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作文

【篇一:奔向志向】

习近平总书记把志向形象的比作“人生的航标”。

是啊,如果船没有了航标就会失去航行的方向,有了船标,即使海面波涛汹涌最终也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如果人失去了志向,就没有了前进的方向。

习总书记就曾寄语我们少年儿童: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和祖国人民相联系。由此我想起了在书中看到的先辈志士们的英迹。

李大钊,为中国革命事业忙前顾后,不肯休息,一心一意想把革命干好。他从青少年时期就拥有一颗强烈、深沉的爱国之心,希望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在离开家乡求学的过程中,他看到帝国主义列强竞相瓜分中国,中国社会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对“农失其田,工失其业,商失其源”的黑暗现实感到切肤的哀痛和忧虑。“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他怀着“挽救民族”“振奋国群”“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的志向东渡日本。从日本回国后,李大钊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黑暗,他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升华,努力探索“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鼓励国人“中国至于今日,诚已濒于绝境,但一息尚存,断不许吾人以绝望自灰”,呼吁国人要“本自由意志之理,进而努力,发展向上”,来改变当时现状。李大钊将“改进立国之神”“求一可爱之国家而爱之”作为自己的人生事业。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他找到马克思主义道路的内在动力。在传播、研究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李大钊得出了“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的重要结论,并有了要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设想的伟大志向。

还有方志敏,他虽然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但是也有很大的志向。他在抗日时,不幸被国民党抓住,国民党用尽办法欺凌他,他仍然不屈服。他在狱中写下了巜可爱的中国》巜清贫》等著作,虽然身在狱中,但是仍为祖国着想。

他们都在为中国的革命努力着,奋斗着,奉献着。

我还在书中看到一位老人,他在生活中默默无闻却有着英勇的过去。他就是张富清,他24岁的时候光荣入伍,在枪林弹雨中炸毁了一个又一个碉包,消灭了一个又一个敌人。这样的民族英雄在生活中却甘守清贫,从不居功自傲,不为国家增添任何负担,连做白内障手术时,也只用最便宜的人工晶体……

88岁的张富清被截去了左腿,大家都以为他站不起来时,他却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战胜了困难,不仅可以走路,还能下楼买菜。

老一辈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我们,少年同龄人的事迹同样激励着我们。譬如陈耔蓬,六岁时他被确诊为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吃饭、上厕所都成问题。虽然如此,成绩却保持在前三,还发明了一些专利,获“新时代好少年”的光荣称号。

我们作为一个小学生,虽然还有许多不足,但是努力可以向着志向奔去,使自己变得更好,终有一天会达到人生目标。

【篇二:路与行】

人一生的轨迹就像是在一条路上前行,有的人也许一出世就是一条星光大道,而有的人也许是一条山间小道。然而,不管怎样的一条路,都不可能决定你的未来的前行方向,但你现在前行的方向却可以决定你以后要走的路。

路在眼前,我们要勇敢的前行。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们要勇敢的往前走,只要迈出这第一步才会有接下来的路。1917年,当俄国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马克思主义时,中国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正因为这第一步,中国才有了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有了现在的灿烂与辉煌。我们的人生亦是如此,我们都不知道以后的路是怎样的,所以我们要勇敢的前行,我们要勇于尝试,你不迈出就永远都不会知道路是什么,更不会知道前行的路上有什么。

路在脚下,我们要坚强的前行,人生路途中,或许艰难险阻,或许命途多舛,我们都要坚强的前行。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从小父母就离开了他,年幼的他只能靠卖报为生。贫困的生活并没有让他放弃自己的梦想,反而使他更加热衷于发明。然而,他不畏艰辛地发明创造,一千次的失败不能说明什么,一万次的失败不能说明什么,是这种坚强的毅力成就了他,让他被誉为“发明大王”,闻名世界。这并不是只有爱迪生一个人,还有双耳失聪的音乐家贝多芬,命途多舛,他凭借着他坚强的毅力写下了《命运交响曲》,双耳失聪的人能写出这样伟大的曲子是多么的艰难。人生就是陌生的征程,它需要坚强来支撑。因此,不管路的前方会迎来什么我们都要坚强的前行!

路在远方,我们要持之以恒的前行。路有很多条,路也有很长。我们只有打着不放弃,持之以恒的旗号才能走到路的尽头,那也是你走向成功的标志。明朝卓越的医学家李时珍,花了自己大半辈子的时间去研究医学才编写出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本草纲目》也被誉为“东方药物学巨典”成为中华医学史上熠熠生辉的瑰宝,流芳百世。还有一位我们很熟悉的人――马克思,他用毕生的心血才留下了全世界闻名的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至今它都在影响着我们。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怎么可能会写出这样的著作,也正因为这种精神才让他们发光了。人生途中也应是如此,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你就不会一直前行,也到不了梦想的彼岸,也不会走向成功。路很长,我们要持之以恒的前行。

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控在自己手中,每一个人脚下都会有一条通往成功的路。每个人的人生不同选择不同,就像前行的方向不同路不同,但我还是要告诉你,不管什么路都需要有勇气,坚强,持之以恒的前行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篇三:《红船领航》演讲稿】

各位尊敬的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红船领航》。

如今,在浙江嘉兴市区有一湾宁静祥和的湖水,一艘长约16米,宽3米的画舫静静地停泊在湖面上。这艘小船享有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这是曾经的中国一大代表为烟雨楼书写的一副对联。红船,它承载了中国的革命历史。有了这艘船,才诞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联。那时的中国,外国列强肆意侵略国家,炮火连天,民不聊生。正是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让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了推翻帝国主义的政治武器,东方沉睡的巨龙从此觉醒了!

在一批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的知识分子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的雏形逐渐形成。1921年7月的一天,在那平静的南湖上出生了一位不平凡的“人”,她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那条小船上,仅仅58名党员,他们将革命的火种带向全国各地,将为祖国幅写全新的篇章。红船精神也同那些党员在神州大地“蔓延”,将受益于人民。

中国的共产党员秉着红船精神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他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为民着想,冒着丢乌纱帽的风险为农民建立小商品市场的谢高华书记;另辟蹊径,在一百九十次失败后发现了青蒿素的屠呦呦……他们坚定理想,百折不挠——在狱中昂首挺胸,不畏屈辱的恽代英;经过96个小时的奋斗,完成第一节沉管安装的港珠澳大桥团队……也有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焦裕禄,南仁东……一个个从党走来,从红船精神走来的人,为祖国建设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和精力!

100多年前,梁启超在中国少年说中写到:“少年强则国强。”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们少年应该也要成为旧社会和新时代的接轨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懂悟红船精神,传承红船精神,使神州大地更加美丽!

谢谢大家!

【篇四: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看不到,而别人的幸福却很耀眼。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对自己不合适。更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是自己的坟墓。

最好的并一定适合自己,人生的目标应切合实际,美好是相对的,追求淡泊宁静的人生境界。

桌面上摆着一道尚未完成的数学题,我们也许会发现有许多种方法解决它,但每种方法都各有千秋。有的同学执起笔来可能会尝试几种解法,反而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有的则干脆信手拈来一种方法提笔就做。可我们怎么不想想:有没有最适合的方法呢!

的确,繁杂的事物总会有多种解决方法,但最好的应该是唯一的,没有一把尺子可以为所有人共同认可来衡量万物。人各有志趣,人各有长短,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适合自己的天空中,我们才可以把翅膀张开到最大限度,飞到最高的高度。

马克·吐温在成为知名作家之前曾立志做一名商人,像当时的成功商人一样“腰缠万贯”,但他先后两次惨败,债务很多。最终,他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天赋在于为学创作,经商并不适合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好的天空,都不同的长处短处。试想让余秋雨打篮球,让科比搞文学创作,其结果可想而知。

当一个崭新的事物——马克思主义的光芒,穿过重重黑暗的迷雾昭示中国,毛泽东备感兴奋,但他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奉为神灵……他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认为这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是适合中国革命的道路。于是毛泽东选择了这条救国之道,并在大道上迈出了坚定的步伐。终于,这种大智慧成为了一把劈山利斧,劈开了阻碍革命发展的屏障,中国革命一改徘徊不前的局面,从此波澜壮阔,一发不可收。

没有绝对的纯金,只有百分比更大的含金的混合物;没有纯硅,科学家竭力提纯了几十年仍是枉然。虽然如此,但人类却使它们的纯度在不断地提升。

没有最好,人人各有不同的眼光,怀藏着不同的天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

【篇五: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跟随着斯诺的勇气一起走进在外界“臭名远昭”的苏区,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体:他们纪律严明、英勇无畏、心系群众、坚持马克思主义、将国家的利益高置于自己的生命之上——他们就是共产党。斯诺本是抱着冒险的心态来访,却发现了东方神秘国度的一个真相,写出一本轰动世界的书,并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这个“危险的”红色中国。

你有像斯诺一样勇于求知的精神吗?

我想,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没有”。在许多人眼里,他的决定也许是愚蠢的,为了探明事情的真相,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冒险。但你是否又有这种非同一般的勇气?或是对你来说,独自走夜路就是勇气,一人在家就是有胆识。别傻了,与他相比,这根本算不了什么。现在的孩子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捧在手心怕磕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我也是这样。我甚至害怕漫漫长夜,不由地将那神秘的黑暗一下联系到死亡。我害怕孤身一人,怕那寂静无声中的孤独感。是,我没有勇气,无法面对孤独。

你有像红军一样的毅力和坚持吗?

我想,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没有”。在许多人眼里,红军长征路途中受到的困难与磨难都是天方夜谭。而可笑的是,我从小一直坚持到现在的也只剩下学习了。我从五岁开始练拉丁,一直坚持了八年,获过无数奖项。舞蹈中的我可以卸下一切负担,自信地重复着一个个早已烂熟于心的舞步。随着年龄增大,我居然开始渐渐讨厌那个满是童年回忆的舞房和那一首首活泼的舞曲,但我找不到讨厌的缘由。我爱上了新潮的英文歌和爵士,在快乐之际也不免对那个我放弃的舞种心生愧疚,但又不想重新踏起拉丁的舞步,只是一味逃避……

你有像共产党一样的精神信仰吗?

我想,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没有”。我们只是漫无目的地生活,却又寻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只是为了生活而生活,活得富足而茫然。他们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为给中华人民谋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而流血斗争。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在战斗之余不忘娱乐休息,与村民一起唱歌……这样的生活真的苦吗?我开始反思,一直学习的我好像也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我真的是为自己而学吗?

我想我明白了:要有面对恐惧的勇气,要有坚持下去的信念和生活的目标。

这本书带来的,不仅是红区共产党的真实生活情况,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思考我们与他们时,反差带来的往往是更有价值的改变。

【篇六:什么是真理】

真理,这一个词对于我们广大人来说并不陌生。然而真理就是一切事情都是按照所谓“真理”的标准来符合并且运行的。

真理就是一块等待被人们验证的试金石。这块试金石,在许许多多的时候都被人们拿来试用。诸如我国的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许多人都在讨论一个令人绞尽脑汁的问题:“何为真理”?当时许许多多的人给出了他们对真理的解释。有的人说,毛主席说的,就一定是真理!可是大家发现,继续走之前的路子大概是行不通的了。这个时候大家都陷入了迷惘的状态,何为真理?则一句话就在当时提出来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之后国家就让改革开放这个名词沿用到现在,。而改革开放这个真理,现在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真理就是一个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一个古迹。细数全世界被公认为真理的思想和理论吧!牛顿经过长时期不断探索和研究的牛顿三大定律,至今仍然出现在我们广大初高中生的课本上。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囊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著名的学科。至今,许多国家的共产党都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党的指导思想。以及黑格尔的唯物主义思想。让许许多多包括马克思在内的都以唯物主义思想来看待整个世界。因为,真理是能经得起时间的锤炼的、能经得起各种事物的考验、能经得起不同的人推敲而得出的亘古不变的道理的。

真理也是一个能贯通古今,能见证历史发展的道理。当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地心说被广大人所接受了约几个世纪的时候,并奉之为“真理”的时候。则经过天文学仪器的不断探索,人类的数学功底逐渐深厚的时刻。一位名叫开普勒的年轻人总结出了各个天体间运动的普遍规律。然而再总结这个被现代人视为真理的时候,人类是经过不断地探索,研究各个学科。并在各个领域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进展,于是才能让开普勒能通过之前先人的探索而得出来“开普勒三大定律”。反而有的道理就像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没有经过许许多多的研究而探索出来,只能作为一种假说来看待。

真理在这个世界上都会有,但是什么是真理呢?也许只有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经历无数次的试验,并能让人们都能普遍接受的时候。所谓的“真理”,那就是真理了吧。

【篇七:被遗忘的远方】

木然地看着题目,实在想不出该写什么。确实,既然被遗忘了,那个远方又怎能想起呢。只好去向老爸求助,毕竟它是被我遗忘的,不是被老爸遗忘的。“你就写爷爷吧。”爷爷?他离我很远,很远,但我从小就听爸爸说爷爷的故事。

他是镇医院的副院长,一个称职的医生,过着朴素得不能再扑素的生活。我们回小镇看奶奶的时候,总有人说:“老鹰的儿子和孙女回来了,真不知该怎么感谢老鹰,救了我一命……”我觉得光荣,却又觉得很奇怪,是怎样的人才能得到别人一生的赞赏?

爷爷是个读书人,绘画、书法无所不通。他热爱马克思主义,在奶奶家时不时地会搜罗出几本爷爷的笔记本,上面记着密密麻麻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过清明回奶奶家,放碗的柜子上就有爷爷的真迹。两只鸟一左一右地在树干上,欲朝远方飞去。活灵活现,不由地惊叹不已。柜子的两扇门分别写着:认真读懂马克思主义。爷爷确实是个爱读书的人。

爷爷的性格有些古怪,对外人很好,可在家里就容易生气。有其父必有其子,爸爸也是一样。或许这成为了爸爸推卸责任的一个很好的借口吧。

爷爷很喜欢英语,也爱学英语。可是毕竟生活不能提供这么好的条件让爷爷去学,爷爷就把希望寄托在了爸爸和伯伯的身上,可是爸爸和伯伯在英语方面都没有什么成就。爷爷便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孙女身上——我和堂姐。如今,我的堂姐已经通过了雅思4级,算是满足了爷爷的一个小心愿吧。可我知道爷爷肯定也希望我在英语方面有出息,更要在英语方面加把劲。

爷爷和大多数医生一样,只知道关心患者的健康却从来不爱惜自己。他总是省吃省喝攒钱给那些付不起医药费的病人买药。然而自己却连个发霉的粽子也舍不得扔,照样咽下肚子。

这种习惯终究害了爷爷。他得癌症去世了,只活了53岁。他坦然地离开了世界,没有遗憾。爸爸没有哭。据说没有哭是因为没有对一个人心怀愧疚或是后悔。

爷爷。一个既遥远又熟悉的称呼。我从未叫过一声,但又总感觉这是那么亲切。我没见过爷爷,连一张照片也没看过。

爷爷,这个词我忘记了不知多少次,又想起了多少次。这个词离我好远,却又离我好近。

快写完了,我突然猛地觉得,远方的的爷爷是离我那样近,我又从时间的碎片里寻找到了这些故事,被险些遗忘的故事……

【篇八:铭记历史】

历史如云烟已成为陈年旧事,却仍然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社会的人受到了极大震撼。革命的历史更是如火如荼,让我们在岁月静好里依旧铭记于心,

1976年,十月革命的曙光照亮了世界,同样也给处于黑暗中的中国人点亮了一盏有微弱光亮的灯。中国的一些先进人士开始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9年,北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呼声,震撼了中国大地,一批青年学生为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此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1921年,在南湖船上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7年8月1日,这个永远都不会被历史遗忘的日子,周恩来、叶挺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已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心中崇高的信仰终于在1945年击退了日本侵略者,又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击退国民党反动派,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的重要抉择。青藏铁路的修建、奥运会的举办、世博会的开展,这些都证明了中国人民争在用自己的汗水于智慧来完成一件壮举。

真不敢想象,2018年的我看着于中国繁荣的种种,想象着美好的未来。没有饥饿、战争、有的只是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稳定的国家政策。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正一步步走向世界前列。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更应该继往开来,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小基本原则”,艰苦奋斗。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穿岁月峰头,伴历史云烟,作好时代先锋我们应该不忘初心,牢记肩上的责任和使命,为把祖国建设成和谐民主自由和谐美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历史永远不会让人忘却,就像生命的长河,源远流长,而我们,新时代青年在享受时光静好的过程中也应该像先辈们一样,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绘出宏伟南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篇九:一切,出发于实际】

“从实际出发”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是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种务实思想。无论是社会、国家、还是个人,如果脱离实际,都会走向失败的深渊;而从实际出发,就能取得辉煌的成就。历史总是能将一切清楚明了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从实际出发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19世纪初资本主义制度弊病日益暴露,圣西门、傅立叶、欧文这些有识之士便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组织,提出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但这些设想脱离了社会实际,使人民内部矛盾激化,根本无法实现,因而,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而马克思却截然不同,他脑子里没有空想的成分。他实事求是地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分析,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最终,《共产党宣言》问世了!它宣告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就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源于“一切从实际出发”。

从实际出发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脱离实际国家就会落后,甚至倒退。不是吗?翻开我国五六十年代的社会发展史,你会听到“大跃进”“人民公社”那响亮的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头,足够吃半年!”……精神可嘉,可是脱离了实际,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国力衰弱,民不聊生。从历史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我们党解放思想,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迎来了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让昔日沉睡的东方巨龙腾飞于世界。

从实际出发是个人成才立业的根本。老子说:“不失其所者久。”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无止,只有扎根于实际才能成就一番伟业。鲁迅先生就是从实际出发而成功的典范。他不仅从个人实际出发,更是从一个民族的实际出发。他弃医从文,拿起匕首投枪直刺敌人心脏。他《彷徨》《呐喊》只为唤醒一个民族的灵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好一个人民的战士!从而成就了他的事业与美名。

从实际出发,于社会,于国,于人何其重要。因此,我们不要仅凭意气满脑子空想,不要再彷徨不前。做不了大河,就做条涓涓的溪流,一样能走过高山来到水远;做不了参天大树,就做株小小的野草,一样能绿遍天涯;做不了顶天立地的英雄,就做一个普通的百姓,一样能活得光明磊落。所以,我们在寻找人生旅途的下一个驿站时,请记住这句经典隽永的名言:“一切,从实际出发。”

热门推荐
1汉字有情
2我眼中的世界
3给老师的一封信
4我尊敬的人
5爱的传递里的微感动
6虚惊一场
7家乡的山
8辉煌与梦想读后感
9爱让生活更美好
10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11老人的商店
12关爱,在那个夏天
13人生路上能够支持多
14轮滑大赛
15二十年后的故乡
16游闽南井冈山
17美丽的老师
18徜徉在你的世界里
19消灭蟑螂
20姐姐,我支持你
21我有属于我的光芒
22黄金村游记
23我喜欢的小动物
24我的弟弟
25与校园说再见
26停却是为了更快速的前行
27妈妈我想对您说作文
28善良的果实
29那次玩得真高兴作文三年级
30红豆成长观察日记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