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劣处的作文

【篇一:有比较才有提升】

有人说,比较会使人流于平庸,可我却不这么认为。“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比较在生活中起着无法忽略的作用。只有通过比较,我们才能发现自我的不足,从而提升自我。

生活需要比较。井底之蛙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其中的主人公青蛙因为一直生活在井底,认为井底的世界就是最广大的,认为井口上方的一小块天空就是最浩瀚的。见识过大千世界的其他动物嘲笑他目光短浅,他却对其他动物的说法嗤之以鼻,认为自己才是对的。而造成青蛙目光短浅的原因,是因为他没有比较,没有将井底狭隘的世界与外界的多彩进行比较,最终失去目标和追求。由此可见,生活需要比较。只有通过比较,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生活中的不足,树立更远大的志向。

学习需要比较。成绩是在比较和努力中提高的。曾经有两个水平相当的学生,其中一个常把自己的学习方法与他人对比,并在比较中发现自己的缺陷与不足,进行改正。后来,他的成绩不断提高,拥有一套合理完善的学习方法,成为一名尖子生。而另一个同学认为比较会产生压力,每日只照着自己的方式学习,不与他人竞争,也不求进步,安于现状,最终越学越差,再也追不上别人的脚步。两个学生不同的结局告诉我们学习需要比较。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看见自己的劣处,才能改变自我,取得更大的成功。

发展需要比较。在新中国刚成立时,中国因为连年征战,经济发展还很落后,这时候,如果不加快发展的步伐,将有无数人吃不饱、穿不暖。于是,我们的领导人将我们的国情与外国进行比较,学习外国的正确方法,改变我国落后的方面,终于在比较中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引领中国人民走向富强。中国发展的成功证明发展需要比较。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发现更好的发展道路,从而更快地迎来成功。

由此可见,不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发展,都离不开比较。比较使我们明确自己的优劣与高低,从而更好地改变自我,提升自我。

【篇二:认识自己】

既然已注定了是小鸟,就不要去羡慕雄鹰的翱翔;是小草就不要去仰慕大树的伟岸;是石子,就不要去嫉妒水晶的晶莹。要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对待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寻找到专属于自己的人生航道。

世界广阔,万事万物千奇百怪,就如一棵大树上永远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没有任何事物有着完全的统一,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优势和劣处。而我们要做的,也就是看清这一点,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

有一次,A参加一个十道题的答题竞赛,前五题是初级水平,后五题是高级水平,当A答对前五题,主持人问其是否继续时,A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是”,虽然他挑战困难的勇气可嘉,但是因为他只拥有初级水平,所以结果只能铩羽而归。

其实许多人都是这样的,在成功的时候,往往会过高估计自己,将一切有利因素都误认为是自己的身价,仿佛一切所求都触手可及似的,喜难自胜;然而在不得意的时候,又对自己估计过低,把困难和阻碍当成是自己的无能,以至于把安分守己、与世无争当成是有自知之明,但实际上却又被自己的逃避妥协深埋,迷失了自己,不能自拔。

认识自己是一个瓶颈,也是一道坎。只有越过了这道坎,才能与真正的成功结缘。有许多的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在除了努力之外还正确认识到了自己。有一个著名的指挥家,他在刚出名时,认为自己很了不起,非常自负。一次,他去乐队排练时,发现自己忘了带指挥棒,正要派人去拿,秘书却告诉他“不要紧,向乐队其他人借一支就行了。”指挥家愣了一下,以为秘书糊涂了。明明只有自己才是指挥家,其他人怎么会有指挥棒呢?但他还是问了一句,出乎意料的,大提琴手、小提琴手、钢琴手居然同时拿着一根指挥棒递了过来,这时他才知道了,原来自己并不是什么必不可少的人物。于是,在以后的事业生涯中,他常用这件事来提醒自己,终于成了一代大师。

我们也是一样的,留一只眼看看吧,不要去学夸父盲目逐日;也不要去学精卫费力填海。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夜郎自大。就是小草,也会在包含生命的绿色之中展现出属于自己的清新;是石子,也会具有坚硬的实质。好好看看吧,看到自己的优点,正视自己的不足,正确地认识自己。扬长避短,找到正确的位置并对自己准确定位,在青春这道明媚的阳光下,驾起生命刚劲的风帆,向着前方无悔地驶去。

【篇三:碎片化生活】

镜子打破,散落一地,无法再次复原。如今,生活的“碎片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曾有新闻报道:将会投放近百本图书,以供人们随时借阅。另外,范围仅限在地铁内,目的是充实人们日常花费在交通上的大把时间。有人拍手叫好,我则不然。

这便是“生活碎片化愈演愈烈”的现实体现。将生活切割成一个个碎片,每一个碎片时间用来完成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将变得不再连贯。

近十年来,互联网发展速度令人咂舌。从一开始只能在家中面对电脑“上网冲浪”,到如今,一个人若是没有一部能上4G的智能手机,便已经足够让人侧目。这更促进了生活的碎片化。

当然,我认为,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时代性的人们心态的转变。现代人们越发浮躁,凡事强调“效率”。也正因此,手机上刷朋友圈、微博等能快速积累愉悦的社交方式为人所推崇。

其实,细想之下,我们便能发现“碎片化生活”的极大劣处。不仅其带来的愉悦是短暂且表面的,它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因为缺乏深刻思考,从而导致了无根文化的蔓延。每做一件事,都需要“静心”,即长时间的投入全身心的精力,目的单一地完成自己既定的目标。这样,沉浸于一件事情时,人们的思考也是持续且逐渐深入的。故,即使一段段平凑起来的时间总和一样,所做的事也很难有相等的功效。正如,在嘈杂的地铁车厢内,人们是很难细细品味一本好书中的优美文字、感悟作者写作意图与每一个文字背后的作者的心情,这岂不是浪费了一本好书!

再比如,体育重大赛事后常有精彩瞬间集锦,这确实让我们大饱眼福,得到了视觉上的享受。但它无法让我们感受到观赏完整赛事时的紧张、忐忑等饱满的情绪。这样的体验过于单一。碎片化的生活逐渐让人感到麻木,人们难以沉淀自我,来变成更好的自己。

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活的“碎片化”,及其对认知、甚至心态的影响。这虽不能为人所改变,但我们能改变自己。尽量提前规划,分配好时间;同时调整好各个任务的顺序,以此来确保“碎片化时间”的最大利用。我相信,长时间这般坚持,我们定能发掘更全面的自我。

【篇四:那个日子到来了】

八月一日是我们的“返校日”,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天的时间了,但是返校的那一天却还让我”记忆犹新”。

让我倍感诧异的是:竟然还分课程!我听初二的学长们说只是光检查检查就完事了,怎么还分课?我带着这个疑问到了学校。

在临近八点时,历史老师果真到来了,我信誓旦旦地拿来出历史暑假作业,谁知老师却说:“我们不检查作业了,说一下历史的要点!”听到这句话后,我相信会有一些的“异类”同学会感到十分的侥幸!接着,老师说:“历史在初一阶段时你们可以让态度松懈下来,可是一到初二时,学习历史时必须得有一种劲头,因为中考时,历史初一阶段所包含知识的题,往往只有几分!”听到这里,我明白了,我们学所有副科也要提劲头,因为历史也同其它副科一样!

在班会中,谢老师也将随笔加以“改革”了,废除“不固定专栏制度”,增加了许多一定的专栏!在周二,必须写“谈诗论道”,在这专栏中,我们需要写诗,可以模仿;周四,我们得写”书香致远”,即读书感悟和好书推荐;周五,是“热点点评”,可以写你在何处看见的国之大事,或是发生在身边的事对它做评论;周六,可以写”开心或自省驿站,开心驿站就是好玩的事,自省就是反省自己一周做得不好的事;这解决了我们”题材穷”的劣处!

返校真的很棒!

热门推荐
1会飞的鱼
2那些年
3那儿真好玩
4留一缕清香在心间
5难忘的第一次
6我和书的故事
7红舞鞋
8谢谢你,阿姨
9就这样长大了
10美丽的绽放
11接受不同
12失败是成功之母议论文
13时间留下来的地方
14相信自己
15变形记
16爱的沙包
17一张便笺
18人生如跨栏
19的作文
20我努力读懂友谊
21牵动我心灵的声音
22我的青春
23我喜欢的工艺品——天津泥人张
24这样想象真有趣
25爱在其中
26怎能让我接受你
27难忘的跳蚤市场
28东莞——你我的家
29撞车
30多彩的活动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