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阁子的作文

【篇一:荏苒流光中的项脊轩】

许是深秋了,细雨便如注地下着。灰黑的岩瓦上尽是一道道蜿蜒错乱的水迹。果真是百年老屋了。在这凄寒季节的风雨下,显得萧条难禁,似在不住地颤动。时不时的,老阁子的地面上便绽开了朵朵剔透的水花,总是伴着些许尘泥,然后就破碎了。

火是书籍的天敌。可若是水多了,恐怕对书籍也是不益的。那张书案,在仅方丈的小室中,终是逃脱不了这般雨水洗礼的宿命。水南,是阴。南日微薄,才心心念念着阳光。坐北朝南,才是风水宝地。想要获取阳光,就必须重建,改变是为了更好的得到。

归有光此时是快乐的,而快乐源自于劳动,种些花花草草是上佳的选择。兰,纯白的瓣儿,幽幽的淡香,清高傲气。桂,繁星般的朵儿,由远及近,飘着浓郁的暗香,深藏不露。竹,潇湘妃子的泪都洒在上头了,不屈的贞洁。杂植于庭中,这浑然一体的人格魅力,怕是一般百姓所不及的吧。

没有知已的人生注定是孤单的,那就与书为伴,这便少了惆怅,少了落寞。满架的书籍,应是没有半点尘埃的。快乐与孤单,这种矛盾却是动力的源泉。

阁子的窗外总是不宁静的,四季都有人在来往进出。若是初春或盛夏,便更为热闹了。静默端坐,细听,耳畔响起虫鸣蛙叫。深邃的夜,圆月当空。皎白的月光洒落,寂然的庭阶浮起一层薄薄的纱,轻曼而飘渺。微凉的风拂过,略白的半墙上就映上了斑驳的桂妆竹影,如同一卷黑白镶嵌浓淡相宜的水墨画。要是能再点缀上白日里那些叽叽喳喳跳动啄食的小麻雀,便更加可爱了。月影幢幢,只见篱笆内,烛花浮动。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相守的时光总是太短。祖母啊,母亲啊,妻子啊,只能回首于模糊的怅然的梦中了,灯火阑珊处再也见不过你们灿烂的笑容。独留我于世,看着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你们的言语,你们的足迹,未在阁子里褪去。哪可知,我宿昔不梳,一苦数十年寒窗,而六十及第。想那祖母的谆谆教诲,期望成空,令人长号不自禁。家道中落,亲人相见不相识,奈何矣!日出,迟暮,空余一声悲叹,人也彷徨。三千丈白发,愁不尽,留下泪光闪烁。昔日的白纸上,墨已残褪,那是妻子曾写下的字。罢了罢了,任它飘去,我再也无力拾起。你在天边可好?谁会为你绾起缕缕青丝,为你描画弯弯黛眉?而我的指尖也再闻不到你的发香。远处,琴音飘荡,却是一曲离殇。我替你植的枇杷树,现已亭亭如盖。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这些年,独在异乡,想着故乡,想着项脊轩,想着你们。天空是这般澄澈,此刻故乡应是柳絮纷飞吧。

【篇二:“六一”前奏曲】

“旧时南阁子,须弥方丈居室。尘泥渗漉湿,雨泽下注丝丝。翠鸟偶啄食,兰桂竹木杂植。三五夜中时,半墙明月至……”

“红五月歌咏比赛”在五年级各班的歌声中缓缓落下了帷幕。

而在教室里,同学们都在为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和“六一”儿童节展开话题,讨论不休。

可当几摞花花绿绿的错题本被抱进教室时,所有同学的目光都立刻被锁定了。期待和好奇萦绕在我们每个人心上,又不加掩饰地从我们明亮的眼睛中流露出来。

很快,大家都得到了三本错题本,颜色多的令人目不暇接:鹅蛋青,天空蓝,梦幻粉,青草绿……同学们有的脸上洋溢着满意的微笑;有的则一脸的失望和急切;当然,更多的是在东张西望着,看别人拿到的是什么颜色……

接下来是全班最兴奋的时刻:小多肉来了!

全班只有一盆姬胧月,物以稀为贵,该把它分给谁呢?在短暂的讨论后,大家一致同意将这份殊荣奖励给为班级贡献最多的徐嘉悦同学。

于是,一向幽默的小徐同学发表自己的获奖感言:“要是没有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也不可能有这么大进步,所以我想把这盆花献给班级体。”话音刚落,便是同学们一阵雷鸣般掌声……

黄色、红色、橙色、粉色的花盆中旺盛地长着小玲珑的矶小松,圆润可爱的白牡丹。我分到的是一株饱满的白牡丹,它淡青色叶片的尖部抹有一色绛紫,使朴素的小多肉多了一些惊艳。白牡丹的外形既像牡丹,又似睡莲,可爱地令人啧啧称奇。

再看同学们,大家都在兴奋地研究着,评论着,攀比着,交换着……一派热闹的气氛。啊,没想到,这些小生命们竟也能掀起不凡的风波!

快乐的欢聚即将结束,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也将随着教室里钟表的“嘀嗒”声渐渐消逝。然而,美好的情节,欢快的点点滴滴则将永远深深地镌刻在我们心中,永不褪色,日久弥新。

【篇三:小阁往事】

有时候,我也会想像,希望自己也有一个这样的阁楼,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于作者而言,那个阁子不仅仅是一处居住过的地方,它还见证了他的成长,见证了他的人生。在那里面尘封着多少不能泯灭的记忆。我想像得到那阁楼窗外的树,叶子密密匝匝的,有一枝旁逸斜出,把绿意探到窗前。更想像得到窗前偶尔人来人往的喧嚣声。作者通过对小阁楼的简单而又朴素的描述,透露出自己浓浓的情愫。

其实对于作者而言,这个阁楼既是开心之地,又是悲伤之所。因为这里充满着他与亲人无数的回忆。在多年之后,想到这些,也许唇边还会浮起淡淡的微笑。而正所谓“十年生死两茫茫”,偏偏这些他所珍惜的亲人已一个个离他远去,当触碰到那些尘封的记忆的时候,还是难免会多一份感伤。天涯咫尺,咫尺天涯,曾经那些近在咫尺的零零碎碎的温暖的片段为何如今会远在天涯?为何如今想来会分外的悲怆?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追忆过去,阁楼里,曾氤氲着祖母的谆谆教诲,母亲的嘘寒问暖,妻子的善良体贴,而如今,只身一人,显得孤单而凄凉。他看着老屋的几度兴废,看着家道日趋衰落,看着深爱的人一个个离自己而去,看着自己的勤奋一次次被人踩在脚下,心中有说不清道不明的苦水,而这些又能向谁倾诉?也许他已看透人间冷暖,也许他已历经沧海桑田,他那疲惫不堪的身躯早已禁受不起风吹雨打了。他看着身边的人来了又走,看着窗前的花开了又谢,唯一不变的是那个小阁楼,虽历经风雨,几度兴废,却还是依然如故地站在那里。也许也唯有当他走进那间阁楼时,他可以忘记时间,忘掉烦恼,卸下自己的伪装和一身的重担,找到过去。若不是那个阁楼,可能那些过去所有的记忆只能永远被时光定格在远去的年代。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一眨眼,作者已过了几十年。而我们呢?如今的我们吟着作者在与我们相隔千年时代写下的文章,想着,那时陪伴我的人啊,你们如今身在何方?我曾经爱过的人啊,现在又是什么模样?

【篇四:渐行渐远】

天空凝结着深青色的云,当那颗至柔至美的小水滴跳到你的鼻梁上,你是不是会惊讶它的到来?是否会嗅到过去的味道?

雨,那一颗颗平凡的小水珠,曾凝聚着人们多少情思?我们能感受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清新,空气中弥漫的小雨滴令人心旷神怡,山间美好的生活令人向往。我们能听到“梧桐更兼细雨”中的哭泣,那细雨中散发的凄苦愁思使人黯然神伤。不知从何时起,古人们对雨情有独钟,小小的雨滴里蕴藏着超越本身的连接千里的巨大意义,是人们赋予了它意义,而如今又是人们剥夺了它的意义。

暑假中,有幸到苏州园林中一游。在拙政园中有个小阁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占地很小,阁子里只放一桌一凳,四周都是窗户,它有个梦幻般的名字“听雨阁”。想来主任闲暇之余便会独自来这小阁,带上一壶酒,望着窗外密密交织的雨丝,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将情致放得很远很远……

这样的心境着实让人赞叹,但放到我们身上怕是浪费。这不,天空星星点点落下几滴雨,楼下领居家的孩子可是乐了,急忙往外面跑,全然不顾爸爸妈妈的叫喊,一路笑,一路跑,引得路人发呆,而这触得我内心微微颤抖。他在往哪里跑?他在笑些什么?他和雨有什么好玩的?我不知道,也许是一股出自内心的狂喜支配了他,一股对雨本身的“热爱”,浓烈而又鲜艳。

行走在世间,最让我感到雨意绵绵的大概只有清明时节了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真是神来之笔,清明这天的雨一下子就有味了,流传千古。

行走,所有的人都行走在这世间大道上。于雨,人们早就已经习以为常。雨成了最客观自然却又是最远的存在。美味佳肴多了,充斥着人们口鼻的香气盖过了雨的清新。汽车放肆的喧嚣淹没了雨的淅沥。除了孩子,长大成人的我们有多少还对雨有这般爱?

伞,汽车,楼房将我们和雨分开,谁能听到雨的哭泣?

雨渐渐淡了,人们渐渐忘了。那连接过去的雨丝的味道正逐渐消失在心底,而人们是麻木的,听不到雨的哭泣--最具表现形式的哭泣,我们还能听到谁在世界一角的呜咽?

在繁荣的现在,在成人的世界,在摩登的大楼里,我们和雨渐行渐远……

热门推荐
1成长的烦恼
2旅游开心事——滑雪
3我印象最深刻的老师
4逆光成长
5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6我的读书故事
7羡慕嫉妒恨
8游越王山
9什么风波
10那份让我铭记的真情
11第一次炒菜
12家乡的芦苇
13樱花的启示
14快快乐乐去研学
15舌尖上的回忆
16道遍天下德伟四方
17西安游记
18珍惜资源从我做起
19我在北京找春天
20我的暑假生活
21做自己的阳光
22中国人失去文化自信心了吗
23想象的作文
24妈妈,我亲爱的妈妈
25五一劳动节作文
26你的目光
27有这样一种声音
28我的学艺之路
29日出即景
30佛灵山一日游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