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核力量的作文

【篇一:70周年国庆阅兵观后感】

今年的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日。这天,国家在首都北京将举行隆重的阅兵仪式。我早早地打开了电视机,期待着那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终于在上午九点整,庆祝大会开始了。

国旗升起,空中护旗梯队拉开了阅兵式的序幕,3架直升飞机分别悬挂着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同其它直升飞机组成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这时仪仗方队也高擎着党旗、国旗、军旗,沿着东长安街阔步走来。

“咚,咚,咚……”传来徒步方队的脚步声,分列式检阅开始了。在欢快的进行曲的伴随下,一支支受阅方队徐徐地映入了人们的眼帘。他们的脸上显示出威武庄严的神情,一个个昂首挺胸,精神抖擞,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天安门主席台。我不禁为之赞叹不已,仔细观看,每个士兵的体形一致,步伐划一。这么多人的队伍,如刀切一般整齐,像一个人在行走,能达到这么整齐,到底得要花费多少艰苦的训练啊?我不由得肃然起敬。

我们的解放军,他们肩负着党和人民的希望和嘱托,继承了我军优良的历史传统,是一支威武之师、雄壮之师,有这样的军队来保卫祖国,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紧接着铁流滚滚,大地共鸣。32个装备方队以排山倒海之势,隆隆驶来,铁甲锃亮,熠熠生辉。一枚枚导弹如待出鞘的宝剑,直指苍穹,展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日益强大。

“太壮观了!太震撼了!”注视着一条条滚滚向前的钢铁巨龙,凝望着一幕幕动人心魄的壮美画卷,我不停地欢呼起来。

备受关注的东风—41核导弹方队通过天安门时,不少人流下激动的泪水。作为我国战略核力量的中流砥柱,它以凛然的气势和庞大的体形,在世界面前首次亮相。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此情此景,令我感慨万千。中华民族百年兴衰史昭示:一个巩固的国防,一支强大的军队,始终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宁幸福的可靠保证。

观看完国庆阅兵,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流血流汗,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换来的。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感到由衷的光荣和自豪。作为一名学生,我应该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将来成为国家的优秀建设者,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篇二:阅兵仪式观后感】

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庆典,10点钟会有阅兵仪式。

好不容易等到10点钟,我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屏幕,期待活动的开始,心中感到无比激动。

活动开始了,天安门广场上,热情的人群已经沸腾,大家期待着70周年庆典的开始。

主持人宣布庆祝活动开始。首先是升国旗,奏国歌。大家都敛声屏气,脸上露出了严肃的表情,随着国歌的奏起,全场的人们一同举起手敬礼,唱起了国歌,那声音非常洪亮,共同表达对祖国的尊重与热爱。看到这里,我不禁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习主席在庆典活动的致词中说:“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的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接着,阅兵仪式正式开始。首先是指挥方队,战士们昂首挺胸,精神抖擞,操着整齐而铿锵有力的步伐向天安门城楼走去。随后还有14个方队陆续经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15个方队检阅完以后,就到我们先进武器“大人物”出场了,一辆辆装甲车、导弹车缓缓驶过。我最欣赏的是东风—41导弹,这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导弹,是我国核力量的中流砥柱,战略决胜的重要力量,看到它,我的心中感到无比骄傲。

当一阵飞机的轰鸣声过后,歼—10,歼15和一架空警2000预警机进行空中加油演练。另外还有直—10、12、15武装直升飞机在空中排成了一个“70”的数字,代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非常壮观。广场上十分热闹,人们一同欢呼起来。

阅兵仪式上,军人们英姿飒爽,装甲车、导弹车威武万分,飞机团队大显神威,群众游行精彩至极。

看到这一切,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无比骄傲。现在社会发展的脚步加快了,我们作为小学生也不要落后,要好好学习本领,长大成为祖国的栋梁。

【篇三:我梦到了邓稼先】

初春的夜晚,月光又清又冷,穿过窗户,把地板分的斑驳陆离。那样的夜晚,他是否也在月下沉思呢?

渐渐地,进入梦乡,穿过时间的回廊,我看到他,只听他轻轻说了一句:“我要调换工作了。”紧接着,我听见了一声巨响,1954年,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了原子弹,广岛在霎那间沦为了地狱,而中国成为了面临核弹威胁的国家。中国若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危险会层层逼近!

这时,那张熟悉的脸又出现了,眉眼里满是忧虑与坚定。他是邓稼先,他是是研制原子弹的总设计人,作为领航者,他眼中有盖不住的担忧。可是,他的手和脑却一刻未停地向前探索未知。1957年,苏联援助中国,可是这帮助在1959年6月化作碎纸和云烟,缥缈离去。现在,只有那位壮年的设计师与他的小组孤军奋战了。我的耳边传来了算盘的响声,我听见了笔尖在纸上滑过的声音,昼夜不停,声声不息;我看见了邓稼先疲惫的脸颊,也窥见了他眸子里闪烁的希望的火焰。就这样,我看见了邓稼先嘴角扬起的那一抹笑,他用心血换来了成功。

1963年,他们转战,来到了苍茫的青海,寒风瑟瑟,鸟叫得甚是凄厉,单一的灰色和黑色埋没了生机,正在一点点吞噬他们的健康。我又望见了他,他的脸上掩不住的沧桑,身材不再魁梧。但是,这位老人脸上的坚毅令风也刮不走。同样的寒冷刺骨,一声巨响冲破云霄,绚丽的蘑菇云出现在了神州大地,他脸上露出喜色,更多的是欣慰和激昂。中国,在这位老人和年轻的科学团队的视死如归的奉献中第一次拥有了核技术。

历经48次核试验,在1979年空投核弹中,发生了意外。那位已年事已高的老人,令所有人在场外待命,他自己一个人冲进了危险区。从他抱起核弹碎片时,生命就开始倒计时,止痛的杜冷丁从一天一针到一个小时一针。他倒下了,却依旧顽强研究,他用毕生奉献推动着中国前进。

1985年,他在病痛中离开了,可他留下的却是宝贵的学术硕果,留下的是这位民族英雄拼搏的勇气,坚毅的品质,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以及一生的代名词——“纯”。

忽然,我抽噎着惊醒,心中说不出的压抑沉重,再无睡意。望向窗前,邓稼先,这位中国核事业的先驱者,好像依旧坐在窗前,眼睛望着月亮,坚毅地说:“我要调动工作了。”

热门推荐
1夏洛的网读后感
2当苹果遇上梨
3我和爷爷摘苹果
4游北雁荡山
5人要知怕
6那双粗糙的手
7书籍伴我成长
8身边的美景
9珍惜
10婴儿妹妹
11游中侨名城
12钓鱼
13春节的声音
14感恩父爱
15勇敢
16走进秋天
17学习雷锋精神
18家庭趣事
19走读麦家旧居
20文明只差一步
21西安历史之旅
22我心中的故事作文
23我给自己点赞
24这个夏天,稍安勿躁
25其实我不想失败
26我最爱的水果作文
27童年的玩具
28未来的学校
29雕刻的时光
30神奇的力量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