4与母亲的争吵
5走出低谷
6我们的节日
7妈妈不在的周末
8我是个开心果
9西游记读后感
10乡下生活
11走向季节深处
12糊涂的爷爷
13一封家书表孝心
14参观方舟生态庄园
15走过那一个拐角
16人人讲诚信世界更美好
17文学如灯
18味道
19我长大了
20我与梦想为友
21我的秋天
22在心灵深处
23尝试骑车
24照亮我的一抹阳光
25大国辉煌党铸就,我要永远跟党走
26生活需要孤独
27自信就是力量
28我最欣赏的一个人
29关于心急的作文
30我也可以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