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李大钊的作文

【篇一:奔向志向】

习近平总书记把志向形象的比作“人生的航标”。

是啊,如果船没有了航标就会失去航行的方向,有了船标,即使海面波涛汹涌最终也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如果人失去了志向,就没有了前进的方向。

习总书记就曾寄语我们少年儿童: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和祖国人民相联系。由此我想起了在书中看到的先辈志士们的英迹。

李大钊,为中国革命事业忙前顾后,不肯休息,一心一意想把革命干好。他从青少年时期就拥有一颗强烈、深沉的爱国之心,希望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在离开家乡求学的过程中,他看到帝国主义列强竞相瓜分中国,中国社会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对“农失其田,工失其业,商失其源”的黑暗现实感到切肤的哀痛和忧虑。“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他怀着“挽救民族”“振奋国群”“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的志向东渡日本。从日本回国后,李大钊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黑暗,他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升华,努力探索“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鼓励国人“中国至于今日,诚已濒于绝境,但一息尚存,断不许吾人以绝望自灰”,呼吁国人要“本自由意志之理,进而努力,发展向上”,来改变当时现状。李大钊将“改进立国之神”“求一可爱之国家而爱之”作为自己的人生事业。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他找到马克思主义道路的内在动力。在传播、研究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李大钊得出了“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的重要结论,并有了要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设想的伟大志向。

还有方志敏,他虽然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但是也有很大的志向。他在抗日时,不幸被国民党抓住,国民党用尽办法欺凌他,他仍然不屈服。他在狱中写下了巜可爱的中国》巜清贫》等著作,虽然身在狱中,但是仍为祖国着想。

他们都在为中国的革命努力着,奋斗着,奉献着。

我还在书中看到一位老人,他在生活中默默无闻却有着英勇的过去。他就是张富清,他24岁的时候光荣入伍,在枪林弹雨中炸毁了一个又一个碉包,消灭了一个又一个敌人。这样的民族英雄在生活中却甘守清贫,从不居功自傲,不为国家增添任何负担,连做白内障手术时,也只用最便宜的人工晶体……

88岁的张富清被截去了左腿,大家都以为他站不起来时,他却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战胜了困难,不仅可以走路,还能下楼买菜。

老一辈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我们,少年同龄人的事迹同样激励着我们。譬如陈耔蓬,六岁时他被确诊为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吃饭、上厕所都成问题。虽然如此,成绩却保持在前三,还发明了一些专利,获“新时代好少年”的光荣称号。

我们作为一个小学生,虽然还有许多不足,但是努力可以向着志向奔去,使自己变得更好,终有一天会达到人生目标。

【篇二:读《十六年的回忆》有感】

读完《十六年前的回忆》,李大钊同志的英勇无畏,便使我深深折服。

“三·一八”惨案,使北京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钊同志在极端危险与重重困难下,毅然坚持着革命事业。文中最使我受感触的是,李大钊同志在随时可能被迫害的危险下,依然以组织为重,整日埋头整理书籍与文件,将它们销毁。也许这正是文中所写“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是啊,正是有了爱国之心,才会有对革命事业的信心。正是心中有了这样一种信念,李大钊同志才会面对酷刑宁死不屈,面对死亡,也绝不给敌人泄露一丝有害组织的线索。

李大钊的毅力,使我敬佩。但我也同时痛恨着那些伤害自己同胞的刽子手。他们不将炮弹对着真正的敌人,而大费周折地残害自己的亲人。

李大钊以及那些为新中国付出生命的无名英雄都是有信念,有目标的人。他们永远将祖国放在第一位,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中国。我们的祖国由衰到盛,这中间付出了无数的生命。流的血可以汇成一条河,落的泪可以汇成海。祖国的历史上有血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也许我们没有先烈们的英勇无畏,但我们可以做到对工作的高度负责;也许我们不能为祖国付出生命,但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保护自己的家园。

【篇三:给李大钊爷爷的一封信】

敬爱的李大钊爷爷:

您好!我在《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中认识了您,您的临危不惧、安定沉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了关于您的传记,您那高贵的品质、光辉的人生,更令我敬佩,感动!

家家知晓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之一;家家知晓您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家家知晓您对工作的高度负责;家家知晓您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

你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积极参加留日学生会,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您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当时,北京一片白色恐怖,大家都劝您离开北京,而您却要坚持留下来。您对工作是多么的负责啊!不幸您被逮捕了!您沉着镇定,从容不迫,把革命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把生死置之度外。您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却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既不因敌人的酷刑下不动摇,也不因亲人的哭喊而忧伤。您始终对革命事业充满的必胜信心。1947年4月28日,您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您的光荣牺牲,永远记载在中国的历史里,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里!

您的坚持不懈,您的坚贞不屈,您的高尚品德和爱国之心,像一颗颗种子,洒满神州大地,茁壮成长。您的亲身经历,您的感动人心的故事和您曾经说过的话,像烙印深深刻进了中华儿女的心里,让我们的人生受到极大的鼓舞。

您的牺牲和您为祖国付出的一切都没有白费。现在中国变强大起来了,科技也发达了,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人们生活蒸蒸日上,现在的中国富饶光明而美丽。

鸟儿感谢天空,是天空给了它们自由;小草感谢大地,是大地让它们生长;大地感谢雨露,是雨露滋润了它;我们要感谢您和其他先烈,是您们给了我们如今美好的生活。

您为祖和人民做出的贡献,我们永世不忘!

一位尊敬您的学生:罗汁君

【篇四:中华魂,爱国心】

爱国主义是中国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中国精神与我同行。

大教育家陶行知爷爷说:“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祖国,什么事都能解决,什么苦处什么冤屈都能受得了。

我知道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者李大钊是一位闻名的爱国志士。他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的工作,不屈服于敌人的严刑拷打,不动心于高官厚禄,大义凌然,矢志不愈,视死如归,用铮铮铁骨捍卫了共产党人的信仰。我还知道在解放战争时期,年轻的郝副营长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电灯下学习,他用生命之火换来胜利之光,为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英雄之举,感天动地。这是多么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呀。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有许许多多李大钊、郝副营长这样的英雄,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这是多么可贵的中华民族之魂,爱国之心呀!

苏步青老爷爷曾说过;“一个真正爱国主义者,用不着等待什么特殊机会,他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这是最朴实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四个现代化的各个战场上,中国精神与我同行。我们少年儿童生长在和平时期,在生活上丰衣足食,但是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决不能被困难所吓倒,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积极思考,多做尝试。前人死都不怕,难道我们还害怕什么困难吗?

我们不忘中国精神,我们不忘对旗下的宣誓,不忘心中的有信念,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民族的振兴,为了生命的价值作出不懈追求,就能成为有使命感和责任意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承中华魂,弘扬爱国心,是我们少年儿童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天的勤奋刻苦的学习,每天按时完成自己分内的事情,为明天建设祖国做准备,我们就是一个爱祖国的人。

【篇五:李大钊故居,让我心生敬意】

为了完成学校历史课布置的课题,我在一个阳光和煦的夏日来到了李大钊故居。

对李大钊的敬仰早就不是一天两天了。隐约记得小时候于一片庄严肃穆中,我小心地捧着刚做的纸花,到他的墓碑前献花的场景,那一方灰墙瓦壁、那风中摇曳的纸花,还有灰色的墓碑,就那样印在了我幼小的心房上。

踏入故居门槛,首先看到的是灰瓦红墙下的大牌匾,极淡的玉兰花香与祥和安谧的气氛糅在一起,为故居平添了一抹温柔。映入眼帘的是极其简单的家具、几幅字画,床、桌、椅、书柜都由红漆包裹,十分简朴。我伫立在他的书桌前想,不知多少个日夜,在微弱的光线下,先生或沉思,或手执笔杆,在北平的夜幕下叹息。那是怎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啊,百姓流离失所,在白色恐怖下惶惶终日,而目睹这一切的先生,心中又是怎样的焦灼与无奈呢?

故居四四方方的牌匾里书写着对先生的评价:他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李大钊38岁时在苏联大使馆被捕,四月份就被处以绞刑。那沉重的灰色碑文记下了他的大义凛然和奋不顾身,还有那个年代所有共产党人为了革命事业的舍生取义。站在牌匾下,我掏出了笔,在笔记本上记下了这样的句子:李大钊并非只是一个伟人,他更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一群为国为民浴血奋战人的缩影。

导读器的讲解仍在继续:“老虎凳,剥指甲,坐电椅……”不知不觉中,我的眼眶有些湿润了。我忍不住在心中惊叹,忍受这一切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啊。眼前浮现出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刑架从容就义的场面。哪怕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从未屈服。我心底的敬意蔓延开来,像被针扎破的气球,像被突然击溃的河流,无边无际地流淌……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篇六:青年强则国强】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曾经的小小少年,如今已成长为年少有为的青年,都肩负着祖国负重前行的责任,努力的富国!兴国!强国!

青年强则国强,需要青年勇于直面挫折,迎接挑战。五四爱国运动时期,李大钊,义无反顾地加入爱国组织,就注定了李大钊的坎坷命运,奠定了其爱国主义英雄形象。李大钊进入爱国组织成为地下党,时刻面临着被敌人发现的危险,无数的困难摆在他眼前,他从不曾低头。在他执行秘密任务时多么危险的情况,他都沉着冷静的面对,对于执行途中的障碍,他搜都机智破解扫除。正印证了他曾说过的一句话,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 。

正是因为像李大钊这样的无数青年,在五四爱国运动中勇于直面挫折,迎接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挑战,爱国主义才获得成功。因为五四爱国运动中,青年参与和做出的贡献占绝大的部分,所以从此以后的每年5月4日被定为五四青年节。

青年强则国强,需要青年勇于承担,自立自强,不断完善自我。曼瑟尔曾说过,青年时期是要做一点什么事情,即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的一种机遇。身为青年的我们,要有祖国应对外敌时的气势与豪迈心态。对于成长的道路,我们应该把握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把握机遇期,全面应对挑战,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勇于承担重职,强化自己,把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俗话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都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既然总有人成为英雄,为什么不能是你呢?我们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职责和责任,不能逃避,不能躲藏,要在历练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自立自强,把自己的实力历练强大。

人生不是如砥的道路,喜乐悲欢在人生的舞台上从未曾独幕。我们都不要活成,生而为青年我很遗憾的模样。

青年强则国强,需要青年认清自我,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对自己问心无愧的人。‘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是习近平在演讲时最多提到的。青年就是国家的支柱,支柱高了,强大了,充实了,则国家就稳定了,富强了。青年像每天升起的蓬勃朝阳一样,强劲而又光芒四射。青年国之栋梁,应该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自己文化素质和品行,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的《苔》激励着无数青年也学牡丹开,即使弱小也要学着慢慢强大

青年强则国强,新时代的青年人,让我们感谢机遇,发挥自己,强国又强己。

【篇七:腊梅之美】

腊梅又称香梅,黄梅。它的花瓣色黄如蜡,气味十分扑鼻,并且开在腊月,先开花后长叶,所以还被称为干梅,腊梅。

腊梅老干疏枝,心灵手巧的花工把腊梅的枝干构成各种形状。疙瘩形的质朴端庄,古色古香;而悬枝形的悬挂空中一枝独秀,巧夺天工,形态逼真,深受我们大家的赞美与喜爱。

我喜欢腊梅,不仅是因为它外表光鲜亮丽,还有腊梅内在的精神之美。到了冬天,大地一片雪白,所有的花都销声灭迹了,唯有腊梅却雪中独秀。这让我想到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名句。腊梅之所以能在冰雪之中坚持活下来,那是因为它体内具有“宁死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让腊梅在寒天雪地中一枝独秀,因此更我喜欢腊梅这种精神。

这种精神也在李大钊这位为革命献身的名人身上,李大钊是一位为人民解放而奋斗的伟人,李大钊在革命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候依然不离开北京。

直到有一天,反动派的走狗找到了李大钊,把他押到了监狱中,并用各种折磨人的方法逼李大钊说出革命的秘密,虽然,他身上有许多伤口,但他仍然毫不动摇。知道为什么他宁可死,也不会说出革命的秘密吗?那是因为他心中有信仰,有我们这个中华民族,有追求全人类解放的博大胸怀。虽然,最后李大钊这位伟人被绞刑了,但他永远活在了中国人心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就是腊梅独特的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是在革命者身上体现的腊梅之美。

热门推荐
1幸福如此简单
2当老师不在的时候
3刻在心上的记忆
4守望
5家乡变了
6墨香沁人
7你们让我相信奇迹
8操场上的笑声
9开心的一天看图写话
10成长是脚步向我走来
11快乐的一天
12厚积薄发与一鸣惊人
13走进红楼
14让明月清泉走进心灵
15读《束氏畜猫》后感
16最美丽的地方
17做南瓜饼
18漳溪河
19最美嘉兴人
20我的新名字
21我的好姐妹
22以成长为话题的作文
23我的军训日记
24我喜欢的一句格言
25温暖的麻烦
26香蕉
27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8这里也是课堂
29开学作文
30瞧我多了一份成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