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听听奋斗的声音】
我们的耳边总是充斥着各种声音:或嘈杂或动听,或关心或嘲讽,或鼓励或批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而我认为最美妙的当属奋斗的声音。
上课了,语文老师让我们自由复习古诗词赏析,待会要听写。老师话音刚落,耳边陡然爆发出如惊雷一般的炸响,惊醒了尚且一片混沌的我。书声琅琅,放眼望去,每个人都专心致志,这个人嘴里念出:“以春花喻雪花,写出了冬雪的洁白和美丽……”,那位嘴里又背出:“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借自然规律喻社会规律……”,这些个体的声音汇聚起来就成了汪洋大海,迸发出磅礴的气势,宛若一首荡气回肠的进行曲。这,就是奋斗的声音。
午休时分,还在睡眠状态的我被纸与笔的磨擦声叫醒,抬头,周围同学正奋笔疾书、苦心钻研。这声音刺激着我的耳膜,一直传到我的心底,鞭策着我那懈怠的灵魂。我赶紧抽出资料,拿起笔,书写未来。这窸窸窣窣的磨擦声不也是奋斗的声音吗?
体育课上,偌大的操场上我们在奔跑,世界仿佛静止一般,唯一可以聆听到的就是自己粗重的喘息声。这些喘息声谱成了一首奋进的曲子,这曲子是为体育加试而奏响。那一声声粗重的喘息,亦是奋斗的声音。
深夜,七八年级的室友已经酣然入睡,我拧亮小台灯,照出自己伏案写字的身影,书页翻动着,寻找着一个又一个知识点,将其记忆,铭刻于脑,与其它知识点汇成汪洋大海。书页翻动的“沙沙”声,也是奋斗的声音。
黑板右上角的中考倒计时已经变成52天,只剩一个多月的时间,让人骤生压迫紧张之感。步伐开始急促,吃饭开始快速,那“哒哒”的急促的脚步声,“当当”的碗筷碰撞声,还是奋斗的声音!
我们还有多少时光可以任意挥霍?对于迫在眉睫的中考,我们更应努力拼搏,才能步入理想的学府,因为用行动祈祷远比用语言更能使上帝了解。在这最后的52天里,请让耳畔回响着我们的决心,回响着我们奋斗的声音。
奋斗的人生最美丽!
【篇二:乡野】
老屋的菜地后有一片荒地,平时没什么人去,爷爷称之为乡野。
穿过高大的桦树林,便是乡野了。那是一片极净的圣地。荒草的枝叶萧萧而立,但一种声息在悄响:似是草籽的摩擦,又似是昆虫在咬噬,伫立良久倾听,却听不出什么来了,只有蝉鸣几声,除了心脏的跳动,便再无什么杂声了。一淌小池,芦苇孤高地立着,任凭“剃头挑”乱游胡跳,不为所动。芦苇本没什么洁净的颜色,却被绿水衬托得清雅素洁。用掌心抚触老树,感受到了沧桑的树皮里,年轮的故事。爷爷过来了,在田边脱下了鞋,赤脚走来,脚底那层厚厚的老茧早已不怕草根扎脚。“人说土脏,于是穿上了鞋,却不知是土嫌人脏,把地都改了模样哦!”他说。我低头,鞋底条条均匀的波浪花纹在走过来的路上留下印记,在随性而又不凌乱的乡野里显得幼稚可笑。我内心甚至愧疚起来,破坏了这里原本的极净。
和爷爷盘坐,呆呆地望着,似成了两块石头。虫鸣草寂,树叶飒飒的寂静之中,灵魂的纯净,生命最原初应有的谦卑重回心底。归来吧,归来吧,那清静安详的时空,这呼唤,唤醒了生命本来的容颜。
爷爷说,原本他儿时的家后也有这样一片乡野的,可多年前,有人开拓了那里,那一片乡野占用成了街道的一部分了。我从纯净的天地中惊醒。我们如火如荼的文明和蓝图,几乎消灭了所有乡野。我们的征服欲,好奇心,让仅存的乡野也奄奄一息。人类疯狂地拓了荒,又不知节制地开始灭荒了。回想起以前,喜鹊在老槐树上搭窝建巢,人在树底的荒草堆上用树叶吹歌。而今却只能在灰蒙的天空下听见汽车的鸣笛。什么时候还能发现这样的净土去喘息?这是人类的渴求。什么时候去护荒,什么时候会崇荒?这是对人与自然的思索。人无度地向自然索取,却愤怒于土壤越发的贫瘠,生灵无处喘息,又如何能肥沃了土壤?
人与自然,究竟该是什么样的关系?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理应报答,与万物和谐共生,这不是要文明的后退,只不过是希望节制。
乡野,自然,我深深地眷恋着你,可我不得不离开你,把你藏起来,莫让他人毁去。
【篇三:给环境一个喘息的空间】
丹麦人垂钓很特别,每去钓鱼常自觉带上一把尺子,将不够长度的小鱼放回湖中,这种行为让中国留学生很吃惊,钓鱼人的一句“这和政府没关系,我们把小鱼放回湖中,等他们长到够大了再钓上来不是更好吗?”尤令国人羞愧,看看只知索取的国人,看看我们日益恶化的环境,难道我们不该深刻反思吗?
在禁渔期违规捕捞“鱼子鱼孙”,在自然保护区猎杀珍稀的野生动物,为了降低成本而肆意排放废气废水,急于牟取眼前利益而乱砍滥伐……我们对环境贪婪地掠夺已经使得它不堪重负。
当我们沾沾自喜于征服自然的一次次“胜利”时,环境也以自己的方式报复着我们。
北京一年内连续八次遭到沙尘暴的袭击,大自然已经给我们出示了一张“黄牌”;近年来可可西里的藏羚羊锐减5万多只,这种递减速度让我们感到震惊;无锡太湖蓝藻的大面积暴发,更是再次对我们敲响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警钟,以上事实折射了我们许多人的心中根本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丹麦人那样做不是为了遵守政府规定,而是自觉的行为,是扎根于心中的“着眼未来”观念的外在表现。虽然鱼虾树木之类的资源是可再生的,目前看来一时也用不完,但若是过度攫取,那么终有一天它们有许多会灭绝,进而使生物链产生连锁反应,破坏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值得庆幸的是,遭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还有补救的余地,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这不仅是针对政府和相关部门而言,更是针对广大的平民百姓,只有人人心中都有了这种意识,才会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才会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其次,我们要完善相关法令,加大惩罚损害环境行为的力度。如果有人胆敢猎杀国家明令保护的野生动物,或者超标排放废气废水等,就要严厉处罚当事人或责任人,罚得他倾家荡产,让他得不偿失。只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就能震慑不法分子,即使他们有“贼心”,也不会有“贼胆”。
甘地说:“地球所提供的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但不足以填满每个人的欲壑。”我们不可能停止对大自然的开掘利用,但也不能只顾当下而无节制地掠夺,而应该控制欲望,遵循自然规律,谋求长远利益。
大自然虽然博大,物产虽然丰富,但它们却不是无限的,所以我们应该给环境一个喘息的空间,这样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中国梦才有希望。
【篇四:抬头望蓝天】
天是蓝的,人是暖的。蔚蓝的天空总能给予人一份宁静和舒适,给予人一份淡淡的乡愁。
六年级,对于我来说是个特别的时期,在暑假,我独自一个人跟着游学团前往新加坡。这也是我第一次出国。
出门前,母亲千叮咛万嘱咐,像世上的每一位母亲一样。我看着放在地上的行李,不禁落下了几滴泪。母亲瞄见了,拍着我的肩膀说:“你已经是个大孩子了,就当这是一次锻炼的机会。如果你真的想家了,就抬头看看蓝天,那时,可能我也和你看着同一片天。”
很快,经过一番周转,我登上飞机了。飞机翱翔在空中,穿过层层厚厚的云。我极力的看着下面的楼房,想寻找一丝熟悉的记忆。
夜静了下来,飞机悄然地降临了。我的头脑一片空白,不知走向何处,心绪早已遗留在中国。
我想起妈妈的话,眼睛望向天空。天空一片黑暗,昨日的繁星隐藏在了乌云中,显现出一片失落。
自古以来,“离别”总是人与人之间最伤感的事情。我坐上了大巴,努力地抑制自己的眼泪。不知汽车开了多久,到了酒店后,我便很快地睡着了。
次日清晨,小鸟的鸣叫声让我离开了梦境,我独坐在那儿,身旁的伙伴仍沉浸在梦乡之中。我起身站向窗旁,拿起手机给妈妈拨打了电话。“喂,儿子,怎么了?”电话那头响起了那熟悉的声音。它好像一阵突如袭来的暴雨般,刺激着我的眼泪。
妈妈好像听到了我的喘息声,耐心地跟我说:“不要想这么多,一天天的,很快就过去了,你已经是个大人了。不然,你现在看看天空,我也看看。”
我停止住了喘息,望向了天空。此时天空是蔚蓝的,几团棉花似的白云映衬着它,太阳毫无隐藏地显露着它的光辉,让人心情也好了起来。
母亲又接着说:“我这时候也看着哦,我们看的是同一片蓝天,同一个太阳,你和家里是没有分开的。
母亲的这一句话触动了我。在这以后,每次外出游玩,我总会发几张照片给妈妈,发几张蓝天的掠影给她。
在国外,虽然我日日夜夜地思念着家人,但当我每次抬头望向蓝天时,总能与她们看见同一个太阳,同一个月亮,同一片蓝天。
【篇五:开学作文】
今天星期六是我好不容易等来的周末休息。那股困劲就甭提有多大了,早上我9点钟才起床,上午我只是看了一会书,就和妈妈出去洗澡了。
到了下午,我的小侄女生病了,我和妈妈去医院看她,看到她那喘息不断的呼吸,让我感到很是心疼,她由于生病,心情很是不好,我和妈妈想着法逗她开心,但她还一直在哭闹!
等护士来了,给她输上能治喘息的液体。慢慢的,她的喘息好多了。过了一会就睡着了,妈妈趁她睡着了,准备让她雾化,医生说雾化能对她的病有缓解作用。可还没把雾化机拿出来,小侄女她就醒了,只能是让人干瞪眼。我和妈妈招呼着把她们带的东西让她们拿回去,我们就回家了。
【篇六:奔赴下一处人生——读《山河袈裟》有感】
《山河袈裟》之难得与可贵,根植于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对芸芸众生的体察入微与真挚共情,人民与美,乃是他生命中的两座神祗。
他记录了一群被时代裹挟了命运的人:潦倒落魄的下岗工人,没钱回乡的农民工,艰难抚养女儿的陪酒女,医院等待死亡的病人……谁的人生不是一本书呢?李修文用细腻的笔触描摹了一位位看似生死如蚁的人,然而,他们有血有肉,自尊且独立,浓烈而神伤,在命运的洪流之中挣扎喘息,无奈却又坚毅。正如自序所言:“人生,绝不该向此时此地投降。”
我知道,人生如白驹过隙,这世间的因缘总有了结,可我仍不愿清醒,纵然喜悲无人知,离散终有时。最后的最后,当我的脑海中闪现人生的点点滴滴之时,我愿欣慰看到,自始至终,从未投降的自己。这一处结束了,我还要赶着奔赴下一处人生。
李修文十年行者,以文字为游方袈裟,奔波于山林与小镇,寺院与片场,小旅馆与长途火车,行走在山河岁月之间,以穷愁困厄处电石火光般的人性光辉照耀生命。
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枪挑紫金冠》,一字一词拿捏得恰到好处,不失一份的刚好。伶人之命,皆由看客牵绊,过得好名满天下,却又孤苦一生,只因人称“戏子无情”,可谁又甘心如此,明知结局,却还是欲图放手一搏,将戏唱到了极致,但又有谁解其孤苦。伶人何尝不向神明控诉世人对他们的不公,可神明听不见,只留得他们自己,在白眼与恶言之间喘息。伶人的一生,一开始就定好了结局,不过做了一场真真切切的梦,但愿下一处的新我,过得幸福和乐。他们,从未向世间的冷眼与不公投降。
那些永不放弃反抗的人们,他们的眼神不会随着时间老去。
“我还要赶夜路,追赶火车,先活过那条哀鸣的狗,再回来认我的命。”李修文这一句写得极好。所谓认命,绝不代表向人生的惨淡低头,而是在反抗的过程之中,让命运接受了永不投降的自我。路很远,夜很长,我们还要走很久。
即使世界不乏冷酷绝境,也要心热眼明。踏过黑暗,曾经的那些焦虑,悲恸,那些失魂落魄,痛心疾首,最终凝聚为琥珀一般的存在,然后奔赴下一处人生。
为山河披上袈裟,为命运戴上冠冕,人生的复明复暗,大抵如此。
【篇七:那些轻松愉快的日子】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曹操说过“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李白说过“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快乐总是转瞬即逝的,但却常常刻印在记忆中,令人回味无穷,心向往之。
我怀念那些轻松愉快的日子。乘着明媚的春光,驾着春日的暖阳,随着微风,伴着花香。约上三五个小伙伴,一同前往公园,玩闹、嬉戏。婀娜的柳叶拂着清风,对着湖面欣赏着自己的美貌。成群的野鸭泛于湖中,毫不顾及湖畔的游人,只是自娱自乐。那时的我们,奔跑于花花间,玩耍于湖畔,追逐于湖心小岛。累了,便坐在草地上,懒洋洋地享受明媚的阳光,望着湖对岸的青山绿树,享受着大自然无私的馈赠。
我怀念那些轻松愉快的日子。阳光洒在球场内,映起一层金黄,几个要好的朋友并肩而来,享受锻炼的乐趣。声音渐渐嘈杂起来,击球声,脚步声混在一起,虽杂乱无章却又令人心潮澎湃。球在球场内飞来传去,腾转挪移,在几名队员的手掌间来回翻转。时而擦框而入,时而击板而出。不觉间额头上已冒出汗珠,不觉间喘息声愈加凝重。时而欢笑,时而叹息。在夕阳的余晖中,几个好友依然并肩走出球场,在金色的映衬下,几个身影美好而令人怀念。
我怀念那些轻松愉快的日子。拿一把矮椅,捧一本好书,坐在阳台里享受着阳光,陶醉于书本散发的清香。观赏着书本里活跃的几行汉字,想象着当时的金戈铁马,当时的金榜题名,当时的长亭送别,当时的明争暗斗。看着周瑜雄姿英发,火烧赤壁;看着廉颇,虽有心杀贼却尚能饭否?眺望远处,山依旧是山,水依旧是水,可心中的激荡却久久不能平复。合上书,闭上眼,回想着一个一个回合,感受着文化的魅力。
可如今,却早早没有了这些轻松愉快的日子。学业的压力已压得人无法喘息。记忆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有现实的映衬,但我相信,纵使我们身不由主,但依然需要心向往之。乐观面对生活,才能在心中有更多的轻松愉快日子。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篇八:那一次,我哭了】
一位叔叔送给了我一只小鸭,我给它取名叫“黄黄”。黄黄毛茸茸的,像一个小毛球,扁扁的嘴像被什么东西压过似的,走起路来一摇一摆,边走边“嘎嘎”地叫。
每次我出去玩时,黄黄像“跟屁虫”一样跟着我走,还“嘎嘎”地叫,似乎在说:“嘿!等等我!我要跟你一起玩。”平时,我给黄黄喂它最喜欢的食物:米,青菜……我做作业的时候,黄黄就跑过来围着我转圈圈,好像在催我赶紧做作业,做完了陪它玩。黄黄成了我家的第四个成员。
虽然我对黄黄细心照顾,但一段时间后,黄黄开始不吃不喝,而且还不停地拉肚子。妈妈每天都耐心地喂它吃药,可是还不见好转。
我抱着黄黄,让它喝水,它也不喝……我真的无计可施了,我看着它,希望它能挺过这个难关。可是黄黄在急促地喘息着,当它发出最后一声“嘎嘎”的叫声时,它的眼睛慢慢闭上了,我知道,它再也不会活过来了。顿时,强忍在心里的悲伤再也难以控制,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那一次,我哭了,伤心地哭了。黄黄,你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