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真空的作文

【篇一:吸管里的秘密】

大家一定都知道吸管吧?我们喝饮料、喝牛奶、喝可乐时都要用到它。我也经常在喝牛奶时用到它。有一次,在我喝完牛奶后,对着吸管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吸管可以把饮料吸上来呢?

有一次我做了一个实验:当吸管里装满饮料之后,堵住其中的一端,饮料却不会从另一端出来。这让我更纳闷了,这其中有什么在影响它呢?

后来我查找资料才知道,原来“捣蛋”的是再平常不过的东西——空气。

“真空”是大气层中不可能出现的东西,因为空气会立刻填充它,努力使各个地方的压强平衡。所以真空包装被挤得很瘪就是空气努力地想平衡压强却挤不进去的结果。吸管也是同样的原理,你把吸管里的空气吸走,吸管里的压强就会降低,空气就会挤压容器里的液体以恢复压强。同理,把吸管的一端堵住,空气就会堵住另一端来维持压强。

这种现象里空气的力量被称作“大气压,是德国科学家格里克于1654年证明了它的存在,并在马德堡做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他将两个铜半球扣在一起,并把里面的空气抽出来,让十匹马全力拉扯这个铜球,结果铜球纹丝不动。后来又在每边加了三匹马,突然,伴随着一声巨响,两个半铜球终于被拉开,几公里外都能听见这打雷般的响声。可见大气压的威力有多么大。

后来越来越多利用大气压的东西被发明出来了:除了吸管、真空包装,还有真空吸盘、海绵、吸尘器、抽水马桶等等。科学利用各种物理现象,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篇二:没想到】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想到一次不经意的举动,却获得了意外的收获。

还记得那是四年级时的一个暑假,天气格外炎热。我还是和往常一样,按时写着假期作业。那天,正在完成数学作业,一边做一边拿着尺子比划来比划去,思来想去总是找不到灵感,无意间就用尺子插在垫桌面的一张报纸中。我就一边思考,一边用手敲打桌边外露的一半直尺,原以为可以将轻飘飘的报纸弹“飘”起来,嘿!没想到,报纸竟然岿然不动,就好像桌面有种吸力似的。我以为力度小了,就再试一次,用上比上次更大的力,本以为会成功,可是,只听“啪”一声,尺子居然断了,我十分地惊讶,一把尺子居然弹不起一张报纸!我的好奇心愈发强烈。

于是,我把报纸弄成团,再试一次,看结果怎样。我用力一拍,一道华丽的抛物线从空中划过,为什么揉成团的报纸能弹起来,而平铺的报纸却弹不起来呢?这使我更加疑惑了。

中午,我好奇地去问老爸。我把刚才的实验重做了一遍给他看。看完后,他也是一脸茫然,显然他也不知道怎么解释,还对我开玩笑说:“可能是这报纸刚吃过饭变重了吧。”我很失望,心中的迷惑仍未解开。忽然,我想起了当物理老师的外公。

第二天,我来到不远的外公家。一进门外公就迎上来了:“哟,我的乖外孙可盼来啦,终于有人来陪我下棋喽,欢迎!欢迎!”我礼貌地问外公外婆好,一片西瓜还没吃完,便迫不及待地说:“我有个小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您是专家,可否赐教?”于是就把那次经历又给外公演示了一遍,外公听了,笑着说:“等你到了初二学习物理课你就明白了,这里有个物理小常识,就是大气压和真空的问题,平摊在桌上的报纸和桌面间没多少空气,近似于‘真空’,而外部的气压远比报纸和桌面间隙要大得多,因为你拍的时候用力过猛或速度过快,导致空气无法迅速进到报纸和桌面间,从而产生一种阻力,挡住了报纸,你轻一点拍,试试看!”我照做了,报纸果真被弹起来了。

啊,原来是这样!真没想到,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居然蕴含着大道理,看来我以后要多留心生活呀!

【篇三:地铁接轨“梦想”】

青岛开通地铁了,我们也可以体验一下这便利快捷的交通工具啦!

地铁是一种很便捷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它的速度很快,快到多快呢?一般我们开车十几分钟到的地方,地铁只需要几分钟,而且坐一次地铁只用几块钱。和开车相比既节约又环保。

你们知道吗?地铁一般速度都是80迈,最高可以达到接近400迈。以后要是青岛的地铁2号线开了,妈妈就可以坐地铁去上班了。地铁在地下跑专用轨道,没有红绿灯,不会遇到堵车。这样就大大缩短了人们出行的时间,妈妈也可以早晨晚点出门了。

青岛的3号线开通后,我和爸爸妈妈也去体验了一次,从新都心那里一起坐地铁去李村购物。一到地铁口,我看到好多层的台阶向下延伸去,地铁挖得这么深啊,感觉有点腿软。到了大厅,买好票,我们就到候车区等地铁。地铁到了,我们上车后,找了位子坐了下来。在地下开动时,我感觉到风噪声都很大,一切东西都快速后退,亮着的灯变成了一道细长的白线。提速到那么快也只用了几秒钟,好快啊!几分钟我们就到李村了。爸爸说:“我们开车去的话可能要半个小时,再加上找车位停车可能时间会更长。”我说:“那以后我们就坐地铁来吧,既快又环保。”爸爸妈妈都觉得这是个很不错的提议。

据说如果实现真空隧道,地铁的速度能达到音速,希望将来有一天我能设计出真空隧道来。让我们的出行更加便捷快速。

【篇四:二十年后回故乡】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二十年了,作为一名中科院院士的我,刚从宿舍出来,便有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传入耳中。原来,今天是中秋节。听过几遍《乡愁》,仍然难以忘怀,身为游子的我,也有一份自己的乡愁。"今天无论如何要回家!"我自言自语。

向领导请过假,坐着"真空轨道"列车,不到1分钟,便回到了故乡一一府谷。一下车,家乡变化令我惊叹不已。昔日破旧的火车站已焕然一新,高铁、"磁悬浮"真空轨道列车等都已普及。

出了火车站坐上政府打造的"比亚迪·云轨"飞速赶往老家。路途中,一座座如雨后春笋的高楼直冲云霄;公路上穿行着各式各样的新能源汽车;还有那高山上的太阳能板。简直堪比二十年前的迪拜。

从"云轨"上下来,我走入了原来的小区,原来那几座高楼,早已拆迁为一层一院的绿色别墅。看到如今这高耸入云的大厦,我想起了二十年前的家乡;煤田黑漆漆的,路面也垃圾成堆,楼房与这时相比也是那么低,虽说作为全国经济百强县,省级环保县,但与如今相比相差甚远。

二十年来,家乡的变化如此之大,真乃"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热门推荐
1小狗理发记
2花开并不只在白昼
3墨水瓶打翻之后
4手机,我想对你说
5我爱家乡的幼儿园
6我努力读懂了生活
7我读懂了母亲
8鹰悲
9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
10小鸡的自述
11游圆明园
12朋友,我想对你说
13信念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14人间自有关爱在
15母爱无垠父爱无疆
16我的动物朋友小猫
17最美的瞬间
18鹦鹉螺号的一天
19日记
20你让我长大
21永恒的爱
22父母的爱
23选错的班长读后感
24最美风景
25家庭趣事
26改变的那一刻
27扇子的自述
28正话反做
29快乐过春节文明伴我行
30懂你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