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礼法的作文

【篇一:国学与人生】

国学本就是与人生相互依存的。

孔子论人生一成德之教,为己之说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要时刻怀有一颗仁爱之心,成人之美,而不能以小人之心来待人待物。孔子把仁爱作为自己一生的道德基础,并时刻警示自己的学生也要以仁爱对天下。这是多么值得后人来学习的大爱。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君子认为义是最可贵的,君子只有勇却无义就会捣乱,小人只有勇却无义就会偷盗。孔子认为,在追求物质利益时,必须讲究有道义。若是凭借着无道无义而取得的东西,孔子觉得是可耻可恨,不屑一顾的。甚至在今天,“义”也被人们称赞,并作为结交朋友的根本。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一味恭敬而不懂礼法就会烦劳、忧愁;过于谨慎而不懂礼法就会显得胆小怕事;只知道勇敢而不懂得礼法的人就会鲁莽惹祸;心直口快的人不懂得礼法就会尖伤人。孔子认为,“礼”为人们的生活约束了许多。现在,不讲礼数的人,也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庄子论人生——高洁旷达,逍遥自在

“浮生若梦,若梦非梦。浮生何如?如梦之梦。”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可是如果梦不是梦呢?那么人生怎么办呢?就把它当做是梦。孟子以阔达乐观而闻名,他认为人生如梦,梦如人生。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为何不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开心度过每一天,把一切当成是梦呢?

“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人若是没有志气,便和禽兽差不多两样。孟子虽逍遥以对俗世,但他却满怀志气。没有了志气的人,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缺少了年少热血澎湃的感觉,便与没有思想,没有动力,没有目标的禽兽一样了。

“养心莫善于寡欲。”修养内心的方法,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了。在灯红酒绿的俗世里的人们,金钱与权力的欲望贯穿了身心,对于他们而言,修身养性最好的方法,便是减少自己的欲望,淡泊如水的享受平静的生活。

国学与人生,我认为都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不妨慢下来,品读回味经典国学。学习国学的过程,也是你灵魂的一次净化,人生的一次升华。

【篇二:永远的丰碑】

“大江东去,浪淘尽……”历史的长河滚滚东流,无数的细沙石砾在波涛中淹没在波涛中,但无数的英雄丰碑屹立其中,永不腐朽,愈发耀眼。

牢屋漆黑似吞人,散发光明的,是手执毛笔的司马迁。李陵案中他站在客观的立场为其辩解,于是锒铛入狱,施以腐刑。于是,作为男人的司马迁消失了,更加纯粹的史官司马迁诞生了。有的人认为他不该怕死贪生,甘受污辱;朋友们也疏远了他.司马迁忍辱负重,只是夜以继日地写作.多少年后,他终于完成了千古名著《史记》."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道出了司马迁的心里话。他作为史官的录实精神和忍辱负重的毅力让他成为一座历史上的不朽丰碑。

黄沙莽莽黄如天,稳如磐石的,是坐镇军帐的诸葛亮。“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孔明先生自三顾茅庐以来,立下汗马功劳,但终究败在命运脚下,临出师表而痛哭流涕,病逝五丈原。因为受到刘备三顾茅庐之恩,白帝城托孤之重任,为了汉室之兴竭忠尽智,致死不渝,他是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粹、死而后已”。他为了江山社稷,忠贞不二,呕心沥血,直到临死之前,还念念不忘江山社稷大业,实在可歌可泣!

刀光剑影冷锋锐,潇洒自如的,是轻抚琴弦的嵇康。入竹林,成七贤之首。闲来打铁,与老友交流,好不快活。然而兄弟的背叛,他一书《与山巨源绝交书》示众;临刑前,他从容奏一曲《广陵散》使刑台化舞台。嵇康的这种性格,表现为他对名教、礼法的批判。当时司马氏集团,大力标榜提倡礼法,用所谓"人伦有理、朝廷有法"来束缚一些士子。嵇康则在一系列文章中强调道家的"自然",揭露礼法和"礼法之士"的虚伪本质。嵇康的个性品格充满了矛盾: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不仅带有淡然生死的品格,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可谓魏晋标志性的人格丰碑。

永远的丰碑,始终站在时代之巅,引领万代风流。

【篇三:夕阳西下】

这次考试没有考好,放学的路上我一个人孤单单地走着。夕阳把我的影子拉得格外的长,带着黄晕的天上,有着几片深灰色的迷云,它低低地压着大地。黄叶从树上落下,在风中飘散,像几只在生命尽头的蝴蝶在跳最后的一支舞蹈。

天渐渐暗了,在路灯微弱的灯光的照耀下,我仿佛看见一个老人拖着步子向我走来。他的脸上有止不住的倦意,身上还挂着一张饱经沧桑的渔网,手里还紧紧地握着一根巨大的鱼骨头。我想起来了,他就是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老人啊。这次出海,他独自一人在打渔的过程中好不容易打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并把它挂到了船尾上。可在他回去的时候,却被一条鲨鱼盯上了,他拿起鱼叉跟鲨鱼搏斗,最终鲨鱼死了,沉到海底,可马林鱼还是被吃的只剩下了一根骨头。耗尽所有力量的老人眼巴巴的,眼里带着光。我仿佛看见他对我说:“人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

在朦胧月色照耀的雾气下,我又恍惚看见一个推着轮椅的人,他到了路旁的树前,看着面前的树发呆。这不就是写《我与地坛》的作家史铁生吗?在年轻时他去乡下插队,突然感到腿部一阵疼痛,回到北京后一检查,发现他后半生都有可能不能走路了。史铁生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脾气开始变得暴躁。他开始摔东西,开始对母亲撒气,可是他并没有一蹶不振,他学会了读书思考,每天坚持推着轮椅去地坛公园。最终他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写成了《我与地坛》这本书。他只是身体残疾,但是他展示给我们的作品和他的意志一样都是完满的,这不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吗?

再往前面走了一步,我仿佛看到了在一个坐垫上,盘腿坐一个留着白胡子的老人,他的身旁围着一群青年,这不就是孔子吗?他幼年丧父,这事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沉痛的打击。在壮年时,他在各国君主面前宣传礼法,可是那些君主却不听他的,只给他做一些很小的官做。他就发愤图强地学习,还收了很多徒弟。教他们复兴礼法。他还整理了许多典籍,他可能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但他最后却成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我的一次考试失利,和他们面对的失败比起来,真是微不足道。我推开家门,入眼的是父母的和蔼笑脸。耳边传来的是小狗雀跃的叫声。欣喜在我心中聚集着,失落一去不复返。

热门推荐
1我长大了
2欢乐的水上之旅
3这件事真让我难忘
4我的老师
5爱是怎样读懂的
6中秋节
7行走在消失中
8我站胜了自己
9美丽的校图书馆方笑
10这样的人让我佩服
11趣味运动会
12简单幸福
13傅雷家书读后感
14雪中美景
15不要让生活彻底“碎片化”
16我喜欢的小动物
17致父母的一封信
18小议追星议论文
19金鱼
20离家之后
21牛郎织女缩写
22我的与众不同的生活
23奇妙的大自然
24那一刻,我笑了
25家乡的小巷
26下册作文我的心愿当一名老师
27精彩的足球比赛
28《成长不烦恼》读后感
29听妈妈讲她小时候的故事
30我自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