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航道的作文

【篇一:高中畅想】

我轻轻地轻轻的掀开被时间埋没的黄叶,里面藏匿着无数的来时留下的脚印。回忆就像闪电般一幕幕地闪过。只是这么一瞬间的感觉,而我自己却早已踏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或是说一种神秘的高中生活。

于是,我开始寻觅真正的高中生活的影子。或许,高中的生活就像一片海洋,无边无际,根本就没有一条相同的航道。我们必须为自己创造一条航道,在指航灯的帮助下前进。我们进入高中,为的是将来大学梦。大学骄子于高中的一切是不可分离的。如果我们有了方向,有了动力,如果我们付出过辛勤的汗水,如果我们把握了时间的钥匙,那么,大学的学府还会遥远吗?

或许,高中是一场接力赛。单是独自的一个人,怎么可能走进这个赛场呢?若没有了其他的同学与你一起去拼,一起去搏,这样的生活与人烟稀少的荒漠生活又有何区别呢?我们只有站在一起,心靠在一起,团结一致,我们才有可能走完高中这一次旅行,赢得这一场接力赛。

或许,高中的生活仿如一次刺激的,扣人心弦的活动。这时,我们需要的是勇气,我们需要的是活力与信心,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坚定不捶的意志。这么紧张的时间里,我们学会了欣赏,我们懂得了震撼,我们拥有了非凡的体验。这样的高中生活真是充满了艰难,却又充满的乐趣。若是如此,难道我们不应走进这一种生活吗?

或许……

太多太多的或许,让我们在将来的高中生活里见证。现在,高中的生活已掀开了第一页,精彩的内容正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这群曾经不知何为生活的幼稚童,亦没有感受过澎湃的心海在驿动的天真童,当然也曾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留下只是一片无痕的苍白。

但时间已为我们洗涤了那一些幼稚的思想与行为,让我们站在了成熟的边缘。往后的日子便由我们自己去闯,又我们跨进成熟的区域。

让我们带着成熟的种子,让我们插起一双翅膀,在高中的天空里展示我们最矫健的身势,种下最美丽的种子,待将来,我们可以收获最丰硕的果实,也可以为自己为彼此留下最美的一幕。

【篇二:老师心中那盏灯】

你可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多么朴实的八个字,是对老师最准确的评价。虽然他们与大多数人一样,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工作着,但他们却有着天空、大地、海洋一样广阔的胸襟,因为他们心中永远点燃一盏灯,那就是:“用爱播撒着希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也正是他们对教育事业无言的承诺。为了那无言的承诺,老师们日夜兼程,无怨无悔。

“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粉笔划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汗滴……”教书育人的选择,老师们从不离弃!永远用自己的双手默默耕耘,永远用自己的双手在航道上为我们点燃那盏灯,你可知他们背后的挥汗如雨,你可知他们背后的苦痛酸辛!

正因为如此,所以老师们一直被人敬爱。早在1937年初,党中央由保安迁到延安,适逢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60大寿,毛泽东草席未暧,就发起为徐老祝寿的活动。1月31日晚,毛泽东整整工作了一个通宵,2月1日黎明,警卫员见他一夜没合眼,又一次来请他休息,他说:“我顾不上休息约,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是我的老师,也是大家的老师徐特立的寿辰!我还要写贺词呢!”说着,他提笔写了封长信。信中,他热情地颂扬了徐特立“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革命精神和道德情操。日理万机的温家宝总理饱含深情,给中国地质大学中科院院士杨遵仪100岁祝寿会寄去贺信,真令我们感动不已,国家领导们尚且如此敬重他们的老师,更何况我们呢?

芸芸众生,谁可以将谁遗忘,而老师从来就不会,因为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老师的感情:你给了我整片的星空,好让我自由地去来,你给了我一盏知识的明灯,为我照亮了前方的道路,我知道,我享有的是一份博大的爱。

在我们的国家中,教师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光荣使命;老师像红烛一样燃烧自己,用毕生心血培育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老师,您不是演员,却吸引着学生们饥渴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歌曲;您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我们的灵魂,让梦想在我们心中激荡。

加减乘除,算不尽您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乐器铿锵,奏不完对您的赞美!您用知识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清泉,润育我们情操的美果。用尽三江五湖之水,也写不完我们龙湖实验中学全体同学对全体老师的感恩之情。

假如有一天,我们能搏击长空,那是您给了我们腾飞的翅膀;假如有一天,我们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假如有一天,我们也能成为您,那是您给了我们智慧的源泉。若干年以后,如果我们能自豪的说:“我的中学时代很美丽!”那是因为您让我们的双眼寻找到水源,让我们的心灵呼唤着蓝天,让我们的双手拥抱了梦想。敬爱的老师,忘不了您春风般的话语,荡涤了我心灵上的尘埃,忘不了您东风般的叮咛,鼓起我前进的勇气。

三尺讲台方寸有限,却承载着您的崇高理想和辉煌的业绩!您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看这遍地绽放的鲜花,哪一朵没有您的心血,哪一朵没有您的辛劳!您是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帜,是我们心中荡起爱的波涛。“清海设帐启幼蒙,博文高韵坐春风。”为师者,父母也。有人说,师恩如山,因为高山巍峨,使人崇敬。我还要说,师恩似海,因为大海浩瀚,无法估量。天涯有海角,师恩无穷期。诚挚的感恩将献给您——永远用自己的双手在航道上为我们点燃那盏灯的敬爱的老师!

我们在校的每一位学生都应铭记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在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的校园里,珍惜时光,发奋读书,用满载而归的航船回报永远为我们点燃的那一盏灯。

【篇三:不是我们不想】

站在高中的起跑线上,一声令下,这场长跑比赛已开始。

暮然回首,十六个春秋冬夏已悄然而过。在家长的眼中,我们在慢慢成熟,学会了体贴,学会了沉默;在老师的眼中,我们在渐渐成长,学会了做人,懂得了人生;在小孩子的眼中,我们在日日长大,不再疯狂,不再打闹……而在我们眼中,我们那灿烂的笑容已慢慢变得勉强,我们心中的压力在渐渐积少成多,我们的心情也是那样捉摸不透……

不是我们不想拥有一个笑的理由,只是眼前的一切让我们无从笑起,即使偶尔的几次笑,也笑得那么勉强,多想再次拥有那天真无邪的笑,哪怕只有一次。可生活偏偏给我们准备了那么多伤心的理由,而让我们千方百计地找不到一个笑的理由。

不是我们不想轻轻松松地生活,只是现实太残酷,正如歌中所唱:“生活中有太多的琐事,烦心,寂莫的快要缺氧气了……”我们也曾尝试过让自已放松,但在人生这条航道上,我们要生活得精彩,就必须学习,生活中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学,必须学,我们学都来不及,谈何放松自已呢?我们要成功,就必须有压力。

不是我们不想给自已的心情放个假,毕竟心情这东西挺重要的,只是在我们的周围除了甜美,还有酸辣,人与人的关系太复杂,学习中的失败必不可少,生活中的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体验,如此看来心情怎能不令人捉摸不透呢?

十六七岁,正处于花季、雨季的我们,何尝不想拥有一片自已的蓝天;何尝不想做一个快乐的自我;何尝不想……

只因激烈的比赛已开始,我们的梦在前方,为了得到更多,我们必然要失去许多!

【篇四:日出】

早晨,我从睡梦中醒来,外面还是漆黑一片。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站在窗旁,想要欣赏一下日出时的美景。

天色渐渐亮起来了,没有了刚才那般黑暗,天边出现了深蓝色,但还是让人感觉朦胧。不久,东边与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亮光,宛如一帘银纱装点于浅蓝色的天际。这点亮光正缓缓地向上蠕动,亮光越来越大,越大越白,仿佛一颗硕大的水晶钻石,在淡蓝色天空的衬托下闪闪发光。

渐渐地,太阳露出了一个小脑袋!在山顶上,伸出头来,轻轻的上升,生怕惊醒了正在熟睡的万物。她小心地从山后走出来,露出了大半个身子,红彤彤的,将身边的云霞都染成了淡红色。它上半身已经显露出来,下半身还躲在山后,呈现出半圆的形状。在太阳周围还镶嵌着一道金边,把太阳装扮得格外耀眼。太阳慢慢地升起来了,像一颗炽热的火球,天空又被涂上了玫瑰红。它的外层是橘黄色,中间是淡红色,日心又是亮白的,让人看了就顿生奇幻之感。

忽然,从远处飘来一朵云霞,太阳似乎又害羞了起来,用云霞来遮住自己那羞红的脸颊,多可爱呀!从云团的缝隙中,射出了几道光柱,金灿灿的,这难道不是太阳的手吗?它将云团慢慢拨开,太阳清秀俊俏的脸庞又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时的太阳已经完全跳出山头,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天空被照得十分明亮。我想,这每一个日出都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而每到这个时候便标志着人生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小步。我在思考,这早晨像什么呢?难道不像人生航道上的一只小船吗?永远那样执着那样充满动力,在人生的航道上永远向前,向前!

在我的思考中,太阳变得更亮了,阳光洒在大地上,到处一片金灿灿的阳光照在窗户上,折射出刺眼的光芒。太阳升起来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篇五:在读书的航道中成才】

我手执一卷,品味名人们的故事。看着他们驾驶着生命之船,扬起自信的风帆,在读书的航道中成才,驶向那成功的彼岸。

梦回西汉,目睹汉武朝的盛世中的他。

司马迁独居狱中,奋笔疾书。也许是有了太多的惆怅,他用文字发泄着内心的不平。

因触犯了汉武帝,而惨遭酷刑的司马迁,已濒临绝望。此刻,他突然想起了屈原,孔子、吕不韦……他们也同自己一样,有着悲惨遭遇,却自强不息,最终流芳百世。他们,手不释卷。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重拾丢弃的书本,决定用心融入书中。《诗经》、《孟子》……不知苦读了多少个日夜,他为了成为一个栋梁,耐心地读着、读着。只为了成才。

最终,他从书中得到了足够的营养。一本“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横空出世。后来人谁不称赞他那经天纬地之才。

梦至欧洲,我看见了歌德。

本想立志做一个人才,做一个文学家。却因为父亲被迫攻读法学,这是一种辛酸与无奈!

然而,对读书的挚爱,对文艺的情结促使他仍偷偷读书。他如一个婴儿,贪婪地吸收每一点知识,如饥似渴地吸取每一段文字。他,已将整个身心交给了书,成为“狂进”运动的旗手。

最终,《少年维特的烦恼》掀起了“维特风”。《浮士德》惊鸿一现,震憾世界,他终究成才。

梦回华夏,看到了“望尽天涯路”,“为伊消得人憔悴”而在“灯火阑珊处”的他——毛泽东。

一代伟人,大将风范。他一生手不释卷,爱书痴迷。建国前,他读《资本论》而投身于革命潮流;读《孙子兵法》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建国后,因“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而伏案苦读。这种对书的挚爱,让他终究成才。

从司马迁、歌德、毛泽东身上,我看见了他们的爱书之情。“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他们因读书,最终丰富了自己的内涵,终究成才。这种精神何尝不值得我们学习?朋友们!让我们在书海中撑起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篇六:逆风奔跑作文】

生活中的批评有时像逆向的风,将你吹向别的航道;而赞扬宛如顺流的水,一点点地将你向前推。生活的航道并非“一路逆风”,也并非“一路顺流”。如果想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航道,活出属于自己的生活,我们应该自主地选择“逆风”与“顺流”,正确地对待批评与赞扬。

在生活中,人往往会在接受过多批评后而不知所措,各种各样的指责会将人指向不同的方向,如果接受了所有的批评,会让人晕头转向——不知该往哪里走。童年时的爱迪生一直因为爱提问的毛病而屡次遭到老师的批评,但他并没有因此停止对外物的好奇,将他喜爱发明创造的天性保留了下来。若爱迪生接受了老师对他的批评,停止发问,一个伟大的发明家有可能被扼杀,人类可能会晚一点进入“光明”时代。

而与爱迪生相反的是柳永。柳永在科场失利后再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因为仁宗的一句评价和再次落榜的结果,从此无所顾忌地纵游在妓馆酒楼之间。“且去浅斟低吟,何要浮名?”一句话使柳永一蹶不振,正是因为他自身过于看重别人的批评。仁宗的评价或许并不到位,柳永却因此放弃仕途,最终的“受害者”不是仁宗,不是科举考试,而是柳永自己。

由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别人批评的话应该是有选择性的听取,而并非让批评使你不知所措。

有批评的同时也会有赞扬,而与接受批评相类似,如果不加选择地听取他人过多的赞扬会使人自高自大,导致最终被冲昏了头脑。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因受到政治地位上的提升,从此不再致力于科学研究,却变得迷信,沉溺于炼丹。牛顿因为荣誉而变得自大,而中国历代的昏君又何尝不是因为听信谗言和阿谀奉承的话,屏蔽了忠言,最终导致了国家走向灭亡!这些君主,如果能像齐威王那样察纳雅言,分清忠言劝谏和谗言,中国的历史大概会增添几个辉煌的时代。所以,别人赞扬的话也要有选择性地听取,而并非被褒奖冲昏头脑。

卡耐基说过,“你不能阻止别人对你做任何批评,但你可以选择是否要让自己听到那些批评。”对于赞扬,也是一样。只有分清哪些话对自己有益,哪些无益,去听取那些有益的话,正像行驶在“逆风”与“顺流”之间,开出自己的航道,活出自己的生活。

【篇七:飞机降落记】

因为我对飞机很感兴趣,一放暑假爸爸妈妈就带我去栎社机场,近距离观看飞机降落。

我们把汽车停在机场围栏外面的航道灯附近,开始分工:我当侦查兵,负责观察远处有没有飞机出现;爸爸妈妈当摄影师,负责拍照和录像。

正午,艳阳高照,万里无云。我紧盯远处的天空,双眼像雷达一样仔细地来回搜索,突然,远处有一闪一闪的亮光,紧接着,出现了一个小黑点,我兴奋得大喊:“飞机!飞机来了!”只见小黑点越来越大,飞机的轮廓也越来越明显,涡轮发动机的轰鸣声也越来越响。我越来越激动,心“砰砰砰”地直跳。我们站在航道灯边,站在飞机降落的航线里,感觉那越飞越近的飞机就像是要朝我们俯冲过来一样。

过了十几秒钟,飞机更近了,就在我们的正前方,我清楚地看到了机身和机翼,像极了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鸟。眼看着飞机飞到了我们的头顶,“哇!哇!哇哇!”我们一起大声尖叫!几十米长的机身,犹如泰山压顶一般,轰隆隆的向我们头顶压过来,一瞬间,我们被笼罩在机身投下的阴影里。我们站在飞机正下方,感觉飞机离我只有几米远,比我家六层房子的高度还低,轰隆隆的声音震耳欲聋,光滑的机肚闪着银色的光芒,只一刹那,便轰鸣而去。太震撼啦!

我长大了想当一名飞行员,载着满满一舱旅客,驾驶着飞机,飞翔在祖国的蓝天上,那是多么的荣耀啊!

【篇八: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您们好!

这么多年来,您们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在我身上。日日夜夜,无时不刻的在为我付出。早上一睁眼,衣服就在床头;起床去洗漱,水接好放在那里。早餐,变换着花样为我做;午饭,先征求我的意见;下午下课回家,饭菜已摆在桌头。在我生病发烧时,端水、拿药,用温水为我一遍遍擦拭身体……

我就在您们这样的关怀照料下,考入了梦想的铁一中。在刚刚步入铁一中的这个学期里,我有过挫折,有过迷惘。是您们,在我努力时赞扬我;是您们,在我迷惘时指引我;是您们,在我失败时安慰我;也是您们,在我骄傲时鞭策我。使我独自在学校学习与生活时,没有偏离航道,努力朝自己的梦想迈进。

您们为我做的点点滴滴我都牢牢记在心里,终有一天会报答您们。可是今天我有一些话想对您们说。

爸爸,我一直希望您能好好的陪陪我。您每天为了工作东奔西走,回到了家也是电话不断。每次应酬,您都喝的酩酊大醉。小学时,每天还能见上一面,现在住校,一周回来一次,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有时候两三周都见不上一面。我知道您是为了我,但为了我们的家庭,可我是多么渴望能和您好好相处一天,哪怕是一起看个电影也好啊!

妈妈,我还希望我们在遇到分歧时可以少些冲突,少些争执,多些宽容,多份理解。在我做的不对时能心平气和的和我讲道理,而不是大声呵责。

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我想说:“请不要有太多的批评与指责,我需要的更多的是鼓励与赞美。请不要给我太大的压力,我只是个童心未泯的孩子。我不需要太多的物质生活,我更需要的是精神的陪伴。”

最后,希望妈妈能少生点气,爸爸能少喝点酒,也祝愿您们的身体永远健康!

儿子张沫然

【篇九:航行在逆风与顺流中】

生活中的批评有时像逆向的风,将你吹向别的航道;而赞扬宛如顺流的水,一点点地将你向前推。生活的航道并非“一路逆风”,也并非“一路顺流”。如果想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航道,活出属于自己的生活,我们应该自主地选择“逆风”与“顺流”,正确地对待批评与赞扬。

在生活中,人往往会在接受过多批评后而不知所措,各种各样的指责会将人指向不同的方向,如果接受了所有的批评,会让人晕头转向——不知该往哪里走。童年时的爱迪生一直因为爱提问的毛病而屡次遭到老师的批评,但他并没有因此停止对外物的好奇,将他喜爱发明创造的天性保留了下来。若爱迪生接受了老师对他的批评,停止发问,一个伟大的发明家有可能被扼杀,人类可能会晚一点进入“光明”时代。

而与爱迪生相反的是柳永。柳永在科场失利后再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因为仁宗的一句评价和再次落榜的结果,从此无所顾忌地纵游在妓馆酒楼之间。“且去浅斟低吟,何要浮名?”一句话使柳永一蹶不振,正是因为他自身过于看重别人的批评。仁宗的评价或许并不到位,柳永却因此放弃仕途,最终的“受害者”不是仁宗,不是科举考试,而是柳永自己。

由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别人批评的话应该是有选择性的听取,而并非让批评使你不知所措。

有批评的同时也会有赞扬,而与接受批评相类似,如果不加选择地听取他人过多的赞扬会使人自高自大,导致最终被冲昏了头脑。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因受到政治地位上的提升,从此不再致力于科学研究,却变得迷信,沉溺于炼丹。牛顿因为荣誉而变得自大,而中国历代的昏君又何尝不是因为听信谗言和阿谀奉承的话,屏蔽了忠言,最终导致了国家走向灭亡!这些君主,如果能像齐威王那样察纳雅言,分清忠言劝谏和谗言,中国的历史大概会增添几个辉煌的时代。所以,别人赞扬的话也要有选择性地听取,而并非被褒奖冲昏头脑。

卡耐基说过,“你不能阻止别人对你做任何批评,但你可以选择是否要让自己听到那些批评。”对于赞扬,也是一样。只有分清哪些话对自己有益,哪些无益,去听取那些有益的话,正像行驶在“逆风”与“顺流”之间,开出自己的航道,活出自己的生活。

【篇十:远方】

巴黎大学曾有校训云:“生活在别处。”

于我,则是生活在滟滪堆,《长干行》里“十六君远行”的那个瞿塘滟滪堆。

这首诗,一念之差之间使我对远方的滟滪堆情根深种,心里像有野兽般蠢蠢欲动。每每当我捧着一本唐诗读着早已熟稔的《长干行》,读到“君远行”,读到千里之外的猿声,猛然间就有千面无声的大锣在耳边齐齐地敲了一下,就如过往一般陷在几句诗中无法自拔。

最清醒的时候,我从各种各样的窗户里极目眺望远方,安静地坐着,温柔地做事,心中对滟滪堆的渴望疯狂地蔓生叫嚣着,从容之间,耳边荡着脑海里自由的猿声与水声隆隆,这样灼烧的对远方的渴望使我的心一再膨大,我开始思考一些沉默、伟大而不可能实现的计划,没人知晓只有我烂熟于胸——我想去远方。对于滟滪堆的渴望是我心中一处上锁的牢笼,我在两点一线之间不得不将这三个字妥善保存呵护,希望着我也有我的亲友可以相迎而不道远——远方,如同一个私人信仰。

我的想望直到那一次出行才有所泯灭。火车上很无聊,我翻着书籍看到滟滪堆三个字,有种偷着乐的小幸福。继续读却看到而上面没有一点温存地写着,“一九五八年整修航道时炸平。”

所以,即使身不在巫峡,猿鸣三声一样可以泪沾裳的。

在我奋斗的生活期间,当我不得不失去一些东西的时候,我总自我安慰说来日方长;渐渐对于历史和不息的变幻,其实都无可无不可。然而有一样是不变的——我仍然会去远方,可能是滇越山脚荒凉的铁路小站或是哪一处黄河源头的渡口,再艰险,我也在所不辞。我希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离开我熟悉的城镇做一个壮心驯大海,浩气走千山的青年。没人说过这容易,然我心头这一条青春的大江比一九五八年的航道更为咆哮凶险,而我最终决定只向渴望妥协。我将像《长干行》中所写的一样,十几岁,驾着我自己的船只,顺着我自己的大江,离巢破浪,去远方。

十六君远行,其实我今年十五岁。我要去远方。

热门推荐
1我爱汉江母亲河作文
2感谢挫折
3有一种爱叫母爱
4新学期新起点
5有这样一个地方
6中华饮食文化
7校园一景
8最帅小厨师
9星在远方,我心追之
10小学生观察日记
11暑假游记
12我发明的升智药水
13我的愿望
14孤单的一条小溪
15我是小厨神
16留在记忆里的芬芳
17一节实验课
18成功无捷径
19贪吃老爸
20我眼中的西湖
21我喜欢的一道美食
22参加歌舞剧训练
23朴实的父爱
24江西的春节作文
25好书伴我成长
26碎片化?多元化!
27雷锋在我身边
28叙事作文
29那一次,我真激动
30描写暑假难忘的一件事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