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指指点点的作文

【篇一:寂寞的童年】

童年是什么?

对于我来说,大多寂寞无趣。

别人家的孩子快乐有趣,我的童年恰恰相反。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在某个阴暗的角落里看着他们玩。那时我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玩得那么开心、快乐,而我却那么地寂寞、孤独。这应该是我不爱讲话才导致的吧!

因此,我的童年是灰色的,阴暗的。我常常会在角落里哭泣,没有人会注意到我。我只能孤苦零丁地在角落里自己对自己说话,自己和自己玩。对于你们来讲我那时是不是很傻啊!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在最后一排的位置坐,老师问我问题我也不回答。下课了,一些人指指点点:“胆小鬼,上课不敢回答问题。”当时我想骂回去,可我不敢,怕别人的家长会来说我,说是我先骂的,我只好在原来的地方哭。从那以后,我每一段记忆都是灰色的了。

直到我上一年级的时候,我有了很多的新朋友。但是我已经习惯了自己一个人走,一个人玩,一个人回家。

我的童年就这样在寂寞里慢慢地消失了。

【篇二:想起来就好笑】

无忧无虑的童年早已随着时光一分一秒流逝得一干二净了,现在回想着曾经做过一件又一件充满稚气的事,总会使我情不自禁地勾起嘴角……

那是一个晴朗的午后,爷爷躺在床上,沉沉地睡着。我不禁一笑,拿起手中的笔,在爷爷嘴巴上画了两绺不长不短的胡子。做好了一切,我便悄悄地溜了出去,迫不及待地想:爷爷醒了知道后的表情,是眉头皱成“川”,嘴巴气“歪”了,怒气冲冲地与镜子对质,还是……“啊!”爷爷伸了个懒腰,整理了一下衣服就出门了,而我跟在他身后。一路上,人们对她指指点点地,爷爷张望了一下四周,不明白他们指的是谁。到了公园,还是有陌生人对他指指点点,他看了看自己,身上不会有什么东西吧?爷爷不自觉地拍了一下衣服。可是人们的评论依旧在继续,这回爷爷眼睛里闪烁着疑惑的光芒。

“哈,哈……”终于我忍不住笑出了声,爷爷回头看了看。我吓得赶紧躲在树后,以免被发现。“咦?怪了,太怪了,不行,得赶快回家。”他挠了挠头,说道。回到家,爷爷才发现脸上的“小胡子”。他怒声叫道:“孙女儿,是不是你?”听到这声音时,我早已逃之夭夭了……

如今想起来,真令人回味无穷。因为毕竟那时是最纯洁的时候,它是那么好笑;那么令人难以忘却;那么让人回味无穷……

【篇三:宽容】

他,是一个不受待见的男孩,在众多同学眼里他是大多数笑料的来源。

他长着一副不好看的嘴脸,说得难听点,就是极为丑陋的面貌。这一点,是大多同学所不能接受与宽容的,每当一些同学围在一起,而他又正好往这个方向走来,同学们便作鸟兽散,只剩下他一人在原地嘟嚷着。

在每日的校园生活中,他的名字往往是被同学们提到最多的。周边的同学总会对他指指点点,不曾会有人与他保持一个较近的距离。他很可怜,同学们对他冷漠,嘲讽与厌恶似乎都证明了这一点。

他的成绩也是班级中倒数的,在平常的学习中,也没有同学愿意为他答疑解惑,甚至连班主任也对他失去了信心,长叹道:“这三年就让他这么愉快地度过吧!”

作为旁观者的我,无法对他做到心中的公平,也许是因为从众心理的促使下,我的心也离最初“平等”的观念越来越远。

一面是嘲讽与取笑,另一面是宽容与理解,如果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我肯定选择后者,但在他面前这似乎成为了道难题,但渐渐的我却不知为何而被同化了,也开始在背后指指点点以获得“快乐”,当我对他取笑的同时,也似乎忘却了自己本该对同学的同情与帮助,只剩对他的侮辱。也许,我们会认为我们对于他的冷嘲热讽他都不在乎,这些日常中的小取乐又能怎样?

那天,正当他走在班级的走道上,上一秒似乎同学们还沉浸在嘲笑当中,眼前的一幕让气氛骤冷:在尖锐的嘲笑声刺激下,他无法忍受,眼中的泪水不断地向外涌出。可能是因为罪恶感,自责感让同学们顿时放弃了嘲笑,转为长期的沉默。

我们长期对于他的嘲笑,他一直忍受着,实在是忍不住了,就哭了出来,他的哭泣让我们这些嘲笑他的人明白,是时候该收敛了。

【篇四:作文好玩的游戏】

今天,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我骑着自行车,哼着小曲兴高采烈地来到小水滴上课。

刚到,就听到一阵欢声笑语。于是,我赶紧架好自行车,跑上楼一探究竟。不问不知道,一问惊喜到。原来,老师刚刚透露第一节课要玩“指指点点”的游戏。这个游戏需要两人一组,我便像一只小猫似的到处寻找玩伴。突然,我盯上了一个大目标——子豪。我看他还没被“预定”,便走上去和他结为搭档。

上课铃声一响,老师向我们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给我们详细讲了指指点点的游戏规则:两人一组,其中一人戴上眼罩,听老师的指令,用手指精准指出搭档的对应五官。两个人每人三次机会,指对一次得一分。

游戏开始了,第一组上场的是楷锐和志森。他们通过猜拳决定先让楷锐戴眼罩指,老师下口令”鼻子“,楷锐自信地说:“志森的鼻子那么大,我一定可以指对!”大家都被他这句话逗得哈哈大笑。果然,楷锐精准地指到了志森的大鼻子!换志森,刚开始就传来了一阵“啪,啪,啪——”的声音,原来是志森为了先熟悉下楷锐的脸,正在用大手用力地揉搓楷锐的脸。但是,最后志森一个也没指对。楷锐真是太可怜了,整张脸都扭曲了还一分都没得,大家都忍俊不禁。“不知道我们这一组会如何呢?”我有点紧张地自言自语。

终于轮到我们了。刚走上去,我心脏就“怦怦”乱跳,心想:一定要赢啊!接着我摸着子豪的脸先熟悉下,随后,老师就给出了几个指令。第一次,我失手了,但鼓励着自己:没事,第一次失误是正常的。紧接着,我连续指了两次,谁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我两次又都没有指对……老师注意到了,脱口而出:“没关系的,还有第二轮!”听到这句话,我又阴转晴了。接着,换子豪指,子豪果然不负我的期望指对了两次。我太开心了,我果然找对了搭档。

第二轮游戏我们发挥很稳定,各指对了一次。后来,我们在加分题中抢答了几题,逆袭为第一名,奖励最多辰币。

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一眨眼就放学了。我们一个个恋恋不舍地回家了。回家的路上,我还很兴奋,想着下一次的游戏课快点来!

【篇五:共享责任】

随着时代的变化,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我们逐渐没有“特立独行”的观念,越来越多的新名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共享单车”,“共享书店”,“共享篮球”……我们每个人的资源也和其他人密切相关,这种情况也有了一个自己的专有名词——“共享时代”。

生活在“共享时代”,说明现在手上使用的资源不出一天就会被其他人再次使用。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只顾及自我的个人需求,而同时要考虑他人,负担起这个责任,以方便他人为目的。“共享时代”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为我们灌输了这样的生活理念。

“共享单车”是大共享时代的一个典型代表,可这段时间关于“小黄车”的新闻也层出不穷。人们可真是将这辆普普通通的黄车视作奇珍异宝一般,想尽一切办法将它护在身旁,甚至将它视为私人物品,恨不得给它刻上自己的名字再向世界宣布“这辆车,被我承包了!”

在我生活的小区里,也有这样的人。她经常理所当然地把车骑进小区,停在自家门前,无视他人异样的眼光,不顾世俗的指指点点,也不知这样的自信,是否也值得赞叹呢?

这可不是什么值得赞颂的事。

正好这天我要出门,那明晃晃的金黄色依旧在它不该出现的地方闪耀着。既然那人这么不在意他人的看法,那他人为什么要在意他呢?我走到那辆车前,开了锁,将它推出停自行车的车棚。这时,那人刚好下楼,见我推着车,睁大眼睛怒瞪,伸出右手愤怒地冲我指了指,仿佛在示意我把车停下。我则效仿她的姿态,无视她的指指点点,昂首挺胸地把车推出她的视野。我用眼角余光看到她似乎想喊些什么,可声还没有发出,她却闭上了嘴。

我并不用骑车,只是将它推到小区门口的一排小黄车中,它填补了那剩余空隙。一排整齐的黄车和谐地摆在那儿,谁也没有过于耀眼。

保护共享资源是生活在共享时代的我们的共同责任,它使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开始密切相关,如同一张大网。我们只有认真地贡献出自己在网上的这份力,才能使它编织出美丽的花纹。

【篇六:同学,对不起!】

上小学时,我与你相识。你成绩优异,性格豁达开朗,深受老师的欣赏和喜爱。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同班的同学们都对你很刻薄吧!

一年级,我们都是天真无知的孩子,看到什么事都会积极的参加。每天中午,就会有一群孩子围着你从食堂“大摇大摆”地走过来。我也走进了这个“庞大的队伍”里。毕竟你是班长,在同学中是很受待见的。

升入三年级,每天只能看到你一个人孤零零的在操场上。我内心却十分开心,觉得你是自作自受。同学,对不起!

因为这时我已经有了从众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习惯了新的审美观念,统一对你产生了憎恶感。所以在下课时,对你不堪入耳的吐槽就出来了。

“好烦啊!自己在那讲话,还说我们呢。”“他借我东西,永远都不会还,将来一定会欠款。没人喜欢!”“哼,太不讲道理了,这么嚣张。”……我相信你,偶尔也听到过,这给你造成了很大的创伤吧!同学,对不起!

你别太伤心,你是无辜的。虽说我当年也在背后对你指指点点,但自从我看到这一幕,对你的看法也就改变了。

那天我和你留下来负责打扫教室。可突然,你拿起讲台上的矿泉水就跑。我一边追,一边想:“你竟然做出这种事情,还抢别人的东西,我以后再也不和你玩了。”

但我在转角处却发现你把这瓶矿泉水分给了环卫工人,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直说谢谢。我突然想起,原来这是她的水。

我们原以为你很自私,原来你是这么的天真,善良,这么的乐于助人。是我误会你了,同学,对不起!

想起我们这些年的点点滴滴,从指指点点到和谐相处,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和满满的歉意。我真的误会你了,请你原谅!

同学,对不起!

【篇七:那个傍晚】

从补习班出来,我孤零零地站在街头打车。无奈,过了几十分钟也没有一辆车,只好拖着疲惫的身体去坐公交车站,这时,我想起那个傍晚……

记得那天,下班晚高峰,我和妈妈乘上了回家的公交车。在车上,站着的人都在交头接耳地说着什么,手还不停地指指点点,我回头一看,噢,原来是一个青年,他一头乌发,目光呆滞地看着窗外。接下来的一幕让我愤怒不已,他身旁站了一位老爷爷,每一次刹车都要紧紧抓住栏杆才不至于摔倒在地。而那个青年却看也不看,只是紧紧抓住一个很长的黑袋子,里面大概是高尔夫球吧。难怪车上的人对他指指点点的,这种人也太没有素质了,有个老人站在旁边连让个座都不会,难道他妈妈没有教他要尊老爱幼吗?太没素质了!

我一面想,一面怒视着这个青年。大约又几分钟,那个青年还是无动于衷,我便大声地对妈妈说:“妈,你说这世上还有好人吗?”周围的人都听见了,那个青年也听见了,他的脸红得像个苹果,他站了起来,慢慢挪到一边,让那个老人坐了下来,看到了这一幕,我的怒火才慢慢平息下来。时间慢慢过去了,我看向青年,每一次刹车的时间,他都是紧皱眉头,我不禁为他感到可悲,连让个座都那么不情愿,真是太斤斤计较了。下一站到了,只见那个青年从黑色包里拿出拐杖,一步步艰难地走下了车,慢慢消失在我的视野里。

那个残疾青年面对众人的指责,都不吭一声,只是选择沉默;面对冷嘲热讽时,却拖着残疾的身躯给老人让座,也不反驳我们。我真想找到他,当着他的面说一声“对不起”。

我下了车,傍晚的夕阳照在我脸上,滚烫滚烫……

【篇八:都怪你,高跟鞋】

在我的成长道路上,经过了无数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都历历在目,有难忘的人,也有难忘的事,我就很难忘记小时候的那双高跟鞋,因为那双高跟鞋,到现在还时不时的被人拿来当乐子。

还记得小时候,我和许多小朋友都觉得妈妈的高跟鞋很漂亮,都很想穿。于是,我们就时常趁妈妈不注意,或不在的时候偷偷穿着走一走,高跟鞋一上脚就觉得自己是名模,十分漂亮。还跟其他的小朋友走起台步来。

机会来了,今天,妈妈又不在家,我激动的穿上心心念念的高跟鞋,鞋跟地板接触后产生的“哒•哒”声仿佛是一首动听的打击乐。我觉得我应该走出去给大家瞧一瞧,于是我就大大方方的打开门走了出去。当我走到楼下时,许多叔叔阿姨看到了之后都在笑我,还对我指指点点,我挺起胸,大步大步地往前走,对着我笑,还有指指点点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乎,我害羞了。

我真想找个洞钻进去,不见人了,可是,最不好的是我看到了一名我的同学,比较好的是他没看见我,我转身就跑,看都不看一眼,可是我穿高跟鞋的脚步声太响了,同学因为好奇跑过来看了我一眼,叫住了我,我不好意思的转过来,他问我说:“你怎么会在这?而且还穿着——高跟鞋。”我支支吾吾一直说不出话来,后来我鼓足勇气,告诉他:“其实我觉得高跟鞋穿出来很洋气也很漂亮,所以我就穿着高跟鞋出来……”同学笑了笑跟他妈妈离开了,说到这我才想起来:妈妈要回来了!妈妈要回来了!妈妈要回来了!我的心七上八下的一直在跳,我还穿着高跟鞋,我慌了。我跑回家,可是在路上我忘了我没带钥匙。

正想着,妈妈便骑着电瓶车朝着我驶来,我往家跑,可是高跟鞋太不合脚了,不更生生地将我摔倒在地,妈妈看见了我先是笑了笑,再说:“穿不合脚的鞋,摔跤了吧!”听完妈妈的话,我脸红得像要烧起来了,悄悄地跟在妈妈身后回家了。

这件事最让我难忘,也让我丢尽了脸面,但是我很开心,因为它,让我非常开心。

【篇九:认真是什么】

认真,是一种态度,是一种通往成功的态度,是一种需要自觉的态度也是一种好品质。

在今天留校班里,学校组织了四、五、六年级的同学进行广播操比赛,在排队下去比赛和做操时,我都做得比较认真。但做完操后,我便放松和松懈了下来,并对一个六年级的同学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还告诉给了给别的同学听。在我们表演结束到排队回班里的这段时间里,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笑话他。可是我现在想起来,心里觉得十分惭愧。因为第一,我本来应该认认真真地观看别人的表演而不是在那里评头论足、指指点点。第二,我不应该对那位同学评头论足、指指点点,而是应该表扬他,因为可以看得出,他做得已经十分努力的了,他或许比我做的更好更棒呢!即使他做得没我好,但他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他已经尽了力了。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围棋十分了得的高手,收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仔细钻研老师讲课的内容,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可另外一个却恰恰相反。上课时左顾右盼,东张西望;下课时游手好闲,游山玩水;还马马虎虎地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一个多月后,他们的老师让他们对弈,结果才刚下了三十多步,胜负就确定下来了。上课认真的同学把上课不认真的同学杀了个片甲不留。

这就是认真于不认真的区别了。做事认真,那么所做的事无论有多么困难,有多么艰苦,你一样会成功。相反,你做事马马虎虎,毫不认真;无论是做什么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也只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都不会成功。如果再任其发展下去,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使自己对待每一件事都有可能认真地去做。哪怕是受惩罚,也要使自己有可能地尽善尽美。

认真就是我们内心中的一个积满尘埃的态度,现在,我已经将它上面的尘埃擦掉了!它已经准备好了!

【篇十:演尽悲欢也无人相和的戏】

戏子总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他还演着那场郎骑竹马来的戏,独自一人演尽悲欢也无人相和。无数次,他坐在摇曳的烛火前,守着,守着,不理朝夕。

——题记

小时候,总听老年人小小的收音机里传来婉转的戏曲,所以总想亲耳听一听越剧演员唱的。那年我七岁,在村前给老人摆的茶摊边,第一次听见唱词从人的口中唱出。那不是一次正式的表演,没有曲子伴奏,没有妆绘,没有戏服,只是老人禁不起别人起哄,随口唱的一段罢了,但是我却将其铭刻入骨,不想忘却。

老人大约有七十岁,清癯,脸有些苍白,颧骨略突,似是久病新愈,给人一种沧桑,久经风霜的感觉,从眉眼间依稀可见其年轻时的清隽。老人持茶盏喝了一口,缓缓启齿:

“想先父,两袖清风一身轻,蒙岳父,践约成婚配千金。数年来,草堂授课南京郊,娘子她,针线助我读书文。叹去岁,赴考名落孙山外,空辜负,立志报国一片心。是娘子,屈指算来寿期到,因此上,双双拜寿到府门。”

老人的嗓音清明沉稳,唱词和缓,不急不躁,不矫揉造作,听得周围的几个老人齐齐较好。老人淡淡地点头回应,又持盏喝了一口。

我愣愣地,在不远处看着那个老年戏子,轻轻地鼓掌。

当晚,我回家问了爷爷,爷爷一下就明白了是谁。

“那个老人啊,戏唱的特别好。听说他父亲也是一个演戏的,但是生在解放前,无论他父亲唱的多好,总是在背后被人指指点点,而他从小就登台表演,很有天分,那些听他戏的观众也在戏散后戳他的脊梁骨。解放前和文革期间是唱戏的最艰难的时候啊,也不知道他怎么走过来的。”

那夜,我未眠,第二天一早就爬起来静静地思索这个老人。是什么支撑着他在众人鄙夷的眼里初心不变,一直唱着戏?爷爷看穿我的心思,给我指了到老人家的路。走进小巷,七弯八拐,来到一间古旧的屋子前,青苔生上石墙的缝,显得这间房子简陋却清幽,正像那个住在这里的老人。

踌躇了一下,心里的疑问促使我敲上了那扇门。脚步声从房里传来,渐渐离门近了,近了。木门吱呀一声打开,我看见了那个老年戏子。我含糊不清地表达了自己的来意,他温和地弯弯嘴角,请我进屋。

在一张破旧的木桌旁,他坐在我对面,我低头看向自己绞在一起的手指,轻声问:“老爷爷你……你为什么能在被人指指点点的情况下坚持唱戏呢?”

他愣了一下,但很快回过神来,回答了我的问题。

“因为我喜欢唱戏。”

我抬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答案啊。

“我很小的时候就跟父亲学唱戏,很多次看见有人在后面对父亲和我指指点点,脸上带着嘲讽的笑,父亲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但是依旧在戏台上唱着。他告诉我,在唱戏这一行里,所有的人都是这样受人白眼的,所以很多人不到迫不得已是不会去唱戏的。但是如果这一行里所有的人都放弃了,那么自己爱着的戏,能从里面体味到快乐的戏,都会消失。所以,我守着这份被唾弃的行业,绝对不想它被掩埋进历史的尘土中。”

言罢,我看见老人眼里的泪珠欲落。

长久的时光中,有那么一位戏子守望着这份陈年的戏,他仿佛在守着摇曳的烛火,不管身边满眼的凄清。他还穿着那件戏子的衣,不听劝诫,不听嘲讽,戏腔婉转着,演尽悲欢也无人相和的戏。

热门推荐
1以愿景为题的作文
2大连旅行记
3二十四孝读后感600字
4家乡变化征文
5我眼中的色彩
6我心中的夏天味儿
7用风俗编织成爱
8改变·奋斗
9我和孙悟空过一天
10快乐的元旦
11同一个中国,同一个梦想
12读书使我陶醉
13快与慢
14放风筝
15我们的共享时代
16以体谅为话题的作文
17与报成友
18我学会了面对挫折
19的作文
20不长大该多好
21成长是一首唱不完的歌
22我最喜欢的一幅画
23五彩缤纷的春雨
24守望星空
25有趣的自然现象
26美丽的大海
27吹笛子
28有一种声音
29越读越美半命题
30暑期日记大全200字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