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灌区的作文

【篇一:参观韶山灌区】

不久前,学校组织小记者参观韶山灌区。一路上,清风拂面,精神倍爽。很快,我们来到了目的地。

首先,我们来到二楼的中控室——灌区的指挥中心。墙上镶嵌着一张地图,展示灌区的全貌。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我们了解到灌区是1965年开始建设,10万人历时十个月修建完工。灌区还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三湘分流,三湘是指:湘潭、湘乡和宁乡。灌区像一位母亲,用她的乳汁无私地哺育着三湘人民。

之后,我们下楼来到了一个光线暗淡的大房间观看影碟,欣赏灌区的景象。我领略了灌区的四季分明:春天桃花绚丽开放、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果实累累和冬天大雪纷飞。还有灌区的日落时分,是那么的惬意、安宁与富足。

观影后,一位身着西服的叔叔走了进来,他是负责人,也是小记者采访的对象。小记者们珍惜采访的机会,争先恐后举手提问,有的问灌区的来历、作用,还有的问灌区涨洪水了怎么办……

唉!真后悔,我先前没有了解一下灌区的情况,现在脑袋里竟然找不出一个问题,只能傻傻的看着。看来,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最后,我们来到了灌区养鸭场,那场面真是“浩浩荡荡”。我们跟鸭子们打了招呼,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灌区。真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去灌区真遗憾”啊!

【篇二:参观韶山灌区陈列馆】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这个美好的日子,我们五年级小记者要去韶山灌区陈列馆参观啦!

我们一路上兴高采烈,车厢里不时飘出我们的欢声笑语,到了目的地,我带着激动的心情从车上跑下来,哇!放眼望去,灌区多美啊!绿绿的草儿随风舞动,清清的水儿碧波荡漾,那像树枝一样分叉的渠道,四通八达,通往各个地区,我不禁要为那些当年来修灌区的人民竖起大拇指,点一个赞。

“好了,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去看陈列馆吧!”我一听完,立刻兴奋得恨不得一口气冲进去。在陈列馆里我边看边记,我了解到韶山灌区是1965年7月动工,当时十万劳动大军凭着“愚公有移山之志,我们有穿山之志”的豪情,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就胜利建成总干渠和北干渠,并顺利通水灌溉。我被图片中那些人民用热血和汗水修筑渠道的精神所深深的感动,图片上那些衣着朴素,辛勤劳动的人民正是我学习的榜样。于是我联想到了自己,记得有一次,妈妈干完家务,便让我去倒垃圾,而我呢,只顾着自己贪玩,完全不理睬妈妈的要求,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十分后悔。

参观完陈列馆后,我有很多的感想,我决定以后要向修筑渠道的劳动人民学习,不怕苦,不怕累,做一个有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少先队员!

【篇三:游韶山灌区】

当年设计、当年建成通水、当年受益的韶山灌区建成速度堪称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我们湘潭晚报小记者有幸来到了韶山灌区参观,了解到了许多关于韶山灌区的知识和事迹。

到了韶山灌区,我们先是围在一位工作人员旁,听他讲韶山灌区的历史:“韶山灌区呢,是从1965年的7月1日开始动工兴建的,在1966年的6月2日便建成通水了。”同学们都竖起耳朵,认真的听着,生怕听漏了一点儿资讯。那位叔叔一边说着,一边把我们带到了水渠旁,继续说道:“韶山灌区的水渠中有干渠5条,长186千米;支渠401条,长1186千米,灌溉了湘潭、长沙、娄底三市七县内的100万亩农田。”大家都不禁佩服起了当初开挖韶山灌区水渠的先辈们了,那一串串数字里包含了多少辛劳与汗水?

接下来,工作人员又带领我们去看了当时修筑韶山灌区时的视频:十万人在一起挖水渠,那是怎样一番景象啊!他们就像一把利剑,把一座座山峰劈成两半,留下一道道水渠……终于,韶山灌区通水啦!人们都赶过来看着他们的劳动成果,在通水的那一刹那,天地间爆发出了人们山呼海啸般的掌声!

这次去韶山灌区参观,我既学到了知识,又增长了见识,真好!

【篇四:参观韶山灌区陈列馆】

星期二,我们小记者外出活动要去参观了韶山灌区陈列馆。

到了灌区,第一眼看见的是人们常说的“银河飞渡”,它是那么庞大,那么长。我不禁深深地感叹:修建这么长的一座灌渠,需要花费多少人力和心血啊!

进了陈列馆,我才知道这条大渠是十万民工花费十个月修建的。听说有一位诗人曾在这里写到:“银河天上来,奇迹人间创。”

陈列馆的样子和布局我非常的喜欢,工程师采用了江南景房布局方案,在景房前有几棵高大的樟树,长得郁郁葱葱,让陈列馆淹没在一片绿色当中。而陈列馆里面的布局更是合情合理,对每一个工程都分门别类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我们很快了解了灌区工程的各个功能。

最后,工作人员给我们放了一部3D电影,虽然这部3D电影是用飞行器拍的,把我弄得头晕眼花,但我总算知道了大渠把水运到了哪些地方。由于大渠经过的是贫困的乡村,以前这里的人们饭都吃不饱,自从大渠修好以后,人们的收成提高了,能吃得饱穿得暖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条大渠真是人们的救星啊!

参观的时间总是很短暂的,半天功夫我们就和要韶山灌区说再见了。我把“银河飞渡”的样子深深地印在了脑子里!

【篇五:参观“人间奇迹”——韶山灌渠】

“银河天上来,奇迹人间创”。这句话用来形容韶山灌渠这个伟大的工程再适合不过了。最近,我们小记者就参观了这个“人间奇迹”,它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一到灌区,陈列馆的馆长伯伯微笑着迎接我们。他先向我们介绍了陈列馆的概况:面积有多大,陈列了什么东西,为什么要建陈列馆等,接着还一一回答了我们的提问。然后沈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她所向往的“银河飞渡”,并告诉我们怎样去参观这个了不起的水利工程……

我的心里充满了疑问:是一座纯金镶钻的桥吗?既然是飞渡,应该是一座飞起来的桥吧?或者是像美国的“金门大桥”那样的钢铁巨龙吧?……可是,当我们真正踏上“银河飞渡”时,我的心一下子坠入了谷底!原来这飞渡竟然是用沙石和水泥建成的桥啊!而且,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打,有的地方沙石裸露出来,斑斑驳驳;有些地方长满了青苔,混泥土已经脱落。远远看去,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坚毅地挺立在广阔的田野上。我的心里一直嘀咕着:不就是一座破桥嘛,还是什么飞渡呢!随行的小记者都在笑话这座“破桥”,有的甚至心不在焉,一路嬉笑着离开了。

当我们再次返回陈列馆,仔仔细细地了解后我们才惊叹,韶山灌渠这个工程是多么的伟大。原来,韶山灌区建设于1965年,十万劳动大军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总干渠和北干渠。灌溉着湘乡、宁乡、韶山等七个县约25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00万亩农田,是我们湖南省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陈列馆一组雕像,栩栩如生地记录着当年建设“银河飞渡”的场景:劳动者们咬着牙关,紧绷着脸,手里紧握着锄头、铁镐、铁锹,还有一辆辆来回奔走的手推车。当年,我们的祖辈就是用这些简陋的劳动工具开山劈石,用肩挑、用手挖、用手推车一车一车地运,十万人用这么简陋的工具,凭着顽强的意志劈开了100多座山、填平了近50条沟谷,运送了近亿方土石,建成了总长达900公路的韶山灌渠,创造了这个名副其实的“人间奇迹”。

韶山灌渠静静地流淌了50多年,浇灌着两岸的万亩田地,养育了一代代勤劳的人们。现在,辛勤的韶灌人还在不断的完善和建设着灌渠,栽树、植草、清淤、修缮,让灌渠的水汩汩流淌,川流不息。

韶灌这一伟大工程,在科技发达、有大型挖掘、装载机械的今天,修筑这样的工程已不是难事。但是,当年祖辈们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记念和学习,而且必将代代相传。

【篇六:韶山灌区陈列馆之旅】

今天我们小记者去韶山陈列馆,我们戴好小记者帽和小记者证,拿好小记者本,就“全副武装”地出发了。

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不知不觉来到了陈列馆。早已在那等候的陈所长给我们介绍了这个馆,它分为两个区。1区有80多平方米,2区有130多平米,分别都是半个月之前建好的。

在一个区中里面基本全都是照片,比如:人民建桥时的和毛爷爷建桥时的情景,而另一些就是建完之后,人民在快乐的玩耍。

而第二个区。让我们惊奇的是,竟然有电影,我迫不及待的跑进去,里面在放映发电,他的主要在韶山,宁乡,湘潭等地方。

这次来韶山,最大的收获不是通过书本得来,而是去户外了解了一些课本没有的知识,让我受益非浅,真希望以后多多这样的活动!

【篇七:韶山灌区一日游】

“啦啦啦,啦啦啦……”我一路哼着歌来到学校。你们知道我为何如此兴奋吗?哈哈!因为今天我们小记者要去韶山灌区陈列馆呀!

在车上,我透过窗帘,看见了一排排金黄色的稻谷,想给打地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的地毯。牛叔叔甩着棕色的牛尾巴在草地里埋着头吃着草。房顶上铺着白色的瓦片,像给房子铺了一层薄薄的雪……

到了陈列馆,一进去就能看到一个雕像,它雕的是两边民工拿着锄头填筑余处沟谷;中间有一个大姐姐扛着两篮大石头,脸上却带着微笑。我摸了摸脑袋,心想:他们这么辛苦为什么还要笑呢?真是搞不懂。看完雕像后。我们又去看了沙盘模型,我们排成一排,站在栏杆边。不一会儿,灯亮了起来,它分为四种颜色的灯,的一种是蓝色,它代表的是河流;第二种是红色;它代表的是街道;的三种是白色,它代表的是桥;的四种是绿色,代表的是草坪。在视频时,视频说到哪儿上面的灯就会指哪儿,让我们清楚的了解了韶山灌区浇灌哪些区域等。

过了一会儿,让我最期待的活动来了那就是去看3D电影。我坐在座位上带好3D眼镜,一切准备就绪。“啪”灯灭了,屏幕上显示出了四个字——银河飞渡。接着又出现了绿色的田野、葱郁的山林、潺潺的流水,还告诉我们灌区浇灌这双峰、湘乡、宁乡、韶山、望城、雨湖七个县(市)约25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00万亩农田。

我们最后还走了天桥。华国锋题写的“韶山银河”四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导游告诉我们,“当年,十万劳动大军凭着改变两位主席家乡自然面貌的雄心壮志,仅用10个月时间就劈开110多座山头,填筑90余处沟谷,胜利建成了韶山银河的主体工程。”可我却听见有人说:“不就是一座破桥吗?”可我却不这么觉得。

有一句话说得好“银河天上来,奇迹人间创。”天上虽然没有银河,但是奇迹却在人间创。”

热门推荐
1那时,我很幸福
2有你真的很幸福
3清洁工人
4游海洋馆
5一件有趣的事
6我长大了
7我的导师
8比的功用
9我发现了老鼠的秘密
10我的老师二三事
11勤奋就是通往成功的阶梯
12付倚朦家的过夜
13新学期,新风貌
14都市霓虹
15童年·菜园·小青虫
16我爱绘画
17就这样慢慢地长大
18难忘的中秋
19九姑山
20时间是生命
21辽阔
22一个有趣的梦
23我们班的小能手
24孙悟空来到新世界
25和父亲一起的细碎时光
26走近了才知道
27这天,我回家晚了
28成长的岁月
29我们班的“烦人精”
30不期而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