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城镇化的作文

【篇一:《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在历经2天的追剧下将《人民的名义》看完了,看的时候随着主人公的遭遇而或悲或喜,但看到最后,回想一下,再联想一下现实,只剩下沉默无言。

我真的很想说,但不能这样说,中国那么多年的法制建设喂狗了,中国培养的法治人才全是猪。但我可以这样想,一颗老鼠屎总会坏了满锅汤,更遑论是一堆堆的老鼠屎。人性更是脆弱的,绝对经不起大环境下花花世界的诱惑,就像一个男人遇到赤身裸体的美女,更别说还是私人订制。

法律是可以践踏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人情社会,这无可厚非,大家司空见惯,只能说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还会走封建主义的老路,腐败,部分人名不聊生,抗议,镇压,哦,幸好还是有底线,不能闹出人命,这与古代的有何差异,只不过现在的人民有衣穿,有饭吃,当然,想住好房子的话大多数人得奋斗三辈子。

法律是公平正义的保障,但是谁将他一再打破,是谁在口里演说人民的名义,又是谁在讲什么所谓的政治生态与政治平衡。

我认为,中国的老百姓是最聪明的,老百姓看到的、感受到的不会是你修了多少路,盖了多少楼,而是拿到手、实实在在的利益。自然而然,村民的贿选原因就可以解释了,因为大多数村民根本不会知道你这个人品行怎样,只知道你是否有钱,能拿到手的才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现在人们的焦点是什么,是飙升的房价,其后有没有利益输送与像蔡成功那样的倒爷。现在的人民不愁吃穿,最关心的便是教育与房子,其次是工作,教育资料的马太效应,城镇化的虹吸作用,催生了一批拆迁户,那些不拆迁的地方怎么办,是不是得考虑考虑,政府不能光顾着卖地啊,在卖地的同时是不是得考虑一下这城市不仅仅是城里人的城市,也是广大农村人的城市,因此我建议,拿所有的卖地所得利益全部修成廉租房,供底层人民只要想住,就可以有的住,而且一家一户只能申请一套,一套不用大,50平米足够用了。教育的均衡又是一个与工作与城镇化的命题,未来大城市化是必然的趋势,毕竟北京考北大、清华的分低啊,那两个学校是北京市的,不是全国性的,在其他地区招的人数是死的。既然是大城市化必然趋势,则逐步撤销、层层递进,不能着急慢慢依次撤销小学,中学,最后将资源全部集中到地级市、形成资源集聚,以免产生教师资源浪费。

不再说这些剧中反映的残酷现实了,还得说说普通老百姓怎么对付这些腐败分子吧。在生活中,只要处处留心,咱们也是个个小侦查员,只要全民反腐,将它上网,总有一天历史会给他最公正的评价。即所谓的正史野史。

热门推荐
1春节
2夕阳下,美好的遇见
3严格的爱
4美丽的玫瑰花
5心怦怦直跳
6书香校园
7给父母做一顿饭
8妈妈的唠叨作文
9都是拖拉惹的祸
10第一次当服务员的感受
11校园一角——“智泉”池
12我的语文老师
13回味
14傲娇老爸
15蒙汉情深何忍别
16我迷上了春风
17一滴水的奇妙之旅童话作文
18妈妈,我想对您说
19二十年后回故乡
20挥洒个性
21你还好吗
22感动的泪水
23说勇敢
24爱在雨天
25交通安全,时刻牢记
26小蚂蚁历险记
27大鹏美丽乡村一日游
28我的绿色梦想
29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30有一种美丽叫坚持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