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石缸的作文

【篇一:难忘的一件事】

中秋节那天,发生了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我亲手制作了糍粑。

当热乎乎的、软绵绵的糯米放进石缸里,我第一个跳着喊着:“我来!我来!”抬起了比我还高的、又粗又重的大木棒,可我的力气还太小,没打几下就丢盔弃甲了。听着大人们“嘿哟!嘿哟!”地叫喊声,我这个小逃兵其实还是很想重返战场,继续作战的啦!

等大人们把糯米山打成了糍粑团后,我又从小逃兵变成了大设计师了。我扯下一坨一坨的糍粑,把它们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包子”、有“馒头”、有“兔子脸”,好玩极了!

吃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糍粑,我想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现在的我是:“我知盘中餐,块块皆辛苦”了。吃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糍粑,真的是太好吃了,感觉好舒服啊!

打糍粑真是一件难忘的事哟!

【篇二:放鞭炮】

新年到,属于我们孩子们的快乐生活一般随着小小的鞭炮来到。

(一)买鞭炮

买几个小水炮,买几盒摔炮和点炮,爸爸便带我看起了各式各样的鞭炮,好让我再挑一些。走进烟花专卖店,我不由的惊叹:“哇!好多的烟花,好多的鞭炮啊!”有“超级战车”、“太空飞雷”、“雨后春笋”?直看得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二)游戏时间

拿出打火机,我点燃了小水炮,立刻扔了出去。我对这种小水炮的威力可是十分恐惧的——因为去年我在玩小水炮的时候把我们家洗衣服用的花岗岩石缸给炸出了一个超大的洞。

“轰隆”水面上腾起了巨大的水花,波纹一圈接着一圈,丝毫不间断。

(三)放鞭炮喽

临近十二点,大人们准备为十二点的空中盛会曾添一缕亮丽的颜色。而我呢?自然是要趁着那会儿,放鞭炮啦!

拿出“超级战车”,我点燃了引线,不过,“超级战车”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开动起来,而是缓缓转动,像一辆真正的战车一样喷射着火花以及“噼噼啪啪”的“小炸弹”,漂亮极了。

在这新年之际,许许多多的孩子们都找到了快乐。

此外,祝大家心想事成,新年快乐。

【篇三:百安分院的花园】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百安分院的花园。

刚进大门,我们就看见一棵直上云霄的榕树。看上去,它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它真像一把翠绿色的大伞;又像一个大蘑菇,在雨里慢慢长大。

穿过长廊,来到池塘边。池塘是椭圆形的。远看,绿油油的一片;近看,池水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池塘边有许多奇形怪状、颜色不一的石头,还有一两棵垂柳。柳叶像一块无瑕的碧玉。柳条儿如一位小姑娘梳的辫子,犹如一条绿色的丝带。池边的盆景挨挨挤挤,像一个美丽的花环。

坐在长椅上,看着眼前的景色,仿佛来到了仙境。当阵阵微风吹起,池水泛起一层一层的波纹荡漾开去。此时此刻,我浮想联翩: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星罗棋布、亭亭玉立的荷花。红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带雨,皎皎无瑕。怒放的嫩蕊摇黄,含苞的娇羞欲语,再加上绿盖叠翠,青盘滚珠,好一派迷人的景色!蜻蜓在荷花丛中翩翩起舞,小鱼儿在荷花的脚下游过。回到现实中,池边的垂柳姑娘的辫子随风摇动带子上一块块碧绿的玉石闪闪发光。突然,“扑通!”“扑通!”两只大白鹅跳进水中,在水里游来游去,像一艘艘小船在水中畅玩。

站在凹凸不平石头上,我们拿着馒头,把它撕成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许多小块投向水面。成群结队的鱼儿向“猎物”扑来。没想到被一条红白相间的大鱼迅速地吞了下去。过了一会儿,我向没有鱼的水面处扔出一大块馒头。许多鱼儿转身向食物的方向冲去。它们“包围”着馒头,吃了三四下,就没吃了,估计是吃饱了吧。最后,这块馒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我们沿着石板路,来到小瀑布前。只听见水流发出“哗哗”的声音。流下的瀑布像一条白色的丝绸。瀑布下面有一个小潭,呈三角形,正中央还有一个巨大的石龟。

走过一座拱形桥,下面有三层莲花潭。小鱼儿在里面嬉戏打闹,玩儿得可欢啦!旁边有一条宽阔平坦的小路,对面有许多石缸。石缸各式各样,分别有:钻形石缸、清长方形石缸、福寿石缸、圆柱石缸……这些石缸大多都是清代遗留下来的。

百安分院的花园真美!

【篇四:小雪,打糍粑】

“嗨呦,嗨呦……”一大清早我就从睡梦中被吵醒了,我循声望去,只见爷爷在院子里正吃力地用一个大石锤捣着糯米。“这是什么情况?”我急忙穿好衣服向院子跑去。

我气喘吁吁地跑到了爷爷奶奶身边,指着那个大石缸和大石锤好奇地问道:“爷爷奶奶,你们在干什么,这个石缸和石锤又是什么呀?”爷爷擦了把汗说:“今天是小雪,我们要打糍粑。俗话说‘十月朝,糍粑碌碌烧。’我们将用这些糍粑来祭祖。”奶奶又接着说:“这个大石缸叫做石臼,而这个大石锤叫做杵,现在你爷爷是在舂米。”原来举着一根杵,不断地往石臼里面捣米是叫舂米呀!我看到爷爷不断地来回弯腰,这么冷的天还浑身冒汗。可想而知舂米是件多么费力的差事,我真想帮帮爷爷,可惜我根本没法举起杵。

过了许久,爷爷已经将糯米舂得比较烂了,此时奶奶将石臼中的糯米翻个身,让爷爷再舂几下,这样反反复复,在爷爷奶奶的默契配合下,糯米变得细腻柔滑。奶奶赶紧将这些舂好的糯米端到八仙桌上,在桌上揉一揉,然后在用手拧成一个个圆球,用手掌在圆球上用力往下按,直至按成圆饼状才算好。我见状,觉得好玩,也去按了几个,可谁知这些圆球不是黏在我手掌上,就是被我按成了有好几道裂痕,还是溜之大吉吧!我跑到了石臼旁,见石臼的纹理上还粘着些糯米,就用手挖出这些糯米,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这糍粑就是小雪的传统美食,你要不也来一块尝尝!

【篇五:秋色迷人】

有人喜欢生机勃勃的春天,有人喜欢烈日炎炎的夏天,有人喜欢白雪皑皑的冬天,而我却独爱硕果累累的金秋。今天老师带着我们来到土生源户外郊游,一起欣赏这硕果累累的秋天。

坐在公交车上,看着窗外美丽的风景,我们在车上和同学有说有笑地谈论着郊游的地方是什么样子呢?

不一会儿目的地就到了,我们走下车按照队伍站好。一抬头我就看到一座小巧玲珑的竹楼,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起来到竹楼的里面,我看见墙上挂着许多特别美丽的画。再跟随老师走过楼梯,来到一个大房间,发现里面摆着很多椅子,老师让我们有序地坐下后便给我们讲解了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由来,讲得非常有趣!原来古人是多么的聪明,让我心里对他们充满了无尽的敬佩之情。

学习完知识后,我们走到竹楼前准备做糍粑啦。下楼梯时,我们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糯米香,只见一位老爷爷手上端着蒸笼朝着石缸里一倒,原来是糯米蒸熟了。我们围在石缸周围,闻着糯米散发的香味,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爸爸们拿着定制的木棍敲打着糯米,我们帮爸爸妈妈喊着鼓励的口号,场面十分热闹。不一会儿爸爸们就累得满头大汗了,但听到我们的加油声后顾不上辛苦,又立马使劲敲打起来。过了不久在爸爸们的齐心协力下,糯米变成了粘粘的软软的糯米团。我们赶紧围在桌子周围等待着爸爸们将米团扯成好几段分发给我们每个人,同学拿到后上投入了“创作”,有的将糍粑做成了圆形,有的人做成了心形,还有的人做成了动物的形状,而我做成了我最喜欢的树叶形状。老师说糍粑做好后还需要晒干才能拿回去吃。

我们做完糍粑后,便排着队来到了橘子林,终于看到了成熟的橘子,黄灿灿的像一个个灯笼,望着满园黄澄澄的橘子,口水都要留三千尺了,真想马上尝一尝!老师看我们一副小馋猫的样子,很快每组发了一个大剪刀,规定一人剪一人拿,终于可以摘桔子了!

我冲进桔园,立马剪下一个又大又圆的橘子和我的队友一起吃了,嗯……真甜!我们摘的许多又大又黄的橘子。“收队”老师一声令下,我们便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桔园。

这次活动真的太有意义,不仅让我学习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更让我体会到了劳动后的甜美。

【篇六:可爱的小狗】

“多多”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乖巧吧,的确是呀!只要你扔东西给它一根骨头,它就咬住骨头,到安静的地方去,一点小事多不去过问,就连眼睛都不转过来看你。可是,它要玩的时候,它就欢快的跳到你的小腿旁,抱住你的小腿,把眼睛转到它想玩的玩具上,再转来看你,意思让你和它一起玩那个玩具,一玩就好几个时辰。它把看守门户当成它的工作,而且十分尽职。要是有生客进来,它就大声狂犬,如果有陌生人路过家门口时,它就大声地狂犬。

“多多”要是高兴时,能比任何人多温柔可爱。它会用身子蹭你的腿,摇着自己的尾巴,有时还会用自己会说话的眼睛告诉我们,它想要抱一抱,或是在你身边卧着,希望你去抚摸它。若是它不高兴,它会从楼山跑到楼下来,把你的被子和床单搞成一团,把它踢下床,自己蹲坐在床上。

“多多”小的时候非常可爱,飞盘跟骨头都是它最好的玩具,一玩起来,就没完没了。但是它的腿脚还不稳,每站起来,就又倒下了,经常撞在别的东西上,但它从来不响我们来诉苦,就连眼睛里都不掉下一滴“雨水”“多多”渐渐熟悉,适应了个美丽的家,所以它打算把自己的家和游戏场在大一些。它把整个院子都划为自己的家和游戏场,在里面东摸摸,西碰碰。在那个石缸里洗澡,在石板桌上爬来爬去,在树下成阴处玩耍,又在花丛里用爪子拨弄花朵,把花都弄折了,还躺在花堆里睡大觉,晒太阳。真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多多”把院子弄得乱七八糟的,可却不会被家人打和骂,要是我们小孩的话,早就被打,被骂了。

【篇七:造纸文化】

富阳以造纸术闻名,是个名副其实的造纸之乡。素有“京都状元富阳纸十件元书考进士”之说郁达夫文学院组织了文学少年们去参观大源镇大同村造纸文化。

从秦望广场上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来到了大源镇双溪大同村。双溪山里翠竹飘摇,清泉长流。风吹竹林,呼啦啦响声荡进我心里,摇曳的绿色身影映入我眼帘。

在这座被竹林环绕、群山拥抱的小镇里,生产着那历史悠久的薄薄一张竹纸——-元书纸的销路非常好。

我们参观的是宣纸陆厂,是原始的制作工艺,其优良、正宗的质地,精湛的工艺使其获得海内外商家的一致好评。

走进这座厂的一个屋子里,只见齐齐地摆放着十几架怪模怪样的手动工具:一个大石缸里流着半白的液体,依稀还能看见一个个白点点儿;石缸的前半上方有个木架子;整个石缸上才还有一个操作木架的装置。不难判断着半白的液体便是造纸的纸浆。工人师傅把木架子放入纸浆中一舀再于水面45度角,抬起。支撑好,师傅把活动木块翻开,取出网状织物,这时的网状织物上有了薄薄的一层白色物质。想必这就是未烘干的宣纸吧。师傅把未干纸放好,又重复之前动作,不厌其烦的。

我们又参观了其他区域。其中烘干这一步骤我感觉颇为简单——把湿宣纸贴在热烘烘的墙上,烘干了再捞下,放好。

很快我们参观完了,该启程回去了。满山的翠竹在风的吹拂下似乎挥手在向我们告别。

造纸也是四大发明之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代代相传,不能因有新而忘旧。要把这些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并发扬光大。

热门推荐
1军训日记
2可恶的鸡蛋
3我为自己点赞
4军训感想
5《穷人》续写
6趣味运动会
7快乐作文
8秋雨
9骄傲的玫瑰
10七年级英语作文
11那只令我羞愧的银色自动笔……
12飘在天上的日子
13动物园的日记
14给交警叔叔的一封信
15当我跨入中学校门作文
16星空下的遐想
17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件事
18运动带给我欢乐
19爸爸真辛苦
20心中的最美
21苦中也有甜
22成长是希望的彩带
23诚实的同学
24老师变了
25美丽的丑叔叔
26现实与梦想
27做家务的作文
28一张照片的故事
29挑食的危害
30未来的城市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