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爱看书的我】
我是一个快乐的三年级小男生,大大的脑袋,小小的眼睛,喜欢画画、玩电脑,但我最爱看书。
我喜欢看书,什么类型的都喜欢,科学的、历史的、童话的、地理的……我读过的书有很多,《病毒历险记》《十万个为什么》《棚车少年》……卧室、书房、客厅里,都有我爱看的书。
有一次,我和爷爷去帮助奶奶办理市民卡。我负责取号排队,因为人太多了,所以我就拿了本书去看。不知不觉半小时过去了,我还津津有味地看着书,爷爷实在忍耐不住,走过来问我号子到了没有,我说:“还没有呢!”爷爷奇怪地自言自语:“都这么长时间了呀!”于是,他去问工作人员,这时我们才发现,已经过号了。“主要因为你呀,看书太专心了。”爷爷站起来,拍了拍我的背,“喇叭里叫我们了,你都没听到!”都是看书惹的“祸”。
不过,即使如此,也根本无法抵挡我对书的喜爱,我发现看书多了,知道的事也多了,很多问题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篇二:我在囧途】
“十一”小长假的第二天,我们一家子打算上午去拙政园玩,下午带我去儿童医院。
秋日本应是“秋高气爽”,而今天仿佛正值盛夏,热得出奇。我们在公交站台找了块阴凉地儿,一边歇脚,一边等车。大约过了十几分钟,等来一辆去往拙政园的车。车上人不多,我们找了靠窗的位置坐下来,吹着窗外的风,看着窗外的景,好不惬意。再看朋友圈里,都在说人多得一望无际,我就沾沾自喜:幸亏没有出远门旅游,否则也只能看看人头。
公交车晃晃悠悠地到了目的地附近,还没走到拙政园,老远就看到一条长长的队伍。不是吧,难道这些人都是去拙政园?我的心不由得一紧,赶忙上前去问,原来他们排队去旁边的苏州博物馆。我如释重负,长舒了一口气,继续往里走。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里面更是人头攒动,人山人海,道路已被堵得水泄不通。他们都朝着一个方向蠕动——拙政园大门!看来去拙政园的计划泡汤了。我苦笑道:“全国各地的人都跑这儿来了!”
我们只好逛了逛人不多的苏州园林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便返回车站。眼看着公交站台提示牌上,显示到儿童医院的车,还有两站就到,可左等右等,望眼欲穿,就是不来。一个多小时后,欲哭无泪的我们最终选择乘202路车,到市立医院东区转305路。可下车后,却没找到305路车的路牌。难道下错了站,仔细一看,oh,no!这里是市立医院东区东,多了一个“东”。
算了,就一站的距离,不坐车了。我们一路小跑,刚跑到市立医院东区站台,还没来得及喘口气,305路公交便向我们驶来。我拭去额头的汗水,激动不已,心想:终于迎来了曙光。可当车门打开的刹那,如同给了我当头一棒,人多得都要掉下来了。到嘴的鸭子,怎能让它跑喽?我们也顾不上形象,拼了命似的挤了进去。公交车被挤得鼓鼓囊囊,我被挤得前胸贴后背,无法呼吸。
终于到了儿童医院。爸爸拿着我的医保卡去取号,取号机上却显示“数据错误”。这是怎么回事?爸爸拿出手机仔细核对,突然说:“取号时间过了。”“怎么会?不是说下午三点到四点吗?现在刚刚三点半。”妈妈很疑惑。爸爸有些尴尬,“我搞错了,那是问诊时间,取号要提前一个小时。”啊?真是“爹坑”啊!
我们一家子饥“寒”交迫地瘫坐在医院门口,目光呆滞地凝视着对面的公交站台……
【篇三:丝娃娃】
说起丝娃娃,你听到这个名字是不是很好奇,这是个什么东西呢?让我来告诉你吧。
我们刚到贵州,妈妈就好奇的问来接机的司机,贵州当地有名的特色小吃有哪些。司机师傅特别介绍了丝娃娃,接下来我们几天的旅行中动不动妈妈就会问人家,这个是丝娃娃吗?我们真是迫不及待的想品尝丝娃娃。
最后一天,我们回到贵阳,爸爸第一时间在网上找丝娃娃名店地址,我们很早出发前往当地最有名的丝恋丝娃娃,结果到了一看门口排着很多人,店家说取号排队,取号一看,前面还有40桌在等,看这人气,相信一定是名不虚传了。终于等到我们了,我连蹦带跳的走了进去,服务员热情的给我们介绍了丝娃娃和其他菜谱,一会就上来我们点的第一道大菜——红汤丝娃娃。
红汤丝娃娃有14道配菜,一份10张面皮,还有一份红汤。我把面皮摊在手上,每样配菜来一点点,然后再像包裹婴儿一样的仔细包好,最后浇上半勺红汤,一口咬到各种香味,真是美极了!
现在你知道了吧,丝娃娃是一道美食,因为人家吃的时候像是包裹婴儿一样仔细,里面又包着各种菜丝,所以叫丝娃娃。我们回来已经好几天了,还常常想起丝娃娃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