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成长的变化】
成长有很多,比如学会到的、收获到的、变化、懂得的道理……每个人都成长了,当然,我也成长了,我成长的是变化。
在我还小的时候,就一直以为家长就应该为我干什么事情,我自己什么也不用干,只用乖乖的吃饭、睡觉、学习,其他事情一概不管,连收拾书包都是父母收拾的,就一直很依赖父母。
当我开始上小学的时候,在一年级的学习中,我不仅要学会自己吃饭,自己叠被子,自己收拾书包等等,所有事情一概全是自己干,这可把我累坏了,可当我再看看其他同学时,他们所有的事情基本上都会,我就很好奇,问了问他们原因,他们的答案让我感到十分羞愧——在家里,这些家务活全是他们自己做的。
到了家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争着抢着要帮妈妈干活,所有事情我自己全干了,什么叠被子、收拾书包、收拾橱子等等,全都不让父母帮忙,而是我自己做,爸爸妈妈看到后,都笑着说我长大了,当我听到这句话时,心里想吃了蜜一样甜,心想着以后还有多多帮忙干活。
这就是我成长的变化。
【篇二:我懂得了父爱】
随着时间慢慢的流逝,我们也伴随着它的步伐慢慢长大。而且,就是在这个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从一件件平常而又普通的事情懂得很多很多。比如我,就是在那一段日子里,懂得了父爱。
以前,我晚上总是忘记收拾书包,忘灌钢笔水,忘这忘那的。国庆节放假的最后一个夜晚,我因为白天玩得太累,回到家又把收拾书包这件事给忘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睡觉。
半夜,我感觉有些口渴,便想起来倒一杯水喝。于是,我轻轻地打开房门,轻手轻脚地走了出去,外面漆黑漆黑的。当走到客厅时,我感觉有些声音在我耳边围绕,我的心“咚咚”直跳。我要转身回卧室的时候,我看见了从我写作业的地方——书房,投射过来了微弱的光,我起初有点害怕,但后来看见了一个人的背影,一个让我特别熟悉的背影……
好奇心使我径直朝书房走去,向书房瞄了一眼,令我大吃一惊,原来那个熟悉的背影就是爸爸的背影……只见爸爸一手拿着我的课程表,另一只手帮我整理书,接着放进书包,最后把拉链拉上,书包被放回原处。我怕爸爸发现我,就先回卧室了。
我躺在床上,辗转不寐,想起了爸爸在百忙之中也会抽出时间陪我嬉戏玩耍;想起了爸爸在爬山的时候即使累得疲倦不堪也会背我走完上山的路;想起了爸爸在我犯错时打了我之后掉的疼爱的眼泪;想起了爸爸在我没有收拾书包时,半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给我收拾书包;想起了爸爸……不知不觉,外面安静了,在这安静的夜,我望着窗外,爸爸给我收拾书包的画面在我脑海中浮荡,那熟悉的背影,那熟悉的举动……我的心中有一股暖流慢慢的升起来,蔓延,泛滥,眼眶里不由自主的涌出了泪水……
从那以后,我开始自己收拾书包。起初,爸爸每天晚上还会出来看看一看,后来,我叫爸爸晚上好好睡吧,爸爸好像明白了我的意思。
有一天早上,我故意问:“以前是谁总是帮我整理书包啊?”没有一个人回答,我看了一下爸爸,只见爸爸的脸上一直洋溢着慈祥的笑容……
在那段日子里,我终于懂得了:
爸爸的一声声鼓励是爱;
爸爸的一句句教导是爱;
爸爸的一个个举动更是爱!
【篇三:我想变】
今天,郑老师说让我们写“我想把谁变成谁”。提到想把什么变成什么,我第一个想到了爸爸。因为爸爸每天都叽叽喳喳的叫我起床,喊了一下又一下,不停地喊我,所以我想把爸爸变成一个“木头人”,让他永远不要像麻雀一样叫我起床。
在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星期三,爸爸又像麻雀一样叫我了。他每天都这样叫我,我不胜其烦。
“儿子,英语读没有?书包收拾没有?洗脸没有?”“没有收拾书包。”“那还不去收,你整么收拾书包都留到早上啊,跟你说了作业做完就收拾的。”我如果有魔法,就要把我的爸爸变成一个木头人。
7:20了,要去上学了,他又问:“儿子,今天上什么课?有没有美术课?工具带了吗?”“没带“那还不去带。”
“好,我知道了。”“这才像我的好儿子嘛。”
在他送我去上学的时候又对我说:“儿子啊,你去学校要乖,不要惹老师生气,不要和同学打架,知道了吗?”“知道了,你能不能有一天不说啊?”
我心想:既然爸爸这么能说,怎么不去当个主持人呀?!我真是服了他了。
星期四,爸爸好像真的被我变成了“木头人”。
早晨,我听到周围一片安静,安静得连呼气、吐气的声音都听得到呢!我从床上爬起来,穿好衣服,想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平常大呼小叫的爸爸一点声音都没有。
我立刻飞奔过去,到了客厅,我发现一切都很反常。爸爸居然坐在沙发上看沈石溪写的动物小说《狼王梦》,怎么这么反常啊?我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放学回家,我问妈妈:“妈妈,爸爸怎么不吵吵闹闹了呢?”“因为他看了你写的这篇作文呀,所以改掉了这个习惯。”啊,原来如此,比起原来的爸爸我更喜欢现在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