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涤尘的作文

【篇一:从夏到秋】

曾读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清幽,也向往池莉“白天喝茶,到了晚上,就出来晒月亮”的雅趣。不知何时,虞山脚下的一座兴福寺成了我心中诗意的代名词。盼了许久,如今终于成行。

从夏的盛情迈入秋的含蓄,空气中消散了溽热的暑气,多的是秋日青空的高爽;减退了如火骄阳的曝晒,添的是清风徐来的舒心;隐去了聒噪恼人的蝉鸣,余的是细雨打桂花的娴静。走在砖石铺就的小径上,脚底微微打着滑的,是刚浸润过雨露的青苔。苍翠古木的掩映下,清一色的蓝色棚顶,清一色的方桌藤椅,喝茶的人坐得满满当当。人们随意闲谈着,四下却仍然显得静。一撮茶叶,一壶热水,一把瓜子或是剥好的板栗和柑橘,不慌不忙地在兴福寺旁坐上一个清早,这一天才算开了一个好头。

从夏的浮躁迈入秋的沉静,生活的步调仿佛也缓了下来。张抗抗形容杭州人喝茶喝得慷慨奢侈,决不吝啬。我倒从常熟人喝茶上看出一种精打细算,不紧不慢。不如杭州的茶文化那般久负盛名,反倒添了几分从容淡定,自由自在地来,优哉游哉地去。常熟人爱茶,便把茶文化中心建到离茶叶产地最近的虞山下。清清净净的兴福寺旁,茶肆遍地而起。曾闻一说“半山腰里的一座茶馆,离庙很近,离红尘也很近”,觉得妙极,如今算是亲眼得见,更是恍然有所思。抿一口茶,清新与醇厚缠绵交织。望一眼兴福寺,明黄的高墙内,从苍松翠柏间腾起朦朦胧胧的白烟,佛家的不可测,仿佛隐约沾染了几分人情的冷暖。茶香和禅意萦绕这方有灵气的姑苏小城,无怪乎令人神往。

大概是因为从夏到秋,热汤面的温度入口合适,虞山的草木浓淡相宜,僧人的长袍也显得平和熨帖。

大概是因为从夏到秋,茶汤饮尽便见了茶叶,风声止息便余了寂静,木叶落去便归于平淡。

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归去的时候开始淅淅沥沥地落几点雨,浓密的枝叶织就天然的屏障,潭水中静静地晕开几处涟漪。回首望去,烟雨迷蒙中,寺庙和茶肆各自安好。我不懂禅,亦不甚懂茶,只觉得一颗心像被涤尘、浸润,沉静如秋日长空。

凉意渐浓,诗韵不减。江南的茶客将一盏茶从夏喝到秋,从苦喝到甜。

【篇二:看海】

“海,漂亮吗?”“大,大!”

父亲与两岁女儿之间的对白,早已成为一帧渐渐泛黄的记忆,不再清晰。

海,是值得去看看的。

或立,或卧;或凭栏远眺,或漫步沙滩;或掬一捧海水涤尘,或枕一方礁石小憩。你可以慵懒地、随心所欲地感触大海。没有限制,没有禁忌,也没有喧嚣,那就是海!

你不必静息凝眸、刻意地去看,白帆点点、云霓变幻,连同“水天一色”的苍茫与寥落,在不经意间早已涨满你的眼帘。你也不必沉心聚神、刻意地去听,海风呼啸、波涛拍岸,伴随着“卷起千堆雪”的气势,悄然充盈你的耳朵……人生不是享受,但人性可以追求纯真与洒脱。

看海,是看,是听,也是一种别样的寻觅和品味。放飞思绪,让海鸥引领你未泯的童心,穿越钢筋水泥构筑的森林,去寻觅那雕刻着恒久光阴的贝壳,去品味那来自记忆深处的亲近自然的冲动。偷得浮生半日闲,岂非人生一快?

海,是值得去看看的。

放下工作的刻板与纠结,父亲就是父亲,不再是那个在数据与表格之间穿行的职场身影;抖落学习的沉重与紧张,女儿就是女儿,不再是那个在试卷与习题之下趴伏的应试机器。

看海!我们怎能看不到致远舰那渐去渐远的悲怆背影?《日出印象》是莫奈大师眼中的海,但瞬间的印象怎能勾画出历史的浓墨重彩?

听海!会听不到郑和归航的欢快桨声?会听不到“九断线”刺破锦帛的回响?美人鱼的低语,是安徒生耳中的海,但童话的音符怎能演绎黄岩岛和赤瓜礁上的《义勇军进行曲》?

看海,是看,是听,也是一种与古圣先贤的对话。父亲不必再问,女儿也不必再答,一代一代的传承,我们一起去看海。

海与岸,不是千年不变的约定。但人类与自然有约,心灵与大海有约,历史与现实有约……

海,是值得去看看的。

热门推荐
1父母的爱
2我的读书趣事
3窟窿风波
4桂花树
5家有独特家训
6假如我会七十二变作文
7我爱钓鱼
8巧吹乒乓球过河
9指甲花
10龟兔赛跑续集
11过年啦
12我爱我家
13优化沏茶
14最美的风景
15家,给了我温暖和依靠
16未来的一天想象作文
17撞车
18游记的作文
19值得铭记的瞬间——美国之行
20有朋友真好
21沉甸甸的年味
22书痴的烦恼
23考试的作文
24我最想要的圣诞礼物
25为生命着色作文
26欣赏悲中的美
27我为爱代言
28刚刚开始的作文
29春天终将来临——致敬“最美逆行者”
30美丽的花博园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