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第一次学轮滑】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第一次,然而,让我铭记在心的第一次是学轮滑。
去年寒假,我们一家人回乡下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刚到家,我就看见堂哥悠闲地坐在院子里的长条凳上,他身旁放着一双崭新的轮滑鞋。哦,对了,这双轮滑鞋正是堂哥半年前答应给我买的。
我穿上轮滑鞋,戴好护具,可帅气了。我刚站稳,还没敢迈出第一步,就摔了个跟头。接着,爸爸妈妈架着我的胳膊,让我一点一点向前走。尽管有两位成年人扶着我,但我还是小心翼翼地不敢滑太快,生怕再摔着。
这时,堂哥穿着轮滑鞋赶过来。我看着他自由自在地滑,非常羡慕。从那一刻起,我发誓,一定要学会轮滑。
我对爸爸妈妈说:“你们松手吧,我自己学。”他们刚一松手,我就摔了个屁股蹲。尽管摔得很疼,但我还是表现出坚强的样子不让他们担心。
我擦一下脸上的汗水,自己慢慢站起来,保持好平衡,再一点一点向前滑。我每做一个动作,都提心吊胆,生怕再摔倒。这时堂哥耐心地告诉我:“当你想要停下来的时候,只需要把两脚变成八字形,即将停稳时再立即呈倒八字形,就不会因停不稳而摔倒……”经过堂哥的指点和两个多小时的苦练,我总算可以独自慢慢滑了。
说实话,练习的过程中,有几次我真想放弃,但看到有的小伙伴年龄比我还小都滑得那么娴熟,便打消了念头。现在,我穿上轮滑鞋也可以和其他小伙伴一样,自由地做一些高难度动作了,因为我坚信,我一定能行。
【篇二:磨刀老人】
磨刀老人吴锦泉的事迹,早已家喻户晓。他将磨刀得来的微薄收入用来扶危济困,多年以来,他执着地、持之以恒地投身到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今天,我们小区开展了学雷锋的便民活动,请来了吴锦泉老人。我早早地来到活动场地,翘首等待着老人的到来。
“来了!”磨刀老人推着装着窄条凳和工具包的自行车来到了场地。我终于看到了我敬仰已久的吴锦泉老爷爷,只见八十九岁高龄的他精神矍铄,穿着朴素,一头白发,满脸笑容,眼角布满密密的鱼尾纹,绛紫色的脸上被岁月刻下深深的皱纹。两只手掌布满了老茧。
我从人群中钻到吴爷爷的身边,仔细地观察起来。只见吴爷爷把窄长凳摆在地上,拿出一个坐垫放在上面,坐了下来,把水壶放在地上,接过一把菜刀,拿出一块砂石,用一根木棍顶住以防砂石走动,用毛刷蘸了点水涂在砂石上,双手手背在上,拇指在下磨了起来。我和吴爷爷聊了起来,从聊天中得知,磨一把刀至少要磨三百个来回,刀有没有磨好,要看刀口,就是要把刀口磨平、磨锋利。一会儿吴爷爷换了一块砂石,吴爷爷告诉我,刚才是初砂石,主要磨个轮廓,现在用的是细砂石,是进行精磨。他还告诉我,他每天早晨就出去,干到晚上,为的是多挣钱,多捐献。爷爷磨刀已经磨了三十多年,现在想带个徒弟,如果再有一张窄条凳的话,他就可以教我磨刀了。
吴爷爷回答问题时都面带微笑,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还给我们唱上一句“磨剪子嘞---戗菜刀!”
吴锦泉爷爷就是这么一位可爱、可亲、可敬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