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革命的作文

【篇一:观《井冈山》有感】

场内的灯光逐一熄灭,台上迎面向我们走来了两位主持人,他们满面春风,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向我们介绍此次活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目的是为了表现以毛泽东、朱德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对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并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接下来就是我们所期待的表演。

一开始是一伙穿着破烂不堪的中国革命战士,他们被国民党反动派捕获,虽然他们被囚禁在牢笼里,手脚也被拷上了铁链,但是他们的内心归属于中国共产党,这是无法被禁锢的。当国民党反动派拿着枪指着战士们的脑袋时,共产党员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保护同伴,把同伴护在自己身后,毅然决然地站在前面,用一种坚定无所畏惧的目光紧盯着敌人。

看到这里我十分紧张,生怕敌人会开枪。随后大荧幕继续上演着:一条锁链不断地拉扯,给人一种压迫感。敌人最终放下了手中的枪,我长呼一口气,真是惊心动魄。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感动,那种顽强,宁死不屈,誓死保护同伴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1929年国民反动派杀了130多名红军,而这次的屠杀使大量的人们妻离子散。场景中,一位妇女看着倒在一片血泊中的人,她先是目瞪口呆,当她看到自己的丈夫也倒在血泊之中时,她奋不顾身地跑向丈夫,然后她将丈夫的身体剧烈地摇晃着,显然她并不相信这是一个事实。然而不管她怎样拍打,丈夫都无法动弹了。她悲痛欲绝地趴在丈夫的胸膛上大哭,就在这时,她的眼前出现了一个人影,那是她的朋友,可她去拥抱那个朋友的时候,人影突然消失了。一会儿,她又在另一个方向看见了亲人,然而当她飞奔过去也消失了……

此刻的我已经潸然泪下了,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我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同时我也庆幸自己出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没有炮火,没有战争。

井冈山之战照亮革命前进的行程,铸就了伟大的井冈山之精神。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珍惜眼前的和平美好生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篇二:学习的厚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潜心创作而给我们的忠告;“读一本好书,就就像交了一位益友”是著名作家臧克家孜孜不倦学习一生得出的感悟;“知识是开启理想大门的钥匙”是高尔基在人生路上求索的结晶。现在这些名人们虽然已经被时间涤荡得无影无踪了,但是他们留下这些名句,让我们读来依然感到是在和他们进行着心灵的对话,启示着我们要增加学习的厚度,在学习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要增加学习的厚度,就不要抱怨学习的压抑,要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古希腊的著名学者苏格拉底知识渊博,擅长辩论,他不同意当时智者学派的观点。他每天在大街上、市场里或朋友家里,以提问和交谈的方式,计论各类问题,乐此不疲,到最后,他被雅典陪审法庭判处死刑,但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与别人谈论自已的学术,并为这感到高兴和自豪。苏格拉底较之碌碌无为空活之辈,其学习的厚度岂止厚百倍?!

要增加学习的厚度,就要敢于面对困难,向认定的目标前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毛泽东对未来的殷切期盼。在烽火连天的年代,中国人民苦不堪言,温饱都难于保证,然而,毛泽东却依然选择用读书来丰富他的头脑,他的一生中读过多少本书,也许连他自已也不知道。正是毛泽东善于广博地学习,博古通今,在中国革命最紧要的关头,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活动,才使得中国革命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

要增强学习的厚度,就要敢于憧憬未来,敢于挑战自我。蔡伟作为三轮车夫,因为生活所迫,他没有上过几天学,但他非常热爱古文。他推三轮车的收入不高,仅仅只能解决温饱问题,但为了购买解释古文的书籍,他坚持啃馒头,吃咸菜。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考上复旦大学,并获得了博士学位。

学习是苦涩的,学习又是快乐的。要想增加学习的厚度,就必须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憧憬未来,挑战自我!

【篇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看不到,而别人的幸福却很耀眼。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对自己不合适。更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是自己的坟墓。

最好的并一定适合自己,人生的目标应切合实际,美好是相对的,追求淡泊宁静的人生境界。

桌面上摆着一道尚未完成的数学题,我们也许会发现有许多种方法解决它,但每种方法都各有千秋。有的同学执起笔来可能会尝试几种解法,反而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有的则干脆信手拈来一种方法提笔就做。可我们怎么不想想:有没有最适合的方法呢!

的确,繁杂的事物总会有多种解决方法,但最好的应该是唯一的,没有一把尺子可以为所有人共同认可来衡量万物。人各有志趣,人各有长短,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适合自己的天空中,我们才可以把翅膀张开到最大限度,飞到最高的高度。

马克·吐温在成为知名作家之前曾立志做一名商人,像当时的成功商人一样“腰缠万贯”,但他先后两次惨败,债务很多。最终,他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天赋在于为学创作,经商并不适合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好的天空,都不同的长处短处。试想让余秋雨打篮球,让科比搞文学创作,其结果可想而知。

当一个崭新的事物——马克思主义的光芒,穿过重重黑暗的迷雾昭示中国,毛泽东备感兴奋,但他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奉为神灵……他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认为这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是适合中国革命的道路。于是毛泽东选择了这条救国之道,并在大道上迈出了坚定的步伐。终于,这种大智慧成为了一把劈山利斧,劈开了阻碍革命发展的屏障,中国革命一改徘徊不前的局面,从此波澜壮阔,一发不可收。

没有绝对的纯金,只有百分比更大的含金的混合物;没有纯硅,科学家竭力提纯了几十年仍是枉然。虽然如此,但人类却使它们的纯度在不断地提升。

没有最好,人人各有不同的眼光,怀藏着不同的天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

【篇四:高中研学旅行】

当我们还处于孩提时代,握着对自己而言厚重而宽大的语文书时,我还记得,那书的扉页上,写着一句家喻户晓的八个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样的心情于当时的我而言,是陌生,是不解,更是好奇。于是在多年后的今天,我终于如古时文人墨客般走上了游学的旅程。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政策执行的总会落后沿海地区的云南省,我们如枯木逢春般的迎来了让整个年级,学校,甚至省教育局都为之震动的消息——研学旅行。正如出发前年级组长强调的一般,这是我们的第一次,更是云南省的第一次。于是在学校领导的精心准备,各方组织的积极配合下,迎着日出的第一缕晨光,我们踏出了研学旅行的第一步。

坐上高铁,日出的阳光毫无保留的将它的火种奉献给大地,给窗外的山丘笼上了一层金色的面纱,浮动着光影,就像是梦境,下秒就将振翅而飞。所有的旅程都起于窗外陌生而绝美的风景,也都终止于眼前熟悉而被忽略的色彩。太阳逐渐升起,天际间越来越亮,云中被光这样锋利的利刃隔开了口子,大片大片的光柱泄出,就像是多年前的寒冷的夜晚,老一辈革命家们在深夜的娄山关看到的渺茫却仍有光明的前景。

娄山关,苍山如海,晨光熹微,密林掩映着的是险要的关塞,几门铜制的大炮和几十个早已消散在苍茫历史中的战士身影。那是几十个铜人,也是付出鲜血的无数的年轻的生命,战火烧过的娄山关此刻苍翠欲滴,高达的树木与低矮的灌木共同生长在这满目疮痍的土地上,白净的天空像是有人刚刚放出了能够包裹寰宇的白鸽。

遵义,一个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不凡的名字,一个对于中国人民而言不可磨灭的名字,终于在新一代年轻人的心中留下了它红色的倩影。它是纪念馆外带着和平的香气的热风,是被所有评论家高歌赞美,加以肯定的一处地方。在那个破旧的小屋中,我看见中国革命的炙热的火种,被他们用心脏包裹。

习水,就像是上天都希望贵州成为一个红色旅游大省一般,连它裸露的岩石都是或暗淡或鲜艳的浅红,从至高出坠落的泉水冲击着底下的岩石却是反常的安静与祥和,细雨氤氲间,似乎能够看见神明的低语,水雾自然的环抱着山体,像是月光。

踏上归途,看着斜阳如来时般将它的火种一一收回,灿金的光芒普照的地面泛起树木形成的波浪,就像海洋。白色的高铁穿梭其间,像是汪洋大海中横冲直撞的快艇。可它载着多少人心中的希望,行走在未知的路上。就像数年前的傍晚,在中国革命前路迷惘的时候,他们心中的路,打破了一路上模糊的风景。

生于栽满橄榄树的花园的我们自然不必向死而生,可心中通往光芒的路,从无坦途,也需始终行走。

【篇五:勿要盲从】

所谓盲从,就是不问是非的附和别人,盲目随从。说的通俗一些,就是别人干什么,你也干什么,没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人云亦云。

盲从的危害很大,小则会使自己受到损失,甚至是丢掉性命;大则会使国家衰败,甚至是走向灭亡。

太平公主正是由于盲从政治暗流,而丢掉了性命;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正是由于盲从前苏联的社会制度与模式,才走向了衰败的道路;王明正是由于盲从死打硬拼的策略,才使红军遭受了巨大的创伤,中国革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可见,生搬硬套,盲目随从,不仅害了自己,而且会害了国家。因此,盲从实在是要不得,我们应勿要盲从。

改革开放后,我们的国家敞开了大门。多彩的世界,会使我们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摆在我们面前的有好有坏,这就要求我们仔细分辨,不能盲从,不能全盘地接收。

遗憾的是,时下一些歌手盲目随从,流行歌曲充斥歌坛,有的甚至失去最本质的东西。同时,一些编剧也盲目迎合部分观众的心理,随意改编名著,使名著遭受到了莫大的亵渎。盲从使得人们的精神世界遭到了践踏,尤其是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少年受到了伤害。为此,面对形形色色的世界,我们要擦亮眼睛,辨明是非,要坚持正确的方向,不要使自己置身于盲从之中,却全然不知。

大家知道,毛泽东同志正是勿要了盲从,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才把中国革命引领到了正确的航向,从而使中国革命走向成功;邓小平同志正是勿要了盲从,摸索出了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路子,才使得改革开放的中国迅速强大起来,成为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发展中国家;也正是由于不盲从,我们中国的神州飞船一个接一个的飞向了蓝天。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不要盲从。尤其是在做作业时,要善于独立思考,不能看到别人写出的答案与自己的不同,就盲目的改了自己的答案,殊不知,自己的答案才是正确的,由于盲从别人,会使自己失去了信心和决心。

这样看来,我们勿要盲从,从本身实际出发,坚持自己的观点和志向。这样,我们无论干什么,就会产生动力,就会增加成功的希望。

热门推荐
1再见梧桐叶
2我的弟弟
3不期而遇
4老人美丽的背影
5我眼中的秋天
6那一次留言
7那就是我
8感恩老师
9浅淡心理健康
10爱吃醋的妈妈
11守信的重要
12记忆里的童年
13温暖的旅程
14生活因细微而精彩
15扬州作文
16青春作文
17家是温馨的港湾
18吃货的天堂
19大自然的变化
20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中国
21有趣的小实验
22校园的早晨
23螃蟹
24家乡的竹
25阳光与你同在
26成长路上,有妈真好
27妈妈有你真好
28书包里的争吵
29吹糖人儿
30听讲座有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