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文科生的作文

【篇一:莫做鱼儿,学鸟飞翔】

天才是创造不能按照既有规则去创造的那种东西的才能。

——题记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这句话出自《诗经》。它勉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时代精英,使他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前赴后继,鞠躬尽瘁。这句话也同时警醒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应该时刻牢记以创新思维与时俱进!

创新无处不在,它不只是体现在大的方面,一些小小的改进就能让人惊艳。

在北京理工大学的一群文科生的宿舍里,有许多令人惊叹不已的“黑科技”产品,比如说随叫随到的垃圾桶。这些“黑科技”产品都是这四个文科生为了“偷懒”,或者说让生活更便捷而制造出来的。这些“黑科技”产品的制造却极为简单,随叫随到的垃圾桶只需遥控底盘、一个手就干扰器和一个垃圾桶就能制造。这些“黑科技”对人工智能的推进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但他们那种勇于创新和探索的精神却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这个故事告诉我,每一个小小的创新,都能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幸福感,但真正让人奋发前行的,却是灵魂深处的思维习惯。

曾经看过一道中考作文题里的一则寓言,说鱼想象外面的世界竟然全是鱼的样子:人是用鱼尾巴走路的,鸟是用鱼翅膀飞翔的……鱼的笑话让我想到了叔叔,他的故事,从另一个侧面向我证明,勇于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才会迎来美好的未来。

记得小学三年级时,叔叔所工作的工厂因为技术跟不上来,做出的东西在市场上几乎毫无生意,工厂连续亏损,面临倒闭。工厂迫不得已,只好裁员,不出意料,叔叔也被裁了。叔叔下岗后,婶婶身体不好,只能做编制活。可是,这样微薄的收入,甚至连住宿都出问题。没有办法,叔叔让婶婶回娘家,他来我们家。爸爸很大方地给叔叔提供了房间,让他住了下来。

我以为叔叔会很快地找到新工作,但意外的是,在此后的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几乎看不到叔叔走出过房门,每天好像只有吃饭才出来。有一天放学,我看到叔叔抱着一大箱上了楼,一边走一边发出金属碰撞的声音。叔叔走进房屋,把房间门关紧,紧接着就传来了金属倒出的声音,我满腹狐疑,心中很是纳闷:叔叔每天在捣鼓什么东西呢?我很想走进去看一看,但房间上贴着“闲人免进”,我又只好作罢。

一天晚上,我实在忍不住了,推开房门走了进去。我看到叔叔带着眼镜,手拿着一个螺丝刀,再细心又小心翼翼地弄着零件。叔叔一看我来了,连忙取下眼镜,擦擦手,用手揉揉眼睛。我走到他身边,把这些天的问题像放连珠炮似的向叔叔全部抛出,叔叔不着急,耐心地解释了问题。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叔叔想要帮助工厂解决技术问题!

又过了两个星期,叔叔拿着技术跟进方案交给了工厂领导,工厂领导按照方案执行后,工厂重现生机,重新投入生产。再后来,工厂厂长退休,经领导们联名决定,叔叔将担任新厂长!

叔叔靠自己的创新精神不仅帮助了别人,更让自己也受益匪浅!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从古至今,在社会上需要的是勇于创新,富于创新,志在创新的人!

【篇二:理好包袱再上路】

一个气球,吹到极限,便会爆炸,人同样如此。

生活中,我们总是急于求成,忙碌的追赶着,被一件又一件事情交错缠绕着,明明很想把事情都做好,到头来却又是一团糟。

可为什么会这样呢?

有人说:凌乱的书桌,我们应当时常顺理一下,这样可以赏心悦目:杂乱的房间,我们应当时常整理一下,这样可以清新怡人,纷乱的思绪,我们应当时常清理一下,这样可以让自己轻装前行,健步如飞,只有腾出更大的空间,才能接纳更多的东西。

“手机内存已满,请清理后再启动程序”这大概是很多人的手机都会出现的信息,手机因为被各种压缩包,文件,软件挤压着,到了它不能承受的程度上,便会发出此类警告,手机如此,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更是如此,如果总是被这样那样的事情挤的毫无逻辑,章法而言,那么做什么事的结果都会是“剪不断,理还乱。”

我是一名文科生,数学一向很差,对于数学,完全可以是“一问三不知,”每临考试说的夸张些,我都是“心如刀绞,”当看到他人不断挥舞的笔头,当听到他人的笔尖在试卷上与纸张沙沙作响时,我都深感无力心头仿佛被一根根针轮回扎动着,细细麻麻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我非常痛苦,我又回下定决心去学数学,为此制定许多的计划,挤满了一页纸张。

可是到下一次你的成绩公布时,成绩仍是不如人意,手里被捏成一团的试卷,仿佛是捏着我那颗忐忑不安的心,我百思不得其解。

同桌凑过来,轻悄悄的提醒了我一句“因为你太挤了,总是不会适当的整理一下”我坐了下来,细细的思考着,我的房间和课桌总是很乱,每每被他人问到是,总是以“太慢了,没时间”来当作理由,人生不能直视马不停蹄,我恍然大悟。

渴望成功的心固然是要有的,人生的路也要走,但一定要理好包袱再上路。

【篇三:我的职业规划】

说实话,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都没怎么认真思考过关于自己的理想职业这个问题,因为那对我来说似乎还很远,但仔细想想,又有多远呢?我们已经长大应该也必须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了。

认真思索,从小到大,我一直感兴趣的事也就只有阅读了,幼时看童话和寓言,长大后看当下流行的青春文学,从未间断过。所以,我觉得编辑这个职业比较适合我,既和文科生的专业对口又能做我自己喜欢的事。因此在我成为编辑之后,就不会觉得工作枯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让我对待工作更加认真《积极,有热情,这样看来,编辑实在太符合我对职业的要求了。

虽然说我想做编辑的起因是对阅读的兴趣但我知道,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编辑,绝不可能只是简单地看稿子。如何把握和审核的标准,怎样向写手提出适当的建议,处理好与作者的关系,完成杂志社的任务,不辜负读者的期望以及种种不为人知的辛酸与苦涩。这条路一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会勇敢面对。因为我知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不管做什么都要付出无比艰辛的代价,汗水与泪水密不可分,更何况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呢?

在我的心目中,编辑并不仅仅是一个文稿审核员,他更是一位琢玉师与淘金师,将为经雕琢的美玉精心修饰,使它得以在世人面前大放异彩,将黄沙中的金粒细细拣出,发现平凡中的闪光点;他更是种类繁杂的青春文学的筛选者,从良莠不齐的作品中挑选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优秀作品,安抚我们青春中那颗燥动不安的心;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驱赶我们心中盘旋的迷茫与彷徨,让空虚的心灵不再寂寞,让干枯的灵魂得到滋养。

若没有一位好的编辑,《安妮日记》又如何带给使人深刻的反省;海明威也不过是个伤痕累累的战地记者;《简爱》不会风靡世界;就连托尔斯泰,也只能成为一颗蒙尘的珍珠。所以,编辑不可谓不是一个重要的职业。

我会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首先好好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培养自己的鉴读能力,深入了解编辑这个职业。坚持理想,主动积极的寻找并抓住机遇,认真规划自己的未来。我相信,一旦目标明确,我将不再迷茫;我更相信,只要坚持努力不放弃,终有一天,我会把职业前面的“理想”二字去掉,坚定而骄傲的向所有人宣布-我的职业是编辑!

【篇四:我们和全世界】

我们每个人一生伴随着偏见,不论是老是小。我想你小的时候肯定被说过,男孩天生好动,女孩天生好静。或者是男孩擅长理科,女孩擅长文科。一个女孩要是拿了数学第一,肯定会被认为是刷题拿的,是勤奋。而一个男孩拿了第一,就是聪明。《围城》里,钱钟书先生说过,理科生歧视文科生,文科生歧视艺术生,艺术生歧视师大学生,这些小先生无人可欺,只好歧视自己老师。而消除偏见几乎是不可能的,人的本性就包含着偏见。但重要的不是彻底消除偏见,而是认识到偏见的危害,避免平常对他人的伤害,使自己跳出这个无底洞。

偏见到底有多可怕,它到底从哪来?上到种族歧视,下至地域歧视。你们可能时常听长辈说起,上海人非常狡猾,河南人都是偷井盖的,东北人粗鲁无理……其实这都是偏见,一部分因无知,一部分因为这比较容易,只要把所有人都想成一样的,那就轻松很多,不需要用大脑思考这人到底怎么样,反正他这个群体就是这样的。但其实稍微想一想就知道这怎么可能呢?那江湖上还流传,中国人个个是数学奇才、武术高手,可问题是,你是吗?偏见其实很傻,可人很难跳出这个怪圈,就比如说我,即使我现在在说偏见,然而事实是,自己也经常犯这个毛病。

你可能会问,这跟疫情有什么关系?你为什么说这些无关的内容?在中国众志成城一起抗疫时,我们放眼世界,既可以看到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支持和援助,也有一些不入眼的偏见事件。“中国病毒”,对华侨的歧视和排挤,当然,这只是个别人的行为。

比利时的地铁上,在周围一片安宁时,一位比利时女性突然对三个中国学生大喊:“快滚出地铁,你们会传染病毒给我们!”高大的白人女性对待三位弱小的中国留学生步步紧逼。听到这个新闻,你是否义愤填膺?是否想大喊,为什么这样欺负中国人?先慢着,这只是一个社会实验,用来测试周围人对偏见的态度。结果,周围人纷纷伸出援手,他们上前制止了这位女性的行为,挡在了她面前,并向她说理。一位黑人女孩说:“今天是中国人,明天是非洲人,到最后歧视的就是比利时人自己。”看到这件事,其实是真的感动,不仅仅对周围人的举动而感动,更是为他们用自己消除偏见的态度而感动。我们常常听说外国人是怎样欺负中国人,我们不能排除这种事,也不能说国外人人都没有偏见,这是天真的。但我想说,我们在保持距离和警惕时,也要消除内心的偏见,向他们伸出援手,做到该出手就出手,该还手就还手。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我希望,我们这一代,能做到理性对待国际社会;我希望国外的孩子能不对中国人抱着偏见,而是友好相处;我希望我们能消除偏见,消除仇恨,消除我们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现在我们的敌人是病毒,多么渴望,我们能手牵手,一同前行,一同抗疫,再也没有战乱,没有宗教之间的纠纷,没有无聊的偏见。

【篇五:荷花荡】

他是个文科生。

林静对自己笑笑,绿色的池水上浮动着一张异常苍白的脸。

“文科生”,这三个字每次都会像把尖刀,在他心里那块凭空出现金属板上划一下。他忽然忘了自己为什么来夏令营,为什么泛舟于荷花池。

绿水稀释了那个惨白的笑容,他把目光投向远处。在他幼年的记忆中,荷花池似乎是没有水的,层层叠叠的荷叶捧着一朵挨一朵的荷花。母亲倚靠着栏杆,温婉地笑着,仿佛要化作莲花中的一朵。可这里,不过是个池,满眼宽阔的、各种层次的绿,游船穿梭其中,船里的游人比荷花还多。

池塘边环绕着古廊,游人或是一家簇拥在镜头前自拍,或是躺着乘凉,或是快步走过,却独独缺失了专注的、平静的眼神。是这里没有值得驻足的风景,还是人们早就失去了一颗可以停泊的心呢?

或许,他也该问问自己。

林静,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在选科上徘徊,恐怕是高中阶段最害人的摇摆。信赖的人脸上复杂的神情是他最想躲开的子弹,“林静,你想好了?林静,你后悔吗?”他竭力维持脸上的平静,内里的能量早已耗尽,再也找不到前进的理由。“我就像这个疲倦的荷花池啊。”他忽然明白,荷花池不是来宽慰他,而要与他惺惺相惜。

这里是荷花世界。他看见了虚张声势的大门,琳琅满目的商店,搔首弄姿的游乐园。他烦恼,所以他想找一方清池倾倒繁乱思绪,他茫然,所以他想寻一袭香气填补内心缺口。他奢求的不过是一点自然风光,可人们却故作阔绰地扔给他大把昂贵却廉价的现代风光。

泛舟荷塘用的是电动船。前座的人胡乱地摆动着方向盘,电动船像个带点脾气却也有心无力的老头,朝着那个不情愿的方向不快不慢地行进着,怨气只能加倍排向这本就污浊的荷花塘。

说是荷花塘,可林静一路张望,也只勉强找几个花骨朵。花苞披着粉嫩的俗,长在池边却端着不开,耍着小小的心计吸引游客。大片大片残损的绿中,那白的粉的一点比夜星还罕见,毕竟夜空还没开发成旅游景点。

眼里忽然撞入一抹明媚的色彩。奇怪,天空明明还是沉着脸,怎么眼前有这么明快的阳光呢?似乎被这抹黄勾了魂魄,他忘了告诉自己,那是一朵莲花。

“看那朵莲花!”旁人欢呼着,立刻把船停了。回过神来,林静这时才细细欣赏眼前的莲。她半开着,姿态有些羞涩,白色的花瓣渗着桃红,黄灿灿的莲蓬若隐若现。这莲花身上的,不是孤芳自赏、鹤立鸡群的美,而是细水流长、善解人意的好看——枝茎矮小的她被荷叶笼罩着,却凭一抹动人心魄的黄夺走人们的注目。她有一点拘泥,有一点俗丽,有一点甜蜜,却让人由衷地喜爱。这样的情感是纯粹的,没有掺杂对美的敬畏、仰慕。她不是放在高处,必须要仰望,她是放在心里,散发着生活气息的。苏杭建筑是假的,樱花树是假的,人的笑容也是假的,但她揣着一份真心,不是想着去震撼别人,而是去点燃,去填补,去照耀那些浮躁的心。

池水早已掺杂了太多太多,真正的荷花无法在这里生长。一心脱俗的莲大多数在绽放的一刻便已死去,只能等待游人的采摘。显然,那株蓬勃的黄是个例外。

林静感觉船正以一个奇怪的角度向荷叶丛驶去。当看他到旁人手里拿着好几个莲蓬、眼睛放光时,一只手猛地抓紧他的心,他明白了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

“林静,你离得近些,帮我们摘吧。”身旁的人朝他笑笑。

他慌了,脸上最后一点镇定土崩瓦解,脑海中涌出无数推搪规劝的的话都卡在喉咙里,一句也说不出口。

林静,还狡辩什么,到这时面子还重要么?还不敢承认自己的懦弱么?他在心里嘲笑自己。

林静习惯了不反抗,不,应该说,每个人对这样的“不文明”早已习以为常。

他痛恨此刻沉默的自己。

他明知道,自己拒绝不了,却还要象征式的在心里挣扎,然后毫不犹豫地把荷花摘下来。他不允许自己这样做,但遇上别人请求,他就说不出“不”。

这次到底不同些。他知道,他和他身处的这个池塘一样,早就失去了热情,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而那朵黄蓬莲花,是他心里残存的星火,足以点燃他干枯的生活。

他必须捍卫这点星火。

“你摘了被工作人员看到怎么办?”

林静的语气带了点战斗的意味。

“人人不都……这样摘么?”旁人脸上闪过一丝惊讶,避开了他的眼睛。

“难道良心不会拷问你们?”林静死死盯着旁人手中的莲蓬。

“文科生就是文科生啊。”旁人们发出轻轻的哄笑。

林静只觉得脑袋发热。那一副副理所当然的神情,带着尖刀,在那块金属板上划着,伴着刺耳的响声,一下又一下,似乎划出了热度。

他想起了那段同样难熬的日子。

他坐在理尖班的椅子上,灵魂不在。心中虽然有千万惶恐的蚂蚁在奔走,可找回灵魂又有什么用呢,蚂蚁在奔走时已在一点一点侵蚀他的心。

他只能拼命给自己找理由,我是热爱文科的,是的别人都说,我应该是个文科生。

他转到了文科。陌生的气息给他错觉,自己还是那个自己,但人生可以换成新的。而过去,原来是被自己从骨瓷硬生生地想成了青花瓷。可笑。

就在这时,迫不及待的旁人已经伸长手臂勾住了荷花,用力一扯——林静听到了内心细微的断裂声。船又开始行进,旁人示威般地挥舞着手中的莲,满脸挑衅的笑容,似乎等待着他沉默后的爆发。但林静却突然看见,那光鲜的笑容背后,有什么已经腐烂了。他看着那个人,像大人对着捣蛋的小孩那样,宽容地笑了笑,他知道,那个笑容,是给自己的,那个笑容,消散了他脑中的热。船上的人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船靠岸了。

他安静地退场,就正如他安静地来。在林静的世界里,他已经穿过重重险阻,接过那株莲,庄重地把她放回荷叶中间,就像是完成一个使命。荷叶丛丛,依然无法遮挡莲的明媚、耀眼。

圣物归位,万物重生。

那不过是种仪式。

重要的是,他终于放弃了那个不愿做回自己的“我”。他知道,从此以后,他再也不会夜夜失眠,胡思乱想,举棋不定,左右为难。

他对这个世界说,我要重新做回我自己。

这一次林静没有回头。

【篇六:花季的愁绪】

正处于花季年华的我们本不该唉声叹气的,可是一说到高二分科一事,大家便愁绪暗生。真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时间如流水一般淌淌流动,从不间歇,而我们呢?也将一天天地迫近分科的选择。或许对于某些同学来说这只是小事一桩,用不着小题大做。可是我想在大多数人心目中都应该会把此事当成重大抉择来处理吧!至少我是。因为我个人认为:即使你选择读的科目并非你大学所要修读的专业,但是它至少是你这两年里要和它并肩作战的伙伴,对于这个要长时间相处的伙伴,怎能如此地随便呢?正如你交朋友,也该不会随随便便吧,起码也要有些共同点之类的,才可能创造一段美好的回忆。同样道理,我们也应该选择自己感兴趣并且学习起来比较有乐趣的科目,才可能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可能将它学好,难道不是吗?

为此,得花上时间和心思去慎重选择,可并非易事啊!绽开的春花也似乎快要被我的哀叹声震落那令人怜悯的花瓣了。事实上,我对现在的高考一无所知,什么各科招生比例、各大校的情况、考试的模式等等都不知道,哎,那叫我分科怎么选呢?老师又不愿过多地向我们讲述,怕会有所影响我们的自己的决定而让我们自己去了解。总之就是烦恼不已啊!

更加令人头疼的是,原来文科和理科的招生比例有很大的差距,据说理科还有可能会降低分数来录取学生,而文科则在未来几年都不会有波动,招生人数还是那么少。这对于文科生来说多么不公平啊?但我却觉得这并无公平与不公平之说。的确从数据上来看是差距很大,不过,理科招生人数多,报的人也自然很多啊。所以从多方面来看,不管报哪科,都会竞争很激烈,重点在于你是否有信心赢得别人并且考上自己心中的理想大学。

花季的愁绪也将随雁子飞去,不,应该说我们都应该把自己的愁绪从心中抽出。重新审视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为自己的人生打开一道充满光明的大门,迎接高考的挑战!

【篇七:关于高三】

有人说:“高三,就是坐在地狱里仰望天堂。”作为一名高三的学生,我只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我现在的生活是再贴切不过了。

以前总听别人说高三的生活怎样,那时的自己对别人口中的一切都不以为意。如今自己真正生活在了高三,不仅理解了别人对高三的体会,还对自己的高三生活有了独特理解。

高三学生的压力是巨大的,尤其对一个文科生来讲。清晨,天还未亮的时候,琅琅的读书声就已经回荡在整栋楼内。夜晚,当大多数人已经睡下的时候,我们还在昏暗的灯光下奋笔疾书。我记不清有几个黑夜与黎明是这样度过——梦里解着题,解出来后激动得不得了,然后惊醒,却发现只是梦一场。

有时候我会感到疲倦,不单单是身体上,心理上亦是如此。我经常问自己:是不是忍过这一季寒冬就会看到春暖花开?是不是守得云开终会看到月明?我给了自己肯定的答案。“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勉励自己。

许多人说高三的生活很枯燥,每天“三点一线”,颜色总是灰暗的。心境不同画有异,其实高三的生活也并非如此。体育课上坐在草地上哼一首歌,或课间里哪位同学讲给了大家一个笑话……在我看来,高三的生活就如同我们美好的青春一样,五彩缤纷。

生命是一个锁链,一环扣着一环。我想,高三便是这生命中微小却又极其重要的一环。我想这一年,如若没有奋斗的身影,如若没有收获欢笑和泪水,那日后回忆起来,这生命的一环就不会光彩夺目。没有坐在“地狱”里,就不会仰望到“天堂”有多美。

我不会抱怨高三的学习生活多苦多累,因为我知道黎明前的夜最黑。在不多的余日里,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高三,我想多年以后,我会感谢现在乐观而又努力的自己。

热门推荐
1眼泪流过之后
2那一次,我很内疚
3选择刚与柔
4神奇的胖大海
5飞越太空山
6那一刻我们没有了距离
7我的好伙伴
8梦想是什么
9烟火里的尘埃
10捉蚊趣事
11碎片的人生,碎片的我们
12同学小传
13给日本政府的一封信
14想想就开心
15年味
16不一般的三月
17文明餐桌
18搞笑的圣诞派对
19善待秋天
20给妈妈的一封信
21一件难忘的事
22美的感觉
23后悔的事作文
24小溪
25暖阳·公园
26快乐的小青蛙
27第一次植树
28第一次滑活力板
29我的寝室温馨的家作文
30在写作中成长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