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抽水马桶的作文

【篇一:节约用水】

一直以来,我们生活在雨水充沛的南方地区,所以我以为我们的生活中不缺水。特别是老师告诉我们,地球的表面有71%被水覆盖,所以我一直不重视节约用水。

前年暑假,爸爸带我去了祖国的大西北,当我看到荒芜人烟的沙漠和稀稀落落的灌木丛时,我忽然感觉到水的重要性。后来通过电视和书籍,我了解到我国大部分地区以及世界很多地方都缺水。

我震惊了,水对我们如此重要!水不仅仅是人类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所以我们应该保护水资源,从点点滴滴做起,节约用水。

首先,我们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洗手的时候把水龙头打到中等位置,洗完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洗脸洗澡的时候要抓紧时间,洗完不能浪费水。

其次,我们要养成重复利用水的好习惯。洗菜的水,洗脸的水,洗脚的水都可以用来洗拖把,洗完拖把的水也可以用来冲厕所。

再次,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容器或者装备来收集雨水或空调生产的水,把它们用于平时的生活之中。同样,我们需要使用一些节水装备,比如抽水马桶来节约用水,还要使用一些控制装置,比如阀门来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为了这个绿色的星球能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节约用水。

【篇二:修理达人】

每逢家里的东西坏了,爷爷总能在几天内把它修得完好如初,甚至比原来更好!

我的一把玩具枪坏了,爷爷马上拿起螺丝刀,拧开螺丝,修理玩具内部。爷爷飞快地修好了里面被我弄坏的部分,仿佛早已看透玩具的五脏六腑,明白玩具里零件的规律。不一会儿,玩具枪又能继续正常“工作”了。爷爷这一双巧手可真厉害!

爷爷什么都能修。有一次,蚊帐的许多钢管折了,不能把蚊帐支撑起来。那时正好是夏天,这该怎么办?爷爷马上拿出胶带,把那两根断的钢管给“绑”了起来,又给其他快要断的钢管加以固定。后来,那些钢管再也没有断过,爷爷修过的东西,“质量”保证好。只要家里有东西坏了,爷爷就一定能修好!

还有一次,家里的抽水马桶塞住了,水不停往上涌,爷爷看好时机,飞快地端起马桶,又夹掉了“滤网”上的好几个阻塞物,抽水马桶竟然又能用了!哟,修过的和以前的东西竟没有什么区别,用处也几乎没有变化。爷爷竟能把一个旧东西,修得和刚买来时几乎一模一样!

俗话说的好,高手就在民间,看来爷爷就是那位“高手”!

【篇三:美丽南浔】

我的家乡南浔,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地方,一直被称为“文明城镇”。随着科技的发展,南浔变得越来越好了。暑假期间,正值我们南浔创建美丽城市。

创建美丽城市最主要的就是生态文明了。说到生态文明,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我省推出的“五水共治”。浙江因水而名,可是所谓的“五水共治”是什么呢?让我来为你们介绍一下吧。

“五水共治”的意思就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和抓节水。

人类生活都离不开水,所以有了“五水共治”,人们都开始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河边也围起了栏杆防洪水,河里的垃圾也有专门的保洁人员定时清理、打捞。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再加上我们省推行“五水共治”。小区的垃圾进行了分类,每家每户门前都放着两个垃圾桶,用上了抽水马桶。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说过了生态文明,现在来说说礼貌吧!礼貌是做人的基本,所以我们要有礼貌、懂礼仪。我们生活中就有许多基本礼仪:不随便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说话要看着别人的眼睛;见到认识的人要问好等等。

为了南浔未来会更加美丽,我们一定要从自己做起,从大家做起!一起来珍惜这美好的现在。

【篇四:教室里的不速之客马蜂】

今天早上,天晴得像一张纸。我来到了学校,刚走进教室,发现吴思哲走出来,哆嗦着嘴唇瘫痪在沙发上,好像拼命想说话,可是什么也说不出来,指指教室。我要去一探究竟。

大家都盯在窗户上有什么,看了一会儿,才发现是一只马蜂趴着。老师说是一只大马蜂,他踩上凳子,又踩到桌子上,拿着厚厚的毛巾像一个特工慢慢地靠近,忽然啪一声,接着一团,使劲地捏,放在地上踩了又踩。那只可怜的马死了,后面有人说:“快给我做标本。”可是老师毫不理睬,已经把它扔进了抽水马桶。

马蜂和蜜蜂有区别吗?当然有。有什么区别呀?其实,它们的区别,主要在尾部的针。大家都知道,蜜蜂只要用它的针戳一次,就会死了,那是因为它尾部的针是锯齿状,他只要蛰一个人的身体就拔不出来,连着内脏,自然要死。可是,马蜂不一样,不管折腾几次,都不会死,因为它的针是光滑的,很容易拔出来。还有,马蜂比蜜蜂“记仇”。马蜂一旦被打死或遭受攻击,马上会发出特别的气味——传递危险的信号,同伴立刻成群结队地飞过来支援攻击。哈哈,我终于知道老师为什么把它扔进抽水马桶的缘故啦。

你们知道了吗?这就是马蜂和蜜蜂的主要区别。

【篇五:厕所】

饭可一日不食,觉可一日不睡,解手不可一日不解。而且还必须亲自解,派秘书解手的好像不多。所以,厕所便成了和人关系最密切的建筑物之一。

厕所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虽说远古时期的人以天为屋、以地为坑,解手与天地之间,但把地球作厕所似乎不合适。再往后的皇宫贵族是不用厕所的,他们有尿壶;那时的草民在地上挖个坑如厕,也不能算厕所,因为只能“厕”而没有“所”。恐怕真正的厕所,要从18世纪英国人发明抽水马桶来算了,那时候厕所的位置才固定下来。

从小到大上过很多各式各样的厕所,经历过各种各样的趣事。在这儿记录下来,赶明儿我出了名,写回忆录时搬上去,让人看看我肖威是从厕所起家的。

我刚出生下来住在段店,那时厕所和家分开在院子里,全院儿共享一个厕所。冬天用起来自冻的不爽,所幸当时我不需厕所,大部分解地下、床上和父母身上。

一年后我就搬家了,这时家里有可独享的厕所了。夏天里面能烤地瓜,如厕捎带着桑拿一块洗了,还可以吃烤地瓜。更有特色的是它的抽水马桶(是那种上面吊着根线,一拽就出水的类型)质量超低,经不起考验,用不多久就罢工不干了。拽一下是休想得水,必须手握细绳,浑身哆嗦着拉上十来下,不知情者必认为我触电了或在跳“抽筋舞”。直到再次搬家,一切都好了,但也没了童年在那个小厕所里的乐趣了。

既提厕所不可不提厕所文学。关于什么是厕所文学,我也不能肯定。记得哪个公司印的“来也匆匆,去也冲冲――荣昌肛泰”。厕所里的语言弄到这份上,以可以称“文学”了。

好了,到这儿吧,我WC去了,再见!爽……

【篇六:节水要宣传更要行动】

在我们生活周围,随处可见醒目的节约用水的广告语,我们天天耳濡目染,随口就能说出一大箩筐富有诗意的节约用水的宣言。我觉得做人就得像我们老师所追求的那样,讲究的是言行一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节约用水呢?恐怕是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我们生活在经济发达,被称为江南水乡的昆山,在我的印象中最不缺的、最便宜的就是水了,打开水龙头,生命之源便汩汩而来!你瞧:有的水龙头从早淌到晚;公共厕所的抽水马桶整天咆哮着;工地上的临时自来水管一个劲儿的流,把马路淋得个透心凉;不定时某个路段的输送水管破裂,“自然喷泉”就得上演这么几天……司空见惯,无人问津,总认为水有的是,从来没想过一旦水资源枯竭了,只靠雨水来维持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一副境地?因此,在学习课文《水》时,我们怎么也进入不了意境,认为课文描写的水荒地区人们对水的渴望,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千零二夜故事。

然而,事实就是这样残酷。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报道:在云南大山里,孩子们视水如命,仿佛只有有了水才有生活,才有世界。在他们的生活中,别说喝我们平时喝的普通饮料,就连喝一杯无杂质的水都是一种奢侈。平时的生活用水,要走几十里山路外才能挑到,哪怕在途中累得汗流浃背,渴得口干舌燥,也不能更不舍得喝一口,因为那是一家人的精神支柱。与那些孩子比起来,我们似乎要感谢上帝给了我们一个好的生存环境,更要加倍珍惜看似丰富、实质有限,甚至稀缺的水资源。

那怎样才能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其实很简单。从小处说,举手之劳,随手拧紧水龙头,二次或三次使用水,洗脸时不要一直把水龙头开着;从高处说,管理部门加大力度,并把惩罚制度落到实处。只有从上到下,齐抓共管,才能抓出成效。

你可千万别小看一滴水,也许她能拯救濒危的动物、植物;也许能让绝望的人们重新获得生活的信心。当你在浪费水的同时,想一想闹水荒的干旱地区的那些干瘪的、苦涩的孩子。节约一滴水,就等于多一份希望。每个人节约一滴水,合起来便是一片海洋,一片名为“希望”的海洋。

热门推荐
1生活的味道
2学游泳
3品味人生,品味经典
4漫画的启示
5家乡的路
6冬日里的村庄
7以《我》为题的作文
8教师节作文
9介绍自己的小伙伴
10感悟孤独
11我的小学时光
12国旗下的畅想
13我家的野菊花
14放烟花
15秋之韵
16挑战不可能
17燃烧的青春
18我收获了勇气
19暑假趣事
20原来我也很优秀
21《峭壁上的那抹红》诗歌
22我心中的中秋节
23一生的鞭子
24光照公平万物共享
25初一军训日记
26当我们撞上碎片化的生活
27爷爷的西瓜
28外公家的童年
29因为有你,我更坚强
30摆脱桎梏才能不断成长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