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薄衫的作文

【篇一:那一双手】

秋日的细雨连绵不断,几日间种种的烦躁消退了不少。心情就像一杯原本浑浊的水,渐渐沉淀,变得清澈起来。

雨一直在下,天气渐凉,我用力搓了搓双手。轻放下手中的笔,一口气喝下母亲刚端来的牛奶,一股温热的气息涌上心头。杯子里只剩下黏黏的糖渍,我端着杯子走到厨房,打开水龙头。水溅到手上,冰冷的有些刺骨。听见卫生间传来的阵阵水声。母亲在洗衣服。那些袜子,薄衫之类的,她不喜用洗衣机,惯用手细细搓洗。我走到她身后,她却丝毫未察觉,我猛然看见她那双红彤彤的手,沉默着,又转身离开了。午饭时,母亲说:“晚上吃饺子吧。”“好,我帮忙。”我答道。父亲去上班了,吃饭时便没有开电视看新闻,很安静,温馨而不冷清。

饭后,我回屋看书,母亲倚在沙发上看她爱的电视剧。声音挺大的,我刚准备张口,窗外的雨更大了,落在雨蓬上“啪嗒…”我一惊,想起那刺骨的水,便打了个哆嗦,闭上了嘴。

书看了一大半,窗外的天气渐渐黯淡。我推开门,厨房里灯亮着,母亲正在揉面。她纤细的手指握成一团,用力地按着那团白绵的面。母亲是很会做饭的,她会包饺子,包子,常常做给一家人吃,令人愉快的总不仅仅是味道,是家的气氛。我站在她身旁,偷看她的手。淡粉色的指甲,不经过任何修饰,指甲不长不短,刚好可以剥蒜。指腹边被一层茧包裹着,有些粗糙,泛黄。

母亲的手指不像常在公汽上看到的那些女人的手,不是胖嘟嘟臃肿的,而是纤细有力的,不像软绵绵的面团,像极了寒风中挺立的梅枝,美丽却不显太过娇嫩。手背上有些褶皱,是岁月的痕迹,使手龟裂的,应该也是那刺骨的水吧。我是个不喜唠叨的人,常因母亲的话头挑起争吵来,母亲却又是个温柔的人,不喜与我争吵。我有些内疚,抬起头,母亲穿着一件墨绿色的毛衫,优雅不俗,外面套着旧旧的围裙,看着那一双手,我有些哽咽,眼前渐渐有些模糊。我沉默着,转身离开了。

晚饭时,母亲端来了一大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我心中那杯水,又泛起了涟漪。我轻唤了一声:“妈…”,她回过头来看我。

我拉起她那双手,倍感温馨。

【篇二:一轮满月映团圆】

月光皎洁,月满则盈。不同的地区都有各地特定的节日习俗,不同的节日都有其独有的标志,如果说汤圆是元宵节的必备,那月饼岂不就是中秋节的标志。花好月圆人团圆,吃着各种口味的月饼,赏着明亮朦胧的满月,好似独有一番风味,听着“嫦娥奔月”的故事长大,对中秋节自然多了些许浪漫唯美的遐思。

之所以月饼多为圆形,大概是为了配合人们满月团圆的美好心愿。月饼性凉,而嫦娥的广寒宫尚属凉寒之地,小时候总喜欢在吃完年夜饭以后爬上屋顶,一边吃着月饼一边幻想着广寒宫里的场景。想着嫦娥跟前的小玉兔是不是也喜爱吃月饼,想着团圆夜嫦娥不能与后裔相聚该是如何伤感,想着吴刚此时是否又在挥舞着斧头砍伐门前的月桂树……诸如此类,现在想来已是笑谈,却不可否认,有故事的情节总会带给人更深刻感受。

秋意渐浓,一阵凉风袭过,拢了拢身上的薄衫,一回头,月光洒满了窗格,透过窗子,传出一大家子人说说笑笑的声音,席间,或劝酒,或攀谈,月色温柔,惬意悠然。回眸,欣然微笑。任由晚风拂过脸颊,清凉却不锋利,心底却是油然而生的暖意,再深的思念莫不如在身边,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眼前。

【篇三:内心三寸半的阳光】

短短的阳光却能照射出沉寂了许久的善举。

“妈,你去休息吧,这些活就让我做吧!”我抢过妈妈手里的碗碟,走进厨房。老妈早上六点就起了床,做了饭匆匆赶去上课。临近正午才赶回来,看着老妈一脸疲倦,我主动提出。

“那我去休息了。”老妈打了个哈欠,转身走进了卧室,我端起一大摞碗筷进了厨房。“老哥,我来帮你吧。”坐在沙发上玩着游戏的表弟看着我突然说道。

我有些疑惑,平时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表弟怎么突然变了性子?“姑姑那么忙,你帮忙,我也要帮忙。”表弟扬起那有些稚嫩的小脸,认真地对我说道,我愣住了。夏日正午有些刺眼的阳光斜射入屋内,在地板上留下三寸半的光影,最后落在表弟身上,屋子里静悄悄的只剩下流水声,仿佛岁月静好。

还记得那个冬日,暖暖的阳光洒在街上,本就湛蓝的天空因为连日的阴沉而更显得瓦蓝,我和表弟惬意的走在街上。“英明神武,风流倜傥的表哥,你给我两块钱呗。”表弟突然转过身对我说。本来听到他的话我还有些飘飘然,但得知他的目的后,我立刻警觉起来:“你干什么?”表弟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你是想帮助那个老太太吧!”表弟的眼睛时不时向一个角落里瞟去,我抬头望去,一个瘦骨嶙峋的老人蜷缩在那个角落里,脸上爬满了时间的见证。他的身上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薄衫,鳞次栉比的大楼遮挡了不少阳光,只留下她蜷缩角落里的那三寸半的阳光。我也曾发过善心,不过也是1元,2元,但我却注意到她缺了几个口的碗里常常只是几张面值小得可怜的“少数民族。”

我想了想,有些心疼地从我的私房钱里抽出10元,“算我一份,去吧!”表弟接过钱,蹦蹦跳跳地走了过去,双手将钱放在了碗里。路边有人发现了这样的情景,一面用手机拍了下来,一面也走上去捐了几元钱。老人很是惊讶,但还是双手合十感激连连。他身上那三寸的阳光折射进我们的心里,暖暖的。

内心,因为生活不断打磨而变得麻木的善良,也因短短的三寸半阳光与露水而悄然萌芽。

【篇四:如若时光不离开】

在微风乍凉的天气里,我们都喜欢缩在往事的被窝里取暖。

常常觉得自己是一个失去时光的人,时光到来时,不会在意它的美好与珍贵,总是要等到很久以后翻起旧日的影集、相册、通讯录和折皱的信纸,才想起曾经,才想起那段时光。

孩童时期,我只穿一件薄衫在深秋的庭院中闲散游走。连日的霏霏细雨还未休止,远山叠青泛翠,稻草在田野中一季一季地枯荣,风中依然起伏成青黄交织的海。

母亲在井边洗衣,见我着衣单薄,自然露出凶相,唤我进屋增件衣服。我不肯,她便动怒。我笑她脸颊又起皱纹,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恍惚,摸着自己的松弛的脸,像只受了惊的鹿。

毕竟岁月是身体里最藏不住的秘密。

我承认我是个坏孩子,那么早就无情地揭岁月给予母亲的创伤。其实不管母亲有多老,我都爱她,她一直都是这世上最好看的女子。

母亲会做一桌好菜,像糖醋鲤鱼、凉拌海蜇、煎带鱼和炸小肉丸,美味的大虾上总不忘撒一层酥脆的芝麻粒。江浙的家常菜在她的手里出落得如同放在柜台上展览的艺术品,鲜美可口。小时候自己嘴特馋,吃得不过瘾,吵着嚷着让母亲再做。她也疼我,拿出底料一盘盘细心地做。我那时常问母亲:“以后会一直给我做菜吗?”她便笑着说:“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过短短的一段时光,你要努力学会从一个会吃饭的人长成一个会做饭的人。”

所以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以做饭来衡量自己是否长大,母亲做菜时定睛看着,却只偶尔小试一下。现在的自己依然掌握不好糖醋油盐的份量,却心中窃喜。因为我还没有真正长大成人,而母亲也还没有老去。

可那段时光怎么就再找不回了呢。家庭的经济重担压在瘦弱的母亲身上,她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只是希望我生活得更好。我则背负着学习压力,对家里的一切都感到烦躁,这种不知由来的情绪致使我与母亲的争执愈演愈烈。

冷静后的我也认为自己变得不可理喻,难道我是以这样的方式长大的吗?

每次母亲加班只剩我一人的夜里,抑制不住对童年时光母亲的关怀、家常小菜的可口的想念,梦里总在抚摸着母亲的皱纹,怕时间把梦叫醒后,母亲的皱纹便再也抚不平了。

霏霏小雨落在我的手心,渴望抓住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如若时光不离开,我想一直依偎在母亲的身旁。

【篇五:夏日即景】

夏天,给你什么印象?是烈日炎炎?是喜怒无常的天气?还是嗡嗡闹的蚊子?但是夏天给我的印象可不一样,在我看来她可是四季中最有个性的季节了。

伴随着夏天的永远是悠远嘹亮的蝉鸣,这是属于夏日的乐章。当第一声蝉鸣悄然从枝头飘落,夏天迈着矫健的步伐来了。她如同泼辣的姑娘把阳光成片成片的撒向大地。当大地干得快要裂开口子的时候,她又雨水倾盆瓢泼而下。经过一场雨水的洗礼,一大块,一大块的绿,为大地填上色调,为大地换上了一件夏日的薄衫。

要数最有夏天气息的,我觉得还是荷花。夏天的太阳似乎把冬日里储蓄的热量全部释放出来了,好些植物的叶子在如此强的阳光下都有些蔫了,更别提花儿了。但荷花丝毫不在意,在水洼,池塘,湖泊……里悄悄露出了笑脸儿,可别担心花被晒蔫了,她可有自己的“遮阳伞”呢。瞧,一大片,一大片的荷叶将荷花们团团环绕,它们安静不动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凉快。”这还真应了杨万里的那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朵朵荷花在荷叶下恣意绽放,宛如水中仙子亭亭玉立。再仔细瞧,这荷叶下面那晃动的小影子是怎么回事呢?哦,原来是几只调皮的小鱼儿在荷叶下玩耍嬉戏呢。

人们也许会讨厌夏天的炎热,但是经历了白天的闷热之后,晚上的夏天反而有别样的感觉,可一点也不炎热,空气中反而多了些许凉爽,这时候搬张小凳子坐到院子里乘凉,加上夜来香浓烈的香气难道不是一件妙事吗?待到月上树梢头,听着远处的蛙鸣进入梦乡。

生机盎然的夏天如此特别,我怎么能不赞美你呢?

热门推荐
1二十年后再相会
2秋姑娘的礼物
3难忘的事
4过年
5读书的议论文
6我家的小花园
7战胜自我
8时间简史读后感
9老师,我想对你说
10家乡
11十年后的家乡
12传统节日端午节
13观非物质文化遗产
14爱美的妈妈
15把快乐还给森林
16记忆中的腊肠
17我眼中的西湖
18那一次勇敢的尝试
19关于做一个实验的作文
20音乐我的心灵鸡汤
21我家的新成员
22那天我流泪了
23做人从这里开始
24愉快的秋游
25保护大自然很重要
26一次有意义的体验
27春天里的希望
28美妙的溱湖之旅
29探索月球的奥秘
30我是一只蜗牛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