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苦役的作文

【篇一:明镜】

唐太宗以贤臣为镜,才有了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邹忌以徐公为镜,才得以发现自己不如徐公美,才有了讽齐王纳谏这一史话。可见,多照镜子,则可以智慧明达。

以生活为镜,成就一代“诗圣”。

杜甫生活的年代,政治开始腐败,社会动乱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疾苦。杜甫曾亲眼看见统治者用暴力征发兵士服苦役。兵士的家人拦道牵衣,哭声震天。用暴力压迫人民抛下家里田地服苦役,而县官又来催租,杜甫看着此番景象,再遏制不住口头的痛苦了,他写出了第一首替人民说话的诗《兵车行》,随着《兵车行》的出现,他的诗开始反映人民的疾苦。

杜甫本可以像李白那样遨游江湖,或像陶渊明那样隐居,但他关心人民,希望有一个好的政府,所以他舍不得离开长安,以人民生活为真实材料。创作了大量的“史诗”,试想,如果杜甫隐居山林,他也不会由于进仕失败而认识政治黑暗。也不会因自己生活困难和看别人生活疾苦而作出“盛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凄凉的绝唱。

以历史为镜,开辟一个新时代。

当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大门被强行打开。陷入民族危机,一批爱国人士试图改变这种现状,掀起了“戊戌变法”,然而,这场变革最终以失败告终。洋务运动,则吸取教训,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可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随后,辛亥革命以西方思想为指导,推翻了封建王朝,但还是失败的,这时,无产阶级开始出现了。并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热血的人民,以一次次历史革命运动的失败为镜,不断改进,终于换来了一个新的时代。试想,如果当时的进步人士,没有从一次一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没有深刻审视历史,又哪来后面的无产阶级的出现,又何来中国共产党。若不是以历史为镜,何来的新中国。

以人为镜,光亮他人又修饰了自己。

荀子曾说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也是每日反思自己的行为。并不断地改正,才有了知明而行无过矣的思想家。以自己为镜,可以展现更优秀的自己。孔子也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以他人为镜,从而来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学习和改正自己不足,才能越完美。

孔子和荀子,都是以自己,以他人为明镜,对自己进行改造,才有了“圣人”。他们成就了更好的自己,同时,自己也是一面镜子,留给我们来反思自己的不足,既照亮了自己,又照亮了千秋万代的学者。

镜子,无处不在。可见,只有多“照”镜子,才能发一自己的不足和优点,才能有更好的自己。

【篇二:读《悲惨世界》有感】

今天早上,我读了法国最著名、最伟大的作家维克多·雨果的著作——《悲惨世界》。读完后,我想了很多很多。

《悲惨世界》是维克多。雨果在一八六二年所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讲述的是一位名叫冉。阿让的青年因偷了一块面包而判五年苦役,他多次企图越狱,但结果是被判处十九年苦役;结束了苦役生活后,在回家途中被一个善良的神父卞福妆留下过夜,但他恩将仇报,偷走了神父家的东西,在街上被警察抓住。但神父免去了冉。阿让的罪行,冉。阿让内心原本的人性觉醒了,他洗心革面,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善人。

以前,我总是不明白爱的意义,直到读了《悲惨世界》这篇长篇小说,我才明白:爱,能温暖整个世界,而爱,是永远存在的,任何人生来都是善良的,只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把爱尘封起来了,只要有人用爱去温暖他,就是以邪恶出名的希特勒也可以变成向孔子一样的大善人。

黑暗中也有光明,憎恨中也会有爱,让我们以爱换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与爱为伴,带着爱,面迎阳光,伴着春风出发。

【篇三:我喜欢的一个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人,也有自己厌恶的人。在我的心中却有这样一个人,我一开始厌恶他,渐渐趋向于中立,最后却有点喜欢上了他。他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

为什么我一开始不喜欢他呢?因为他焚书坑儒、横征暴敛,仅修建陵墓就用了38年,征用70多万百姓作苦役,还制定了极其严苛残酷的法律,百姓苦不堪言……。简直就是昏君和暴君,着实让人厌恶。

暑假中,在读了有关秦始皇的历史书籍后,我对秦始皇的印象却悄然发生了改变。毕竟是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开辟了长达2000年的封建时代,而且统一了战国时代混乱的文字、货币、度量衡,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可以说取得了赫赫之功。

而在实际参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和秦始皇兵马俑后,我对秦始皇又有了更新的认识,了解到那个不一样的秦始皇。他13岁即位,隐忍负重,很有远见,选择了法家思想作为秦国的统治基础,以法治国最终富国强兵。而且,他擅长用人,比如用李斯为相处理国家大事,任用蒙恬北御匈奴,重用王翦统一六国,恰如李白所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其雄才大略,已然掩盖了他的残暴,我对他的欣赏不觉增添了许多。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有功亦有过。我们不能极端单一的看待一个人,因为我们的知识越丰富,对一个人的认识才会越全面,我对秦始皇的认知变化就是如此。而从不喜欢到喜欢,又何尝不是一次美妙的知识之旅?

【篇四:梦】

梦?是什么。是让人摆脱世俗烦恼的仙境?还是让人有一次奇异的体验过程?

做完了一天的日常,我睡意朦胧的倒入了床中,渴望那能让我放松身心的过程。闭上了眼,不知过了多久,我便进入了梦境。

咦?这陌生的身体又是谁的,这陌生的环境又是哪里?只见我在一间房间中,坐在电脑前工作。起身往楼下走时,空荡荡的,毫无一人。风从窗口吹进来,身子不禁哆嗦一下,走去将窗户关掉,关窗的同时,我往窗外望去,外面的景象令我大吃一惊,只见街上死气沉沉,一人都没有,连花草树木都枯萎了。我慌张的向外面跑去。天,是黑的,仿佛是荒野求生般,为我设计好的游戏。

“喂!小伙子,别出去。小心被抓去行军役,被抓去的人无一归来,要么累死在皇室,要么饿死,如果接触到有传染病的人,要死就死一片。”一位瘦弱的男子拍了拍我的肩膀,将我拉进他家中。“请问这里是什么地方?”我疑惑的问。“这里是贫民窟,现在国家缺少苦役,来咱这抓人,这些家伙,根本不把我们当人看。等等,快,快躲起来,那些人来了。”

马蹄声渐渐逼近,只见一群身着军装,手持军剑的士兵,闯入贫民窟。一些倒霉鬼,为了出去寻找食物,被抓个正着,他们终究还是敌不过马蹄,被抓入马后的笼中。当时,我见到了毕生所见到的骇人的一幕,笼中有许多人明知自己的命运,自杀而死,那场面,虽是梦中,但让我在心中深深地记下了一笔。

害怕的我不禁向后退了几步。“啪!”,撞到了桌角,将桌上得碗撞到地上。“谁?谁在那里?”几个士兵边向这边走来边喊道。我起身转头就跑,但仍被抓住。

我被推到了笼中,性情倔强的我不得不忍住性格,受其屈辱。到了笼中,浓浓的腐烂味直入我鼻,那时我多么渴望一丝新鲜的空气,使我快活一下。

顽强的挺过了这一劫的我来到了皇室,在这里行苦役的人无一不扣紧脚铐,要是大规模的起义,可够皇室中的人吃一顿的了。“都给我好好干,干好了就放你们回去。”一位肥硕的男子乘着马车来到了苦役地方,旁边有数不清的士兵护着,想都不用想,这就是他们的国王。看到这一幕的我想到,在不同的世界中,也会有这种贪婪的,滥用权力的,自私自利的国王,他们不在乎人民的感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诗在我脑海中浮过。我的身子情不自禁的站了出来,指着国王说道:“就你这样的国王,社会必将灭亡,你看看现在的人们,他们过着幸福的日子么?他们有欣慰有你这样的国王而感到骄傲么?终有一天,你将会收到恶报的。”

最终,我被处死了。

“喂!还不起床,学不上了么?”母亲的声音将我从睡梦中拉了回来。这个梦,是我感触很深,让我知道了只有为民着想,还能社会安康。

梦,一次新的体验。

【篇五:读《悲惨世界》有感】

世间的一切不幸,不论是物质的贫困还是精神的堕落,雨果都称之为“苦难”。而《悲惨世界》是一部厚重的人类苦难“百科全书”,同时它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即使《悲惨世界》是苦难的“百科全书”,但我们依旧可以从中感受人性的光辉。小说的主人公冉·阿让刚从监狱中服役结束,夜宿在卞福汝主教家里,偷走了主教的银餐具。当警察把形迹可疑,偷走银餐具的冉·阿让带到主教面前时,善良的主教巧妙地替冉·阿让解了围,还把唯一值钱的一对银烛台送给了冉·阿让。正是主教的这一善行感动了冉·阿让,让冉·阿让复仇的火焰熄灭了。在主教身上闪耀着的这种人性的光辉,让人感动。

只要肯做,就一定会成功;只要肯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小说中冉·阿让来到海滨蒙特伊城后,成功改进了“黑玻璃饰品”的制造工艺,不仅为自己带来了巨额财富,同时也为小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接着他兴建学校,开设药房,救助穷人,而自己也成为受人爱戴的绅士。读到此处,我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一个偷主教银器的小偷,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却成为别人眼中的善人;一个服过十九年苦役的犯人,却可以成功地制造玻璃墨玉。这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勇于去做,勇于去闯,我们就一定可以叩开胜利的大门;只要我们为他人多着想一些,为这个时间多播撒一些善良,这个世界就不会冷冰冰,而我们也会邂逅别人更多的尊重。

《悲惨世界》以细腻的笔触,以深邃的思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法国大革命时期近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广阔画卷,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人性光辉中的善良和宽容。这些都让我感动。当然,我的感动还来源于冉·阿让身上的那份诚实。冉·阿让实现人生的蜕变后,不仅成为成功的商人,还当上了小城的市长,干得相当不错。就在这时因偷了一个苹果,与冉·阿让长得类似的商马第被捕了,他背上了冉·阿让的罪行,即将被处以绞刑。冉·阿让为了不让这个无辜的人受到牵连,舍弃了财富,舍弃了荣誉,舍弃了官职,重新回到监狱。“诚信大于天”,冉·阿让用生命诠释诚信,用言行恪守诚信!诚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或许为了诚信,我们会失去一些东西;或许为了诚信,我们会承受一些痛苦;或许为了诚信,我们会捡拾一些无奈。但我总觉得,用诚信之心,诚实之态去对待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才能收获真诚,幸福,满足,踏实……

读着《悲惨世界》是一种感动,读完《悲惨世界》是一种震撼!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时,都是一张洁白无瑕白纸,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勾勒人生的线条,去为人生凃染色彩。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许会被周围的环境裹挟,而生出一些坏病,但只要我们诚心改过,就会像小说中的冉·阿让一样,可以从一个苦役犯蜕变成善良的天使,我们依旧可以为我们的人生留下美丽的彩虹,让我们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有深度,有高度。当然蜕变的过程会很辛苦,但我们风雨兼程……

诚实、善良的人,终会成为美丽的天使,而他们的一生也会是让人回味并敬仰。诚实和善良犹如一颗种子,当你将它种下,细心呵护之下,它终究会绽开美丽的花朵,为我们的人生锦上添花,让我们的生命绚烂多彩。这不由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曾参是孔子七十二贤人之一。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买东西,儿子追着她哭哭啼啼,她于是对儿子说:“你听话,回家去,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肉,好吗?”孩子得了这个承诺,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曾参的妻子买完东西回来,曾参立马动手捉猪来杀,妻子连忙拦住他说:“别杀,我是哄孩子玩的,别当真。”曾参说:“大人说话怎么能不收诚信呢?孩子看到大人的行为也会效仿的,不讲诚信,他以后何以立足?”这个小故事不仅告诉我们诚信的重要,更告诉我们诚心要从小养成。让我们书生命的诚信,为后人立诚信的丰碑!

从现在起,从这一秒起,让我们带着诚实和善良去走人生路,怀着感恩之心去做平常事。《悲惨世界》是一本书,同时也是净化我们心灵的甘露,这是我读完《悲惨世界》所收获的,也是我能体悟到的。《悲惨世界》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

热门推荐
1戏精老魏
2再也没有
3学雷锋行动
4原来成功并不遥远
5期末考试
6一只粽子的旅行
7碎片化的生活
8瞧,我们这一家
9踢足球
10满分作文
11可以吃的润唇膏DIY活动
12乡间的美好
13独特之旅
14都是车子惹的祸
15的作文
16回味
17我的母亲
18假如我能替你分担一点
19小草
20写游记的作文
21叶之随想
22我发现了乡村的美
23南京六朝博物馆游记
24那年秋天
25议论文
26我读懂了妈妈的眼光
27不能说的“秘密”
28开幕式练习
29《中国钓鱼岛》读后感
30中秋节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