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身许国的作文

【篇一:读《红星闪闪照我心》有感】

暗暗月光之下,当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捧起这本《红星闪闪照我心》书时,我仿佛像一位心理咨询师,走进了这本书中每位抗日英雄的内心深处,听到了他们的心声,看到了他们那一颗颗爱国的赤诚之心在不停地跳动着;我又仿佛吃了一顿精神的大餐……

这本书是由65封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家信构成的,书中的每一封信,信中的每一句话都让我潸然泪下,这些伟大的抗日英雄实在是太英勇无畏了!他们身上那种似钢铁般的意志力实在让我无语言表了!有勇往直前的汪裕先,有以身许国的的刘伯坚,有清正廉明的彭雪枫……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以身许国的刘伯坚。

刘伯坚,他从小刻苦学习,长大后,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红五军团。有一年,他在与日军作战过程中身负重伤,然后不幸被俘获。因此,在狱中写下了这封令我热泪盈眶的家信。信中,他讲了一句经典的不能再经典的话语:“弟子随时准备牺牲,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这句话说得多好呀!这时的我仿佛看到了心狠手辣的刽子手将刘伯坚用麻绳捆绑在十字架上,左手持皮鞭,右手握着狼牙棒,对他一顿严刑拷打,只见刘英雄的身上到处都是血迹斑斑、伤痕累累,就在这时,刘英雄英勇就义,时年仅40岁。

顿时,这时我想起了那些贪生怕死的狗汉奸,那些没有血肉、没有骨气的卖国贼,那些一见到日军就为日军鞍前马后的狗叛徒,他们身上要是有刘英雄身上那种不怕牺牲的精神就好了!

刘伯坚他的毅力太强大了,我要是和刘伯坚相比,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啊!去年暑假,我决定每天练一个小时的瑜伽,来减身上的肥肉。可是每到劈叉的时候,没劈下来就开始“啊啊”大叫起来,然后就放弃练习。现在想起来,真恨当时的我有个软骨头,一身的软筋,一点痛都不能有,简直不就是一个一文不值的大废人吗?以后我一定要继续练习,再痛也不怕。

时光飞逝,这些革命英雄已去逝多年,可他们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望着随风飘扬的国旗,望着胸前鲜红的红领巾,我想对你们说:“革命英雄们,虽然我不能向你们一样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但我一定会学习你们身上坚强不屈的本领,长大为祖国作贡献!”

【篇二:如果方向错了,那么前进就是倒退】

下了几天的雨,却没有放晴的趋势,黑云黑压压的遮住了天空。我独自坐在桌前,眼睛直直的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帘。

突然,一个人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在短短二十分钟内,他不停地在马路两旁徘徊。路边林立的商店里都能看见他的身影,手上的手机也没有半刻离手,我不知道他脸上的液滴是雨水还是汗水。最后,像是听天由命般抛了一枚硬币,他气愤而无奈地扬长而去。坐在窗前的我微微一笑却又开始陷入迷惘。

我随手拿了一本书,翻了翻,正好翻到王昭君出塞的故事。想到出塞,就会想到沙漠。一说起沙漠,那必然迎面扑来萧瑟,荒凉,思乡,迷惘等修饰语。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沙漠是多么的执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正是对沙漠真实的写照。黄沙茫茫,只有几支枯枝挂在沙漠上。白天温度高,晚上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早穿棉袄午穿沙,围着火炉吃西瓜”。不正是如此吗?沙漠上又极度缺水,有时流沙也来凑热闹,特别容易迷路。王昭君也从未放弃过去和亲的决心。尽管沙漠的环境如此恶劣,即使没有另人闻风丧胆,也会令人望而生畏。她栖身沙漠,远嫁匈奴,为了人们的幸福,国家的幸福而奉献自己,人生的方向是何其高贵。

李白宁愿抛弃荣华富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追求自由的个性,傲岸的性格,对于权贵的鄙弃,高擎自由的方向。屈原“虽九死而犹未悔”。当楚国沦亡时,选择与国家同生共死,只为以身许国。徐志摩一生执着的追求着“纯粹的爱与理想”最后与36岁生命盛年之际而殒命。

南辕北辙亦是如此。这个故事我们并不陌生,记得路人问过的一句话“你不是要去往北地吗?怎么反而往南边而去呢?”可这个人却说“我有钱,无论向北还是向南都会到达。”读完之后,唏嘘不已,“有钱任性”。可是他的目标与行动皆然相反,他走得越远越不可能到达目的地。

我走在路边簌簌飘零的落叶掉落在我的手心,落叶上那曲折的纹路从叶柄延向叶顶叶身。捡起另几片落叶,竟发现其纹路大同小异,大树将它自由腾飞的方向,寄托于叶子之上,随风飘扬。在这一刻,我似乎明白了那曾令我迷惘的东西——方向。

方向如风,柳树因为有了风拂才会飘逸;方向如水,河流有了水才会奔腾不息;方向如鸟如花,春天因为有了花鸟才会春意盎然……

窗外的雨停了,我打开门去寻找那雨的方向。

【篇三:不一样的风景】

宋朝是继唐朝之后的第一个繁荣朝代,也是中国古代史上少有的统一鼎盛朝代。而在这个背景下,南宋的国家危亡成为宋朝的“黑历史”。俗语道:“国家不幸诗家兴”。在这个“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国家中,涌现了大量词人,而他,就是这场乱世的一道不一样的风景。

他是文天祥。

这一年,元朝派大将出关,打算一举歼灭南宋,他听到消息后,拿出自己的家产,四处招兵买马,组成义军,抗元救国。有人说:“元军那么多,你这一点人怎么抵挡?岂不是羊入虎口?”文天祥说:“国家有难而无人解救,是我最心痛的事。我的力量虽单薄,也要为国尽力呀!”后来南宋统治者降了元,而他仍然坚持抗战,他主张“君降臣不降”。他对大家说:“救国如救父母。父母有病,即使是难以医治,儿子还是要全力抢救啊!”

天妒英才,命运竟如此愚弄他。兵败被俘,忽必烈赏其才,曾多次劝诫,但他坚决不肯投降,并用性命写下流传千古的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中国诗歌史上最震撼人心的句子,是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文天祥不但是一个爱国者,还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看到了大宋王朝内部的腐化,看到了统治者内心的恐惧,所以他积极要求改革。他批判宋朝“守内虚外”的政策,要求加强边塞防御能力。这期间有很多反对他的人。有人也悄悄问过他:“难道你不怕遭他们陷害么?”他义正言辞地说:“我早已以身许国,死又何惧?”这是何等的大气,何等的视死如归!

文山先生,你心中充满了爱国之志,死,何可惧哉!身陷囹圄,你说:“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你的正气,你的万丈豪情,在我的心中树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我文天祥本无所长,唯有一片孤忠罢了。”你本是一介书生,却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成了一个手握雄兵的统师。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你自卖家产,组织义军,举起抗元的鼓号;战败被俘后,你义正辞严,痛斥汉奸和逆贼,并誓死不变气节,终于慷慨殉国。

如果可以,我愿为你鼓掌,为你喝彩——你就是大宋王朝,是中国诗歌史上最不一样的风景!

【篇四:致敬英雄作文】

昨日,暖流流淌;今日,春风料峭。清晨,一篇有关戍边战士的新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题目上写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8个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点开链接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不幸的消息。

原来,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没有树,没有草,只有凛冽的寒风和白茫茫的一片。在一条加勒万河谷里,一群外军非法越界,挑战我们中国的底线。队长祁发宝率先进行阻拦,进行谈判,可外军根本不听,用武力作为回答。最后以不幸的结果做结局。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战斗英雄陈祥榕留下的'这句话:“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谁能想到,这响亮的战斗口号是出自年仅19岁的陈祥榕战士。他说:“使命所系,义不容辞。”他的英雄勇敢无畏,只因责任在肩。赤胆忠诚,皆为祖国,一个英雄的集体,一个生与死的故事,一段以身许国的壮举,写满了这位军人的勇毅、担当、忠诚与荣耀。

看到这儿,我不由得想起王昌龄笔下的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中国边土的战士还在,就不会让敌人的武器越过中国的领土!

见证着英雄官兵赤胆忠诚的加勒万河谷,山河如故,平静安宁。一块崖壁上,8个大字遒劲有力——“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这是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是炎黄子孙坚不可摧的丰碑。英雄从未走远精神薪火相传,让我们向为祖国心甘情愿抛头颅、洒热血,毫不犹豫捐身躯、照汗青的英雄致敬!

【篇五:致敬英雄作文】

“雪山回荡英雄气,风雪边关写忠诚”。就在十个月前,五位战士在边境战争中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每一寸国土,一人身受重伤,另外四个壮烈牺牲,守住了祖国的疆土,他们用血性,胆魄与勇气书写了新时代军人忠诚爱国,保卫祖国的时代赞歌,他们是新时代的戍边英雄,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最值得怀念的人。

国之大者,其流浩荡。侠之大者,万古流芳。和平来之不易,每一位英雄烈士都值得敬佩,更值得学习,四位英雄虽然已经离去,但他们的精神永存。

“英雄勇敢无畏,只因责任过肩”。我们要学习戍边英雄“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爱国精神。我们应该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为国争光。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始终保持着强烈的责任心,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英雄甘洒热泪,只因心中有爱”。我们还要学习戍边英雄扎根边疆,以身许国的爱国奉献精神。在祖国边境,更有一代代的边防官兵以“决不把领土守小了,决不把主权守丢了”的铮铮誓言,一直在边境守护着祖国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安宁。

我们中国自古就有埋头若干的大禹,拼命硬干的岳飞,为民请命的海瑞,舍身求法的康有为。他们都是为国献的人,面对眼前的苦难他们不屈不挠,心里总想着祖国的江山。戍边战士也一样,以天下为己任,一心只想着保护国家,守护国家。

让我们向我们的戍边英雄致敬!向每一位戍边英雄致敬!人民英雄永不垂朽!

【篇六:少年梦】

星斗满天,皓月朗照神州大地。是夜,我梦见了我的祖国——中国

我梦见了中国,科技的曙光源于这里,四大发明震撼古今。

蔡氏少年梦想中国人都能用上洁白无瑕的纸张,他闭门绝宾,暴体田野,终得“蔡侯纸”。文化以其为载体促进着中国的繁荣和进步。毕氏少年梦想中国人都能读上精妙绝伦的书,他韦编三绝,废寝忘食,终得活字印刷术。为我国文化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火药、指南针亦是凝聚了中国少年的梦想而诞生的。我梦见了他们,一群胸怀大志的中国少年。祖国梦见了他们,中国少年的科技梦成就了中华五千年的辉煌。

我梦见了中国,人性的光芒源于这里,中华美德源远流长。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以身许国;“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精忠报国;“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以身殉国;他们悲壮的故事是中华传统美德中最闪耀的部分,爱国是每个中国少年最初的梦想,它流淌在每个中国少年的血液里。我们梦见了他们,一群义薄云天的中国少年。祖国梦见了他们,中国少年的人性梦成就了中华五千年的美德。

我又梦见了中国,充满希望的未来源于这里。蔡伦、毕升、文天祥,他们都是老一代的中国少年,而今的我们才是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新中国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奥数、英语、文言文我们样样精通,科技、经济、政治我们涉猎广泛。清晨,教室里传出的是我们朗朗的读书声;课间,操场上来回穿梭的是我们矫健的身姿;夜晚,实验室里映入眼帘的是我们挑灯夜战的灯光。因为我们是中国的希望。

少年强则国强。遭受过地震、雪灾、瘟疫、泥石流的我们并没有畏惧过灾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个中国少年的身后是千千万万的中国少年。我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因为我们是中国的希望。

是夜,我梦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不仅仅只是我一个人的梦,这是中国少年的梦。一个梦亦是一种责任,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梦,中国梦!

【篇七:同一种力量】

窗外,雨潺潺,滂沱的大雨似带有一种无尽的力量,在广袤的大地上发挥无穷的威力。

正是这场提前到来的梅雨,让全国二十余个省市发生洪灾,纷纷告急。

身处长江中下游的江西省更是身处这场灾难的中心。

这一切令人疑惑: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灾难,又需要一种怎样的力量才能战胜这一切?

这样的灾厄令人回想起新冠疫情,它们是同样的危险与艰难,但它们都必须战胜或者克服。

在疫情肆虐的日子里,发生过太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其中最令人感动的是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事迹。他已然是五十三岁的中年人了,但他仍像一个青年一样,每天高强度地工作整整十六个小时,每天奔波于会议室和重症监护室之间,尽管他知道自己身患渐冻症,仅仅只有八年寿命了,但他知道国家需要他的工作,疫情的扼制同样需要他的工作,所以他才会这样的努力。

在疫情爆发时,中央一纸命令,一座六百万人的城市武汉封城,在七十六天封城的日子里,一省帮一市,各方医疗队近乎是赶着到来,但各省的“散装部队”仍是不计其数。当时正是疫情最肆虐,最危险的时候,但他们仍是这样的不顾一切,只为了疫情的控制和国家的安宁。

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又是一种怎样的力量?

这是一种以身许国、为国捐躯的精神和由此所带来的力量。

由此,再对比到洪灾,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洪水如此猖獗、肆虐的情况下,还是有人挺身而出。

就在七月十四日的下午,身处洪灾中心的江西赣州的临江堤坝为洪水所冲毁,形势岌岌可危。

在这时,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挺身而出。

在他们出发时,洪水几乎漫延到了膝盖。但他们一往无前,只见他们背负沙袋,以近乎急行军的速度奔向江边。

洪水上涨得越来越快,漫延到了腰际,他们深知任务的危险与艰难,但他们更清楚的是:洪水不退,百姓不宁,国家不安。

在这其中,有一个身影的名字叫张震,他是极平凡的战士,却也是那个最不平凡的战士。在洪水肆虐的现场,只见他身背着百斤重的麻袋,行动如飞,仿佛不知疲倦。尽管洪水上涨很快,行动也很困难,但他怀着一个埋藏于内心深处的秘密:1998年发生大洪水他也是在这样洪水及腰的环境下,不同的是那年他是被保护,而现在他要保护别人。只见他的鬓角尽是汗珠,他的眼中也尽是数日驰援,每日高强度工作所留下的痕迹。他的军衔仅是中士,但他代表了千千万万的抗洪人员,他,就是抗洪救灾人员的榜样。

洪水退却了,就在洪水几乎上涨到脖颈的时候,那场与洪水的战争胜利了。

此战,与武警战士同往的还有更多的基层干部,他们同样有被围困于漫漫洪水中的家人,但是他们优先救的却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平江县余坪村的贺湛辉书记,在洪水泛滥的时候,他给二十五岁的女儿打了电话,告诉她,如果爸爸在救灾时死了,不要悲伤,因为我在那时一定已经救了很多人了。打完电话,他就投入了抗洪的第一线,在齐膝深的江水他一个人就救出了三十七个被困民众,在救完群众后,他也累倒在地。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就如此以一人力,将乾坤挽回。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这不是战时,但他们仍在报国,就凭借他们以身许国、一往无前的精神、信念,更凭借他们由此所产生的力量。

在国难当头,白衣天使不畏疫情肆虐,以身许国;人民子弟兵不惧洪水泛滥,以身报国,基层干部不畏生死抉择,一往无前。他们用血肉和精神守护了我们,守护了家园,守护了国家,正应了那句话:“未惜头颅兴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岁月静好,来自于他们;太平安宁,来自于他们。

以身许国,一往无前,是他们的精神和力量,更是中国的精神与力量。有他们,抗疫必胜;有他们,抗洪必胜;有他们的同一种力量,中国必胜。

热门推荐
1词韵绕梁味浓情更浓
2难忘恩师
3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4教养的味道
5军训日记
6描写石头的作文
7别样的考试作文
8我的新老师
9接受
10同桌印象
11我身边的好老师
12嘱托
13状物作文
14碎片的记忆
15种糖果
16家乡的井
17成长中的脚印
18换个地方跑操
19我的读书故事
20魔术厨房
21我们班的活雷锋作文
22游小南海
23可爱的小仓鼠
24虫鸣
25亲爱的少年
26这样的我
27我们的新校园
28残芳
29狐狸医生
30我爱我家乡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