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文学梦来自语言】
语言,绝不是荒谬的言论,亦不是变了质的口头禅,而是一种“言寓理寄情于纸卷,意绵长细腻而幽远”的境界!我抱着卷卷诗书,闻着书香墨的气蕴,品读书的世界!
有人说,现在的语言先进,文化水准却下降了,确实,什么“花花饰界”、“木马”、“发四”等语言,都被用于一些网络中,误导了人们。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创新精神,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可我觉得,传统文化语言更加优美,更发人深省!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千古绝唱,是不是撩拨了你的心弦?让人回味无穷,究竟是有怎样至死不渝的坚贞爱恋,才使得作者写出如厮美句?现在,这句子也被广泛运用,那是一种奉献精神,那是赞颂老师无私奉献的良句!
“任世事幻化成沧海,时间缱绻成桑田,有一个人的天下,独你无双!”曾记否?这一并不出名的话,却鼓励了无数人。岁月无痕,时光飞逝,却总有一人将你放在心间,不论是父母亲人还是同窗挚友。记住,总有一个人将你放在首位,以你为荣!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句你还记得吗?莲的品质值世间人去学习,启人深思的是,如何做到这出淤泥而不染?在外界环境的干扰下,又有几个能做到?但我们就是要静下心来,学习莲的洁净之心,拥有莲的品质。
“水软橹声桑,草绿芳洲。碧桃几树隐红楼;者是青山魂一片,招入孤舟……”这是怎样一副情景啊?那似曾相识之感,不禁引人暇想,似这般清静幽美的所在,遽然发现木桨拨水,小舟徘徊……这些优美的句子,竟让人如身临其境般心向神往。
言语间抒情,言语间忘情,言语间又饰情。有语言处必有文学所在,所以,语言,谢谢你,因为有你,我接触了文学,也爱上了文学。你是为我引航的船帆,破浪乘风只为前进,你是为我照明的灯盏,辉芒璀璨只为辟路,你是为我闪耀的波光,粼粼碧波只为影映。愿世间的语言如清流一样,随文学之流永无涯岸。
我的文学梦来自语言!
【篇二:记一次漂流】
漂流,一直是我的一个心愿。今年暑假,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我们来到了桂林阳朔的遇龙河,进行了一次欢乐的水上漂流之旅。
我们买好了票,兴奋地来到了一号码头。我和妈妈沿着台阶一路走下,便到达了河岸。青草怡人的清香伴随着微风传到鼻尖,那么令人陶醉。波光闪闪的遇龙河,轻声欢笑着向远方奔去。此时下着点小雨,水面雨雾朦胧的,像是娇羞的少女用面纱掩面,更为遇龙河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我们要乘的是两人竹筏。在一个筏工叔叔的指引下,我小心翼翼翼地踏上竹筏。竹筏是用十来条空心竹管扎成的,上面固定着两张椅子。椅子上还放着两件救生衣,还有一把雨伞插在两张椅子中间,为客人遮阳避雨。
筏工叔叔招呼我们坐好、穿好救生衣后,便开始漂流了。只见他拿起一根有好几米长的木桨,熟练地一划,竹筏便缓缓离岸,驶入了河心。竹筏载着我们由慢变快地在水面上漂流,如同在冰上滑翔。我好奇地看看逐渐变得宽阔的水面,又转头看看青翠的群山。接着,我看见划筏工叔叔双手握住那根长长的木桨,将一头深深地插入水中,并往后一撑,竹筏便前进几分。然后他把木桨一转,握住刚刚入水的那一头,再把另一头插入水中,周而复始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竹筏就有序地一路往前行了。如果想竹筏向左,他就把木桨插入竹筏右边的水中一撑;如果想让竹筏向右,他就把木桨插入竹筏左边的水中一撑。这样竹筏就会有方向地前行了。
这时,岸边的一对新娘新郎吸引了我的眼球。只见新郎身穿一套白色的西装,而新娘则穿着雪白的拖地婚纱,胸前带着礼花。新娘左手扣着新郎的手腕笑容满面地在草地上拍着婚纱照。旁边的遇龙河河面漂着一条条竹筏,竹筏上五颜六色的雨伞像五彩的花朵一样。河水清澈见底,偶尔还会看见一两条小鱼。河两边全是石头山,山上长满了苍翠的树木。这些石山长得奇形怪状:有的像可爱的兔子;有的像高大的骆驼;有的像一本正经的书童……惟妙惟肖,趣味十足。看着眼前这幅情景,我禁不住感叹一一连新郎新娘都来照婚纱照,可见遇龙河风景真是美不胜收啊!正当我陶醉在这美景里时,身后的筏工叔叔传来了温馨的提示:“前面下坡,请拿好手机和贵重物品坐好。”我大吃一惊,往前一看。前面居然是个水坡,河水急流而下,溅起朵朵雪白的浪花,像瀑布一样。我和妈妈都紧紧地抓住椅子扶手,既紧张又兴奋。竹筏终于到了坡边,还没等我反应过来,筏身一斜,筏头已像鲤鱼跳跃似的在水面上一个起伏,连带着筏身一个震颤,翻起滔天浪花,一下子河水打湿了我的右脸颊和半边裤子,水花散后,我们才下了坡。此时竹筏已到波平如镜的水面了。我哭笑不得,但又十分兴奋,直叫刺激。正当我慢慢收起激动之心时,筏工叔叔的提示又来了:“下水坡了,请拿好……”这下我不那么紧张了,取而代之的是期待……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我们已过了九个水坡,到达了终点码头,结束了这趟美好的遇龙河漂流之旅。我望着夕阳染红的水面,在心里默默地说:“遇龙河,有缘再见!”
【篇三:大自然的启示】
在生活中,有许多厉害的发明,那你知道这些发明是成从哪得到的启发吗?那当然是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发。
在美丽的海洋里,有许多欢快的鱼儿,在水中自由来往。人们就想:如果有人要出海,肯定要有一个可以在水中,像鱼儿一样可以来往的工具,于是人们开始造船。
怎样才能造好船呢?人们想来想去,想了一个好点子。既然鱼可以自由来往,那我们就可以按照鱼的形体来造船。
人们模仿鱼的形体造船,把木桨模仿成鱼鳍,可是,人们还是觉得不够好,就不断观察,思考,后来,人们终于发现鱼在水中时,不断摇着尾巴,通过尾巴的摇摆而游动,转弯,人们又仿照鱼尾,在船尾架置木桨,又通过多次实践,逐渐改成橹和舵,增加了船的动力,学会了让船转弯的功能,这样,即使在波涛凶湧的江河中,人们也能让船只航行自如。
在美丽的花丛中,有许多色彩斑斓的蝴蝶,有时,它们躲在花丛中,就很难看见它们,避免“敌人”的伤害,所以我们聪明的设计师为陆军乩士设计服装时,就按照蝴蝶的颜色帮他们设计了现在的迷彩服,这样可以在陆地作战时,不会轻易给敌人发现,减少伤害。
大自然还有许许多多奇妙的东西,等着你们去发现启示,快去发现吧!
【篇四:赛龙舟】
每到端午节,精彩纷呈的龙舟赛就要开始了,这是我最期盼的时候。
赛龙舟是端午节活动中最隆重的环节。龙舟长约5~10米,有的更长。为了长久的保存龙舟,人们就把龙舟埋在水底的泥里,到了端午节再挖出来。祭祀过祖先,人们请德高望重的老人擦拭龙头,擦得龙眼怒目圆睁,龙首傲然挺立、威风凛凛。
我来到珠江河畔,河边上早已人山人海,连宽阔的马路都围了个水泄不通。天上灰蒙蒙的,下着毛毛细雨,有的人撑着雨伞;有的拿着望远镜,向远方眺望水面上的龙舟;还有的寻找着个合适的位置。江面上,六条龙舟一字排开,每一条龙舟都代表着一支队伍,每一位队员都紧绷着脸。最吸引我的是第二只队伍,他们身着深色短衣袖,精神抖擞、皮肤黝黑,手中紧握着木桨,一副蓄势待发的样子。
比赛开始了,各个队伍像离弦之箭一样冲了出去。刚开始是你追我赶不分上下,可没过多久就拉开了距离。二号队处于领先位置,一号队和三号队紧跟在后,比赛进入白热化状态。二号队队员们的手都开始发麻了,但面前的终点线和观众们的加油声给了他们动力,鼓手也加快了节奏。他们冲过了终点线,夺得了第一。
龙舟赛结束了,观众们兴奋的议论着,陆续散场了,江面恢复了平静,但是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中国人民为什么这么团结?这一场激烈的龙舟赛时刻激励着我,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活动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心气——团结、拼搏、向上!这种
精神将永远流传下去。
【篇五:向日葵】
窗前,向日葵在花瓶中默默地向阳开放,沉默、寡言、默默无闻……
那个小男孩约莫六七岁,正站在离我四层远的一楼,朦胧中只看见他拖着一块滑板,说是滑板,然而那只不过是一块有着四个轮子的破木板而已。他踩着那块滑板,正天真地耍着玩。只见他一脚踩在滑板上,另一只脚踩在地面上,双手像划动的木桨,拼命向前划动着。看他那生疏的动作,或许他可能从未接触过滑板,我暗暗想。
汗水不知不觉地从他的额头上滑落,耳边只听见蝉烦闷的抱怨声,和阳光炙烤着干燥的地面发出“兹兹兹”的叹息声,我刚想关上窗,却看见了另一个人蹒跚着从远处踱来。
同样的发型,同样的走姿,只是这个人更显苍老,同样破旧不堪的穿着,只是这一个人的背似乎更驼了些。
我心中一惊,白花花的头发中夹杂着几缕青丝,微微伛偻着的身子,双手背叉,颤颤巍巍的。我认出了这是楼下小卖部的老板,男孩没有看见他,仍毫不知情地玩耍着,那老父亲继续看着他,阳光下他的面孔虽看不真切,却依稀可见他的慈祥。
猛的,小男孩失足从滑板上摔下,坐在地上疼得哇哇大哭。父亲急了,从一旁冲上去,揪起他的衣领,同时又把滑板丢进了垃圾桶。
“爸……”
然而,那只平时苍老而无力的手,却毫不犹豫地扇了儿子一个耳光。
……
晚饭前,母亲命令我去楼下小卖部买几包盐。
近了,门微掩着,细细的门缝里透出点点微光,我悄然打开一点门缝,探出脑袋,好看清屋里的情形。
是他!那父亲正抽出锤子,重重敲打着那块“奄奄一息”的滑板,灰尘在灯光下清晰地飞舞着,小卖部里的框架上也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墙角的收音机还发出着嘎吱嘎吱的嘶吼声。那父亲的木桌上,插着两支有些枯萎的向日葵。
他驼着背,灰暗的影子照射在凹凸不平的墙壁上,一只手按着滑板,另一只手举锤,修理着那块破旧无奇的滑板,他眯着眼眸,紧挨着滑板,重重的捶打声,响彻了整个小屋。他的儿子估计已经回家去了。
刹那间,古老的木门发出了一声尖叫,敲打声戛然而止,他抬起头来,可未等他起身,我就转身跑开了。
【篇六:东湖游记】
五一假期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去绍兴玩了。我们参观了鲁迅故居、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妈妈说:“到了绍兴一定要去坐乌篷船。”
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到了东湖一号码头,只看到人山人海。导游说一号码头要排队一小时,建议我们去人最少的二号码头。我们到了二号码头,却发现人也不少,我们排了半个多小时的队,终于坐上了船。
这是一条木质的小船,船上有一个小小的黑色布蓬,妈妈说这就是乌篷船的由来。船上有两条木桨,船夫用脚踩着其中长一点的那条,手拿着短的那条来控制方向。船在船夫的掌控下,顺着水流跑的很快。坐在船上,微风迎面拂来,稍微缓解了我的炎热。船经过了一个好大的石洞,它的名字叫仙桃洞,因为它是桃子形状的。我还经过了很多石桥。每次过桥的时候,我都会抬头看,大声尖叫,怕头会撞上桥洞,幸运的是,一次都没有撞到。
今天真有趣呀!
【篇七:年味】
年是什么味道?
坐在窗边,听着震耳的鞭炮声,呆呆地凝望着窗外绚丽的光束。或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年,应少不了甜蜜,但是,在这欢喜的年,仍然有些人,品着她,是苦涩的:或是漂泊在外的游子;或是独守空房的老人。
大年夜后的一天,正兴致勃勃的翻看着QQ的我,无意中看到了一个纪录片,讲述一位孤寡老人是如何过的这个年。全篇充满着淡淡的伤感,剧中杨阿姨一直在等待着自己的孩子回家,等了一年又一年,等了一个又一个白天与夜晚,在除夕当天,一个人,拿着一个木板凳,从早到日落黄昏,只为等待自己的孩子,终究没能等到。自己一人艰难的用着木桨把门联贴好,一碗白菜面,便是她的除夕饭……
当我们正过着快乐的春节时,一家人快乐地吃着年夜饭,享受着团圆的滋味时,不曾注意,不曾想起,对于有些人来说,年,是这么的苦涩与伤心。
对于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啊,过年了,回家看看吧,知道你们过的可能不如意,但是你们的父母,仍在等着你们的归来。
对于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啊,多回回家吧,多陪陪父母吧,父母也早已两鬓斑白,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日子,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
愿孤独不复存在,日复一日的等待,能迎来那一次的相聚,年味,不再苦。
【篇八:乌镇游记】
一次旅行,就是一次心灵的升华。领略过惊涛骇浪吞灭沃日的雄伟壮观,见识过青烟缭绕直入云宵的震撼人心,但却始终未尝找到那份灵魂深处的安逸。
向往乌镇很久了,那个烟雨岁月中的古镇,隔着层簿薄的画,向我展现了它的韵味。那种深入精神根源的不可自抜,驱使着我,终于踏上了乌镇的土地。厚重的青石板承载着古老的往事,回荡着浅浅的足音。撑开一把骨伞,撩开如丝细雨,走进幽深的小巷。白墙,青瓦,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诉说着古老,时光在这里渐渐停滞了急促的步伐,然后悄然回溯。雨丝落在满是凹凼的青石板上,打碎一片片小小的光影,或是波动起一圈圈历史的回音。银白的细碎花朵开遍每一个角落,从盛开到衰落,每时每刻。三月的杨柳朦胧在满城的烟雨里,细密的银丝,织起的可是一段段回忆!
踏上古老的拱桥,看水中倒映着的承载岁月的雄厚身躯。它曾见证了多少时光,如水中花月在时间的流淌下转眼消散!河水静静地流淌着,仿佛从来未曾改变,只是一直倒映着小镇的一切。几只乌蓬小船在视野的尽头慢慢放大,木桨插入水中,和着雨点的节奏轻轻拔动,溅起一朵朵的水花。光点在水面上波动,水波在蠕动,光班也随之舞动,映照着四周的白墙青瓦飞檐斗拱。些许的墨迹留在墙上,泛黄的对联残留在木门的两侧,青石板上,尽是雨后细碎的落花。
夜色来临了,远方星星点点地亮起几豆灯火,小舟荡着微微的水波缓缓靠岸,周遭的一切化为一种易碎的宁静,让人不忍打破。归途的路很长很长,留下人内心最后一份缱倦。最后的一步踏出,离开那片土地,却在记亿里永远地留下了这幅画,这份深入精神深处的古老和安逸。
【篇九:聪明的猴子】
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两只聪明的小猴子,一只叫明明,一只叫欢欢。
一天,两只小猴子出去玩,它们发现河对岸有一棵高高的树,树上挂着又香又甜的大桃子,桃子在和它们招手,好像在说:“快来吃我吧,快来吃我吧!”明明馋的口水“哗哗”直流,说:“这么大的桃子,肯定很好吃!”聪聪说:“是啊,我真想尝一个。”“可是,我们不会飞,也不会游泳。”聪聪说。
两只小猴子手抓抓头,眼睛瞪的圆圆的,嘴巴嘟了起来。忽然,聪聪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妈妈不是有一个木桶吗?我们可以把木桶当船啊。欢欢竖起大拇指赞同。
它们跑回家,推开门,一摇晃搬起木上,找来一根粗粗的木头做木桨,欢欢迫不及待地爬上树,摘下桃子,大吃起来,吃完后,它们又摘了一些大桃子,带给妈妈品尝。
妈妈吃着又香又甜的桃子,还夸奖两只小猴很聪明,欢欢和聪聪可开心了,它们还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多动脑筋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