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午后捡板栗】
今晨,妈妈说要去捡板栗。我一听高兴极了,像弹簧一样从床上蹦起来。妈妈又说:“十二点再去。”吃过午饭,我就呆呆地坐在那里等十二点的钟敲响。“铛、铛……”十二点的钟敲响了。我像风似的去房间换衣服、裤子、鞋子,戴上帽子就出发啦。
到了一片种植着板栗树的山坡上,那就是捡板栗的地方。我禁不住吓了一跳,这个地方杂草丛生,像荒野的森林似的。不过看到农田,我心里也就踏实了。我拿出一个袋子,和妈妈一起在地上寻捡了起来。我们也幸好都戴了帽子,否则,风一吹来,万一有一个毛栗球从树上吹落,我的头还不被扎成刺球了呢。
包着板栗的是一种刺圆球,上面布满了细细的针刺,刺很扎人,但我没戴手套,后悔不已,因为没戴上手套,遇见吹落在地的毛栗球,捡起来的难度很大。那刺球儿很小,平均约有半个一次性塑料杯那么大。一个刺球儿里有1个至4个板栗果子,平均一个刺圆球儿里藏有两个半板栗。
午后,阳光强烈,我们不怕热,沿着板栗林探寻着板栗子的踪迹。我拨开草丛一看,竟看到了一个沉甸甸的大刺球儿。我随手捡了一块石块,先砸开毛球,再用一根棍子,将那刺球儿撬开里面的果实。哈哈!我居然白捡了一个又白又嫩的大板栗,它有五分之一香蕉那么大。
地上的果实不多,我们继续向前边走边探寻。一路又看见零零落落一些大大小小的板栗果子被风吹落掉落在草丛中,我们都把它们一一捡进了袋子。我们两个人都汗淋淋的,感觉有些累了。辛苦了两个多小时,只捡到几斤板栗子。
虽然收获不多,但看着自己午后的劳动果实,我心里还是蛮开心的,因为毕竟是亲自体验到劳动的乐趣。
【篇二:写给秋天】
在古人,特别是在古代文人的眼中,秋总是一个能特别引起他们情愫的季节,或喜或悲,但总是扣人心弦。
的确,秋天落叶纷飞,万物凋零。与春的生机勃勃相比,秋是有些死气沉沉,人们在秋天即将来临前就开始烦躁不安了,尤其是那些多愁善感的人,一片树叶的飘落,一朵花瓣的凋零,总是带给他们无限的愁思。
人们常常抱怨秋,说它带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秋风吹落了果实,吹跑了树叶,吹掉了种子;秋雨滴到人们身上,寒冷刺骨。秋固然冷酷无情,但我认为它又有不为人知的慈悲的一面。秋风将树叶吹落枝头,是为了避免树叶被严冬撕碎;秋风将果实卸下高枝,是为了避免果实被严寒所吞噬,秋风将种子吹落,是为了让生命能够得到延续。人常说:“一阵秋雨一阵凉”,如果没有秋雨的提示,人们就不会准备御寒,那么寒冷的冬天该如何度过呢?世俗这中有几人能理解秋的苦心呢?但秋依然默默无闻地奉献着,毫无怨言。
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绚丽到平淡,秋接收了春的绚烂和繁荣,也接收了夏的张狂和任性,接收了生命从开始萌生,到稳健成熟的过程。秋是生命过程中平淡的那一部分。秋无语,但它却胜似千言万语。它的无语是一种旧式心境的死亡,也是一个新的思想的萌发。秋在属于它自己的舞台上展示它独特的风采,让人望尘莫及。
“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经过秋的洗礼,又哪来硕果累累呢?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一切终要回返大地,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到了那一天,我们将携着胜利的果实,安享生命最后的奉献。
风景总是为懂得欣赏的人而设的,秋则是为乐观、豁达的人而设的。古人多悲秋,而刘禹锡却独树一帜,赞颂金秋时节。“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估计他是认为“秋日胜春朝”的古代第一人吧!“晴空一鹤非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古往今来,有此闲情逸致之士,能有几人啊!
“心随境变,情由景生”,何不换一种心境去品味秋呢?也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景为心造,只要你用心体味,秋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尘世的喜怒哀乐不会因景物的变化而发生转移,对于感受者来说,情绪是由内心状态所决定的,换一种心境,就是另外一番体味,因此我们应该笑对人生。
大自然的神奇在于每一过程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不可以删除。秋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