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眷恋美的那一瞬间】
从长河落日的无限风景到小桥流水人家的闲情;从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到契诃夫的变色龙;从埃及的人面狮身像到美国的自由女神。
人对于美的思考角度是不同的,但我却始终眷恋着美的那一道风景,始终在我心灵深处驻立的风景……
那样的美,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记得在一个月前的双休日,我还是同往常一样上完课,独自走在那如故的小路上。随着一阵阵狂风刮起,让我有些不能适应,紧接着,天一下子变了脸,下起了倾盆大雨,路边停放的自行车、标牌都被刮倒了,看着暴风雨中人们一个接一个的迅速跑走,我也急急忙忙往家赶,正当这时,一幅画面让我停住了脚步,现在回想起来,那样的美,是谁也不可取代的。
在风雨飘摇中,一位满脸沧桑的妇女带着一个大约五、六岁的小女孩,显得非常疲倦,脸上的皱纹,带着日益操劳所留下的痕迹。这位母亲停下车,把自己的外套披在了小女孩身上,而她身上仅穿了一件单薄的衣服。正当我被这情景感动之时,只见身后的小女孩眼睛里噙满了泪水,但她像要拼命忍住的样子,突然说:“您累了吧,别骑了,带着我你好辛苦,妈妈!”说着小女孩把妈妈刚披给的衣服从身后又披在了妈妈身上,即便那位母亲嘴上一直说:“不累,妈妈不累”。但是当小女孩披上衣服的那一瞬间,她笑了,笑的是那样慈祥,那样美,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她被孩子的一举一动所感动了,女儿会照顾她了!
风依旧刮着,雨依旧下着,看到她们的那一瞬间,我不冷了!
爱也是一种美,这种美谁也无法取代,就像妈妈对我们的爱,虽然质朴,但却饱含深情期望,那一瞬间让我明白了美,让我感受到,什么是亲情的美。
原来美就在那不经意的一瞬间!
【篇二:脚比路长】
“眼要看远,脚要近迈,脚比路长。”一语中的,曹操感叹人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于是南征北战,平定中原,他在统一中原大地的这条征途上走了很远,终成霸业;鲁迅先生居食从简,笔耕不辍,奉献毕生的精力为民族“招魂”。他在艰难黑暗中唤醒国民麻木的灵魂,被誉为“笔尖上的战士”,巴尔扎克一生致力于写作,在创作的道路上创造了化十年时间写出九十多部长篇、中篇小说的奇迹,令人惊叹!
我伫立于现实生活,感慨于伟人的伟大,感慨于一步一个脚印,实现心心念念的目标的智慧。路漫漫其修远兮,可你得坚信啊,路不及脚长。
在历史长河中里探寻,你可知有所成就的人都经过停的积累?停是积累生命的厚度,为迈出的每一步增加信念,你可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偷生,七年的韬光养晦使他羽翼渐手,最后一举灭吴?你可知诸葛武侯躬耕南阳,不求闻达,多年的厚实积累才使他在群雄纷争的乱世中从容应对?你可知闻一多“十年面壁”,为纷乱贫弱的祖国寻求疗救良方?停,不是在前进的路上轻易放弃,而是在冷静思索中为生命的勃发积蓄力量。
“踏上人生的旅途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马云开辟互联网之前,没人知道有这样一条路,大家苦苦摸索的或许是别的热门行业,后来马云开掘出了这样一条路。毛姆因非经世致用的言论而被贬入二三流作家之列,他与受到“全然罔顾时代背景”所诟病的契诃夫自是惺惺相惜,然而二者所作皆是跳脱时代暴戾束缚,在一分一毫笔墨中“写尽社会的黑暗”“富人的奸邪及穷人的赤贫”。马云的不畏失败,毛姆与契诃夫的不畏批判与贬斥,才使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渐行渐远,回首,就会望见那踏实坚定的脚印。
一步一个脚印踏碎成堆的空话,凡是没有落实的话语,都只是口头智慧。腐朽的清末文化让刚刚诞生的中国困顿不堪,在这样孱弱的国民经济情况下,邓小平完善社会主义,搞改革,开特区,敢为天下先,他对人民的承诺都一一兑现,使中国强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条光明之道上欣欣向荣。
然而,正如香港传媒人梁文道所说“浮躁是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症”,当人们脚步虚浮,当走过艰难险阻的信念被物灵的琐屑蒙翳,当眼要看远、脚要近迈的生活态度在文明的浮华下委顿不堪,也就失去了成就“千里之行”的壮阔巅峰。
脚比路长,何妨开拓且前行?
【篇三:读《醋栗》有感】
合上《契诃夫短篇小说选》,《醋栗》这篇小说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烙印。
故事从一场雨开始,又以一场雨结束,中间一直弥漫着雨天的阴冷和灰暗。在一行行对雨声的描写里,我仿佛听见契诃夫轻声的叹息。
故事发生在索菲诺村,窗外,磨坊在工作、水坝在震颤,拼车的马湿淋淋的,人们披着麻袋走来走去——一番潮湿、肮脏、冰凉、不舒服的景象。窗内,浴场里,地主洗了脸、梳了头,在客厅里走来走去,正在贪婪地享受着干燥、洁净、温暖与舒适。
这样的环境描写,映衬着故事中的人物以及他们为如今安逸生活一路付出的代价。主人公伊万·伊万内奇讲述了他的弟弟尼古拉·伊万内奇攒了一辈子的钱终于如愿以偿——买下一个有醋栗树的小庄园,并照地主的排场过起日子来了。但当他探望弟弟时,却发现他午饭后休息时,像猪一样哼哼着躺在被子里,就连他的红毛狗和厨娘也胖得像猪。他弟弟得意洋洋地将醋栗放在嘴里,贪婪地吃着。
其实,醋栗又酸又硬。这个对自己命运心满意足的人,在追逐安逸的途中,由一个善良、温和的人变成一个吝啬的守财奴,一只躲藏在安乐窝中的猪,一个在税务局中害怕有自己的意见,却在百姓面前说起话来句句是真理的“贵族”。
然而,主人公的农场主朋友阿列金听着关于可怜的吃醋栗的“贵族”的故事,感到乏味。他其实过着同样的生活——为了排场修建浴场;无视窗外大雨中农奴们劳作的背影,躺在圈椅里懒散地喝茶。两个“幸福”的庸俗形象跃然纸上。
这个故事对主人公的另一位朋友——中学教师布尔金也没有任何触动,他烟斗中冒出的雾气正象征了沙皇时代知识分子的困惑与麻木不仁。
周围的人一直昏昏沉沉,迟迟不醒悟,主人公只得不停地呐喊:“一个人需要的不是三尺土地,也不是一个庄园,而是整个地球,整个大自然。在那广阔的天地中,人能够发挥他自由精神的所有品质和特点。”“强者骄横而不干事,弱者因无知而像牲口一样生活。”“我,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站在一条沟壕面前,本来也许可以从上面跳过去,为什么要等待?人都需要生活,渴望生活啊!”所有这些呐喊,都是他带着可怜的恳求的微笑说的,好像在为自己求别人做什么事似的。
读到这儿,我仿佛看到契诃夫在沙皇统治的黑暗乌云下站起来了,却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醒着,周围是一群行尸走肉,走来走去。他勇敢地揭露了人们为了追求个人安逸而丧失所有优秀品质,丧失真正的生活与自由的现状。
我将小说选放回书架,心想:契诃夫批判的只是那个黑暗的时代罢了。我然后瘫倒在软绵绵的沙发上。书中的几行字再次映入我的脑海:“幸福的人之所以自我感觉良好,显然只是因为那些不幸的人沉默地背着他们的重负。”“一切都安静太平,提出抗议的只有那些无声的统计表:有多少人发了疯,有多少桶白酒被喝光了,有多少儿童死于营养不良……”
我吓得忽然从沙发上起了身。我感到那个时代的一部分乌云到今天都没有被彻底吹散,而且它在全球各地都会出现。庸俗和安逸正渐渐将我吞噬,我也许会将有意义的生活拱手相让却浑然不觉。
我感到契诃夫犀利深邃的目光透过他老旧的镜片,照进了一个又一个时代。他或许正是那个“在每一个幸福而满足的人的房门背后站着的一个拿锤子的人,用锤子经常敲敲门,提醒他:世上还有不幸的人,不论他怎么幸福,生活尽早还会向他露出爪子,灾难尽早还会降临,到那时谁也不会看见他,听见他,就像他现在看不见、听不见别人一样。”
我的心底流淌着冷汗。我一直蜷缩在自己的安乐窝,家里、学校——一切安好,自从不用应付时事考查,我就再也没有关心过世事了。我常自己说服自己:新闻里不过是什么什么地方地震或是失火了,要么就是国外什么地区出现矛盾冲突了。看过这篇小说,我忽然明白,其实这些看似与我无关的事件背后,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责任,都有为减少灾害和冲突而努力的空间。
又听见小说中的主人公感慨亦是契诃夫的感慨:
“城里的安静和太平使我感到压抑,不要感到满足,不要让自己昏睡!趁您现在年轻、少壮,精神饱满,要不倦地做好事。……唉!要是我还年轻就好了!要是我还年轻就好了。”他不停地重复着。
我一阵恍惚,静下心来,才发现:我还年轻,还好我还年轻!
【篇四:契诃夫在大笑——读《契诃夫短篇小说》有感】
从未见过如此不羁的文字,它们的创作者一定是个不羁的灵魂。我试图从契诃夫的文字洞穿他的真实。
契诃夫在大笑。
他笑《变色龙》中那个因狗的身份不同而对狗的态度多次改变的警官奥丘梅洛夫,讽刺的笑声中正揭露了社会中层官员的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狗因人而贵,因为主人的身份高贵,所以连一个普通的小市民都抵不上这条狗的社会现状。
他笑《一个文官的死》中的庶务官切尔维亚科夫为自己可能把吐沫喷到文职将军的脸上而惶恐不安,甚至担心致死的荒唐。展现了俄国官场的弱者们唯唯诺诺,唯强者是尊的奴才心理。
他笑《挂在脖子上的安娜》中那个为了金钱嫁人,出卖一切的穷姑娘阿尼娅。讽刺了那些上流社会的夫妇们互相利用,为金钱、名利不惜向黑暗交出灵魂。
契诃夫把病态的社会现象一再放大,放大到连那些所谓的上层社会人士也为这些以他们为原型的人物忍俊不禁。是什么赋予了契诃夫如此的胆识和智慧?
我从他得另一些文字中又发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契诃夫。《苦恼》中的车夫最大的苦恼就是没人愿意听自己讲述烦恼,乘客总是以各种难听的话骂他甚至打他,最后他只有把一股脑心事全都说给马听。万卡是一个被奴役的小男孩,不满主人的横蛮压榨,只好以天真的笔触给爷爷写请求信,要求爷爷带他脱离魔爪。《苦恼》、《万卡》描写了下层劳苦人民生活的艰辛。在这些故事中,我看不到任何讽刺的痕迹,看到的只有怜悯和同情。
最终,我理解了契诃夫。他的文字,他那不改的诙谐笔调背后,是对现实主义,腐朽官场无情地鞭挞。他同情下层人民生活的苦楚,甚至忘了自己也是艰难生活着的一员。
大笑着的契诃夫,是一个伟大的契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