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铺开的作文

【篇一:乐趣】

去年暑假,学校组织我们去韩国游学、实践,在韩国的第二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卖东西。

老师话音刚落,我就跃跃欲试。卖东西?那还不简单,在大街上吆喝吆喝不就卖出去了吗?正这么想着,老师给我们分发了一批物资:绘着古典中国人物的精致折扇,成双成对喜庆的鸳鸯筷,红黄相间的虎头帽……应有尽有,琳琅满目,一股浓浓的中国风味扑面而来。

第二天,我颇有自信地拿着这些商品走到街上,小心翼翼地架起我们小组一起花了一晚上时间讨论制作的招牌——上面写了几个巨大的韩文,大意是商品应有尽有,物美价廉,粗黑的韩国文字配上我们涂上的鲜艳花边,颇为显眼。我看了下效果,满意地点了点头,在招牌后面铺开一张大布,并在布上面铺开我们的商品,这一切布置完成后,我们的摊位仿佛都在闪闪发光。

我从地上随手捞起一对鸳鸯筷,找到了一对疑似情侣的韩国人,心中快速默念昨天我请教老师的韩语,脸上摆出最讨喜的笑容,上前生涩地念出:“你好,这是中国的鸳鸯筷,买一双吗?”仅仅说出这一句,我已经筋疲力尽,紧张地看着他们的反应,两个人先是愣了一下,接着他们好奇地打量起了我们的商品。我们的韩语老师也上前帮我们推销,他们说的韩语我听不太懂,只能徒劳地看着他们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那些细微的动作,无不牵动着我紧张的心。终于,那个男人满脸笑容地掏出了钱包,给我们付了一张韩元纸币,尽管面值不大,但我连声道谢,巨大的喜悦充盈在心中。

开门红!我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鼓舞,急忙再拿起一顶虎头帽,我四下寻望,终于找到一位年轻的妈妈,她带着一个虎头虎脑,长相很是可爱的小男孩。我快步走过去,拿起手中的虎头帽,给那位妈妈仔细端详,又把帽子小心翼翼地给那位小男孩戴上,大红的虎头帽衬着小男孩可爱的脸颊,使他看上去更加可爱。那位妈妈显然也十分喜爱,并用韩语问了我一句话,我有些无措,四下去寻韩语老师,他却正在和另一个小队去推荐商品,我求人无望,猜测那句话大概是多少钱的意思,于是胡乱比了一个数字,那个妈妈却看不懂,焦急地问我,我却只能“嗯嗯啊啊”吐出几个胡乱的音节,最后我只能把韩语老师拉过来,让他救场,老师一来便和那位妈妈展开了流利的对话,不多时便成交了,这强烈的对比让我深深地意识到掌握一门外语有多么重要。

在卖商品的过程中,有喜悦有疲劳,有挫败有自信,有快乐有担忧——这就是卖商品的乐趣。

【篇二:爱是一种坚持】

妈妈总会在没事的时候,拉着我的手坐在沙发上,给我讲她和爸爸的故事。客厅的灯光沿着妈妈脸颊的线条一点点铺开,电视咿呀地响着,妈妈的声音很轻很柔,一点一点流泻出来。

那个时候我刚出生不久,爸爸只是黄金报社普通的小职员。我的到来一下子加重了爸爸肩上的担子,也引来了妈妈的思考。妈妈想让爸爸辞职,不再做这样没有多大出路的小职员。这下子引来许多亲友的反对,把铁饭碗丢了,生活岂不没了保障。

面对各种压力,妈妈只是笑了笑。那段日子更是苦。爸爸每晚回家都是满脸沉重,在我笑着叫“爸爸”也不能让爸爸紧绷的脸颊轻缓下来。白天打零工,晚上写稿子,对于一个满腔热血的男人来说,这向前冲的脚步确实沉重得很。写不出稿子的时候,爸爸便是几个几个通宵熬夜。深夜里,陪伴他的只是面前空白的稿纸与微弱的灯光,还有他不曾发现的门后那个瘦小的身影。

天边吐白,爸爸才会倚床小睡。妈妈总是轻轻地进屋,收拾一地的烟头和废纸团,而在我记忆中,爸爸是从不抽烟的。在没有人的时候,妈妈才会露出她的难过和心疼。她慢慢走到床边,铺开被子,小心地盖在爸爸身上,然后把满屋狼藉清理干净,轻手轻脚关上门,再到厨房煲一锅爸爸爱喝的鸡汤。

一日,邻居拉过妈妈,好心地说:“阿卉,算了吧,何必让大人小孩都受罪。”妈妈依然笑了笑,轻声说:“会好的。”越来越多的劝阻和非议围绕着妈妈,但她是一棵逆风的树。妈妈更加坚定,她用自己的方式把爸爸围起来。每日为爸爸细细打点好行装,用她那招牌微笑对爸爸说一句“加油”。晚上妈妈是爸爸的军师,在爸爸最困难时拨开一切干扰,用她瘦小的后背撑起爸爸的路。

现在早过了当年穷得掉渣的日子,他们之间的爱也不是年轻时大喊“我爱你”的惊天动地。其实,爱存在于每一个细节,有一个坚持的纽带把这平凡的感情紧紧串联起来。

今年妈妈做完两个小手术,身体不太好。爸爸出差前给妈妈留下5000元,说妈妈手头没现金,备着用。妈妈听完大喊哭笑不得而我却看到某种晶亮的东西挂在妈妈的眼角。那笑,便是感动和温暖吧。

在我心里,妈妈是温婉大气的女强人,爸爸则是粗心大意的胖文豪,而他们的爱则截然不同。

我顿觉一阵酸,又有甜。翻着父母以前的照片,岁月的磨砺都在他们脸上留下痕迹。年轻时的拼博依然成了现在的安稳,只因为他们心中那个彼此一直都坚定着,所以这份爱就永远不会变。

爱原是一个动词,在时间中泛滥出更多名词的意义。爱是在岁月变迁中那份偏执;爱是两个人手牵手的信念;爱,是一种坚持,无论何时何地。

现世安好,夫复何求?暖黄色的灯光依旧填满每个角落,光晕滑落在妈妈脸上。一切都很安静,只听见,电视里传出的时光留声。

【篇三:纸间人生】

此刻,我盯着聚集在一起的家中书画,妈妈的文件,卫生纸,食品盒……还有眼前铺开的这张纸,想要遵循“格物致知”的规律,从中激发点关于“纸”的灵感。(解释一下,作文题目要求以“纸”为话题,进行创作)。然而,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我抓耳挠腮,埋头苦想,半点不得其衷。

手捧作文纸,仰天长啸:我要怎样把你填满?突然,一道灵光闪过,“这空白的纸难道不像是刚生出的孩子吗?我就写写这纸与人生吧!”

纸如人生。纸的一生从一棵小树苗开始。这棵树苗盼望着自己有一天可以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以雄伟的姿态站立在阳光之下。于是,他努力地吸取养分,努力地伸展枝叶。日复一日,终于在数十年后,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他很开心,享受着清晨露珠,从他身上掠过的清凉;享受着正午骄阳包裹全身的温暖;享受着黄昏徐徐微风穿过林间的惬意。

一天,一群伐木工人来到这里,看到这棵大树,啧啧地赞叹!在众人的赞叹声中,它被砍倒,枝干送往木材厂,枝丫送向造纸厂。在那里,它转化成了一张纸柔软细腻的纸张,各自奔向自己的征程。它们有的被那些书画名家题字作画,摇身一变,身价不菲;有的被印刷成书籍,被人捧在手心里;还有经过复杂的工艺,被印刷成花花绿绿的钞票,深受世人追捧……然而造化弄人,有些纸却被用来擦去人们身上的污秽,有的被用作食品袋,浑身油腻,随之被弃……

人生亦如纸。呱呱坠地的婴儿就如一张白纸,等待着从原生家庭开始的每一笔重重的涂抹,亦或明媚,亦或厚重,亦或阴霾……童年时渴望长大,觉得只要长大就意味着梦想的实现,少年时为梦努力,努力的追逐人生的目标,接着在最好的年华步入社会接受晕染,再到中年后的沉淀。你,或许已经功成名就,或许一败涂地,也可能碌碌无为,平凡一生。即便如此,那又怎样呢?走过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之后,每个人都免不了面对人生最后的宿命,那就是病,死。回头看看自己人生这张纸,浓墨重彩也好,轻描淡写也罢,似乎都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张纸,这张已然被涂满色彩的纸,还在就好。

少年的我,再次铺开这张人生的纸,这张纸上,已经有了父母一路小心呵护的温暖笔墨,也有了求学路上老师殷殷教导的清凉一笔,更有一起同行的伙伴们并肩前进的绚烂色彩!未来的路还很长,这张纸是会绽放异彩,还是被嗤之以鼻,靠得还是自己手中的这支笔。

周恩来少年时曾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为之付出了努力,最终当上了新中国的开国总理,深受人民的爱戴。法国著名生物学家拉马克,从16岁到24岁的8年里,飘忽不定,直到后来才在卢梭的帮助下下定决心,埋头苦干,花了11年的时间,终于写出了名著《法国植物志》。他们都成功地为自己描绘出一副美妙绝伦的人生画卷。

既然浮生繁华如梦一场,那就那让它更精彩一些。“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目标先行,实践随后。“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唯有勤奋的汗水,才能浇灌成功的花儿。“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直面人生中的困难,披荆斩棘,去迎接黑暗过后的光明。

纸如人生,人生如纸。这纸间人生需要我点上目标,画下行动,贯以勇气,洒下情感……

热门推荐
1我爱这个新家园
2未来的课桌
3美丽烟花
4西湖夜景
5素描人生态度
6梦游海岛之旅
7回家记
8宝贝别流泪
9不一样的三天
10底色
11我说三国
12我最喜欢的人
13观察蜗牛
14桂花树
15我领悟了生命的坚韧
16我是一只枯叶蝶
17《古文观止》读后感
18这天,我回家晚了
19未被领走的鞋
20爱的足迹
21等待
22整理书架
23走进
24第一次夏令营
25我们班的捣蛋鬼
26助人为乐的陈启瑞
27品王熙凤
28她,可真温暖
29一次紧张的发试卷
30未来的万能笔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