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灭国的作文

【篇一:粽子】

让你们猜个谜语:“珍珠玉粒女,嫁了穷夫竹叶郎。”想必大家都知道,是粽子。对,没错,就是我们都爱吃的粽子!

你们知道粽子的由来吗?传说春秋时期秦国攻打楚国,屈原直言进谏,可楚王不听,使楚国灭国,屈原跳江自杀,当地老百姓得知,不想让鱼儿咬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扔米团。从此就有了粽子。

今年端午节,我和妈妈、弟弟还有奶奶,回到外婆家吃粽子,过端午。端午那天早上,我5点起床,穿好衣服,就跟外婆上山摘粽叶了,我和外婆上山两个小时摘下来30斤的粽叶。我们回到家,外婆让我洗叶子,等我洗好后,外婆拿着我洗好的粽叶,放到热水里去煮沸,我看见煮好的水是淡黄色,我就问外婆:“为什么水是淡黄色的呢?”外婆说:“这才是好的粽叶!”我点点头,外婆拿起煮沸好的粽叶,包好了粽子,点燃柴火,把粽子放入锅中。

到了中午,外婆把粽子拿出锅。哇,香飘十里,老远我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我拿起剪刀把绳子剪开,一片一片地把叶子剥开,香气扑鼻,咬下一口,糯米Q弹可口,咬下第二口就吃到了板栗,板栗又甜又软,一口接一口,一下子就把粽子吃完了,吃了还想再吃,真是回味无穷呀!

吃着粽子,我好像品到了屈原的爱国之情,这就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弘扬的东西。

【篇二:听听别人的话】

对于是否应该听取别人意见的争论很激烈,但我认为是要听听别人的话的。

首先,这十分必要,人生来就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我们不可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地生活在这个社会上。试想一下把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放入一个纯自然的环境,他身边没有任何一个人,这会怎样呢?大概由于人的本性,他会摸索出生存的方法,但他是永远也不可能了解什么是钱、电脑,甚至什么是亲情、友情。因此,我们是离不开彼此的,也是离不开听取的,听取别人的话,我们才能了解这个世界。

其次,听别人的话对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很重要。我们通过听取别人对我们的意见,可以改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我国古代许多伟大都是这样产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写史记之前曾跑遍大江南北收集民间传说资料。他每到一处都是认真听取当地人民的叙述的,不然,他绝不可能把历史人物描绘得如此栩栩如生,可以说,伟大史书《史记》的创作离不开听取。封建帝王中能被后人称道的要数汉武帝了。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明君,除了自身的能力强大之外,当然靠得还是听取,武帝手下有一位谏臣汲黯经常不顾武帝面子大胆直言,但汉武帝当时生气,事后却懂得反思,听取了汲黯的许多意见,为民着想成为历史传唱的伟大君王。由此可知,一个人的成功有着一个重要因素;别人的话语。想有所成就吗?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在理!

当然,听别人的话不意味着别人说什么就听什么,要有一定的判断力,也要掌握一些方法,我们要听的是正确的引导。商纣王曾听信谗言导致灭国,伟人毛泽东也曾听错了话而引发了文革,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发生呢?我来说说我的做法:当别人在对我说一件事时,如果我认为那做法或想法有些道理,我便睡觉前独自用感性和理性想两遍,第二天再去询问一下父母或师长,果真有利于我的进步,我便去做那样的事。这种方法既没有失去自我,又可以吸纳意见,我认为是个好方法。

那现在让我们张开自己的耳朵,听听别人的话吧!记住哦,择善而从之。

【篇三:反对青年的佛系生活】

众所周知,中国是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先秦以来,便有百家争鸣,宋朝甚至出现过儒释道三教呈三足鼎立之势。为何当年汉武帝选择独尊儒术?又为什么如今我们继承和发扬的是儒家文化?

孔子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不少人无法体会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不朽精神,以及这种百折不挠的品质。如今出现的“佛系青年”便能说明如此问题。人可以佛系,可以理解为自己宽广的胸襟,也可以作为失败后的自愈,但如果以这种性格作为人生态度,万万不可取,君不见当年战国有七雄,汉室天下三分,五代还出十国呢!但是其中某位帝王若是入了佛系生活,那他就离灭国不远了。《伶官传序》中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庄宗便是最好的例子。三国的刘禅有了奔前跑后的诸葛亮,如愿过上了佛系生活,加入佛系青年行列,终身拘国亡,为天下笑者。南唐后主李煜,每日以歌酒为乐,生死国灭的故事,光荣的留下了反面教材。历史用血与泪的教训告诉我们,佛系生活不可取,不可取啊。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佛系最鼎盛的时期,不断的出现出家的皇帝,斋戒的诸侯。他们过着不争不抢,随遇而安的佛系生活,换来了国家多少年的战乱动荡,国耻未泯,忠臣遗恨。一个国君开始进入佛系生活,那么国灭就离他不远了;一个企业开始随遇而安,那么破产将是他们的命运;少年开始不争不抢,能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一潭死水的生活,并不是青春。青年人拥有的青春,一定是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热血沸腾的人生。我们的青春,可以有挫折可以有失败,可以前途布满荆棘,但是我们一定要有一颗永不言败的心和敢于背水一战的勇气,佛系青年已经失去了青春的生命力。别忘了,年轻,才是我们最后的资本。

如果秦王选择佛系,那何来“履至尊而制六合”;如果勾践选择佛系,那怎能“三千越甲可吞吴”;如果解放军选择佛系,又哪有“百万雄师过大江”?年轻的我们,不可将目光拘泥于佛系,不尝试,怎能感受胜利的喜悦。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到阳光下的七色彩虹。

【篇四:万恶贪为首】

古语有云:“万恶淫为首”。而我以为,万恶贪为首。淫是可以纳入贪的范围的,是贪的一种形式。

我们一定会觉得那只身单力薄却又嘴馋的乌鸦很傻,竟要去模仿鹰去叼羊。事实上,乌鸦之所以有抓羊的举动,一是因为鹰,二是因为贪,而后者在驱使它去抓羊的事情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贪,是人的本性之一。《圣经》中说过,在双头蛇的怂恿之下,亚当与夏娃偷吃了禁果,被上帝发现驱出了伊甸园。他们偷吃禁果是出于好奇,这不假,但我们要看到好奇背后,躲在阴暗角落里的贪念。这根植于人类心灵的邪恶之物,寄生于人类的每一个细胞之中,游走于思维的每一个角落。待它发现缺口,便会喷涌而出,腐蚀人类的心灵。

贪,自古就有,令人头痛不已。翻开史书,鲁迅假托狂人,说出了书中满是两个字:吃人。那是他对封建社会黑暗现实强有力的抨击。而我看到的,却是大大的“贪”字。商纣贪色,是以灭国。太宰噽贪财,而致吴被越灭国,和珅贪钱权色,被抄家时,家中的金银细软竟比清王朝的国库还多。似乎在每一个朝代的落没处,我们都能看到那么一群人,贪脏枉法,历史的兴亡周期律,贪应是一个级重要的因素。

贪,如今又该何去何从?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贪也在黑暗中活跃着。前些日子,翻看《南方周末》时看到了一篇有关中国贪官现形记的文章,一个个令人瞠目的数字,一个个令人痛心疾首的官员,深深地震撼了我,一个徘徊于编制边缘的建设股股长,短短几年间挪用公款,购买豪宅超过亿元!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其中大部分人都像这贪婪馋嘴的乌鸦一样,被缚在了法律的大网之上,接受法律的制裁,人民的审判。贪官一个又一个地被曝光,这是一件好事,能使那些动了贪念的人引以为戒。

贪,终归是恶心的。贪钱、贪权、贪色。贪心是一个人向善的大敌。但我们完全可以拿起武器,与贪做斗争,它可能是一把道德之剑,一把修养之剑,尽力挥动它吧,将贪欲从心中斩除,使之不能近身。万恶之首的贪啊,还怎么能够阻止人们成善的心愿。

热门推荐
1做人要真诚
2魔术作文课
3新学期新起点
4温柔的天使——春雨
5热情奔放的映山红
6那双温暖的的手
7追梦路上
8以雨为话题
9外婆家的狗
10我爱迷人的秋天
11秋天
12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作文
13哦原来这才是失去
14妈妈我想对你说一封信
15父亲的爱
16我懂得了您的爱
17懂你
18未来的世界想象作文
19有趣的课外实践
20走在路上
21有一种力量叫坚持
22我的
23我的青春里有你的笑
24推荐一个好地方
25观察日记
26有一种花
27故乡的春天
28梦遇我的世界
29中华文化的魅力
30现代化不是碎片化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