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新起点】
我曾无数次幻想过我的初中生活,我的初中同学,他们是怎样的?当我第一次走进中学,正式和小学挥手道别,与初中点头问好时,我梦寐以求的初中生活便翻看了第一章。
清晨的阳光,穿过叶缝时那般唯美,照在大地上那般清爽,但每一束温暖的阳光似乎都在指引着我未来的道路。步入校园,安静又优雅的环境总是能令我脚步轻快起来。干净清新的篮球场是我们的运动之殿,它看着我们抢着篮球时的满头大汗还有我们的会心一笑;偌大和谐的操场是我们的娱乐场所,它注视着我们相互追逐时的乐此不疲和我们的朗朗笑声;绿色舒适的林中小道是我们放轻身心的好地方,它观察着我们放松时的愉悦和满足;书香萦绕的教学楼是我们通往知识的桥梁,四周的绿色植物使人身心舒畅。美好而又快乐的一天就在这所阳光灿烂的学校里开始了。
走进明亮的教室,后面的墙壁上粘着八个响亮的大字: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它在告诫着我们要把知识和社会实践统一起来,能学以致用,德行统一。左边便是我们的班训,它提醒着我们要脚踏实地,争分夺秒,全力以赴。左边是一句气势磅礴的名言:当凌绝断于风啸,誓留无悔于明天。这又是在强调要认真对待每一天。教室里的环境也是这么充满着书香味儿。
课堂上,我们积极主动。我们徜徉在语文的海洋里,与美妙的字、词、句、段、篇打成一片;我们也与数学消除了代沟,用加减乘除编织出了神奇的几何;英语的ABCD和我们聊得不亦乐乎;各种生物形态万千,我们开拓眼界;政治使我们言谈举止有一种高大上的贵气;地理的知识让班上的路痴减少了许多……总之,每一门科目,都让我们乐在其中。
我的初中生活,在这里开始生根发芽,带着我对初中的憧憬和未来的希望,成长成参天大树吧!
【篇二:月夜】
这是一幅令人安静的画面。
那画底的颜色是一层深深的蓝。
月亮在夜空中,洒下一缕缕淡淡的银光,轮廓缥缈,隐于如轻纱般的薄云间,像羞涩的少女,时而露出娇羞的脸。
夜下,月光银闪闪的,依稀可见的路前的几棵杨树。从远处看,如一幅古朴的中国画,树梢略带银光,仿佛是树木长出了银做的枝条,风若吹过,树枝摇曳,又像是来到了夏天。满树的绿茵,使人的心也渲染上了翠绿的颜色。
高楼耸立,狂风之下,竟岿然不动。任凭风啸雪飘,他红色的墙体依然炽热,金色的匾字依旧生辉。他如同一位村庄里的哨兵,守卫人民,守卫土地,守卫这美丽的夜色。
山边又是多么的迷人啊,白雪如萦带回绕在田野间,山林间,远远望去,一条雪白,一条淡黄,一条雪白,又一条淡黄,两者交相辉映,美丽极了。山上的柞树摇着风铃,天上的烈风吟唱箜篌,一时间,风声四起,已化为春水的雪又结了冰,如一面小镜倒映着天上隐现的繁星与弦乐。
风声如此猛烈,月夜却如此安详,未曾见到满天星斗在畏惧,未曾见到弯弯的弦月有些紧张,只是风不得已而愈加的静了,渐渐地睡了,明个儿一早起来,一定有是个风和日丽的天儿!
人心如月夜,波澜风声不免有,但我们无所畏惧,做“月亮之人”,风自然全消,月夜自然会恢复安详。
【篇三:我心中的天使】
很多人认为,天使高贵纯洁,或是一尘不染的奢望,或是拨动心弦的神器,总觉得高不可攀。然而,在我心中,路边拉弦的艺人、天生残疾的孩童、坛中一株小草、一朵野花、屋檐停歇的麻雀、叶片圆胖的瓢虫……都有可能在自己细心观察与思考中成为那个天使。
我热衷收看《经典咏流传》这档综艺节目,它不仅让大众汲取更多的诗词名篇,感受经典的魅力,也领略了艺术的美感。我尤为喜爱其中的歌舞表演,台上装饰、背景、形式等视觉上的盛宴,博人眼球,令人叹服。
一次,正在听近体五言绝句《画》,场后突然飞出一群白鸽,定眼观察,原来是一群身着白色长袍的少年,其中一个孩子用手语在描绘诗中的意境,紧接着听到不同音高的“啊”声响起。我即刻意识到,这是一群聋哑人,生来不会讲话,这个简单的“啊”音和声需要他们历经多久的训练才能达至这般的完美呀。想到这里,我不禁被这群同龄孩子深深打动。
用心倾听这些声音,高的如山,低的如水;短的如鸟鸣,长的如风啸;连绵不断的如起伏的树丛,时昂时抑的如溪流与瀑布的合奏……再加上柔和如云雾缭绕的伴音,便构成了一幅精美绝伦的山水风光图。
之后我得知,节目的策划老师为了让这些如天使般有灵性的孩子们发音,默默地陪伴、重复、纠正、安慰、鼓励他们,教会他们正确的发音方法和技巧,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最终出彩。再一次,我被老师的大爱感动,被孩子们坚定不移、勇猛精进的精神感染。
一幅《画》可以被如此抽象演绎,又可以被抽丝剥茧的感受单个音符抽象的美,我觉得,这是聆听者、观赏者的幸福。而那些为了目标奋斗的表演者和老师,在我心中,都是最美的天使。
【篇四:春意】
我的家在东北,这里的春天不一样。
春天在翁卷笔下是子规声中雨如烟,而我们这里却是清明时节雪纷纷。春天在苏轼笔下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而我们这里还是冬眠不觉晓,处处闻风啸。春天在贺知章笔下是碧玉妆成一树高,而我们这里还是万条垂下银丝绦。春天在叶绍翁笔下是一枝红杏出墙来,而我们这里却是千树万树雪花开。春天当高鼎拂堤杨柳醉春烟时,我们这里白雪却闲春色晚,故穿庭树做飞花。东北的春天不一样。我们这里的春天爱睡懒觉,你以为天气转暖了其实它只是翻个身又睡着了。我们这里的春天爱散步,常常慢慢悠悠地走来,总让冬天加长班。我们这里的春天爱打喷嚏,刮起风来卷着尘土带着沙。我们这里的春天太善变,早晚冷若冰霜,中午热情似火。
东北的春天不一样。四月里,我们没有江西婺源的油菜花,我们也没有杭州西湖的水光潋滟。但是在结着冰茬的枯枝里我们有顽强的冰凌花,它是那么微小却黄得耀眼。在开化的松花湖里,我们有鲜美的开江鱼,三花一岛营养美味。
东北的春天不一样。虽然我们的春天比别处来得晚,停留时间短,还那么有个性,但是我仍旧早早地擦亮了自行车和滑板,等待着和它的约会。你约吗?
【篇五:雨的嘉年华】
四月,洋溢着一年中最浓厚的春的气息。这时,自然悄悄筹划着一场雨的嘉年华。
微风阵阵,无限惬意。然而,不一会儿便愈演愈烈。风推动树间枝叶,它们互相摩娑、推挤,“沙沙”声与轻微的风啸拉开了雨的嘉年华的大幕。
雨这位主角不急不缓地漫步而来,一时风停叶息,迎来短暂的安宁,似静得只剩生灵万物的呼吸声。接着一滴滴珍于金银的甘霖洋洋洒洒,落到地上,似毫无声息,点上一笔在水泥地这块大画板上,静静谛听,又能听到细若游丝的“滴答”声。随后,这透明的珍珠逐渐变大。大人们终于注意到雨的存在,细密连绵的雨声夹杂着人们吆喝收衣的喊声。来得快去得也快,不一会儿退下台了,又只留下静默的雨。
我站在屋檐下,轻拥雨声入怀。屏住呼吸,你听,华尔兹般,是亲吻叶背的声音;圆舞曲样,是滑入屋脊的声音;进行曲般,是流进河港的声音……偶尔还有车轮荡过激起水花的声音,小雀躲进密叶里叽喳的声音,邻家孩子戏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奏出欢乐的一曲又一曲。
那小小的晶莹纯洁的雨珠,似水晶、似宝石,它们闪耀着无与伦比的活力,那活泼的在檐间瓦上笑着闹着,那安静的就流连在花间,细语喃喃地温柔诉说,还有的,旋转着,跳跃着,舞动着曼妙的身姿。好一场欢乐的嘉年华。
我沉浸在这雨的嘉年华里,如痴如醉。
恍忽如雾的空蒙雨帘中,隐隐约约走来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她已与世界相伴无数的光阴,未来也会继续走下去。她是春。她微微笑着。
不知过了多久,一声鸟鸣唤醒了我。雨的嘉年华落幕了,给我留下个晶莹剔透的新世界。
【篇六:领悟风雨】
天上下着濛濛细雨,冷清的街道,只有稀少的行人在急着赶路……我站在风雨中,没有穿雨衣,也没有撑雨伞……任雨丝拍打我的脸颊,寒风正肆虐的吼叫着……
没有什么过往的车辆,也没有什么过路的行人……我掩着面叹息,静静的……静静的……只听见雨滴落在地上发出的清脆的响声,只听见寒风吹动衣角的摩擦声……我凝视着那阴沉沉的天空。雨,从我身上轻轻流了下去,滴答……滴答……
突然,我回过神来,向前奔跑……
雨,越下越大;我越来越快;风,似乎在与我赛跑……我的衣服早已湿透了,但我却浑然不觉……
呯——不知哪儿传来一声巨响,我的激情被这巨响点燃了,我迎着风雨高吭,此时,风,成了我的伙伴,雨,成了我的知己。
雨,滋润着世间万物,同时也滋润着我的心田……风,吹散了世间的尘土,同时也吹散了我心的烦闷……
人生似雨,开始时,云聚风啸,仿佛是对你出生的庆祝;接着时晴时雨,时疏时密,正如你渐渐长大了,要自己去尝试面对挫折与困难,一步步的挺过去;当云开雾散时,便证明你已经克服了重重困难,学会了独立自主;当雨后万物都焕然一新时,你才会明白,自己以前所作所为都是值得的……
风,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他那暖暖地抚摸,让你感受到什么是舒适与安逸;他那刺骨的寒冷,教导你什么是痛苦与坚持;他告诉你,天有不测风云,万事都必须慎重选择,只有深思熟虑之后,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
让我们亲近风雨,在风雨中领悟人生的道理,使自己一生不再迷茫!
【篇七:毅行】
红尘滚滚,记忆潇潇。所有的瞬间都将成为永恒。
太阳沉思着从地平线升起,俯下那带着金冠的前额。云儿乘着思绪慢慢地飘,时不时遮挡住耀眼的金光。寂静的土地中有百合萌生,枯萎的茉莉重新展开花瓣。这勃勃生机的样子让我不得不去赞叹他的美好。在这样一幅顶好的江南画轴上,有着这样一群更加富有生机的少年,讲画卷装点得更加美丽。
任耳边呼呼风啸。我们直将熟悉的青山绿水抛在身后。忽然谁的口哨惊动了树上的鸟,谁都歌声令路旁的花都为之唱和。汗水滴在衣领上,水印慢慢地缩小,只留下一点盐渍。每个人都已经很累了,重重的喘息声,淋漓的汗水。从一开始的欢声笑语到现在都互相搀扶可是到山顶的时候,每个人脸上的笑靥,都是那样的好看。
我站在高处听着风,不得不觉得感慨。行于天地之间,我们如此渺小。在永恒与无限面前,我们苦旅流浪。沉云压境,这将会是一场风、雨、人的一场宿战。了然风雨本无须避,早已成了人存在的一场形态。飘茫无措,需要一个空旷而辽阔的未来。我漫无目的地循着惯性走,一走就是多少年华。于是满怀目的,于是漫无目的,于是孤寂,于是茫然。身后是一连串的脚印、叹息和未曾熄灭的火苗。或许青春就是这样,闷而狂。
我们总是在行走,在青春这样一条绵长有苦短的路上,四处流浪。没有山高水长。我们拼个头破,撞个血流,也亦是不怕的。偶或回顾起身后路,谈当时已惘然。翘首前瞻,天地悠悠,怆然涕泪流。我们对酒当歌,看路在脚下蜿蜒。
在每一双苍老的眼睛背后,发现人间正道是沧桑。变化与变化,分与分,秒与秒之间的我们追溯到一个绝对微小的时刻的时刻,那里有我们未逝而将逝的年华恬淡如水,无怨无悔。而正是这无怨无悔,我们行于天地间,趋向永远。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少年意气行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