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观我不是药神有感】
最近我看了一部名叫《我不是药神》的电影,令我感受剖深。该影片讲述了神油店老板程勇从一个交不起房租的保健品商贩,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开辟了去印度买药做代购的新事业,一跃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独家代理,让他摆脱了贫穷,同时造福了病友,但也触犯了法律。它塑造了一位我们身边真实的商贩,他有小贪心,有脾气,有各种小缺点,但正是这样真切的人形象,当他内心的善良闪光时,那种光芒是耀眼的,会让人泪水决堤很多次。
其实,当我看完他第一次贩卖后,我对他并没有什么好印象。首先,他卖的不是正版的格列宁,而是从印度走私过来的禁药“印度格列宁”;其次他不仅卖“印度格列宁”,而且还把价格增加到之前的10倍,尽管这样的价格也比正版的格列宁便宜很多,但我内心还是对此嗤之以鼻;最主要的是,他明知道这样做是犯法的,但他却还拉其它人下水,在最后分别时竟然说“这药不会吃死人!”。这样的行为,这样的言语,足以证明他做这件事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救人,而是为了钱。
然而,当我看完整部影片之后中,我被深深地触动了。影片的后半部分,程勇经过第一次贩卖后,挖到了第一桶金,他改邪归正,成了一个纺织厂的老板。原本可以安享后半生的他,有着一颗善良的心。所以当他看到他原来并肩作战的好友因为买不起正版药而不得不走上不归路时,他悲痛欲绝,毅然决定重拾旧业。但显然,这次他的目的不一样了,不再是为了赚钱,而是想要拯救更多的生命。这一次,他不但不加价,而是把价格一降再降,做的全是亏本生意,只是为了能帮助更多的人。这么多人需要他,他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有多重,他已经没有办法放弃那一双双渴求生命的眼睛了,他的善良、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精神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我对他肃然起敬。
虽说法不容情,最终他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法外有情,所有因他受益的病友都为他送行,而他的行为也为改写高价搞癌药历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我明白了任何时候都不能以身试法,更让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终极善良。
【篇二:《我不是药神》观后感】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当许多人被慢粒白血病折磨,又买不起天价药“格列宁”时,你是会袖手旁观,还是冒着犯法的危险,去印度购买便宜很多的“格列宁”,走私销售呢?
程勇应吕先生请求,前往印度购买“格列宁”。印度人要求他一个月内卖完这批货。刚开始,程勇和吕先生四处寻求却无人购买。随后,他们找到了思慧,她帮助他们在她的多个病友群里卖完了药。程勇又在教堂里说服了教父刘先生,帮助他与印度人用英语沟通,最终他们获得了大量的钱。同时,那些买不起天价药的病人也因此得到了救治和生的希望。
一次,他们的药被一个“黄毛小子”抢了三瓶。追回之后,程勇也让他加入了“走私团伙”,一起卖药赚钱。他们在顺利发展的过程中,却遇到了骗子张长林,随着张长林被通缉,程勇意识到了危险性,开了散伙会,遣散了所有人,不再卖药。
一年后,程勇成了一家公司的老板。当他陪客人去酒店吃饭时,遇到了吕先生的妻子。她请求他继续卖药,因为吕先生因无钱买药,病情恶化,差点儿就自杀了。程勇因有客人,没有及时去看吕先生,没几天,吕先生就自杀去世了。程勇去看吕先生的时候,看到门外有许许多多的病人,心里难受,决定再次卖药。这次,他不再为了钱,也不在乎自己一个月要赔几十万元,毅然走私卖药救人。
他儿子的舅舅本是负责这件走私案件的刑警,看到这么多病人可以通过购买廉价的走私药来维持生命,于心不忍,向上请辞不再负责此案。可是,最终程勇还是因为走私药品而获刑。“黄毛”为保护他也失去了生命。他本来过几天就要回家了,可惜却再也回不去了。
在程勇被送往监狱的途中,大波大波的白血病患者纷纷摘下口罩,沿路送行。警察也特意将车子开得很慢很慢,能够让大家有时间多看程勇几眼。送行的队伍中,有患了白血病的教父刘先生、有女儿患者白血病的思慧,甚至已经死去的“黄毛”和吕先生也出现了。
看到这里,我不禁落泪:这真是一个好人!在大众危急时,挺身而出。不顾自身危险,为大众服务。这样的人,能不受到人们的热爱和敬佩吗?