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无限性的作文

【篇一:数字化时代的阅读】

两三年前,在大学稳定下来,接触到了电子媒介阅读方式,瞬时一发不可收拾。下载了许多经典著述到电脑、平板中。以往慢慢读书的习惯也渐渐被部分代之以电子化的浏览。以往的一首诗,或许会费上一个下午反复背诵、揣摩。有了电子媒介,对于文本材料的记忆似乎退居二线,太多新内容目不暇接,许多好的文章看了一遍,收藏起来,几乎没有看过第二遍。

数字时代的阅读,最被诟病的一点似乎是“浅阅读”,即人们阅读的内容越来越肤浅化。对此我倒是另有看法。

愿意看有深度的文本的人,自然会在网络上寻找有深度的资源。

互联网只是提供了一个信息来源,同时也成为了一个存储平台。能想到的阅读文本资源,当下基本上都能在互联网的大数据库中找到。

阅读,以前所未有的开放、自由的形态,融入了每个人的生活。

君不见车站、公交之上,多少人低头摆弄手机,其中有不少是在阅读文本。对于其阅读的内容暂且悬置,我们可以发现:至少,当下的科技,已经能够满足人们随时随地、方便地阅读文字的需要了。固然,带一本书上地铁也是一种阅读样态。但毕竟,纸质书携带起来不如手机、平板或电子书阅读器那样方便。

数字化时代的阅读有其利弊。

其利在于方便,在于互联,在于海量资源随时获取。但是,数字化阅读的低廉转换成本,使得人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于一本书上——或许看了几十页,就不耐烦,进而换成另一本书阅读,最终哪一本书都没有真正读好。当然,传统的阅读不是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譬如对于“坐拥书城”,在家中书房阅读书籍的人们来说,也可以在一个时间段里,交替阅读几本书籍。而这样的对于阅读材料的转换,毕竟没有超链接与搜索按钮带来的那样“任意武断”。

更好的一个态度是,在数字化阅读与纸媒阅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电子化阅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实现博尔赫斯《沙之书》中描绘的那种阅读的“无限性”。这种无限性是由超链接与海量文本加以支持的。

以往的阅读,往往在一个时段内针对一本书的文本加以细读。而有了超链接,书籍的对比阅读、延伸阅读、交叉阅读都要更加方便。如是,在海量信息的基点下,我们完全可以建构属于自身的完善的知识体系。

某种意义上,超文本链接,也带来了学科间的交互。

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其一就是信息与人的互联。在这一点上,人获取信息的成本不断降低,有人指出,边际成本甚至会趋近于零。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好好阅读吧。基于正确的取舍原则,好好阅读,想不成才都难。

热门推荐
1词韵绕梁味浓情更浓
2难忘恩师
3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4教养的味道
5军训日记
6描写石头的作文
7别样的考试作文
8我的新老师
9接受
10同桌印象
11我身边的好老师
12嘱托
13状物作文
14碎片的记忆
15种糖果
16家乡的井
17成长中的脚印
18换个地方跑操
19我的读书故事
20魔术厨房
21我们班的活雷锋作文
22游小南海
23可爱的小仓鼠
24虫鸣
25亲爱的少年
26这样的我
27我们的新校园
28残芳
29狐狸医生
30我爱我家乡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