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学琴】
在应付紧张的学业同时,我喜欢参加各种健康有趣的课外活动。如美术、制作、下棋等。不但掌握一门新技能,还从中领悟不少道理。
以音乐为例。我想通过开发音乐智能来培养优秀的整体素质。因此,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学琴培训班。这是出自“熟悉并产生兴趣”。完全抱着“尝试一下”的态度。
刚开始感觉还是蛮好的,简简单单的指法练习与基础乐理,成功喜悦感一直伴随着左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布置曲目的难度开始加深,我开始感到学琴有点儿吃力:一首简单曲子,弹一个星期也不会。望着一个个比我小的朋友,手指如行云流水般顺畅,心里很不是滋味。有时候,勉强地坐在钢琴前,没精打采地弹着。甚至有放弃的想法。自信心受挫,学琴兴趣大大地减低。
有一天,我从图书馆借来了《爱因斯坦传》一书。爱因斯坦能从专利局一个小职员成为科学史上最著名的科学家,其过程的艰辛与坎坷是难以想像的。纵观古今中外名人,无不是在逆境中成长的苦难天才。一点小小的困难,能把我吓退吗?绝不!我要重燃自信!此外,我的父母也不断鼓励我,引导我,激发学习斗志,唤起努力奋斗的愿望,使我更有勇气面对那富有挑战的困难。
我开始实施“扭转现状”计划:每天都能确保有一个小时的练琴时间;也放弃了“五一”黄金周的休闲时间;观看电视中的交响乐演出,提高欣赏能力。“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现在已能弹《四小天鹅》、《小步舞曲》、《瑶族长鼓舞》、《天真烂漫》等名曲。此外,我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有了提高,还发现了几点音乐的小规律,这对于刚刚入门的我带来了多么大的快乐啊!
“坚持不懈、迎难而上、学会创新。”是我在学琴路上的最好总结。
但我不会自满,把学琴带来的人生启迪,转移到生活学习中的新挑战上,争取成为造福于社会的人。
【篇二:探索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河】
历史的长河中,分离出一条支脉,叫做探索。人类在这条河上渐行渐远,沿途的美景数不胜数。
从人类出现开始,通过探索尝试两足直立行走,解放双手。再由双手学习使用工具,在恶劣的条件下生存了下来,逐渐走向食物链的顶端。
在十八世纪,出现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得那棵富有传奇色彩的苹果树吧,因为那刚好砸到他的苹果,得来了一个伟大的结论:万有引力。并在他对自然的探索下建立了诸多力学体系,及其数学理论。成为经典物理的奠基人,他也因此影响着接着的好几百年的物理研究。
再后来,本在一家小专利局的小职员——爱因斯坦,在他生命的一年内,源于对生活的探索,他发表了一篇伟大的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即狭义相对论的提出,从此之后他开始在物理学界的地位逐步提升,同时也完善他的相对论,不久,这个体系也相对成熟了起来,成为了物理届中的一根顶梁柱。
而他的对手——量子物理,却有着坎坷的发展史。普朗克提出量子的概念,标志着量子物理的诞生。但人们对量子物理看法各异,因为人们认为它从动摇了物理的根基。因为它,波尔和爱因斯坦进行多次“大战”;薛定谔提出那只既死又活的猫。而霍金在对宇宙的探索下,再次肯定了量子物理的存在,但它仍有诸多不足。而这份探索,引领人类继续向前。目前,又提出超弘理论,但因为技术原因,不能验证它的真伪,但人类终究会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到了近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很多的领域提供了方便。从手机的发明,推广,曾经的梦想变为了现实。再到电子设备的微小化,在前人的经验下,我们跟进并创新。
随着对世界的探索,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并从中受益。
探索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我们已经顺着它漂流了很远,但前路仍旧无穷无尽,因为探索永远没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