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文客的作文

【篇一:游长阳博物馆】

早知道长阳有个博物馆,今天终于可以一饱眼福了。因为我们“清江小文客”作文班要去那里参观,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兴奋不已。

我们走着整齐的步伐,高兴的来到了博物馆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五层楼高的房子,房子古朴而又庄重。过了一会儿,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四楼的时候给我们派了一位讲解员为我们讲解。

首先,我们参观四楼,这里是一些古代文物,各式各样的,应有尽有,让人看着眼花缭乱。我们跟着讲解员,听了讲解员的讲解,仿佛我们穿越了历史,了解和认识了这些文物。也使我认识了很多新的东西。比如有古代的石狗熊、猪形卷云纹铜磬、三彩提梁罐等一些文物。还让我知道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区别。

在这些文物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一件虎钮淳于。它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也是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巴人打造的,它上面是一只虎,下面是由粗到细的,打击那个最粗的部分,就能发出巨大的声音,可以想象:那时候我们的祖先们在清江边上,一边打击着乐器,一边欣赏着清江美景,女孩们也一边唱歌跳舞,是多么的悠闲自在。“喂,小婷,快点走,我们要去三楼了。”朋友们把我从幻想中拉了出来,于是我们便去了三楼。

三楼是介绍的一些我们土家族赢得的奖状、奖牌、奖杯等等一些荣誉,讲解员给我们讲解了一遍,让我知道了长阳“三件宝”是什么,它们分别是:山歌、南曲、撒叶儿嗬。

马上就要回去了,我和伙伴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但我依然很高兴,因为我在博物馆里认识了很多东西,还知道了一些土家族的习俗和文化,希望还能再来。

【篇二:掰玉米】

【掰玉米】

掰玉米

今天是星期三,艳阳高照,我和“清江小文客”作文班的同学们一起去掰玉米,我非常开心,也非常兴奋,我们蹦蹦跳跳的出发了。

走在去玉米地的路上,瞧!路边的那些小野花一个个都争奇斗艳,散发出一阵阵浓郁的香味。还有路边的小草,微风吹起来时,小草随风舞动。金灿灿的阳光透过大树的叶子洒下来,在地面出现了无数斑驳的光点儿,沿途的这些美景真是美不胜收啊!

进入玉米地,只见地里的玉米长得个儿大粒儿多好像一个个害羞的少女,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只露出金色的发丝在风中飘荡。

我们开始掰玉米了我们才刚刚穿进玉米地就有同学开始耍小王子、小公主脾气了,“好热呀!”“被蚊子咬的好痒啊!”“这些玉米长得这么紧怎么掰呀?”……一声又一声的抱怨声飘荡在上空,但还是阻挡不了炎热的天气,更阻止不了蚊虫的叮咬。我用尽全力把玉米掰下来,然后投到自己的背篓或是竹篮里,汗水从脑袋上一直流到下额上,再滴到了泥土里。

玉米终于掰完了,虽然非常热,被蚊子叮也非常难受,但是苦中有乐,看着满满一背篓的玉米,满是汗珠的脸上又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通过这一次我们自己掰玉米,体验了在炎热夏天掰玉米的辛苦,也体会到农民伯伯的辛苦,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珍惜粮食就是给农民伯伯最好的报答。

【掰玉米】

敖舒玲

暑假的一天上午,阳光明媚,陈老师神采奕奕地对我们说:“今天带你们一起去掰玉米。我听了心花怒放,心喜若狂。

我们高高兴兴地走在山间小路上,眼前的风景让我感到很新奇,我们女孩子挎着一个小竹篮,就像一个采蘑菇的小姑娘一样。走在沿途的路上我们看见了许多花儿,有粉红色的,红色的,白色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到了山上,那更美了!一望无际,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一棵棵玉米就像整装待发的士兵,一个个英姿飒爽,硕大的玉米棒像一枚枚军功章挂在他们胸前,树上还时不时传来知了的声音,好像是在举行一场音乐会呢!

我们一路说说笑笑,很快就来到了玉米地。突然阿淼同学大声喊道:“这里有田鼠!”这一句可把我们的阿振同学给吓了一大跳,“田……田鼠在……在哪里?”“哈哈……原来男子汉还怕田鼠啊!连女生也不如。”淼同学话音刚落就引来同学们一阵爆笑声。

掰下一个玉米后,我觉得手上特别不舒服,就像有千万条毛毛虫在我身上蠕动,火辣辣的太阳照着我们,我们个个都满头大汗,掰一个玉米再掰一个,我们一个个累得都快站不起来了。

虽然我们很累,但是我累得很幸福,这让我亲生体验了农民伯伯的辛苦,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像我们一样,遇到一点儿困难就退缩。我也明白了所有的食物都是来知不易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粮食。

【掰玉米】

倪新睿清江小文客

掰玉米

今天,天气晴朗,我们在清江小文客老师的带领下,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田地里掰玉米。

我们兴高采烈地出发了,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一路上许多花儿都在向我们点头微笑,很快就来到了一片玉米地里,我看见一个个玉米像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宝宝,争先恐后的把小脑袋往外探。

“掰玉米喽”,我看准一个又肥又大的玉米,用力掰起来,好不容易把一个个玉米从玉米杆上掰下来。顿时,我汗流浃背,炎热难受,手臂和腿被地里的蚊虫叮咬起了一个个大小的包,只觉得奇痒无比。“啊,好难受呀!”我实在忍不住,想要赶快离开这个地方。但看见同学们还在用力的掰着,我只好强忍着坚持掰完了。

我们拿好玉米,掀开玉米的纱裙,再撩开那金黄色的发丝,就露出了那红白相间的果实,粒粒晶莹剔透,像珍珠一样,紧紧挨在一起。我们望着那一个个被剥皮的金黄色的玉米,觉得格外耀眼,之前的辛苦难受一下子减少了很多,真是苦中有乐。

这次体验让我们真正体会了一下农民伯伯的辛苦,明白“锄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

【篇三:握不破的鸡蛋】

大家都知道鸡蛋是一种易碎的物品。一不小心落到地上就会摔得粉身碎骨。但是很多人都说鸡蛋说不破的,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今天我们“清江小文客”作文班就做了一次握鸡蛋的实验。

轮到淼同学上场了,只见他大步流星的走上讲台,嘴里还自言自语道:“不就是握个鸡蛋吗,对于我这个大力士来说简直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他接过老师手中的鸡蛋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握了起来。时间飞快地流动着,但是淼同学手里的鸡蛋依旧纹丝不动,始终没有被握碎。他沮丧地回到座位上,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现在出场的是泽同学,他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拿着鸡蛋,使出吃奶的劲儿握了起来。可是鸡蛋原封不动的躺在他手里。

咦?这是怎么回事,这么多大力士上台怎么没有一个人把鸡蛋握破?难道是老师施了魔法不让鸡蛋碎的吗?一连串问题在我脑海中浮现。泽同学最终也没有握破鸡蛋,他就像一只斗败了的公鸡,沮丧地回到了座位上。

我一边看一边想:嘿嘿,小东西,要是我上场,我一定让你成为我的手下败将。

终于轮到我上场了,我握着鸡蛋深吸一口气把力气集中到手上。可是鸡蛋却安然无恙,我一跺脚再做最后的努力。但是这个鸡蛋依然坚如磐石。我只得灰溜溜的下场了。

同学们都陆续上台体验了一次,可最后谁都没有把鸡蛋握破。老师看见我们疑惑不解的样子,就给我们解释道:“鸡蛋表面的曲面结构能很好的分散所承受的压力,因此鸡蛋是握不破的。科学家们称这种现象现象为‘薄壳原理’。古时候人们用薄壳原理制作了石拱桥。在我们现代也有很多这样的发明:如悉尼歌剧院,北京火车站,人民大会堂……”。

哦!原来如此,同学们都恍然大悟。难怪这么多大力士都握不破鸡蛋。

热门推荐
1摘草莓
2最美的存在
3高风亮节鲍叔牙
4爷爷用微信给我发压岁钱
5让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精彩
6切西瓜
7数字陷阱游戏作文五年级
8百变“小布丁”
9那一刻,我成功了
10素材
11我最敬佩的人
12多一些童真
13抓蟹乐
14我的大树
15我的乐园
16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17校园的五月天
18最美的青春
19难忘的足球赛
20老师,您辛苦了
21老师,您好
22如果电器没有了
23假期里难忘的一件事
24二十年后的同学聚会
25军训日记
26遇见碎片般的生活
27那声音,常在我心中
28军训日记
29共享时代需管理需改善
30母鸡萝丝去散步看图写话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