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朱志清的作文

【篇一:碎片化阅读】

离开家,走在路上,浏览着手机里的条条新闻又打开了电子书阅读起来;来到地铁站内,乘上地铁,再次开始了阅读,突然被好友发来的微信打断:“你晚上有空吗?”;到了学校,中午休息时间再次打开电子书,不一会儿铃声响起,只好再次关上……

对于我来说,这是多么平凡的一天,但其实在这短短的几年中,生活早已发生了‘智’的改变。记得小学时,独自坐在书房的木地板上,在阳光的映射下,读着一本又一本的书,完全忘记了时间。而现如今,在这个充斥着信息碎片化,快节奏的时代,阅读已经碎片化,利用了一天的碎片时间来阅读,看似多于通常认为的睡前阅读时间,但实则效果却远远不如。

阅读的碎片化似乎让阅读易化,但它的泛滥真正导致了阅读的困难。碎片化的时间使我们思绪停滞,无法深入思考,更无法获取文章中作者的意图。倘若我们一直如此,我们所获得的反是成堆的空洞文字。我们也将会在碎片的海洋中迷失自我终而窒息而死。

阅读的碎片化也似乎让人懂得利用时间,但却让人们学会了浮躁。地铁上,人们都在低头阅读手机上的内容,将一段段文字在脑海中扫过,却又能留下些什么?又有多少人会再回头品味一番?这种一味求效率,以消磨时间为目的的阅读方式会使人变得空洞,直到只剩下浮躁。

阅读的碎片化也似乎让人们了解更多信息,其实它给人们也带来了更多的困惑。碎片的时间使人们的思绪不断被打乱;而大量的碎片信息使人们变得木讷,不再质疑。长期的一知半解将使我们不再有深入思考与研究的动力。终会造就一个缺乏好奇心、创造力的民族。

若朱志清生活在现代,看见荷塘的优美,拿出手机一发朋友圈,那么《荷塘月色》就不复存在了。科技的进步便捷了生活,但却阻碍了人们的思维。人们说一味否定是顽固,但一味接受则是愚昧。在传统和科技中只有把握其度,才能够让碎片化的生活碎片重圆。

【篇二:读书伴我成长】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似乎从我5岁时,书就悄悄走上了我成长的道路。往后回忆,成长的脚印多不胜数,时光慢慢随着我的记忆倒流了,回到了刚刚开始接触书的幼稚时光里。

对书籍一窍不通的我在妈妈激励下,我决定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妈妈把一本《安徒生童话》送到我手中,我像得到一件稀世珍宝,喜欢得不得了。但“开花期遇暴风雨——结果不好”,有许多字我都不认识。我当时想着∶我不能随便放弃,我要克服困难。于是我就每天不耻下问,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一段时间,我一直沉浸在美丽的童话里,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让我对小女孩不幸遭遇深切同情;读了《丑小鸭》让我知道勇于拼搏就会完成理想。我一遍又一遍翻看《安徒生童话》,一次又一次进入美妙的故事中。

伴着童话故事成长的我又认识了我国的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倍感精神。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鲁迅。鲁迅虽然没有拿着枪炮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但他却用笔作为武器,为中国人们战斗了一生。鲁迅曾经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太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句话时时刻刻告诉我要广泛阅读,不能只纠结在一处,或许你想找的答案在别处。

“火车就要开了,我就要走了……”一首《背影》让我想起了朱志清的散文《背影》,它深刻地让我懂得父亲对我们默默的付出。从一件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事,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对儿女的呵护。从书中我懂得父母亲对自己的爱和伟大的付出,让我更加觉得自己要好好孝敬父母。父爱如山,他用坚强的后背为我们遮风挡雨;母爱如水,她用温柔的双手呵护着我们。

俗话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读书,在我的成长中它已经变成一个不可分离的好伙伴,见多识广的老师。

热门推荐
1叮咚
2暑假的作文
3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
4姥爷的菜园子
5我来推荐她们
6醉人的雨季
7铅笔盒的自述
8五一记事
9做一片海真好
10家乡的特色美食
11我的好朋友
12忆女王大人
13奇妙的静电
14在自己房间里的乐趣
15让我开始爱上她
16飘在天上的日子
17敬畏真理
18学生
19写外婆的作文
20雨中的诀别
21我的爷爷
22春的自述
23人生因你而快乐
24古巷深深
25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
26可怕的一天
27我的好朋友
28寒风中的感动
29生活在感恩的季节里
30那时的小路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